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棉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硝酸盐、尿素、纤维素共混后热裂解的方法制备分级多孔炭HPC样品,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和KOH活化处理对多孔炭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进行调控。对比三个不同温度煅烧活化处理后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比容量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4AC@HPC800样品作为超级电容器工作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其比表面积高达2433.8 m2·g-1,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高达234.7 F·g-1,在大电流密度10 A·g-1时依然有207.6 F·g-1的比容量,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电极在2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依然有196.1 F·g-1的比容量,表明其具有长时工作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HCs)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优异的倍率性能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生物质鲜姜纤维作为前驱体,在碳酸氢钾和尿素的协同作用下,采用一步法合成了氮掺杂的蜂窝状多孔炭。所获得的多孔炭材料具有2 553.2 m2·g-1的高比表面积和3.86%的氮掺杂量。这种独特的蜂窝状结构可使ZHCs(N-HHPC-1//Zn)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获得了148.8 mAh·g-1的高比容量,并在30 A·g-1的电流密度下获得53.6%的容量保持率。该策略可以为制备氮掺杂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炭用于ZHC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棉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硝酸盐、尿素、纤维素共混后热裂解的方法制备分级多孔炭HPC样品,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和KOH活化处理对多孔炭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进行调控。对比三个不同温度煅烧活化处理后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比容量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4AC@HPC800样品作为超级电容器工作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其比表面积高达2433.8 m2·g-1,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高达234.7 F·g-1,在大电流密度10 A·g-1时依然有207.6 F·g-1的比容量,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电极在2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依然有196.1 F·g-1的比容量,表明其具有长时工作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任博阳  车晓刚  刘思宇  王满  韩兴华  董婷  杨卷 《化工学报》2022,73(10):4745-4753
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是其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以富含芳香结构单元的煤液化固体残渣为碳源,结合KCl/CaCl2熔融盐的结构导向作用,可控制备了二维多孔碳纳米片(carbon nanosheets, CTx),并探究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通过调控碳化温度可对煤基多孔碳纳米片的微观结构进行优化,在1000℃下制备的二维碳纳米片样品(CT1000)具有相对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缺陷结构。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0.1 A·g-1 的电流密度下,其可逆比容量为221.4 mAh·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0 A·g-1时,比容量可以保持在124.4 mAh·g-1,倍率性能优异。此外,在1 A·g-1 的电流密度下经20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94.2%,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高表面积介孔SiO2纳米球(KCC-1)具有纤维状以及独特的孔道结构,这使其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暴露活性位点,KCC-1能够在表面有效地分散和稳定活性组分,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研究以含有大量N原子的三聚氰胺为碳前驱体,通过两步热解法制备得到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同时利用KCC-1具有纤维状这一特殊结构,将活性组分分散并限域在其表面,探索KCC-1含量对多孔碳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KCC-1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比电容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加入KCC-1的质量分数为6%时,材料的比电容最高,为35.88 F·g-1(1 A·g-1电流密度下),与未加入KCC-1的原材料相比提升了约588.7%,且经过换算后同等质量下活性组分的比电容最高能达到190.53 F·g-1。因此,本研究证明了KCC-1的限域效应能够有效提高活性组分的电化学性能及利用率,为将其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任博阳  车晓刚  刘思宇  王满  韩兴华  董婷  杨卷 《化工学报》1951,73(10):4745-4753
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是其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以富含芳香结构单元的煤液化固体残渣为碳源,结合KCl/CaCl2熔融盐的结构导向作用,可控制备了二维多孔碳纳米片(carbon nanosheets, CTx),并探究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通过调控碳化温度可对煤基多孔碳纳米片的微观结构进行优化,在1000℃下制备的二维碳纳米片样品(CT1000)具有相对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缺陷结构。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0.1 A·g-1 的电流密度下,其可逆比容量为221.4 mAh·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0 A·g-1时,比容量可以保持在124.4 mAh·g-1,倍率性能优异。此外,在1 A·g-1 的电流密度下经20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94.2%,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壳寡糖(COS)为碳前驱体,三嵌段共聚物(F127)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模板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材料(COS-NMC-x)。借助质谱仪、TG-DTG、XRD、Raman光谱、N2吸附/脱附、XPS、FT-IR、亲水性以及电化学评价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研究材料的物化性质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OS-NMC-x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容、氮原子数分数随超声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超声时间为15 min时,样品的比表面积、孔容、氮原子数分数到最大,接触角最小,分别为144.94 m2·g-1、0.19 cm3·g-1、7.59%和23.16°。同时对COS-NMC-x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评价,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样品的比电容为189 F·g-1,远高于同组其他材料,说明较大的孔隙结构和氮原子数分数等有利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升。在10 A·g-1下经过5 000次循环之后,该材料的电容保持率达到114%,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超级电容器应用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李清  梁天颖  周世明 《山东化工》2023,(18):73-75+80
判断电极材料的类型是研究能源存储和转换的基础。通过简单易控的室温沉积法制备花状草酸钴镍纳米材料,利用SEM、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探究,并在碱性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判断电极材料的类型。结果表明,草酸钴镍电极材料符合电池型的特征。而作为对比的活性炭电极具有电容型电极的特征。在1 A·g-1电流密度下,草酸钴镍电极的比容量为90.1 mAh·g-1。当电流密度升高至10 A·g-1时,比容量仍然能够保持77.2%;在1 A·g-1时,活性炭电极的比电容是84.8 F·g-1,当电流密度增至10倍时,比电容衰减至68.8 F·g-1(比电容保持率81.1%)。  相似文献   

9.
陈志远  颜冬  钱凡  李文翠 《化工学报》2019,70(12):4864-4871
MnO2具有低成本、无毒性、高天然丰度和优异的理论比电容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超级电容器(SC)电极材料。赝电容电极材料MnO2仍然存在导电性差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易剥落的问题。本文利用恒电流沉积的方法在硝酸预氧化处理的碳纸表面制备了一种MnO2/CNTs/MnO2复合电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氮吸附测试证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一种三明治状的夹层结构,同时富含5 nm左右的介孔,介孔结构能够保证电解液离子的高效传输。采用三维立体的碳纸能够为MnO2提供丰富的附着位点,而电沉积法合成的α-MnO2生长在有效的导电位点上,具有蓬松多孔的形貌,在MnO2发生膨胀/收缩过程中,这种海绵状形貌可以有效降低材料受到的膨胀应力。中间层碳纳米管(CNTs)相互搭接于内外两层MnO2之间,作为一种导电中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能够获得428.8 F·g-1的可逆比电容,并在5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仍能具有80%的电容保持率。同时,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1循环6000次之后比电容仅衰减5%。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化学合成法成功制备了尺寸分布均一的聚吡咯(polypyrrole,PPy)纳米球,通过酸解法将KMnO4分解成MnO2纳米片原位生长在PPy纳米球表面,然后采用稀溶液合成法将聚苯胺(polyaniline,PANI)生长在MnO2表面,得到PANI@MnO2@PPy三元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拉曼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PANI@MnO2@PPy成功合成。通过溶液涂覆法,将PANI@MnO2@PPy三元复合材料制备成电极并测定其电化学储能性,在1 mol·L-1 Na2SO4电解质溶液中,当电流密度为0.5 A·g-1时,PANI@MnO2@PPy电极的比电容量约为357 F·g-1,是MnO2@PPy电极的1.96倍;当电流密度从0.5 A·g-1...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固体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作为原料,经高温煅烧,KOH刻蚀获得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生物炭材料,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等表征手段,研究其物理、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生物炭材料具有发达的“微孔-中孔-大孔”三维贯通多级孔道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228 m2·g-1。将其作为电极材料,与H2SO4/PVA凝胶电解质可组装成为具有柔性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利用循环伏安测试(CV)、恒电流充放电(GCD)以及交流阻抗测试(EIS)对柔性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在电流密度为1.0 A·g-1的条件下,其比容量可达125 F·g-1。该器件具有良好的机械柔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将其从0°弯曲至180°的过程中,比电容保持率约为93.5%;以不同弯曲角度将其连续弯折100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比电容。此外,在弯折角度180°、充放电电流密度为5.0 A·g-1 的条件下经过500次循环充放电后,比电容值保持率约为95.6%,库仑效率约为94.9%。说明所制备的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和长效循环稳定性。作为一种柔性、质轻、便携的储能装置,在可穿戴电子器件领域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该方法也为固体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的高附加值转化利用和新型绿色能源器件创新研制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徐杰  陈新  王玲玲 《化工学报》2019,70(9):3582-3589
考虑到世界上每天产生大量的过期面包等过期食品,以过期切片面包为原材料,经碳化、1 mol·L-1 KOH活化并用稀盐酸中和及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制备了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EBAC)。对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脱附(BET)进行了表征。在以3 mol·L-1 KOH为电解液的三电极体系中,进行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充放电曲线显示,在0.5 A·g-1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比电容达到352 F·g-1;在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比电容保持在99.87%,展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交流阻抗测试得到的Nyquist图和Bode图则近一步说明了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相似文献   

13.
Graphene has shown superiority for advanced carbon electrodes in supercapacitors, characterized by high power density but limited energy density. Combining pseudocapacitive materials with graphene can alleviate the problem. This work synthesiz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tted graphene (SG) via the ammonium-salt-assisted sugar-blowing method, and the self-supporting MnO2/SG porous monolith was then constructed via growing manganese oxide (MnO2) nanorod array on the SG support in hydrothermal process. When tested in supercapacitor, the MnO2/SG hybrid electrode achieved a 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343.6 F·g-1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5 A·g-1, exhibiting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with 83.8% capacitance retention after 5000 cycles. The 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further showed a high energy density of 11.93 W·h·kg-1 at a power density of 500 W·kg-1. The impressive result indicates a promising prospect of the excellent MnO2/SG hybrid to be applied to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相似文献   

14.
李鑫健  王保禄  高天  王旗  王学斌 《化工学报》2020,71(11):5025-5034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其功率密度较高,但能量密度受限。开发以三维石墨烯材料为载体的复合型赝电容多孔电极,是解决方案之一。本文采用铵盐辅助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三维筋撑石墨烯泡沫体(SG);以SG为载体,采用水热还原法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锰(MnO2)纳米棒阵列,从而构建了MnO2/SG自支撑多孔材料。利用MnO2/SG复合电极,组装了超级电容器,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343.6 F·g-1;经5000次循环,其容量保持率为83.8%;在500 W·kg-1的功率密度下,其能量密度达11.93 W·h·kg-1。因此,MnO2/SG复合电极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赝电容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超级电容器因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备受关注.CoO是一种优良的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理论比容量可以达到4292 F·g-1,但其电导率较低,而且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体积膨胀,导致其实际比容量低于理论比容量.为此,本文首先采用热氧化法在泡沫铜导电集流体上生长CuO纳米线阵列,然后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螯合法制备了RGO/δ-MnO2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低压氮气吸附脱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热重(TGA)对其结构和物相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测试(CV)、恒电流充放电(GCD)以及循环测试对所制材料电化学储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RGO/δ-MnO2复合材料比纯石墨烯和纯δ-MnO2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 A·g-1时,RGO/δ-MnO2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可达322.6 F·g-1,比纯δ-MnO2电极材料高234.2 F·g-1,比纯石墨烯高212.1 F·g-1。当电流密度放大10倍后,RGO/δ-MnO2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保留率为79.1%。在1000次恒流充放电测试后,比电容为252 F·g-1(99.6%),说明该方法制备的RGO/δ-MnO2复合材料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