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敏  熊维 《中国酿造》2019,38(6):160-164
采用鲁春白1号大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大白菜失重率、叶绿素和维生素C降解的动力学规律,并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下大白菜失重率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和Arrhenius方程,叶绿素和维生素C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和Arrhenius方程;经验证所建立的失重率、叶绿素和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模型有效,可用于预测不同温度条件下大白菜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这项研究可为大白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温度和湿度对沙糖桔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速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实验得出在温度7℃和10℃,湿度85%和90%的贮藏条件下,沙糖桔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速度较缓慢,储藏10d后,呼吸速率显著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实验结束时,沙糖桔的外观、色泽和风味仍然接近新鲜状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菊花脑采后贮藏期间生理品质变化的影响,测定了贮藏期间菊花脑的黄化率、失重率和呼吸强度、还原糖、维生素C、叶绿素和纤维素含量,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菊花脑的呼吸速率,减少营养物质损失,延长菊花脑货架寿命;结果同时表明,10℃和0℃下挽口包装比敞口包装效果好,而在常温下敞口包装效果优于挽口包装。  相似文献   

4.
以初红果期的冬枣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常温、5℃和0℃)和包装(30μm PE和50μm PVC膜)条件下果实失重率、转红率及内含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和包装能够显著抑制果实水分蒸发和果面转红速度,延缓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转化,保持了较高的维生素C 含量。不同贮藏温度间以0℃效果最好,5℃次之,常温最差;30μm PE包装贮藏效果较好,50μm PVC包装贮藏期不宜超过30d。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冰箱内的温湿度变化及冰箱中贮藏蔬菜保鲜效果的差异,本文分析了美的冰箱BCD-642(高湿型)和BCD-252(普通型)冷藏室内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并研究了2种冰箱冷藏室内菠菜和韭菜的贮藏品质和气味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湿型冰箱的温湿度控制性能良好,温度在3.2~3.9℃之间变化,平均温度为3.5℃;湿度在90.3%~95.7%之间波动,平均湿度为93.0%。高湿度冰箱对减少菠菜和韭菜的蒸腾失水,保持蔬菜V_C含量,保持硬度作用明显,其中以降低失水率作用最为明显,贮藏12 d时,普通冰箱内菠菜、韭菜的失重率分别为高湿冰箱的1.5倍和1.6倍。利用电子鼻对两种处理蔬菜的气味分析表明,韭菜和菠菜在不同的贮藏时间之间的气味差异显著,大于同一贮藏时间下2种型号冰箱之间蔬菜的气味变化,说明贮藏时间的长短是影响韭菜、菠菜气味变化的主要因素,而2种冰箱间蔬菜气味也存在着差异,这与贮藏品质的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5、18℃)对鲜切萝卜贮藏期间生理变化及品质的影响。对在两种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萝卜各种生理变化进行分析。在5℃贮藏条件下鲜切萝卜中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缓慢,在18℃下反应速度比较快;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贮藏8 d内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还原糖总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趋势;总酚含量随贮藏时间的不断增加而平稳上升;维生素C减少;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增加。低温贮藏鲜切萝卜,可以减缓萝卜生物代谢的速度,保持萝卜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
包装与温度对欧芹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常温、0℃)和包装(20μm、30μm和60μmPE膜)条件下欧芹枝叶V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失重率、含水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期的延长,欧芹失重率增加,V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减少。低温和包装能够显著抑制水分蒸发,保持较高的V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30μmPE包装较20μm和60μm贮藏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冰箱(5℃)气调贮藏对水果保鲜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四种水果车厘子、草莓、红元帅苹果、蓝莓,在对照冰箱(常氧21%)和气调冰箱(O2含量18~18.5%)中冷藏7 d,通过测定贮藏期间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花青素含量及果实表层细胞形态来检测气调冰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冰箱低温气调贮藏的四种水果保鲜效果最好,均能够显著(P<0.05)降低失重率,提高维生素C和花青素的保留率,改善果实的表观品质,减缓水果的感官品质劣变,维持水果的新鲜度,并维持水果良好的表皮细胞形态。因此,冰箱低温气调贮藏更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相似文献   

9.
西红柿的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成熟的西红柿为材料,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和贮藏温度下西红柿品质变化规律,为西红柿贮藏品质的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和贮藏时间对西红柿的腐烂率、失重率、VC含量﹑总酸含量影响显著,包装方式只对外观和失重率影响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西红柿的腐烂和失重的速度和程度增加,VC含量﹑酸度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膜包装比无膜包装的贮藏效果好.西红柿适宜的贮藏条件为采用膜包装于12℃下贮藏.在此条件下贮藏20天后,西红柿品质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湿度条件对蜂王浆及蜂蜜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蜂王浆的考察指标为水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色差及主要感官变化,蜂蜜的考察指标为糖酸度的变化、色差及主要感官变化,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对蜂王浆和蜂蜜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低湿条件下贮藏蜂王浆,可以有效保留其活性成分;蜂蜜贮藏不需冷藏,综合各种因素,最适宜贮藏条件为环境湿度,温度比室温稍低即可。  相似文献   

11.
气调包装果蔬贮藏寿命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立新  王志伟 《食品科学》2004,25(6):179-181
在分析气调包装果蔬生理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以干物质的分解量作为果蔬产品质量的控制指标,结合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机理及包装内气体浓度的变化,建立气调包装果蔬的贮藏寿命预测模型。并对一樱桃果品气调包装进行其贮藏寿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果蔬冷害化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贮藏是延长果蔬保鲜期最为有效的保鲜方式之一。但冷敏性果蔬低温贮藏时容易产生冷害,严重影响果蔬品质,是限制果蔬保鲜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控制冷藏果蔬冷害发生、延长其保鲜期提供的实用技术措施,本文综述了果蔬冷害发生的症状及化学方法控制果蔬冷害发生的研究进展,包括1-甲基环丙烯、茉莉酸甲酯、γ-氨基丁酸、一氧化氮、甜菜碱、草酸、苹果酸、水杨酸等化学物质在果蔬冷害防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硫化氢作为植物体内的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可以调节植物的代谢,影响采后果蔬贮藏期间的生理活动及营养品质。硫化氢能够参与调控果蔬的成熟衰老,激发防御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的病伤害反应、抗性的形成,延缓其采后衰老,延长货架寿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硫化氢在采后果蔬贮藏保鲜中的研究进展,从采后生理学角度出发,对硫化氢在果蔬的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主要对感官品质、能量代谢、呼吸强度、乙烯生成、褐变和病害6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硫化氢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具有保藏效果好, 贮藏时间长, 贮藏损耗小, 安全无污染等特点, 近年来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进步。本文介绍了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分类, 陈述了气调贮藏工艺条件(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等)控制、气调库和气调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鲜切果蔬因其方便、健康、新鲜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销售量逐年增加。鲜切果蔬又称为切割果蔬、半加工果蔬、调理果蔬等,通常是指改变了蔬菜、水果物理形状、但仍然保持其新鲜状态的果蔬制品或果蔬混合产品。其生产过程一般要经过清洗、分级、修整、切分、洗涤、干燥、包装、贮存、配送等工序,可供消费者直接食用或餐饮业使用。鲜切果蔬保鲜技术对果蔬的色泽、气味、质地、营养成分、组织状态等感官方面得以最大的保留,减少果蔬因经过清洗、去皮、等机械处理过程导致的品质改变。本论文主要对现阶段鲜切果蔬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主要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综合保鲜技术,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果蔬冷链过程由于管控粗放、损耗大等问题易造成果蔬内部结构损伤,引起品质劣变;同时,果蔬内部的水分和热量会发生动态迁移,不利于果蔬的贮藏和销售。因此,明确果蔬冷链过程多尺度热质传递机理是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用于果蔬多尺度建模的数值成像技术,探讨果蔬冷链过程热质传递机理的多尺度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方法,以及建模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优化现有的热质传递模型,设计更高效合理的冷却系统,以期为果蔬冷链过程多尺度热质传递机理研究和减损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吲哚类色胺,具有调控果蔬衰老、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防止抗氧化酶钝化等作用。最新研究发现褪黑素可以显著延缓果蔬采后由呼吸作用、乙烯释放、蒸腾作用、自由基代谢等代谢活动导致的品质劣变。本文从果蔬采后品质劣变角度综述了褪黑素对果蔬采后生理的调节作用,从导致品质劣变的关键生理活动包括呼吸作用、乙烯合成、蒸腾作用、酶促褐变、膜脂氧化、抗性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外源褪黑素的调控机制,系统阐述了外源褪黑素对果蔬品质的影响,包括感官品质、糖酸代谢、风味变化等,以期为褪黑素在保持果蔬采后品质及相关贮藏保鲜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茉莉酸甲酯作为与抗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外源应用可激发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诱导其产生与机械伤害相似的防御效果。采后果蔬在贮藏和运输期间总酚、抗坏血酸以及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含量下降,致使其抗氧化活性降低,且品质和抗性受到了不良影响,大大缩短了果蔬的货架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茉莉酸甲酯可通过提高果蔬抗性物质合成酶和抗氧化相关酶的活性增强果蔬抗性,有效维持果蔬的抗氧化活性、降低品质损失、延长货架期。本文对近些年国内外茉莉酸甲酯在果蔬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聚焦于其对果蔬抗性、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今后茉莉酸甲酯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中,活性氧清除系统功能下降,产生大量活性氧,从而引起果蔬发生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组织衰老。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可以延缓果蔬组织衰老,褐变与膜脂过氧化作用。概述了活性氧与果蔬成熟衰老的关系,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对果蔬衰老的控制作用,旨在了解活性氧对果蔬衰老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20.
低温贮藏引起果蔬冷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蔬在不适低温下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可造成果蔬的贮运损失,使其食用品质下降。综述了果蔬在低温下贮藏时冷害发生的症状、机理,并重点介绍了抑制果蔬冷害的几种措施,其中包括温度调节、气调贮藏、化学物质处理等,最后提出减缓和控制低温冷害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