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0岁。因右大腿根部肿物2个月入院。2个月前感右大腿根部疼痛,发现有一大小约1.0 cm×1.0 cm的突出皮肤表面的肿物,周围皮肤无红肿,下肢活动不受限,体温正常。自行用锐器刺破肿物见少量液体流出,未经任何治疗,自愈。1周后肿物再次长出,伴红、肿。抗感染治疗肿物未见缩小,继续增长。因其周围皮肤、肌肉麻木不适,下蹲受限,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右大腿根部囊性肿物”,住入我院。入院查体:右大腿根部见一肿物隆起,表皮无红肿热痛,无静脉曲张,大小约12 cm×12 cm,边界欠清,轻度压痛。肢体活动不受限,双下肢无水肿。超声检查:右下肢内…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1岁。以“右大腿肿块10年,左大腿肿块伴剧烈咳嗽、发热5 0 d”,于2 0 0 2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发现右侧大腿肿块,缓慢增大,不痛,既往诊断为“纤维瘤”,未治疗。5 0 d前发现左侧大腿肿块并增长迅速,伴疼痛、发热、剧烈咳嗽。查体:全身多处大小不等、质软可移动皮下肿物,右大腿外侧见一14 cm×14 cm×6 cm大小的质软肿块,无压痛,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左大腿根部明显肿胀,可触及30 cm×35 cm×12 cm大小的质韧肿物,皮温及皮肤张力均高,触痛明显,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CT检查显示;左大腿内侧占位累及同侧闭孔内…  相似文献   

3.
对隆突性皮纤维肉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60岁。1 a前发现右大腿外侧皮肤肿物,花生粒大小,有轻压痛。近0.5 a来肿物明显增大,已至鸡蛋大小。患者有皮下多发性脂肪瘤病史,并于2 a前行左大腿内侧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为脂肪瘤。局部检查:右大腿外侧有一大小约5 cm×5 cm×4 cm大小的椭圆形肿块,局部皮温稍高,皮肤轻度青紫,无明显静脉曲张,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稍差,小腿皮肤感觉正常,肌力正常。B超检查为:右大腿外侧实质性肿物。手术探查见:肿物侵犯至深筋膜,位于阔筋膜浅层,与周围脂肪组织粘连较轻,无完整包膜。将肿物完整切除,送做病…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1岁。发现左大腿后侧肿物8个月。缘于2012年10月发现左大腿后侧有一约3cm×4cm肿物,未行进一步治疗,现患者发现肿物逐渐长大,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专科查体:左大腿后侧可触及一15 cm ×10 cm囊性肿物,触痛,质硬、活动度差,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正常。CT检查:左侧股骨中段后方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为9.9 cm ×9.7 cm ×15.4 cm,边界清晰,内密度欠均匀,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及低密度影,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推挤邻近肌肉(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及半腱肌),股骨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图1)。 CT诊断:左侧股骨中段后方肿块,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住院手术见:见左大腿后侧肌肉及间隙有一大小约15cm×10cm×7cm 囊实性肿物,部分包膜存在,肿物生长侵蚀、破坏周围软组织,肿物实质类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内有淡黄色果冻样液体,坐骨神经及后侧血管包裹粘连受压水肿严重。术后病理诊断:(左大腿后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及HE切片考虑为恶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5.
对血友病血肿形成致股神经损伤漏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2岁.因右下肢疼痛、麻木、渐进性肌肉萎缩4个月于2011-01-11来诊.患者于2010-09不慎外伤后出现右侧腹股沟及右大腿肿胀及疼痛不适,不能下床行走,最初疼痛、麻木范围局限于肿胀部位.当时在南方打工,就诊于当地某医院,经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好转,但逐渐出现右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周围疼痛、麻木感,严重时不能行走,并右大腿内侧肌肉逐渐萎缩.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未见出血点,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各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右大腿前外侧至右小腿膝下20 cm处痛温觉减退,复合感觉存在.  相似文献   

6.
左股部平滑肌肉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男.61岁.发现左大腿内侧肿物4个月.逐渐增大.伴有疼痛及行走障碍。查体:一般情况较好.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左大腿内侧可触及13cm×10cm×4cm大小的肿物.质硬界清,与皮肤无粘连。B超示左腹股沟及左股上段,距皮肤深约0.9cm处.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8岁。左大腿股内侧肿物2年余,近期显著增大伴皮肤破溃。查体:左大腿内侧腹股沟下方5cm处有大小为5cm×4cm肿物,略高出皮肤,触之稍硬,与皮肤不粘连,中央破溃,有淡黄色稀薄液体渗出。局麻下行肿物摘除术。 病理检查巨检:带皮肤肿物一个,皮肤大小3cm×2cm,表皮下有一5cm×4cm×4cm肿物,切面灰白、淡黄色,质脆。与  相似文献   

8.
郭书英  母成贤 《临床荟萃》2006,21(19):1426-1426
例1,男,62岁。2个月前左大腿后外侧疼痛,伴烧灼感。3~4天后局部出现许多丘疹,成群分布,迅即变为水疱。痛后10天左右,水疱干燥、破裂结痂。痂皮脱落,留下色素沉着。病后2周(痂皮尚未完全脱落),发现左下肢无力,并逐渐变细来医院就诊。检查:左股外侧,其面积约15cm×10cm,不规则大小不等的片状色素沉着,痛觉消失。颅神经检查无异常。两上肢及右下肢正常。左下肢肌力弱,肌肉明显萎缩,膝及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征(-)。腰骶椎正侧位X线片未见异常。例2,男,60岁。于3个月前右上胸部及右肩部剧烈疼痛。2~3天后局部出现许多丘疹,成群分布,继而变成水疱…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李某、女、25岁,未婚,诉左侧乳房增大1年,发现乳房肿物半年为主诉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五官端正,心肺听诊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情况:右乳房发育正常,左侧乳房明显增大不对称,表面光滑不平坦,皮肤颜色正常,无橘皮现象发生,无血管怒张现象发生,乳头乳晕正常,无乳头分泌物溢出,乳房左外上象限处可触及大小不等3个肿块,其中最大直径约6cm,最小约3cm左右大小,乳晕内侧处可触及5cm大小肿块,均边界清、质地硬,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10.
例1,女,8岁。因左大腿肿物伴发热10余天而急诊入院。超声检查:左大腿根部软组织内可见3.8cm×2.9cm×2.2cm低回声区,内血流信号丰富,并可测及动静脉血流频谱,肿物下方似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图1),肿块距皮肤约0.3cm。超声提示:左大腿根部软组织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伴部分液化,考虑为化脓性淋巴结炎。术中所见:肿物约3.5cm×3.5cm×2.0cm大小,内有黄白色脓液,主要为实质性组织。术后病理诊断:猫抓病。例2,男,77岁。因右侧颌下肿物2个月入院。超声检查:右颌下腺内可见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不均匀低回声区,其内可见点片状稍高回声,部分内可见团状高…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诊断肌疝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报告女,11岁。右大腿内侧肿物3个月,时大时小,加重3 d来诊。查体:右大腿内侧见约1.0 cm×1.5 cm肿物,质软,活动差,无压痛。超声检查:右大腿内侧肌肉筋膜缺损处在筋膜外皮下探及约1.2 cm×1.7 cm低回声团,无边界,仅外侧见模糊边界。CDF 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于其旁加压后,见肿物增大,在某种体位下,肿物可消失。2讨论肌疝为肌肉的一部分,通过先天性或后天性肌膜及筋膜缺损或薄弱部分向外突出,在皮下出现一圆形肿物,但有可回复性,多见于肱二头肌,小腿伸及大腿内侧,超声可动态观察肌肉的疝出和复位过程,但复位于不易探到裂口。彩色多普…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性,45岁。3年前发现左大腿近端前内侧肿物,约杏仁大小,肿物逐渐增大,现直径5 cm,局部无疼痛及其他不适。专科检查:左髋关节屈曲时于左大腿近端前内侧可见一肿物,局部皮肤隆起,皮肤颜色正常,皮温不高,局部无肿胀,触之肿物大小约5 cm×5 cm×3 cm,中等质地,边界尚清,可推动,局部触之无压痛。双下肢活动正常,双下肢血运感觉未见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鞘瘤误诊腱鞘囊肿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对我院收治的周围神经鞘瘤误诊为腱鞘囊肿1例分析如1病历摘要男,47岁。因发现右腕部肿物10a余而入院。患者于10a余前偶然发现右腕部偏尺侧有一如蚕豆大小的肿物,无疼痛及麻木感,无红肿及活动障碍,当时未予诊治,近2a来自感右腕部肿物明显增大,仍无疼痛及麻木感,无红肿及活动障碍。体格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右腕关节尺侧近腕横纹处有一约5.0cm×4.0cm大小的如乒乓球状肿物,周围无明显发红及点状出血,触之囊性感,压痛(±),质硬,活动度差,Tinel’s Sign(叩击试验)(-),两点区分试验(-),大,小鱼际肌无明显萎缩,骨间肌较健侧无明显异常,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肢端末梢血运及感觉无异常。初步诊断:右腕部腱鞘囊肿。入院后行彩超检查示: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男,22岁。自幼发现右大腿包块,无发热,无明显疼痛不适。包块生长缓慢,未行特殊治疗。近来发现右大腿肿胀明显,并可触及多个硬结节,故来我院就诊。查体;右大腿较左大腿增粗.中段内侧可见明显肿胀隆起.边界不清.肿物中心可扪及黄豆粒大小包块,活动度好,压痛明显,股动脉搏动可触及。彩超检查:于右大腿内侧皮下探及实性不均质回声,范围由腹股沟下方4.0cm至膝关节上方2.0cm,其内可见蔓状分布的管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肉瘤2例     
病例例1,男,60岁。于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大腿鸡卵大小肿物,无疼痛,近两个月生长快,现增至排球大小。CT扫描见右大腿软组织内13.6cm×12.7cm类圆形肿物,有完整的包膜,其内密度不均匀,大部分组织密度为囊性,CT值为7Hu左右,周边部有少量的条状、新月状的脂肪密度影,CT值为-41Hu,在囊状的肿物影内见有小片状高密度影,CT值为52Hu(图1)。诊断:右大腿脂肪肉瘤。病理诊断:右大腿粘液型脂肪肉瘤。例2,男,59岁。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窝鸡卵大小肿物,无疼痛,生长迅速,现增至40cm×20cm×20cm,于半年前又发现左颈部鸡卵大小肿物,现增至10cm×10cm×1…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滑膜炎致肌腱断裂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或误诊。现将误诊的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2岁。主因发现右前臂及右手部肿物2 a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a发现右前臂至右手部掌侧肿物,隐痛,呈间断性,皮肤不红,且肿物逐渐长大。服药后疼痛减轻,但肿物不缩小。近日肿物较前明显增大。故来我院住院。查体:T 37.5℃,P 100次/m in,R 20次/m in,BP 110/80 mm Hg。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查体正常。骨科情况:右前臂中下1/3尺侧经腕部至右手掌侧可见一10 cm×3 cm大小肿物,质韧,表面光滑,压痛,活动度差,表面皮肤无破溃,皮温不高。右手小指近指间关节不能屈曲,其余各手指屈伸功能正常,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正常。辅助检查:彩超检查示右腕及掌部混合包块。其余正常。入院后诊断为右前臂及右手部肿物。于入院第3天拟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腕部至右手掌处广泛滑膜增生,侵及指浅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小指指浅屈肌腱已断裂。切除滑膜增生组织送病理,并行肌腱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右腕及掌部)非特异性滑膜炎,部分区域纤维组织增生,组织变性坏死,可见风湿小体。例2:男,48岁。主因发现左腕部肿物2个月入院...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16岁。发现左小腿后方肿物16年。其母叙述其出生时即发现左小腿后方有一绿豆大肿物,因无疼痛及其他异常未诊治。16年来,肿物渐增大,伴隐痛不适,以活动时为重。查体:双下肢等长,无畸形,行走正常,左小腿后方中偏上处突出一肿物,约3 cm×2 cm,质硬,与周围分界清,轻压痛。临床诊断为左小腿纤维瘤。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比目鱼肌筋膜内有一质硬肿物,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与左胫腓骨不相连。切除肿物。病理报告为左比目鱼肌筋膜内骨软骨瘤。骨软骨瘤实际上是骨生长方向的异常和长骨干骺区再塑型的错误,单发的软骨瘤多见于年轻病…  相似文献   

18.
男,69岁。左手大鱼际处肿物20a余。于20a前无意发现左手大鱼际处有1cm×1cm大小肿物,未经任何治疗,后逐渐增大,于3a前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未做病理检查,于1a后复发。再次切除,仍未做病理检查,术后1a复发.逐渐增大,轻度疼痛。检查:左手大鱼际处可见一肿物约5cm×5cm大小,皮肤表面可见多个菜花样结节,质硬,边界欠清,轻压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0岁。自幼发现右颈部肿物,无不适,触之有搏动。超声检查:见肿物为走行扭曲的右颈总动脉(图1)。扭曲近段内径较左侧同部位增宽,扭曲近段血流最大流速31.8cm/s,扭曲远段血流最大流速53.55cm/s。左颈总动脉内径及走行无异常,超声诊断:右颈总动脉走行扭曲。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9岁.右大腿内侧红肿,反复发热4月余,加重1个月.患儿于2007年10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大腿内侧肿物约鹌鹑蛋大小,质硬,无明显触痛,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39℃,口服退烧药可缓解,2008年1月患儿右大腿内侧肿物处皮肤斑片状破损,患肢活动可,无明显受限.检查:右大腿内侧皮肤可见局部红肿,压之褪色,大小10 cm×12cm,表皮脱落,皮温略高,红肿中心可见8 cm×7cm肿块,质硬,边界不清,轻微压痛,与皮肤粘连,可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