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明挖地铁车站混凝土裂缝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包括明挖地铁车站的混凝土裂缝特征、成因分析、控制措施等,实现了对明挖地铁车站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本了解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李圣瑞 《城市建筑》2014,(27):173-173
本文对明挖地铁车站混凝土裂缝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包括明挖地铁车站的混凝土裂缝特征、成因分析、控制措施等,实现了对明挖地铁车站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本了解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明挖暗埋式隧道侧墙为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尤其是薄壁型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控制裂缝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曾祥茂 《广东建材》2006,(10):40-41
渗漏现象是明挖隧道的一个通病,本文结合佛山大道张槎-人民路口下沉式立交工程的施工实践,主要从混凝土配合比及其原材料的选用,隧道分节施工长度,混凝土养护等方面进行施工裂缝控制。  相似文献   

5.
王侃 《中国建材科技》2022,31(5):114-115
从深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出发,以苏泾路下穿隧道为例,通过对明挖隧道基坑围护施工难点进行分析,研究下穿隧道明挖时基坑支护的桩基施工、钢支撑施工及冠梁支撑施工等质量控制要点,并探讨明挖隧道监测过程中的降水量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变形监控等。  相似文献   

6.
明挖隧道结构裂缝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兴立 《山西建筑》2008,34(12):298-299
介绍了明挖隧道结构常见的裂缝类型,探讨了结构裂缝控制的抗放原则,详细地介绍了隧道结构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明挖隧道的工程质量,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志明 《山西建筑》2009,35(13):147-149
总结了明挖地铁车站侧墙中裂缝发生的情况,并分析了裂缝发生的机理和裂缝开展的原因,提出了明挖地铁车站侧墙中裂缝控制的措施,以更好地控制地下车站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使混凝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防水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基坑开挖、桥台模板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筑三方面介绍了桥隧近接混合工程下桥台施工技术,在分析明挖隧道基坑支护设计和开挖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洞口段明挖隧道施工中对下穿轨道隧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广州盾构、顶管电力隧道中应用较多,但尚未在明挖工法中加以采用。本文借鉴盾构、顶管预制混凝土技术以及明挖电力隧道结构特点,结合500 kV楚庭电力隧道工程实例,研究了明挖预制结构节段连接方式、接头防水、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造价。研究表明,预制混凝土结构具有安全可靠、施工便捷、经济合理的特点,在明挖电力隧道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温度裂缝是下沉式高速公路隧道混凝土防裂的重点。结合实际对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明挖下沉式高速公路隧道暗埋段混凝土进行施工仿真研究,分析温度场和应力场。发现在环境温度33℃浇筑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过大的温度应力会引起各部位产生裂缝。实施在水管冷却措施后(20℃时浇筑,通水时间为2 d,通水水温为12℃),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仅约39℃,各方向混凝土内部拉应力均低于强度设计值。采取该温控措施,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和温度应力,降低了混凝土隧道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作经验,以郑州市北三环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明挖隧道漏水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对外包防水材料施工、止水带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渗漏水的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为以后明挖隧道的防水施工以及其他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防水施工是一道关键的工序,本文研究了明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复合式防水、止水施工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明挖隧道防水施工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永财  龙溪 《建筑知识》2014,(6):108-109
随着交通快速发展,明挖隧道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规的木制模板和支撑武组装模板不能满足长大明挖隧道工程的施工.本文结合贵广铁路佛山隧道矩形结构侧墙的施工实践,介绍明挖隧道矩形混凝土结构侧墙模板台车的设计与施工工艺,总结出侧墙模板台车的优势及特点。实践表明,可移动、整体式、无拉杆侧墙模板台车应用于明挖隧道的侧墙泡工,操作简便、适用性强、工效高、安全可靠、墙身混凝土整体性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参考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某软土明挖隧道回填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均匀沉降控制是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沿海地区某接线工程,对软土地基城市明挖隧道的不均匀沉降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明挖隧道大面积高回填土下不均匀沉降控制标准和设计原则,对地基不处理、桩隔离和桩支撑三种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比选,并通过有限元动态模拟施工全过程,得出了隔离桩的施工处理方法。工程建成通车5年来,明挖隧道变形缝使用状况良好,地面道路及明挖隧道总体变形满足使用要求,采用的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膨胀性泥岩隧道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膨胀性泥岩明挖施工对隧道两侧内衬混凝土的影响,探讨了隧道两侧土体的支护设计与施工,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对以后的泥岩隧道支护与施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地铁明挖隧道施工过程对下卧电力隧道的影响,文章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二号线某出入场线明挖隧道工程,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分析明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对电力隧道区间的受力与变形,对明挖隧道施工过程中该电力隧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预测电力隧道的最大竖向位移为20.93 mm;电力隧道结构的轴力及弯矩均满足规范要求,认为该明挖隧道的施工过程不会危及电力隧道的结构安全.研究结论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经验,为实际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从明挖基坑中直接进行矿山法隧道进洞的情况,为保证明挖基坑的稳定和矿山法隧道进洞段施工的安全,需要对明暗挖交界处进洞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该文以厦门地铁一号线岩车区间为例,采取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隧道由明挖转为暗挖时的进洞施工顺序进行了探讨,相关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地铁工程实例,介绍了明挖地铁车站结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类型,重点分析了局部贯穿性裂缝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措施,为地铁工程抗裂、防渗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9.
冯前进 《山西建筑》2008,34(8):326-327
通过对宝鸡市渭河隧道人防工程洞内侧墙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裂缝渗漏的处理措施及施工方案,以控制和减少混凝土中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对今后隧道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建轨道交通隧道与既有高铁隧道平行,水平间距较小,隧道采用明挖施工,基坑支护采取灌注桩围护加钢支撑,以施工方法及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据,通过MIDAS NX有限元软件,分析在轨道交通区间隧道采用明挖施工的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高铁隧道结构和基坑支护变形的发展规律。得到结论:基坑开挖过程对高铁隧道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靠近基坑一侧边墙,且变形符合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主要集中在基坑底部及其两侧;对于临近既有高铁隧道的明挖轨道交通隧道施工,采用灌注桩围护加钢支撑支护有效控制对临近既有高铁隧道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