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高温α-淀粉酶是在高温下具有最适反应温度的α-淀粉酶。本文对地衣芽孢杆菌所产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最通反应 pH 以及 pH 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该酶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耐高温α-淀粉酶产生菌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在55℃生长并分泌耐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其最适生长pH值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50℃。该菌株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疑似微地衣芽孢杆菌,命名为DG-1。对该菌株分泌的耐高温α-淀粉酶的性质研究表明,最适作用pH值为7.0,在pH6.0-7.5的范围内有较高酶活。最适反应温度为95℃,95℃保温60min处理后酶活仅损失4.73%。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菌株DG-4,酶活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04.6%。  相似文献   

3.
溶氧等参数对耐高温α-淀粉酶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的生产菌种-地衣芽孢杆菌IIY-1菌株,对其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与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式的pH值的控制方式有利于提高耐高温α-淀粉酶的发酵水平,最后的发酵液的酶活力明显地高于脉动式的pH值控制方式。菌体在产酶阶段对发酵液的溶氧水平要求不高,但是溶氧浓度(DO值)不应低于10%。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所产凝乳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温度、pH值、底物浓度、不同金属离子等条件下测定地衣芽孢杆菌产凝乳酶相对酶活力。结果:地衣芽孢杆菌所产凝乳酶最适凝乳温度为70℃;40℃以上热处理后凝乳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损失,75℃热处理10min后凝乳酶活性丧失;pH值为5~8时凝乳活性随乳pH值的降低而增强,pH值为7时凝乳酶最稳定;Ca~(2+)、Fe~(2+)、Fe~(3+)、Mn~(2+)、Mg~(2+)、Al~(3+)对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Li~(2+)、Na~+、Cu~(2+)、Zn~(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底物浓度最适为250 g/L、Ca~(2+)的最适浓度为0.014 g/L。  相似文献   

5.
研究绿茶中多酚类对米曲霉来源的α-淀粉酶特性的影响。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TP),对米曲霉α-淀粉酶进行络合,沉淀及回收;以Bernfeild法测定α-淀粉酶与TP络合后,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底物浓度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对米曲霉α-淀粉酶无活性抑制作用,两者之间具有起混作用;0.3%的茶多酚浓度,获得最大α-淀粉酶活性回收率(约71%);α-淀粉酶与TP络合后,阳适反应温度由30-50℃范围变为60-70℃;最适pH值由3.0-8.0变为5.0-6.0;在80℃下,活性变化总趋向与游离的α-淀粉酶;180min后能够保85%的酶活力,但是在前40min,酶活力下降较快;Lineweever-Burk图表明,络合后的α-淀粉酶Km由0.18%变为1.03%(可溶性淀粉底物浓度)。结论:米曲霉α-淀粉酶与TP络合后活性不受抑制并可通过这种络合回收,络合后的α-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及最达pH值变大,变窄,对底物的亲和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燕麦糊精脂肪替代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燕麦淀粉制取低DE值燕麦糊精脂肪替代品的工艺条件,同时探讨了潭度、pH值对其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5000/g淀粉(干基)时,在酶解温度90℃、底物浓度30%、酶解15min条件下能得到DE值为5.71的燕麦糊精;pH值为4.0-6.0时该燕麦糊精乳化性能最好,温度对乳化性影响不大;表明该燕麦糊精能够作为脂肪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金峰  董福奎 《食品科学》2006,27(2):125-128
耐高温α-淀粉酶是淀粉生产麦芽糖的关键酶。本文对两种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酶的耐高温能力差别较大,酶活差别明显;最适pH值均为7.0,耐酸性较差:当Ca^2+浓度在7~9mmol/L时,酶活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能将底物同步糊化和液化的特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荞麦淀粉的动力学参数和最适反应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80~85℃,最适pH为5.0~6.5;该酶水解荞麦淀粉的Km为4.9674mg/mL,Vm为0.3448mg/(mL·min);该酶水解荞麦淀粉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荞麦淀粉浆浓度25%,温度为83℃,pH6.5,酶用量40U/g,液化时间15min.荞麦淀粉液化液糖化后的DE值为89.87%.  相似文献   

9.
以中高温大曲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热地衣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对地衣芽孢杆菌进行耐受性分析,发现其耐盐、耐p H能力较强;能耐14%的盐浓度,能耐p H范围为p H3.0~10.5;耐乙醇能力较弱,不能耐6%的乙醇浓度;耐温度能力较好,最高能耐55℃的高温。通过3种酶鉴定培养基对地衣芽孢杆菌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进行定性鉴定,发现在3种酶鉴定培养基上均能形成透明圈。通过对地衣芽孢杆菌的产酶特性研究发现,在液态培养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时间均为36 h,最适产酶温度分别为45、40℃,最适产酶转速均为240 r/min;地衣芽孢杆菌产FPA酶和CMC酶的最适产酶时间分别为36、48 h,最适产酶温度均为30℃,最适产酶转速分别为120、90 r/min。  相似文献   

10.
秦艳  王青艳  陆雁  杨建  黄日波 《酿酒科技》2009,(12):17-19,22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酸性α-淀粉酶的野生菌株N7,此菌株具有较高的产酶活性。通过菌落形态、菌体特征观察和16SrD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菌株代谢产酶的反应最适温度为53℃,最适作用pH值为4.6,在pH3.0~10.0之间,具有较好的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耐高温α—淀粉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地衣芽孢杆菌产生的耐高温α-淀粉酶的生产和特性作一阐述。该酶作用的最适pH5.5 ̄7.0,最适温度92℃;酶合成是在对数生长期进行,工业化生产时酶活在稳定期达到最高,细胞生长与产酶量成反比;淀粉质原料具有诱导作用,可避免分解代谢阻遏;蛋白胨、玉米浆是较适宜的氮源;最佳产酶条件pH6 ̄9,温度35℃;酶变性符合N←→X→D模型;非酶底物的糖类、多聚物、辛烷等都能增加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耐酸耐高温α-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耐酸耐高温α-淀粉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经济、节能、方便操作等优势;并且概述了耐酸耐高温α-淀粉酶的菌种来源,其中耐酸性α-淀粉酶的菌种主要来源于芽孢杆菌、曲霉以及嗜热真菌;耐高温α-淀粉酶的菌种主要来源于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嗜热网络球杆菌等;本文还对耐酸耐高温α-淀粉酶的菌种选育技术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基因操作技术等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对耐酸耐高温α-淀粉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后,最高可以使酶活提高2.1倍;同时在对该淀粉酶的钙离子依赖性进行研究中,得出某些耐酸耐高温α-淀粉酶具有不依赖Ca2+的特性;最后预测人们将会运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不断地开发出各种特性的耐酸耐高温性α-淀粉酶。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枯草芽孢杆菌α-淀粉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为模板,PCR克隆α-淀粉酶基因(amy),将α-淀粉酶基因插入穿梭表达载体pP43C,构建重组质粒pP43Camy。随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八种蛋白酶缺陷的宿主枯草芽孢杆菌WB800,经筛选获得重组枯草芽孢杆菌α-淀粉酶基因工程菌WB800/pP43Camy1026,工程菌摇瓶发酵酶活力达960U。性质研究表明,重组α-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为6.0,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淀粉酶是食品、发酵行业应用最广泛的酶种之一。从最适温度、最适p H值、保存温度、缓冲溶液p H值等方面对5种不同的耐高温α-淀粉酶酶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B的耐酸性最好,在p H4.00~7.50之间,相对酶活为98%~100%;耐高温淀粉酶A的耐高温性最好,在反应温度70℃~100℃之间,相对酶活为100%~121%;耐高温α-淀粉酶A的缓冲溶液稳定性最好,在缓冲溶液p H4.50~7.00之间,酶活维持在91%~100%;耐高温α-淀粉酶E温度稳定性质最好,在储存温度30℃~60℃之间,相对酶活为98%~100%。为淀粉酶的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由地衣芽胞杆菌α得到耐酸且稳定性的淀粉酶Takasaki.Y(英)发酵和生物杂社.1994(1):94~96作者从土堆中筛选得到地衣芽胞杆菌α,可产生耐酸且热稳定性高的淀粉酶,其最适pH值为4.5~5.3,最适温度为90℃,于Ca(++)存在下,其最...  相似文献   

16.
酶改性淀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α-淀粉酶对原生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分析讨论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反应时间以及α-淀粉酶加入量等影响因素与淀粉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条件为:pH值6.2,温度60℃,底物浓度为20%,Ca^2+浓度60mg/l,反应时间10-15min,α-淀粉酶加入量0.05%(对绝干淀粉),在此条件下将所得产品应用于表面施胶,纸张的表面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HD132产生的α-淀粉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Ki-2-132的UV诱变菌株HD132发酵产生的a-淀粉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HD132比BF7658产生的a-淀粉酶活力高,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6.0,Ca2 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Cu2 、Fe2 和Fe3 强烈抑制a-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从自然界中筛选的野生芽孢杆菌XLG-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及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出高产中温α-淀粉酶的优异菌株XLG-51,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初步研究了其所产的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通过SDS-starch-PAGE电泳与酶谱分析得该酶分子质量为60 ku左右,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作用pH范围为5.0~6.5,且在最适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以该菌株为生产菌进行5 L罐发酵实验,产酶达5298 U/mL。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不同储藏时间的马铃薯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热稳定性、pH值、温度、底物浓度、酶液浓度、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旧马铃薯的PPO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0,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新旧马铃薯最适酶液浓度为0.5mL;新马铃薯最适底物浓度为0.1mol/L,旧马铃薯最适底物浓度为0.15mol/L:新旧马铃薯PPO的强抑制剂为抗坏血酸与柠檬酸。  相似文献   

20.
不同储藏时间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不同储藏时间的马铃薯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热稳定性、pH值、温度、底物浓度、酶液浓度、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旧马铃薯的PPO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0,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新旧马铃薯最适酶液浓度为0.5mL;新马铃薯最适底物浓度为0.1mol/L,旧马铃薯最适底物浓度为0.15mol/L:新旧马铃薯PPO的强抑制剂为抗坏血酸与柠檬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