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及幸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改善宿舍人际关系、增加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交往问卷、宿舍人际关系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问卷,对分层抽取的某大学1 215名本科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02,0.07,P值均>0.05);冲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及自我表露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29,0.47,-0.18,P值均<0.05).人际交往能力中的自我表露能力、冲突控制能力通过宿舍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15,0.31,P值均<0.05);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直接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16,P值均<0.05);情感支持能力对幸福感的影响,完全通过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起作用(路径系数为0.45,P<0.05).宿舍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为0.44,P<0.05).结论 部分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人际交往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又可以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王青  吴杨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22-1825
  目的  探讨基于沟通理论的小组工作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介入效果,为改善大学人际关系提供借鉴。  方法  2020年10月,采取随机对照实验,将江西财经大学4个新生班的女生随机分为干预组(38名)和控制组(36名)。以沟通理论为基础,对干预组进行3次、每次80 min的小组干预,干预主题包括公共秩序、宿命包容度、沟通状况,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完成3个月后分别测量两组成员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人际关系质量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结束3个月后,控制组成员在人际关系质量、亲融度、满意度上的得分(39.78±3.38,17.59±2.94,11.94±1.87)与前测(44.07±5.47,18.95±1.86,13.14±2.04)相比降低(t值分别为2.68,2.49,2.71,P值均<0.05)。干预组成员在宿舍人际关系质量非紧张度、亲融度、满意度上的分值与前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在人际关系质量、亲融度及满意度上的后测结果得分(44.58±5.95,12.58±2.45,13.26±2.01)均高于控制组(39.78±3.38,10.94±2.30,11.94±1.87)(t值分别为2.72,3.09,2.92,P值均<0.05)。  结论  基于沟通理论的小组干预能使大学女生宿舍保持相处之初时的高质量人际关系,可有效预防宿舍人际矛盾出现及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舍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冲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据统计,大学生有80%的课余时间在宿舍度过[1],宿舍室友是大学生人际冲突的主要对象[2].研究发现,30%~60%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意,具有不同程度的宿舍冲突[1,3].与舍友敌对关系较高的大学生报告了更多的躯体化症状,更多焦虑、抑郁、偏执和精神病性表现[4].宿舍冲突不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而且还可能导致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危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探讨高职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为改善高校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心理控制源测验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四川省916名高职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t值分别为7.205,4.480,6.483,42.933,2.496,2.007,P值均<0.05);高职贫困大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内归因得分均高于外归因,积极应对得分高于消极应对(P值均<0.05).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外归因、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内归因、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心理控制源和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17.22%和13.71%.结论 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应对方式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可以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两个方面对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寻找网络成瘾的可能原因,为网络成瘾的针对性预防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郑州某大学文、理、工、医、体育5个院系抽取大一和大三学生共957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结果 ①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15%.其中男生58人,检出率为11.37%;女生17人,检出率为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5,P=0.00).②男生网络成瘾问卷得分(34.62±9.80)高于女生(29.9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P=0.00).③大一(32.30±9.34)与大三(32.84±9.98)网络成瘾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40).④成瘾组生活事件总分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与适应和其他5个因子分均高于非成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男、女生生活事件总分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男生生活事件量表的6个因子分均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女生只有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其他3个因子得分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人际关系”因子和“其他”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应激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某些负性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可能是导致个体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探讨生活满意度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天津地区3所高校整群抽取的5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男生,学业倦怠水平低于男生;城市大学生心理资本和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农村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与学业倦怠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0.40,-0.50,P值均<0.01),韧性与学业倦怠呈正相关(r=0.11,P<0.01);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与心理资本均呈正相关,与学业倦怠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与心理资本的交互项对学业倦怠均有负向预测性(β值分别为-1.250,-1.581,-1.458,-0.949,P值均<0.05).结论 生活满意度对心理资本和学业倦怠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有助于缓解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张瑜  李宏翰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50-1252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中主观影响因素的特点,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辅导与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770名一至四年级大学生,采用自编“大学生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从人际报复、人际张力、人际安全、人际期望和人际焦虑5个维度测试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的特点.结果 大学生在宿舍人际相处中有较多安全感体验,有较好的人际期望,在宿舍中有较好的积极主观体验;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宿舍满意度、不同自卑程度大学生在人际报复、人际张力、人际安全、人际期望和主观因素总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大学生在宿舍人际相处中有较少消极的主观感受.男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对宿舍不满意的大学生和自卑的大学生在宿舍人际相处中有较多的消极感受.  相似文献   

8.
刘国华  张桂英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98-1200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性别差异,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东海洋大学一年级大学生6794名,使用自杀可能性量表(SPS)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在SPS条目、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上存在性别差异,有23个条目上的得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敌意量表外,其余3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检出率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SPS总分60分以上的比例高于女生,而60分以下的比例为女生高于男生;70分以上的检出率为19.7%,男生(20.6%)高于女生(18.0%).结论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机车乘务员婚姻质量和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中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性生活4因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宁铁路局柳州机务段335名机车乘务员进行测试.结果 ①机车乘务员的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和解决冲突方式的评分低于美国常模(P<0.01);解决冲突的方式低于深圳市男性居民(P<0.01);性生活评分高于深圳市男性居民(P<0.01).②夫妻交流和性生活在不同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之间有差异(P<0.05).③机车乘务员的年龄与夫妻交流呈显著负相关(P<0.05);受教育程度与夫妻交流、性生活呈显著正相关(P<0.05);外倾-内倾与婚姻质量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神经质、精神质、SCL-90总分与婚姻质量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掩饰性与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生活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解决冲突的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该机务段机车乘务员的婚姻质量接近城市居民水平,婚姻质量与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水平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体育院校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特点和生活满意度状况.方法:利用Bern性格角色量表和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对500名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体育院校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以双性化(34.3%)和未分化(31.5%)为主,且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多于男生;(2)双性化者生活满意度水平最高(P<0.05);(3)女双性化者的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男双性化者(P<0.05);(4)男生异化者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双性化的男大学生(P<0.05),而女生异化者的生活满意度均低于其它类型的女大学生(P<0.01).结论:体育院校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以双性化和未分化者为主,双性化者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