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敏 《淮海医药》2008,26(3):261-262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H9N2和H7N7等亚型引起的动物性传染病。通常只感染禽类,有时也感染哺乳动物,偶尔会传染给人。2003年至今,我国大陆及亚洲多个国家及地区爆发H5N1型禽流感,同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向接触人群传播,造成多人死亡。2007年3月20日我院收治1例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郭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20-1121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与目前肆虐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禽流感病原体都为H2N1,或H5N2亚型病毒。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人与动物共患的流感病原体,容  相似文献   

3.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鸡、鸭、鹅、鸽子和野生水禽、迁徙飞禽.病鸡粪便中的流感病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疾病.早在1981年,美国就有禽流感病毒H7N7亚型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香港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近年来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7、H7N2、H7N3亚型及H5N1亚型变异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庄丽  任丽娟  付琳 《贵州医药》2012,36(3):269-270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同时被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动物类传染病名单,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烈性传染病,可表现为轻度的呼吸系统疾病、产蛋下降到急性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1].在禽流感发现后的一百多年中,世界各地都有特定毒株引起的禽流感暴发和流行,造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大暴发的禽流感病毒都属于H5或H7亚型,高死亡率和猝死是其主要特征,并导致感染鸡群的全军覆灭.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也不乏有中低致病力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广泛流行.1992年,陈伯伦、张泽纪从广东鸡群中分离到了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这是我国最早报道的H9N2亚型禽流感.不论以何种致病力形式出现,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尤其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禽流感的暴发与流行都给养禽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2].除此之外,禽流感病毒还能感染哺乳动物甚至人,并且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和致病力.因此禽流感病毒也成了一个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弄清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甲型流感病毒的众多亚型中H_5和H_7亚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1997年世界上首次证实禽流感H_5N_1感染人  相似文献   

6.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实行甲类管理,即一旦发生疫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流  相似文献   

7.
言论     
《家庭药师》2014,(3):9-9
“防控H7N9重点在活禽市场,公众不用过度恐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对媒体强调。和H5N1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性不同。H7N9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严格按照“集中宰杀。冰鲜上市”原则执行的超市生鲜柜台售卖的禽类肉制品不会发生问题,而消毒等措施跟不上的活禽市场才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他呼吁国人应慢慢改变生活习惯,减少从活禽市场购买禽类。  相似文献   

8.
目前亚洲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是1997年香港出现的H5N1型病毒后代,曾在鸡鸭中流行。H5N1,其中H为红细胞凝集素,N是神经氨酸苷酶,它们都是糖蛋白分布在病毒表面,H有1—15个亚型,N有1—9个亚型(在甲型病毒情况下)。由于H和N的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与传播速度也不同。其中3个亚型(H1-H3)与人流感病毒相关,N1-N2为人流感病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131-134
目的通过分析辖区内人群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特征以及活禽市场休市前后的疫情变化,以期为预测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讨活禽市场管理体系的重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全区各医疗机构报告的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开展多轮次活禽市场外环境监测,收集不同活禽市场管理措施的信息资料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全区各个活禽交易市场均根据广东省规定的"1110"措施进行常规市场管理,每月统一休市1d,于2015年1月31日起全市开始为期10日的全市活禽市场休市;比较分析两种休市措施休市前后疫情变化情况。结果环境标本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有138份标本为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H5、H9、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分别检出24、37、3份,3份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的标本中有1份H7N9;确诊病例中不存在性别差异(14/11),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患者比例较高(17/25),有活禽接触史及活禽市场接触史的病例比例较高(23/25),春冬二季多发(23/25);休市10d后龙岗区活禽市场外环境中A型流感、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明显较"1110"措施休市1d检出率低,H5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措施后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均为0。结论了解辖区内H7N9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以及不同活禽市场管理措施的控制效果,对预测H7N9禽流感病毒流行趋势、重构活禽市场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进行活禽市场休市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2001年-2004年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津市流感病毒流行特点以及发生禽流感疫情时的情况。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3月3个冬春季的类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用鸡红细胞和豚鼠红细胞凝集试验(HA)证实是否存在病毒,再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2004年用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疫情区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结果:3个监测周期共采集类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953份.分离出流感毒株285株,总检出率为29、9%,男女比例为1.06:1,其中A(H1Nl)亚型4.6%(13/285株),A(H3N2)亚型59.6%(170/285株),B型35.8%(102/285株)。285株流感病毒都能适应MDCK细胞,但阳性标本液直接接种鸡胚阳性率极低,仅为2.1%(6/285)。21份禽流感监测咽拭子标本H5亚型RT—PCR结果为阴性。结论:天津地区同时存在A(H1N1)、A(H3N2)和B型流感病毒,12月为发病高峰。天津市2004年发生禽流感时未发现人感染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浅谈     
近两年来,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方都发生了禽流感疫情,特别是今年,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亚洲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高致病性(N5H1)禽流感的病例,“禽流感”这个名词才成为普遍知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人们开始对禽流感关心起来。亚洲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也特别重视禽流感防控工作,都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那么,禽流感为什么会引起如此高的重视?人们对禽流感了解多少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禽流感的概念禽流感(Avian Inf1uenza)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畜类、人类的一种从呼吸…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有3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类动物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来自于H和N的不同.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2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较大差异[1].  相似文献   

13.
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human-infecting H7N9 avian influenza A virus,hH7N9 AIAV)已跨越禽类与人类之间的宿主屏障而感染人类。2013年至今,hH7N9 AIAV已在中国引起5次大的流行。虽然到目前为止仅存在有限的hH7N9 AIAV感染人际传播病例,但hH7N9 AIAV的高突变率特征似存在引发大流行的可能。此文就hH7N9 AIAV的来源、致病性和抗原分子基础,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征进行综述,以为hH7N9 AIAV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禽流感 (HumanAvianInfluenza ,HAI)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即是人们熟知的鸡瘟 (fowlplague)。195 9年首先从病鸡中分离出病毒H5N1;1977年 5月香港 1例 3岁儿童 ,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同年 8月经美国疾控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致使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流感病毒属正粘科病毒 (Orthomyxoviridae) ,是一类对粘蛋白具有特殊亲和性的RNA病毒。根据病毒抗原所在部位不同分为内部抗原和外层抗原两…  相似文献   

15.
人禽流感与抗病毒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HAI)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即是人们熟知的鸡瘟(fowlplague)。1959年首先从病鸡中分离出病毒H5N1;1977年5月香港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控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荷兰  相似文献   

16.
刘晓琰 《上海医药》2006,27(10):467-469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V)是由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性疾病综合征,可表现为从无症状带毒到轻度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急性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突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1878年首次在意大利报道,1901年证实其病原体为病毒,1955年经血清学鉴定为A型流感病毒。该病毒的某些亚型也可感染人类,引起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病,部分患者可进展为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997年5月9日,香港一名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A型流感病毒,病原学确诊为禽流感病毒HSN1,同年香港共确诊18例人类禽流感病例,其中6例死亡。这是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类的首次报道,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具有新H5亚型血凝素,免疫原性极低,对金刚烷胺及奥塞米韦耐药。具有高致病性、高住院率和高致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瘟疫,急需有效的疫苗来预防。  相似文献   

18.
娄宁  周胡斌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3):1993-1996
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按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抗原性差异分为若干亚型(HxNy)。由H5N1亚型毒株引起的传染性流感自2005年以来,在亚洲、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迅速蔓延,WHO公布的资料显示,仅从2003年12月底-2006年5月,已有224人感染禽流感,其中127人死亡。为有效遏制H5N1型流感病毒基因重组和突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打击,各国医药领域掀起了针对性的防疫药物研发热潮。美国《科学》杂志预测,2006年禽流感领域疫苗和药物研发将成为世界科研热点。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传播快、危害大,为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不仅是鸡,其他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1997年香港第1次发生人的禽流感感染.  相似文献   

20.
董晓春 《天津医药》2019,47(8):874-879
摘要:H7N9禽流感病毒在中国出现以来共造成5次流行。在第5次流行中出现了高致病性H7N9变异株,该病 毒株的HA链接肽位置发生了基因插入性突变,导致该病毒对家禽毒力的增强。同时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 也相继分离到了该病毒。因此,对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对于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从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来源、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高致病性 H7N9禽流感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