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地震学方法对高桥断裂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高桥断裂的地震活动以中等频度、低强度的形式释放能量;②蓄水后的地震成因可能有3种,即水诱发型、天然构造型和岩溶型;③高桥断裂展布区可能是诱发构造型水库地震的潜在危险区,其东北段存在发生Ms3.0~4.0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人工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发现,在香河县荆庄地区,宝坻断裂表现为一条近EW走向的南倾正断层,剖面上呈铲状,对第四系沉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通过部署在断层两侧的构造观察孔岩芯对比及14C测年、光释光测年数据可知,宝坻断裂上断点距地表5~7 m左右,主要活动时间为晚更新世,全新世及中更新世晚期无明显活动。岩芯对比表明,距今10万年以来,宝坻断裂共发生2次地震活动,累积位移2.6 m,其中最近一次地震发生于22 740±70 a BP,同震位移1.4 m;另一次地震发生于距今97.1±4.4~98.0±5.3 ka之间,同震位移1.2 m。根据本次钻孔结果,结合前人对张家口-渤海构造带东段断裂活动性及发震规律的研究,判断宝坻断裂全新世以来整体处于不活跃状态,诱发中强地震和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此外,香河县荆庄一带发育的地裂缝为受宝坻断裂控制的构造型地裂缝,断裂南北两侧的不均匀地面沉降产生的剪切应力会加速荆庄地裂缝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野外观察资料证实 ,黄山米山断裂是挤压逆冲为主兼左旋走滑断裂。该断裂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没有活动 ,内部物质固结较好 ,且断裂不从坝区通过 ,对米山水库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首先基于粘弹性有限元模型,结合邯郸地区活动断裂探测、历史强震数据及区内岩石圈介质分布,建立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断层模型;然后代入运动学特征边界条件,模拟目标区活动断裂上发生地震引起的应力应变场变化;最后计算1830年磁县地震引起的周围断裂面和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析未来目标区强震危险性。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现今运动学条件模拟出的模型结果显示,磁县断裂上1830年磁县地震震中附近库仑应力减小,表明磁县断裂活动减小了1830年磁县地震震中附近的地震危险性;但在磁县断裂中、西段两端与2条北东向断裂(紫山西断裂和太行山山前断裂)交接处附近库仑应力有所加强,未来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东营地区在构造位置上位于东营凹陷内,为了对该区域进行地震安全评价,利用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资料,并结合油田勘探地层资料,综合分析了东营凹陷的主要断裂活动性。结果表明,胜北断裂为第四纪早期断裂,陈南等断裂为第四纪以来不活动断裂,都不是一般工程建设需要避让的断裂。  相似文献   

6.
查清第四系结构是覆盖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任务,而钻探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在地质编录时应做到尽可能详尽、准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往往为城市工程建设服务,编录不仅要满足第四纪地质研究的需求,还要满足工程地质方面的要求.本文结合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第四系编录经验,对第四系和工程地质岩性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通过估算汶川、芦山和康定地震造成的鲜水河断裂带库仑应力变化,并与其长期构造应力加载速率进行比较,分析3次地震对鲜水河断裂带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汶川和芦山地震对康定地震的发生分别起到促进和推迟作用;3次地震造成的总应力扰动主要来自汶川和康定地震。在线性应力加载条件下,当断层面等效摩擦系数μ′=0时,3次地震的相继发生会使鲜水河断裂带八美至磨西(除康定地震破裂带外)的地震提前0~5a,其余地区推迟0~4a;当μ′=0.4时,3次地震会使道孚至猪腰子海子(康定地震破裂带除外)的地震提前0~6a,其余地区推迟0~2a。考察了不同流变学结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下地壳上地幔粘滞性系数越低,介质粘滞性响应造成的库仑应力变化越大,沿走向的变化越剧烈,其贡献基本与同震相当,对地震提前/延迟时间估计结果的影响最大可达3a。  相似文献   

9.
根据弹性无限半空间位错理论,结合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同震破裂模型,以及该地区活动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应用Coulomb程序,计算了2008年汶川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并和余震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同时,计算了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共同作用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并将结果投影到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活动断层上。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产生的余震大部分分布在其造成的静态库仑应力增加区;汶川地震在芦山地震震中区域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显著增加,增加值为0.010~0.050MPa,汶川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使得芦山地震提前到来;鲜水河断裂北部、东昆仑断裂、秦岭南缘断裂西段、青川断裂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西段、灌县—江油断裂、大川—双石断裂的静态库仑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岷江断裂、虎牙断裂、汶川—茂县断裂、江油—广元断裂、鲜水河断裂南部的静态库仑应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考虑到青藏高原东缘历史大地震和余震分布情况,未来应加强对鲜水河断裂西北段和东昆仑断裂地震危险性的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弹性位错理论和岩石圈分层粘弹性模型,进一步分析2010年玉树地震同震及震后应力变化对2016年杂多地震的影响,讨论玉树地震和杂多地震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应力影响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同震库仑应力使杂多地震震中位置应力升高1.476 kPa。2010年玉树地震至2016年杂多地震的6 a内,震后粘弹性松弛作用使研究区域库仑应力增强区域应力持续集中,并使应力影区进一步释放应力,杂多地震位于玉树地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增强区域。2016年杂多地震发生时,其震中位置应力升高3.902 kPa。采用多组不同模型参数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玉树地震对杂多地震孕育起促进作用。2016年杂多地震同震破裂仅影响震中周边小范围区域的应力状态,在杂多断裂带西北端出现应力高值区域。2010年玉树地震同震及震后作用使甘孜-玉树断裂的叶诺卡-结隆段、巴塘乡-洛须段、当江段、巴塘乡断裂中段及五道梁-曲麻莱断裂称多段应力明显升高。甘孜-玉树断裂西北段的叶诺卡-结隆段、巴塘乡-相古段地震空区的地震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仙女山-九畹溪断裂带附近地区地质构造,讨论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该断裂带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同时分析该区域2014-03 M4.5与M4.7地震间的触发关系及2次地震对后续小震的影响。结果表明:1)M4.7地震可能由M4.5地震与库水渗流产生的较大孔隙压力共同触发。2)M4.5与M4.7两次地震的应力扰动导致研究区内地震活动增加,后续地震中约66.9%的地震发生于库仑应力增强区。3)2次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导致仙女山断裂带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增加,后续地震活动水平将处于背景地震活动水平之上;九畹溪断裂带活动性相对较弱,略小于背景地震活动水平,且处于应力积累阶段。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云南地区1982~2013年跨断层基线和水准观测资料,计算走滑量和张压量及其累积变化量,并结合7级及以上地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云南地区断层活动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分段特征,在空间上活动程度也不一样;断层与地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震前断层活动增强,同震使断层活动改变,震后断层活动也会存在减弱或增强。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CMT目录中选取南美板缘1976-01-01~2016-12-24期间M≥7.0浅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共36次),应用Coulomb3.3软件计算先前地震在后续地震断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探讨先前地震对后续地震是否有静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表明,受到先前地震触发作用的地震数目为11个(以0.1 bar为触发阈值),触发地震占比为31.4%,受到抑制的地震数目为7个,不确定的地震数目为17个,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为正的地震数目为22个,占比为62.9%,表明1976年以来南美板缘强震间存在一定的应力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沂沭断裂带是一条至今仍在活动的大型活动断层,也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活动带。潍坊北部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于家山下及田庄一带新发现了2条全新世断层,对其分布、产状、运动性质、活动时间及其与浅层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断层多为拉张作用下形成的正断层,具有与基岩区断裂相一致的特征,认为其与沂沭断裂带主干断裂安丘-莒县断裂和鄌郚-葛沟断裂有明显的继承性或派生性关系。同时,依据断层切割了晚更新世大站组、全新世黑土湖组及白云湖组,又被人工堆积物所覆盖,判断断层形成时间距今2.1 Ka,并且与地震活动有很好的相关性。沂沭断裂带北段全新世断层的发现,对莱州湾南岸的新构造运动研究和地震危险性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霍山窗”区域的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运用断层形变累积率及年滑动速率比方法计算各测线近20 a的观测数据,研究区域内断层活动及能量积累的整体空间演化特征,梳理各测点所跨断裂带的断层形变特征及变化过程,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的角度探讨断层活动特征与安徽及邻近地区中强地震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断层形变累积率总体高于“霍山窗”区域,震前存在高值聚集、区域分界、高密度低值梯度带等特征,显示震前的应力积累背景;2)安徽地区断层活动明显受郯庐断裂带整体活动的影响,区域性差异和阶段性变化显著;3)断层形变的年滑动速率比异常对地震活动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主要表现为震前2个月~1 a的高值异常及多个测点的群体性异常等特征,随着震级的增大,异常分布范围和变化幅度均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GPS水平速度场和现今小震活动分布资料,对金沙江断裂带活动特征开展分段分析,并对其地震危险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金沙江断裂带不同段落的活动性存在差异,北段活动性不明显,中段及南段表现出明显的右旋走滑运动,滑动速率分别为4.9 mm/a和5.5 mm/a,闭锁深度约为20 km;2)金沙江断裂带中段及南段存在应变积累,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3)从现今地壳形变资料分析,金沙江断裂带是控制川滇菱形块体运动的西北边界。  相似文献   

17.
基于Okada的弹性半空间模型,分别计算岷县MS6.6、MS5.2地震和岷县-卓尼MS5.0地震对后续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分析应力扰动对后续地震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3次中强地震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后续地震的发生,后续地震绝大部分位于应力增加区内;2)临潭-宕昌区域背景地震活动性较强,尤其是宕昌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呈条带状展布,与临潭-宕昌断裂走向垂直,研究区整体地震活动性变化以宕昌地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减弱;3)岷县段、西段和中段处于应力累积阶段,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宕昌段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震活动性高于区域背景地震活动性,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对麻城-团风断裂带的土氡(Rn)浓度进行测量,并与该区域地质剖面进行对比,探讨麻城-团风断裂带的位置、规模和产状等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断裂带整体走向北北东,穿过阎家河镇和夫子河镇,大致倾向西,倾角较陡,破碎带宽度达数十m至100 m。基于实测土氡数据和现有的土氡断裂活动性评价方法认为,麻城-团风断裂带现今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断裂带土氡异常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特征,推测其原因为:1)麻城-团风断裂带活动性自北向南有减弱的趋势;2)麻城6.0级地震增大了近震区氡气的逸散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