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维护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对架空输电线路主要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相关技术,包括绝缘子污秽监测、环境气候监测、力学参数测量、导线和金具温度监测、弧垂测量、导线舞动监测和现场图像监测等在线监测技术,以及红外和紫外检测、超声波法检测、电场法检测等带电检测技术,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给出了综合评价。建议采用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综合监测系统,对线路主要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估,可实现覆冰监测、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等应用,有效预防和减少线路事故,提高线路运行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10kV配电网监控系统,采用移动通信的GPES无线网络,对分布在1OkV配电线路网络的高压开关(负荷)设备实现遥控操作,并及时获悉执行结果;可以随时检测网络内高压开关的电压、电流等相关数据,实现各种异常情况的自动报警。系统操作简单,安全性及可靠性较高,无需现场登杆作业,大大减少了操作的劳动强度,缩短开关设备停复役操作时间,减少了对用户停电时户数的损失,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改善了10kV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线水质毒性监测仪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毒性的快速检测是保护水源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采用有毒污染物抑制生物发光的原理,探讨在线毒性检测技术的仪器化方法。该仪器采用明亮发光杆菌作为敏感微生物,在检测反应器、控制流路的优化设计基础上建立自动化检测模式。并采用光电倍增管检测明亮发光杆菌的生物发光强度,采用了一种新的适合在线分析生物毒性指标方法。系统采用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实现电气控制,控制软件用LabVIEW开发。本文采用该仪器对ZnCl2、NH3、甲酚和硝基苯等4种典型污染物质进行了连续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实时检测发光细菌生长和抑制的动力学过程,可实现比较精准的水质毒性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4.
张睿 《中国科技成果》2012,(6):46-48,56
大容量冲击性负荷接入系统容易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宁煤集团太西热动力站的负荷性质,根据接入系统电压等级的不同,分别以11OkV、35kV和6kV与系统相连接的情况作为三种接入系统方案,并从短路电流水平,对电网及电气设备的影响等方面对三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给出了本工程接入系统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RFID技术的变电站开关柜触头发热缺陷智能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传感技术和独特先进的无线通讯技术,进行可靠的高压隔离和信号传输,利用其固有的绝缘性和抗电磁场干扰性能,在线测量测点温度后,以无线方式将数据上传至本地服务器进行温度监测和模型自动分析,实现了发热缺陷超温报警。还可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连接,在远端调度中心监控室内监视设备各测点的温度运行状态,发现异常,远程报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综述染污绝缘子外绝缘泄漏电流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从工作原理、传感器设计,保护措施、泄漏电流数据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泄漏电流的电站外绝缘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李静  李鸥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0):54-55,58
电流差动保护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可靠和动作速度快等显著优点,随着电力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它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电力系统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目前,两端的光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常规线路保护装置存在受运行方式和系统振荡影响大、定值整定配合困难等多种原因,难以满足T接线路的要求。为了适应不同的一次接线形式,解决“T”接线路定值整定不能躲开T接站的母线短路,提出了三端或多端纵联差动保护的课题。本文重点介绍三端纵联差动保护原理,以及在北京地区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逐年攀升,因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这其中既有电气回路上短路、接触不良、过电流、漏电、过电压等故障原因,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故障相互作用的综合因素,特别是电动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空调等电器设备等的广泛使用,引燃火灾的机率居高不下,给火灾预防和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诸多急需研究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复杂、用电量大、负荷密集程度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等特点。为了适应配电网的发展,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和用电管理自动化,国内外都在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检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主站、通信网络、二级主站、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A-BTU(线路FTU、自动读表终端)4个层次组成。包括地理信息GIS、配网调度自动化、10KV馈线自动化、开闭所和小区配电所自动化、配电变压器和电容器组等的检测自动化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唐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30MW发电机组整套启动时发生转子绕组匝间短路,进而发展成为转子一点接地故障的分析,提出了利用DCS系统采集发电机振动、励磁电流、定子电压二次谐波等信号加以逻辑判断,从而实现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问短路预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主动侦测警示装置,基于最新的长寿命高亮度LED技术、电子侦测技术和高可靠的高压取电技术、高压电场环境下抗干扰技术等,采用点和线的警示形式相结合,警示范围大;具有主动侦测功能,通过不间断侦测,发现危险物靠近输电线路导线即主动声光警示,并且第一时间短信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最大限度地保障输电线路和人身财产安全。 本文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课题是针对带电高压线路难以停电的实际情况,研究警示装置带电安装和卸载系统,从而解决了一直以来无法解决的警示器带电安装、卸载更换和维护保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技术内容 三相变四相新型平衡变压器是国内外尚未开发的新产品,可用于电气化铁道AT供电方式,实现远距离高速列车供电,与采用三相变两相平衡变压器,从而节省了投资和占地面积,同样具有抑制负序电流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可用于电力系统做各级电压等级四相输电系统的输变电设备.四相输电与三相输电比较:在保持线电压和相电流相同的条件下可增大输送容量1.633倍,当输送容量相同时,线路压损和功率损耗只有三相输电的50%,在保持相电压和相电流相同的条件下,输送容量增大1.333倍,网架线间电压降低18.4%,线路压损为三相输电的61.2%,线路功率损耗为三相输电的75%.四相输电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方式的多套定值方案:将运行方式进行归类,把可以兼容的或者说定值变化较小的归为一套定值方案,在系统中提前计算多套定值方案,存储到保护装置的固定区域不同定值区中,当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后相应的切换到对应的保护定值方案,通过故障信息系统实现定值的远程下放与定值区的在线切换。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案,并从系统目标、流程和功能方面介绍了实现方法。本系统已经在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具有故障预检功能,能从源头彻底消除电器短路起火隐患的智能电器防灾系统,专家们认为,该系统解决了多项电气技术难题,是传统开关领域的一场革命,对防火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技术查新结果表明,此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传统开关是机械式、电磁式的有触点的开关,易打火、老化,切断慢,往往存在火灾隐患。但由于开关智能化、无触点化涉及跨学科的多项技术难题,多年来的科技攻关一直收效甚微。该系统首次将计算机和无触点的固态继电器引入开关控制,终于攻克了多项难题,特别是可以在开关未合闸送电的情况下预检出短路等故障,并可锁定、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连续、经济供电,是电力行业追求的目标。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能提前发现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其优越性在电力系统中是越来越明显。这一技术的开展,意味着电力系统由过去的被动抢修向主动预防发展。本文简述了电容型电流互感器在线监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并针对一起220kV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测量数据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了举一反三的分析。并对这一异常现象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详实的记录,为今后处理类似的异常现象积累了技术资料,防止了因误判断而造成的停电损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由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代替传统的电子技术实现转速环和电流环的PID运算及逻辑切换、故障报警等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17.
安全是轨道交通运营的前提和核心竞争力。随着轨道交通成网运营,高密度、复杂技术、强耦合、恶劣环境等因素对轨道交通安全保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传统的研究多采用因果分析,集中于设备级安全和主动安全。本任务根据系统组份结构、行为特性、故障表征等因素定量分析系统的安全风险状态,构建高速铁路系统多重多粒度网络模型;辨识系统全局风险点集,搭建高速铁路全局风险点关系网络;构建典型场景下高速铁路风险链模型,为高速铁路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分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介绍移动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的仪器性能、技术特点、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方向。移动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可以使用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作为载体,简单、快速的扫描目标并建立DTM模型,实现移动中对目标区域的三维可视化,且具有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机动时间短、无需校准等显著优势,该技术可应用于工程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斜坡稳定性研究、高陡边坡地质调查、水利枢纽的地形地貌三维数据采集,输水、送电线路的选择,以及CAD设计与动画制作、交通、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程等方面的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进行广州市空气质量保障预警体系设计研究,以实现亚运会场馆和大气监测国控点每天污染物浓度达到保障目标,提出建立可实时调控空气质量的预警体系。预测预报系统是预警体系的核心技术支撑,能够及时提供区域空气污染特征评估和多种预报时效的预测结果。预测预报系统需要天地空立体化监测网络支持,需要包括多种预测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预报准确性,提供空气质量与污柒源、天气形势的数值关系,以确定控制污染源的预警措施,实现保障目标。广州以此设计思路,在国内首次集成三种类型的预测预报系统作为预警系统平台:①基于污染源排放、天气形势变化,包括NAQPMS、CMAQ、CAMx国际先进数值模型的多模式集成预测预报系统;②基于区域观测和天气条件变化的卫星遥感监测与污染气象条件指数预报系统;③基于全球格点气象场和天气形势的新型统计预报系统。此平台在亚运会期间为空气质量评估与预测预报专家会商,为亚组委及时启动预警措施,实现亚运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圆满成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0,(2):38-41
申请号:96211029 该产品为机动车用电子闪光器,它是以日产五十铃汽车电子闪光器的电路为基础,加上独立设计的过载保护电路,使之比日产电子闪光器更完美、长寿,可与各种国产及进口汽车配套使用.其电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性价比高,在正常使用电压范围内闪光频率不受影响,温度补偿使高低温下亮灭比保持一致,潮湿情况下决无乱闪现象发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闪光器响声清脆,在线路出现故障时会发出异样的响声以示告警,当线路故障排除时又可恢复正常工作.该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在300万次以上,在转向线路出现短路情况下其寿命为现有产品的10倍以上,造价为现有产品的1.2~1.5倍,是进口产品的1/10,产品的综合性能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深受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