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建设、文化传承、市民记忆、名片宣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高速发展阶段下,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着重要的问题。日本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也是亚洲最早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国家,在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方面启蒙较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社区营造的案例——岐阜县古川町,详细的介绍日本古川町使用"社区营造"的保护方法对传统地区进行保护,并从"文化营造""提高市民地位""丰富保护模式""发挥NGO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我国街区保护提出一些建议和启示,以期为中国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作为全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社区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谋求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将社区发展的概念和理念引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有助于开拓思路,为探索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保护、居民生活改善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文中介绍了社区发展的概念和理念,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烟袋斜街片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社区属性和特点,提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应借助社区发展途径,从单纯的物质环境保护规划转向综合的社区规划,鼓励并推动社区居民的有组织的社区参与,促进政府与居民互动、共同承担保护与改善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杨俊宴  史宜 《建筑学报》2015,1(2):119-124
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社会空间特征进行深入解读,结合地方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微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以"微社区"的形式划定街区内的基本社会空间单元,以达到在规划中保护街区居民社会生活的目的。结合广州市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从街区更新策略、社区组织策略和实施保障策略的角度入手,探讨"微社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如何在新形势下延续街区地域特色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杭州街区保护为例,提出政府主导、小规模"有机更新"、"社区参与"和"居民自助"的可持续动态保护发展策略,以期能保持街区的整体性和地域性,恢复街区新的活力,创造城市空间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分析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弊端,引发出"社区再造"这一新的设计理念。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为社区再造的案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阐述其社区再造的内涵和在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的优势。从分析中可以得出,社区再造能够使社区的传统内涵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继续得到较好发展和传扬,为社区的再发展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许多城市进行大规模更新和改造,使城市历史街区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城市更新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桂林市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讨论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方法,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对提升桂林文化旅游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因保留传统道路空间肌理、包含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对其保护与改造的意义与责任重大。目前国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存在一定误区,或持"不动"、"少动"的保守态度,造成建筑遗存保护修缮无人问津,历史街区所具有的价值难以向世人展现的局面;或大肆仿古建设,破坏街区价值。为使历史街区重现生机,沈阳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动态更新建设为条件,建立起刚柔并举的保护框架,通过选取节点地区着重控制、带动整体复苏,加强运营管理,从空间塑造、功能置换、资金运筹等多角度探索更新改造策略,最终实现历史街区的复兴发展。  相似文献   

9.
邱强 《重庆建筑》2017,(12):8-10
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重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旅游品牌。该文通过对磁器口历史街区核心价值资源的再梳理与再识别以及对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突出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定街区发展规划、统筹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统筹品质提升与空间扩容、统筹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制定旅游产业准入门槛及负面清单、强化旅游策划和提升品牌知名度等六项发展策略,推进磁器口历史街区更好更快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浩腾  李晓琼 《山西建筑》2022,(5):38-40,65
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当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以九江市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提出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保护-传承-再生"的思路,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杜雪 《山西建筑》2010,36(14):34-35
指出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对时代发展与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理念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时代背景下的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若干思考,为更好的进行建筑保护和再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必将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静态的保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动态保护模式能够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城市总体环境同步发展的范畴,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情况,积极主动的调整保护规划,使文化遗产既能保持历史的真实性, 又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杨秀  杨雁  马开献 《山西建筑》2008,34(2):63-64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和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定位、规划、建设和管理等主要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物建筑保护方式正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保护视角也逐渐从关注文物建筑本身过渡到关注其所处的周边环境的保护。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对蜀河古镇保护规划中文物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方式进行探索,以求寻找更为合理的保护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述了大明湖发展历程和价值特色的基础上,论述了各个时期对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从不保护到片面单一的保护再到现今动态综合的保护,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从而使我们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使风景名胜区得以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剑  唐亚红 《山西建筑》2009,35(18):28-29
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间的冲突,介绍了西方城市遗产保护的举措,指出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也可以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  相似文献   

17.
丁冬青 《山西建筑》2011,37(11):14-15
分析了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介绍了保护的内容,并说明应对古城保护与发展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力求得出更为妥善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兵 《建筑与文化》2012,(8):106-107
与见缝扎针式的第一次浪潮相比,中国古城保护与发展第二次浪潮从政府、民众,特别是从企业角度,以高屋建瓴为重要特点。以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洪江模式中的参与为代表,第二次浪潮与第一次浪潮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在古城保护与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地位、视角、诉求及因此带来的主体规模、资质、管理等差异。  相似文献   

19.
边坡植被防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卓琦  顾蔚文  施拥军 《山西建筑》2010,36(32):285-286
针对我国传统边坡防护措施的缺陷,介绍了国内外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植被护坡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植被护坡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边坡生态防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南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已成为新时期地方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文物古迹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新农村建设与文物保护规划五个方面对张谷英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规划实施策略,有利于实现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