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溶性紫杉醇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采用三嵌段共聚物为载体包载紫杉醇形成纳米胶束,胶束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有效地改善了紫杉醇的水溶性。研究表明,采用蒸发溶剂法、透析法和熔融法制备的胶束对紫杉醇都呈现良好的包封效果,其中,以熔融法制得的胶束粒径最小,分布最窄。文中还考察了蒸发溶剂法实验条件对胶束的影响,发现低沸点有机溶剂有利于获得小粒径胶束,胶束平均粒径随着载药量的提高相应增大。体外释药的结果表明,载药量高的胶束释药率却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姜黄素载药纳米粒。方法:开环聚合法制备PCL-PEG-PCL三嵌段聚合物,微通道界面沉淀法制备姜黄素载药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形貌特征,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粒径及其分布,HPLC测定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结论:姜黄素纳米粒平均粒径200 nm左右,粒径分布较窄,平均包封率(92.76±0.58)%,载药量(10.76±1.17)%,TEM观察纳米粒呈规则球形,10 d体外累积释药量76%。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FC-77的载药纳米胶束,通过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载药纳米胶束的粒径和形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FC-77在嵌段共聚物P123中的包封率和释放曲线。结果表明,含1%P123的FC-77载药纳米胶束粒径为270 nm,呈球形分布,包封率为50%6,00 min时的释放量为92.2%。进一步地,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组成、浓度等可以改变载药纳米胶束的粒径和包封率。结果证明,嵌段共聚物胶束体系能作为FC-77载药制剂的载体,并且通过调整嵌段共聚物胶束体系配方,可以得到理想的FC-77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自主装法制备载紫杉醇纳米胶束。[方法]:以壳聚糖接枝聚赖氨酸苄酯作为载体负载紫杉醇,通过自主装的方法制备载药胶束,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考察载药胶束中紫杉醇的释放规律,通过Zeta电位粒径测定仪测定载药胶束的粒径。[结果]:通过自主装的方法能够顺利制备得到紫杉醇载药胶束,体外释放实验表明紫杉醇在纳米胶束中的释放包含了一个快速释放及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载药胶束的粒径范围在40-120nm之间。  相似文献   

5.
合成高取代度的N,N-双十二烷基-3,6-O-磺丙基壳聚糖(SPDLCS)双亲性衍生物,通过透析法制备了SPDLCS载紫杉醇(PTX)胶束,考察了投料比对载药量、包封率、胶束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并对胶束形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以无定形态包载于胶束的疏水内核中,最优投料比为SPDLCS∶PTX=1∶1.1,载药量为50.36 %,包封率为92.2 %,对紫杉醇的增溶能力达6.08 mg/mL。载药胶束呈现分散性良好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41.1 nm,Zeta电位为?34.1 mV。稳定性实验表明SPDLCS载紫杉醇胶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SPDLCS是潜在的疏水药物高增溶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紫杉醇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体外释药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低分子量PEG-PCL-PEG、mPEG-PLLA、mPEG-PDLLA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作载体包载紫杉醇形成纳米胶束.研究了不同载药率胶束在磷酸缓冲液中释放的动力学,发现紫杉醇PEG-PCL-PEG胶束和mPEG-PLLA胶束的体外释药遵从一级释放动力学;紫杉醇mPEG-PDLLA纳米胶束的体外释放多呈现出两段零级释放动力学;低载药率胶束表现出高释药率;体外释药过程中磷酸缓冲液的更新量越大,紫杉醇的释放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制备双亲性的O-季铵化-N-(4-十二烷氧基)壳聚糖苯甲醛席夫碱(QA-CS-DBA),采用FTIR、1H NMR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超声法制备QA-CS-DBA载酮洛芬胶束,考察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胶束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药物释放行为及Zeta电位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QA-CS-DBA能将酮洛芬包载于胶束疏水内核,载药量为39.37%,包封率为46.04%,载药胶束粒径为341nm,Zeta电位为30.8mV。胶束Zeta电位及载药胶束的药物释放行为具有pH响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槲皮素纳米脂质体(Quercetin nano-liposomes,Que-LP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Que-LPs,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优处方。并对Que-LPs形态、Zeta电位、粒径及粒度分布、包封率、载药量进行研究。透析法测定制剂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制备的Que-LPs多呈类球形、大小比较均匀、表面圆整,粒径均在109.4 nm左右,粒度分布呈单峰,Zeta电位(-40.6±0.11)m V,其包封率为(87.93±1.03)%,载药量为(6.40±0.08)%,体外释放48 h时药物累积释放56.93%,且呈缓释现象,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适用于制备Que-LPs,纳米粒在溶液中分散均匀且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安全可靠、稳定可行。体外释放呈现前期快速释药,后期缓慢释药的特征,与原料药相比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梦琴  葛璐  邱立朋 《化工进展》2016,35(Z2):283-286
为了增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与抗肿瘤活性,本文制备了透明质酸-十八烷聚合物,用其对阿霉素进行包载,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细胞毒性。合成两亲性透明质酸-十八烷聚合物,利用核磁对其结构进行确证。选择超声法制备载阿霉素的聚合物胶束,考察胶束的粒径、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以及体外释放行为。选择乳腺癌细胞MCF-7为肿瘤细胞模型,考察载药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成功合成了透明质酸-十八烷聚合物。制备的空白胶束和载药的胶束的粒径分别为(180.7±1.25)nm和(178.3±2.24)nm,Zeta电位分别为(-21.3±0.25)mV和(-18.1±0.31)mV。载阿霉素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为(96.1%±0.72%),载药量为16.1%±1.18%,体外释放行为表明在72h的累计药物释放率仅为40%左右,具有明显的缓释行为。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空白聚合物胶束对肿瘤细胞几乎没有毒性,而载阿霉素的聚合物胶束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透明质酸-十八烷聚合物胶束可以有效地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阿奇霉素-鼠李糖脂(AZI-RHL)胶束,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制备载药胶束前先测定RHL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RHL水溶液的CMC值约为0.25 mg/mL。优化后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RHL投料量100 mg,甲醇用量12 mL,搅拌时长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AZI-RHL胶束呈球形,水动力学直径为136.3±68.5 nm,Zeta电位为-23.1±6.8 mV,包封率为80.34%±0.60%,载药量为19.42%±0.48%。红外光谱证明AZI包埋在胶束中。体外释放试验表明AZI-RHL胶束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其体外累计释放曲线符合Ritger-Peppas方程,释放药物以Fick扩散为主。综上所述,AZI-RHL胶束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胶束粒径小,且包封率、载药量高,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明胶为载体材料,制备5-氟尿嘧啶/明胶纳米载药微球,探究药物的缓释效果和抗肿瘤性能。方法:“单凝聚相法”制备明胶纳米载药微球;透射电镜(TEM)和粒径分析仪(DLS)分析纳米微球的形貌、粒径分布情况;计算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其体外缓释效果和抗肿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明胶纳米微球的表面形态良好,分散均一,平均粒径65.1?2.1 nm,明胶纳米微球的包封率为23.5?1.9 %,载药量为69.7?0.5 %;明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Higuchi方程对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拟合度较高。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结果表明,5-FU/明胶微球对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5-FU/明胶微球缓释性好,抗肿瘤活性显著,可作为抗癌药物的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2.
丁清  洪伟勇  贠军贤  杨根生 《广东化工》2012,39(9):71-72,79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微通道内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脂质纳米粒,并通过正交优化制备工艺。结果:制备的纳米粒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29.87±2.91)nm,包封率为(3.11±0.06)%,载药率为(43.67±0.24)%。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特性与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伏立康唑PLGA纳米微粒,并分析其形态及释放特点。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伏立康唑PLGA纳米微粒,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及扫描电镜分别进行分散性和形态学分析,经HPLC分析其载药量及释放特点。结果经激光粒径分析,样品粒径峰值为(126±20)nm,分布指数为1.5。电镜观察颗粒分布均匀,表面光滑。HPLC分析载药量为(1.9±0.6)%,包封率约为12%,24h内存在突释,第2天到第8天缓慢释放。结论已成功制备了伏立康唑PLGA纳米微粒,能实现缓慢释放,减少给药次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重组α-2b干扰素缓释微囊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为囊材,对制备a-2b干扰素缓释微囊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不同PLGA浓度、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缓释微囊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LGA浓度为0.7gmL-1,搅拌速度2100rmin-1,搅拌时间4min条件下,制备的微囊平均粒径为2.8721m ,表面平滑、形态规整且不聚集,载药量为3.91%,包封率为85.8%,体外可连续释药10天,没有明显突释效应,释药量达93.3%,符合临床药用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共载化疗药CPT-11及中药成分DMY的复方脂质体,对该脂质体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考察其外观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载药量等,并考察复方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能力。方法:用乙醇注入法-硫酸铵梯度法制备CPT-11-DMY复方脂质体,根据L9(34)正交试验优化药物处方,并加以验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利用动态透析法来分析CPT-11-DMY复方脂质体体外释放趋势。结果: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优处方制备出的复方脂质体中CPT-11包封率为(82.58±1.48)%,载药量为(4.5±1.3)%,DMY包封率为(71.45±1.03)%,载药量为(5.7±1.1)%;平均粒径为(123.1±1.8)nm,PDI值为0.181,Zeta为(-24.3±0.51)mV;体外释放通过数学参数拟合结果表明,复方脂质体的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模型,24h内复方脂质体中CPT-11和DMY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61.45±1.88)%和(72.67±1.07)%。结论:应用乙醇注入法结合硫酸铵梯度法成功制备复方脂质体,采用的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可靠,且包封率高。  相似文献   

16.
鞠明杰  曾理 《化学试剂》2016,(3):211-215
采用开环聚合及酯化反应得到了末端含有卟啉修饰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G_(113)-PCL_(46)-卟啉,并采用~1HNMR、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选用透析法制备了嵌段共聚物的空白及载紫杉醇(PTX)药物胶束,并采用粒度仪及透射电镜对胶束粒径及形态分布进行了测试。此外,还考察了胶束的载药量及体外释放速率。结果表明:由于共聚物末端含有的卟啉能与PTX形成非共价键,不仅PTX的载药量有明显提高,而且体外释放时间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17.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囊材,采用乳化-外部凝胶法制备猪脾脏转移因子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并研究了其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等性质. 结果表明,经优化工艺所制微囊球形度良好,平均粒径11.05 mm,平均载药量11.60 mg/g,平均包封率60.8%,在磷酸缓冲液(pH=7.4)中的释药曲线方程为ln(1-Q)=-0.0692t-0.6449 (R2=0.9876),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该制备工艺简单,所制猪脾脏转移因子微囊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和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EG-PLGA)为囊材,添加脱镁叶绿酸作为光敏剂,采用复乳法制备了光响应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纳米囊。以纳米囊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纳米囊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差示量热扫描分析其热流变性能,并以累积释药量研究其光控释行为。优化的PEGPLGA、眼镜蛇神经毒素及光敏剂脱镁叶绿酸质量配比为40∶12.5∶1,获得的纳米囊包封率为72.3%±3.6%,载药量为15.1%±1.3%,平均粒径为(862±23)nm,电位为(-46.5±3.8)m V,呈紧密球形,光敏剂分布在囊壳;在65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30 min,体外释放明显加快。该纳米囊在不光照时具有增强药物稳定和缓释作用,而红光可促进药物释放,因而可实现光控靶向。  相似文献   

19.
蔡政 《化工时刊》2007,21(7):11-12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磷酸钙盐的纳米离子,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和粒径大小;利用吸附载上甲硝唑原料药,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载药量,进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钙盐粒子平均粒径30~60 nm,载药量8%,载药后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良的溶剂挥发法,将柚皮素制备成载柚皮素聚乳酸微球;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动态光散射粒度仪(DL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微球的形貌、组成、载药性能和缓释性能等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制得的载药微球呈圆整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分布在100~200 nm之间,载药量为22.3%,包封率为64.7%,且在人工模拟体外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该载药聚乳酸微球有望提高柚皮素的生物可利用度和溶解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