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未成年男性生殖器狗咬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年未成年人狗咬伤病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1例包皮裂伤,给予清创缝合;3例阴囊裂伤合并睾丸裂伤者行裂口缝合;6例海绵体裂伤者应用可吸收线缝合白膜;3例尿道破裂者行尿道修补术和膀胱造瘘术.所有病人伤口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洁冲洗,除1例出现伤口处尿瘘行二期修补术外,其他病例伤口愈合好.结论狗咬伤是外生殖器损伤中少见但较严重的外伤,治疗包括充分清创,尽可能保存、恢复组织器官的功能;常规应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改进手术方法、缝合材料、尿道支架等方式,提高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1次修补的成功率。方法 分析、总结56例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瘘口(瘘口直径大于3mm)38例,小瘘口(瘘口直径小于3mm)18例。大瘘口采用双皮片法或带蒂阴囊皮瓣修补,小瘘口采用横Y-V皮瓣修补。支架管采用多孔硅胶“管中管”。结果 1次修补成功率达87.50%,其中大瘘的修补成功率达86.84%。结论 保证修补皮瓣的血运、合成可吸收线的使用及尿道支架的引流等可提高修补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男性尿道括约肌损伤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用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男性尿道括约肌损伤后真性尿失禁患者18例,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34月,16例患者能完全自控排尿,2例患者尿失禁明显改善。结论 球海绵体悬吊术是治疗男性尿道括约肌损伤后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后尿道狭窄病人的治疗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典型病例。结果 13例不同程度后尿道狭窄病人经冷刀或电刀内切开、开放手术等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正确的早期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和术后恰当的尿道扩张是治疗后尿道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术后常规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9例。结果 膀胱肿瘤复发率13%(9/69),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结合电切术治疗BPH180例。结果 手术过程视野清,出血少,疗效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结合电切术治疗BPH是一种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器械缝合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技术,以避免或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支气管缝合器关闭支气管残端。从缝合器的浅面做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用1-0带针编织涤纶线在器械缝合的深面做水平交叉U字缝合。通过该法3年来共施行肺切除术107例,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操作方便,支气管残端短,缝合牢固;术后无残端液体潴留和肉芽肿形成,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结论 该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儿童外伤性脾破裂诊治分析:附7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0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病例.结果 10例患儿经非手术治疗治愈.60例患儿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5例采取脾部分切除或修补术;5例全脾切除,其中1例实行自体脾移植术.术后随访61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无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结论 儿童脾外伤后应根据病情和脾脏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对于脾切除患儿自体脾片移植是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口腔黏膜背侧游离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尿道扩大成形术治疗阴茎部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口腔黏膜背侧游离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尿道扩大成形术治疗阴茎部尿道狭窄患者2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无术前尿瘘等合并症,均为单纯性单处阴茎部尿道狭窄,其中医源性狭窄14例(63.6%)、感染性狭窄2例(9.1%)、特发性狭窄6例(27.3%)。术中均从腹侧纵行切开尿道狭窄段,先采用游离口腔黏膜做狭窄段背侧嵌式修补,腹侧采用纵行阴茎带蒂皮瓣(Orandi皮瓣)覆盖修补,留置16F或14F硅胶尿管,3周后拔除尿管并行尿道造影及膀胱镜检查。术后最大尿流率≥15 mL/s且不需要尿道扩张等外科干预可视为手术成功。结果:本组患者年龄平均52.6(18~73)岁。患者尿道狭窄均位于前尿道阴茎部,长度平均5.3(2.5~10.0) cm,术前平均最大尿流率6.7 mL/s。口腔黏膜取材长度平均5.5(3.2~10.5) cm,阴茎皮瓣长度平均6.0(3.5~11.0) cm。手术时间平均225(150~420) min,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53(20.0~110.0) mL。采用颊黏膜19例(86.4%), 舌黏膜3例(13.6%),其中双侧颊黏膜取材5例(22.7%)。平均随访20.5(5~51)个月,术后6个月平均最大尿流率21.2(15~32) mL/s。术后尿瘘形成1例、再狭窄2例,手术成功率为81.8%(18/22), 2例再狭窄患者1例再次行尿道成形术后治愈,另1例行定期尿道扩张治疗。术后感染2例,表现为尿道口脓液溢出、阴茎肿胀,对症处理后治愈。局部皮肤坏死1例,给予保守治疗成功。尿瘘患者行瘘修补术后治愈。结论:口腔黏膜背侧游离移植结合阴茎带蒂皮瓣腹侧覆盖尿道扩大成形术治疗阴茎部尿道狭窄22例平均随访20.5个月,手术成功率为81.8%,临床效果明确,适用于严重前尿道阴茎部狭窄且局部阴茎皮肤状况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肤裂伤伤口处理的理想方法。方法2009-07—2011-07将140例皮肤裂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施行清创粘合术,对照组施行清创缝合术。术后第1、3、7天对伤口愈合情况及愈后外观满意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愈合外观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创粘合术治疗皮肤裂伤的手术时间短,术后伤口愈合,尤其是患者满意度方面效果较好。合理应用清创粘合术是治疗皮肤裂伤,改善伤口愈合外观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toppa入路手术Ⅰ期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采用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患者16例。均急诊Ⅰ期行尿道会师牵引、尿道会师吻合或部分吻合,骨盆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36个月,应用Tometta评估和Majeed评分评价骨折复位和术后功能情况。根据临床检查及患者的主观感受评价尿道修复效果。 结果 手术部位平均切口长度12 cm,手术平均时间136 min。骨折复位Tometta评估:优11例,良3例,可2例。术后功能Majeed评分:优12例,良3例,可1例。尿管拔除后,12例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平均18.5 mL/s;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道狭窄,6例阴茎勃起困难,2例尿失禁发生。 结论 Stoppa入路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安全,可Ⅰ期直视下实现对尿道断裂修复并骨盆前环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10年间36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 36例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包括胰瘘3例、胆瘘1例、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2例,死亡率5.6%。结论 提出防治胰瘘、胆瘘、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腹腔感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腔镜下细针导管空肠造瘘的操作方法,探讨其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单一手术团队完成的1 023例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中腔镜下细针导管空肠造瘘的完成情况,及术后造瘘管口渗液、造瘘管管腔堵塞、肠梗阻等造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1 023例患者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细针导管空肠造瘘,平均手术时间(14.77±2.99)min,平均出血量(2.87±0.96)mL;有9例(0.88%)患者出现空肠造瘘相关并发症,其中造瘘管口渗液3例(改行肠外营养支持,及时换药,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造瘘管管腔堵塞3例(经口进食前行肠外营养支持)、空肠瘘1例(行2次手术)、肠系膜扭转1例(行2次手术)、不完全肠梗阻1例(行保守治疗)。 结论 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中行腔镜下细针导管空肠造瘘,操作简便、安全可行,是建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造口旁疝修补术后感染的原因,并总结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治疗的24例造口旁疝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感染患者共24例,其中术后肠瘘患者5例,补片感染患者3例,切口感染患者16例。全部患者经合理有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疝复发、围术期死亡等。结论 造口旁疝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很多,一旦发生感染,治疗方法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12例导水管水平梗阻性脑积水的初步体会。方法 12例脑积水患者中导水管水平阻塞为原发性10例,继发于顶盖区肿瘤者2例。均采用神经内镜经侧脑室额角入路,经室间孔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结果 12例患者造瘘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而轻,12例中术后3个月已随访的患者9例,7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 神经内镜是治疗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手段,近期疗效满意。术中应针对三脑室底不同的特点采用适当的造瘘方法,随访应以确定颅内压是否正常、症状是否消失作为判断疗效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双开门颈椎管成形合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开门法行颈椎管成形、椎管扩大及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术治疗12例颈椎管狭窄症。结果 经过5年随访,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改善,1例疗效不佳。结论 双开门颈椎管成形及人工骨材料植骨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羟基磷灰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性,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在颈椎椎管成形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 对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瘘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硬脑膜3例。术后3月~10年随访110例,其中行影像学复查29例。结果 111例1次栓塞成功,8例于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总治愈率100%。颈内动脉通畅率90.8%(108/119),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疗效可靠。结论 TCCF一般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小瘘口TCCF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若颈内动脉结扎或闭塞,可经静脉入路栓塞瘘口。一般情况下海绵窦瘘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手术指征选择、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10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以间断性发作的颅高压症状和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囊肿最大宽度12~35mm,行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结果 随访3~17个月,8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是治疗有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副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去表皮皮下组织瓣交叉覆盖技术应用于尿道瘘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 病例分两组,实验组为从2010年2月~2011年1月共40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患者,在尿道瘘修补手术中采用去表皮皮下组织瓣交叉覆盖尿瘘修补后关闭瘘口;对照组为从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50例患者,行常规三层缝合法尿道瘘修补术.结果 随访3~12个月,实验组40例术后1例出现尿瘘,对照组50例术后8例出现尿瘘.结论 在尿瘘修补手术中,采用去表皮皮下组织瓣交叉覆盖技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尿道瘘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颈部开放性损伤临床救治的治疗原则及经验教训,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诊治的20例颈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行急诊手术,伤口清创探查修复,其中气管切开Ⅰ期喉整复5例,环甲膜裂伤、气管裂伤缝合修复3例,颈内静脉损伤修补1例,颈内静脉结扎1例,颈外静脉结扎5例,颈外动脉损伤结扎1例,颈总动脉损伤修补1例,甲状腺损伤缝扎3例。颈部开放伤口均行清创缝合,术后住院并行抗炎治疗。结果5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术后均能拔除气管套管,Ⅰ期喉整复成形放置扩张子5例,未出现喉狭窄,有2例患者术后轻度声嘶,其余均恢复正常呼吸、语言功能及吞咽功能。4例失血性休克均抢救成功。1例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带麻痹,治疗以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吸入性肺炎,经治疗痊愈,无出现偏瘫或高位截瘫。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对颈部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应把抢救生命放在首位,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手术时要注意颈部大血管、神经的修复,尽量重建喉、咽、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