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内sTREM-1、TNF-α及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组纳入60例重症肺炎患者,对照组纳入30例健康者,研究组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存活组和死亡组诱导痰sTREM-1及TNF-α、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下呼吸道诱导痰中sTREM-1、TNF-α及IL-10水平及TNF-α/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气管插管后各时段,两组诱导痰sTREM-1水平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气管插管1d后各时段诱导痰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气管插管后5个时段,两组诱导痰TNF-α、IL-10水平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气管插管后5个时段诱导痰TNF-α、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气管插管后两组诱导痰TNF-α/IL-1无显著改变(P>0.05),死亡组在后3个时段诱导痰TNF-α/IL-1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sTREM-1于重症肺炎患者气道内高表达,对局部炎症的过反应有促进作用,死亡患者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曹观新  卢伟  周湘 《疑难病杂志》2008,7(12):708-710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 d、7 d、14 d外周血标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水平,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第1 d、7 d、14 d血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第7d、14 d血IL-1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第3 d、7 d及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抗炎细胞因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1R)、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6例轻症胰腺炎(MAP组)、22例重症胰腺炎(SAP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4、7、14天进行血清TNF-α、sTNF-1R及IL-10的检测。同时设立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NF-α、sTNF-1R、IL-10水平均在第1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MAP组血清TNF-α水平在第7天降至对照组水平,SAP组在第14天才降至对照组水平,而SAP组血清TNF-α水平在第1、4、7天水平远高于MAP组(P<0.01)。两组sT-NF-1R水平变化趋势与TNF-α相似,但第14天SAP组sTNF-1R仍维持较高水平。第1天MAP组血清IL-10水平远高于SAP组(P<0.01)。结论 TNF-α与sTNF-1R、IL-10均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以作为临床预测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诱导痰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探讨重症肺炎气道局部炎症反应状态。 方法 测定40例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第1、4、7天、出院或死亡当天诱导痰的sTREM-1、TNF-α、IL-10、TNF-α/IL-10水平及趋势。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入组后第1天诱导痰的sTREM-1、TNF-α、IL-10水平分别为(57.17±13.34、46.34±12.91、 56.30±15.25)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6.53±5.31、18.74±3.18、16.01±5.69)pg/ml,(P<0.05)。随着时间延长存活组诱导痰的sTREM-1,TNF-α,IL-10的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组sTREM-1,TNF-α,IL-10水平均在较高水平波动,各观察点指标均高于存活组。重症肺炎患者各观察点诱导痰TNF-α/IL-10比值(分别为1.162±0.158;1.179±0.147;1.172±0.142;1.173±0.159)高于正常对照组(0.961±0.174)(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气道局部存在着过度炎症反应,促炎与抗炎介质失衡,尤以死亡组明显;sTREM-1在重症肺炎局部炎症反应中的可能起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8):752-754
目的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环氧化酶-2(COX-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患者100例,缓解期患者50例(Ⅰ组); 100例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主诉疼痛程度评分法分为Ⅱ组(轻度患者50例)和Ⅲ组(中、重度患者50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组受试者血清IL-1β、TNF-α和COX-2水平。结果Ⅰ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IL-1β、TNF-α及COX-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天,Ⅱ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 <0. 05);急性期第10、14天,Ⅱ组与Ⅰ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天,Ⅱ组患者血清TNF-α、COX-2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 <0. 05);急性期第7、10、14天,Ⅱ组与Ⅰ组患者血清TNF-α、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10天,Ⅲ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 <0. 05);急性期第14天,Ⅲ组与Ⅱ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天,Ⅲ组患者血清COX-2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 <0. 05);急性期第10、14天,Ⅲ组与Ⅱ组患者血清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有助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养阴化纤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5组,每组12只;后4组用盐酸博莱霉素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分别灌服养阴化纤方药20和10g/kg,阳性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地塞米松,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药后第7和28天,分别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1)和肺组织羟脯氨酸(HYP)的水平,同时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5组间TNF-α、ET-1和HY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F值分别为36.823、12.064和51.979,P均<0.001;第28天:F值分别为23.484、19.600和33.631,P均<0.001).且模型对照组的TNF-α、ET-1和HY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阳性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的TNF-α、ET-1和HYP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肺纤维化程度亦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养阴化纤方可能是通过降低肺组织TNF-α、ET-1和HYP的水平而达到防治肺纤维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与重症哮喘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兰考第一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1例重症哮喘患者,另选取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MIP-1α、IL-13、IL-6、TNF-α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重症哮喘患者血清MIP-1α、IL-13、IL-6、TNF-α水平与PEF、MMEF、FEV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1、3、7 d,重症哮喘患者血清MIP-1α、IL-13、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重症哮喘患者血清MIP-1α、IL-13、IL-6、TNF-α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治疗后1、3、7 d,重症哮喘患者PEF、MMEF...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结石胆囊切除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组行LC,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IL-6、TNF-α水平即升高,第2天达高峰,第3天开始回落,术后3d的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IL-10术后第1天即降低,第2天最低,第3天开始回升,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IL-6、TNF-α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能有效降低胆囊切阿衰术给患者带来的炎症应激反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盐酸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盐酸丁咯地尔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对60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分别采集患者就诊时及治疗后第1d、2d、7d外周血样本检测IL-1β、IL-6及TNF-α水平,以及就诊时及治疗15d后外周血样本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d、7d、1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丁咯地尔治疗组治疗后第2d、7d血IL-1β及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第1d、2d血TNF-α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15d后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d、7d及15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IL-1β、IL-6及TNF-α的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且能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4例;对照组10例,均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1)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2)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天降至正常;第3、7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清IL-6、TNF-α测定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价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Ranson’s评分3-5分的50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Ⅰ组(3分)17例、Ⅱ组(4分)18例、Ⅲ组(5分)1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入院1、2、7天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并以同期入院的20例因腹痛入院的非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Ⅰ、Ⅱ、Ⅲ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P<0.01)。死亡患者较幸存患者第1、2、7天IL-6和TNF-α持续处于升高水平(P<0.01)。结论血清IL-6、TNF-α反映了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预后估测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9):1217-12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包括轻症胰腺炎(MAP)组44例、中度重症胰腺炎(MSAP)组36例及重症胰腺炎(SAP)组3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入院当日、第4天、第7天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水平。结果:(1)入院当日MAP、MSAP及SAP组的血清MCP-1、MIP-1β和MCP-1浓度均明显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MSAP组和SAP组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在第1天达到峰值,在第4天及第7天逐步下降。MAP组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在第4天达到峰值,于第7天降至第1天水平(P>0.05)。各时间监测点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均为MSAP大于MAP组,SAP大于MSAP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水平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可能对急性胰腺炎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浆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状态。方法测定40例重症肺炎患者、25例普通肺炎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入组当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sTREM-1水平。观察重症肺炎患者中存活组、死亡组入组第1、4和7 d,出院或死亡当天血浆TNF-α、IL-10及sTREM-1水平变化趋势。结果重症肺炎患者入组后第1 d血浆TNF-α、IL-10及sTREM-1水平[分别为(44.25±10.81)pg/mL、(58.21±16.41)pg/mL及(51.75±18.51)pg/mL]均高于普通肺炎患者[分别为(24.36±6.45)pg/mL、(24.56±7.10)pg/mL及(25.55±7.72)pg/mL]及正常对照组水平[分别为(13.82±4.04)pg/mL、(15.30±4.45)pg/mL及(14.37±4.82)pg/mL](P均〈0.001)。存活组血浆sTREM-1、TNF-α及IL-10水平随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组血浆sTREM-1、TNF-α及IL-10保持较高水平甚至不断升高,各时间点的指标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入组当天血浆TNF-α/IL-10比值重症肺炎患者为1.286±0.177,高于普通肺炎组(1.077±0.410)及正常对照组(0.932±0.154)。死亡组各观察点血浆TNF-α/IL-10比值均高于存活组。第1 d血浆sTREM-1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479,P=0.002);第1 d血浆sTREM-1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326,P=0.04)。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全身促炎与抗炎介质过度释放及炎症反应失衡,尤以死亡组明显;sTREM-1、TNF-α及IL-10参与重症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其水平变化能反映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ACS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30)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浆TNF-α、MCP-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血浆TNF-α及MCP-1水平下降(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TNF-α及MCP-1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炎性反应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TNF-α及MCP-1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收治TBI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组(n=49)、中度组(n=44)、重度组(n=33),选择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13.715、7.548,P均=0.000);重度组中死亡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t=7.716,4.570,P均=0.000);sTREM-1预测TBI预后不良的AUC为0.873,截断值37.92 pg/ml,敏感度为80.56%,特异度为83.33%;MIP-1α的AUC为0.851,截断值88.62 pg/ml,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87.78%。sTREM-1对TBI患者死亡预测的AUC为0.981,截断值42.45 pg/ml,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00%;MIP-1α的AUC为0.865,截断值89.95 pg/ml,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5.00%。结论 TBI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sTREM-1、MIP-1α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可作为TBI预后不良评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诱导痰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炎症介质水平变化,探讨重症肺炎气道局部炎症反应状态【方法】 对40例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高渗盐水的痰诱导,测定其诱导痰中sTREM-1,TNF-α,IL-10水平,并观察40例重症肺炎患者中存活组(18例),死亡组(22例)入组第14,7天出院或死亡当天诱导痰的sTREM-1,TNF-α,IL-10,TNF-α/IL-10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入组后第1天诱导痰的sTREM-1,TNF-α,IL-10水平分别为(57 ± 13,46 ± 13?56 ± 15)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6 ± 5,19 ± 3,16 ± 6)pg/mL,(P < 0.05)随着时间延长存活组第1,4,7天出院当天诱导痰的sTREM-1(52 ± 18?46 ± 14?44 ± 10?38 ± 8)pg/mL,TNF-α(52 ± 18,46 ± 14,44 ± 10?38 ± 8)pg/mL,IL-10(50 ± 13?46 ± 13?38 ± 14?38 ± 11)pg/mL的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组第1,4,7天死亡当天诱导痰的sTREM-1(62 ± 16?67 ± 18?64 ± 18?71 ± 17)pg/mL,TNF-α (50 ± 12?49 ± 15,59 ± 16,58 ± 16)pg/mL,IL-10(61 ± 15?68 ± 15?60 ± 15,71 ± 14)pg/mL水平均在较高水平波动,各观察点指标均高于存活组?重症肺炎患者各观察点诱导痰TNF-α/IL-10比值(分别为1.16 ± 0.16;1.18 ± 0.15;1.17 ± 0.14;1.17 ± 0.16)高于正常对照组(0.96 ± 0.17)(P < 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气道局部存在着过度炎症反应,促炎与抗炎介质失衡,尤以死亡组明显;sTREM-1在重症肺炎局部炎症反应中的可能起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夏天  李金秀   《四川医学》2017,38(10):1155-1157
目的观察青蒿与甲氨蝶呤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1、IL-10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青蒿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1、IL-10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观察组治疗后IL-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0水平均要高于治疗前,但两组治疗后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更好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降低患者血清IL-1、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抑制致炎细胞因子作用,增强抗炎细胞因子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0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5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5例,对照组15例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 (1)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2)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天降至正常,第3、7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AECOPD患者100例,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HIF-1α、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在其出院后半年、1年分别电话随访,记录患者住院时间、1年内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研究HIF-1α与以上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AECOPD患者中,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4.4±5.6)岁,高HIF-1α组白细胞计数、CRP水平显著高于低HIF-1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HIF-1α组的住院时间较低HIF-1α组延长,1年内住院率及病死率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血清HIF-1α水平能够预测AECOPD患者生存率及其再次入院的风险,这在临床上对于AECOPD患者的诊治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对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双相抑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1、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IL-10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IL-1、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