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丝虫成虫和圈形盘尾丝虫成虫抗原分别与马来丝虫病人血清作交叉免疫电泳,证实两种丝虫抗原有一共同组分。此两种丝虫抗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联免疫印斑法分析后,显示分子量为43KD的蛋白带为其共同抗原组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马来丝虫成虫抗原的组分、其与从班氏丝虫病人血浆、尿和鞘膜积液中分离的丝虫抗原的交叉反应及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的潜力。 马来丝虫成虫SDS可溶性抗原(BmASDS SAg)经10%SDS-PAGE处理后以1cm间隔将胶(12×12cm)水平切成12条,将其上的蛋白洗脱,依次命名为BmA_1直至BmA_(12)。  相似文献   

3.
在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广大地区,多种免疫学诊断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流行病学监测。随之对抗原的制备及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解丝虫抗原主要蛋白成分的分子量,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马来丝虫成虫、微丝蚴抗原、成虫分泌代谢(E-S)抗原及牛腹腔丝虫虫体抗原进行了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马来丝虫成虫及微丝蚴抗原  相似文献   

4.
用马来丝虫成虫和牛丝虫成虫切制成4μm厚的冰冻切片作抗原,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阳性101例中,马来丝虫成虫抗原片呈阳性反应92例,阳性率为91.1%;牛丝虫成虫抗原片呈阳性反应86例,阳性率为85.1%。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x~2=1.18,P>0.25),作者认为两者对诊断班氏丝虫病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而牛丝虫来源容易,阳性率大于85%,在马来丝虫成虫短缺的情况下,可作为异种抗原使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及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作荧光抗体试验(IFAT)及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以检测对丝虫病人及健康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两种抗原IF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9~97.1%和90.3~97.1%;对钩虫、蛔虫感染者均无交叉反应。两种抗原IE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94.9%和97.1~100%;用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更具有实用价值:IEST适用于现场。  相似文献   

6.
应用圈形盘尾丝虫成虫和马来丝虫成虫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作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以诊断丝虫病。对84例马来微丝蚴阳性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圈形盘尾丝虫成虫抗原阳性率为90.5%(76/84);马来丝虫成虫抗原阳性率为93.8%(78/84),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312,P>0.05)。两种抗原对52例正常人血清检测的假阳性率均为7.7%(4/52),结果说明圈形盘尾丝虫成虫可作为异种抗原用于丝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7.
应用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McAb)结合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对马来丝虫成虫抗原、马来丝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及班氏丝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进行了检测。马来丝虫成虫抗原检出的最低含量为0.48pg,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可测得抗原结合量分别为0.35μg和0.065μg,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0%(40/50),丝虫病流行区50份微丝蚴阴性血清及丝虫病非流行区5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全部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放射测定法,对马来丝虫成早抗原,马来丝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及班氏丝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进行了检测。马来丝虫成虫抗原检出的最低含量为0.48pg,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可测得抗原结合量分别为0.35μg和0.065μg,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0%,线虫病流行区50份微丝蚴阴性血清及丝虫病非流行区5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全  相似文献   

9.
以马来丝虫不同发育期虫体为抗原,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血清抗体.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处理的微丝蚴整体抗原和成虫冷冻切片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检出率分别为95.3%和93.7%。假阳性率分别为3.9%和0.感染期幼虫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检出率为76.2%,非流行区对照组假阳性率和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1.5%和18.8%。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4B_1及4B_7株识别马来丝虫抗原表位及特性分析李桂萍,徐凤全,刘玉冰,傅婷霞,胡颖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我室建立的抗马来微丝蚴抗原4B1、株及抗马来丝虫成虫代谢抗原4B7株两株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对应抗原的可检测水...  相似文献   

11.
固相免疫放射分析用于抗原、抗体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为了探索用于丝虫诊断的应用效果,我们应用该方法对抗马来丝虫单克隆抗体以碘~125标记后进行了马来丝虫抗原检测试验。 材料和方法 一、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经马来丝虫成虫颗粒性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挑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后采用CB_4、D_7、H_8、E_6四株细胞(其中CB_4  相似文献   

12.
用马来丝虫、犬恶丝虫成虫的可溶性粗制抗原作ELISA微量法测定,分别试验了马来丝虫微丝蚴阳性者血清47份及非流行区健康人血清49份,用肉眼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反应液吸收值判断结果。马来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诊断人体丝虫病的异种抗原来源,我室用牛唇突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并与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IFAT进行比较. 一、ELISA选择12份非丝虫病流行区的健康人等量混合血清为阴性血清,10份班氏丝虫微丝蚴阳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酶印渍技术(IEBT)检测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FMW)和牛腹腔指状丝虫可溶性抗原(SSW)组分蛋白与几种蠕虫免疫兔血清和蠕虫感染兔及病人血清之间的反应性,结果FMW及SSW的限定组分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17kD和32kD及16.5kD。马来丝虫、牛愎腔指状丝虫和犬恶丝虫成虫之间存有16.5kD~32kD的共同组分蛋白,其中17kD和32kD组分蛋白与几种蠕虫免疫兔血清和蠕虫感染兔及病人血清显示特异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固相放射免疫试验(SPRIA)比较马来丝虫成虫的排泄-分泌抗原(E-S)和成虫、感染期幼虫及微丝蚴的体抗原用于免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重组马来丝虫壳质酶(r-chitinase)及其片段和SXP-1抗原免疫接种沙鼠后是否具有抗马来丝虫微丝蚴(mf)血症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试验动物分别用壳质酶及其片段(F7R2,F8R2)和SXP-1免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渍试验测定抗体水平及特异性抗体蛋白分子。用寄生虫学方法检测mf及成虫。结果:用重组马来丝虫壳质酶及其片段抗原免疫沙鼠,再以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3)攻击,可诱导其免疫系统产生抗mf的部分保护性免疫,但对成虫无作用。L3攻击后的沙鼠处于mf显性前期或显性期时,用重组抗原免疫则抗mf血症的保护性作用差或无作用。用SXP-1抗原免疫沙鼠也能降低mf血症水平,并可减少成虫负荷。结论:重组丝虫壳质酶及其片段和SXP-1抗原具有抗马来丝虫mf血症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患者血浆中分离出43 kDa抗原组分(CFA2-6),经小鼠制备相应的抗体。用ELISA方法分析小鼠的抗CFA2-6抗体与马来丝虫成虫、微丝蚴、L3幼虫三期虫体ES抗原和可溶性抗原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抗CFA2—6抗体与ES抗原反  相似文献   

18.
ELISA在丝虫病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检测68例马来丝虫病人和84例班氏丝虫病人的抗体,发现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马来微丝蚴可溶性抗原和犬恶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三种抗原测得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根据测得的消光值和获得材料的难易,认为选用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较好。其敏感性为83.3%~92.6%,特异性为98.8%。分别检测5年和10年前治疗过的马来丝虫病人59例和85例,其ELISA理论转阴率分别为67.1%和82.2%。在一个马来丝虫和三个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对四批人群共818名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ELISA阳性检出率以10岁以下儿童为最低。班氏丝虫病流行区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与血检微丝蚴阳性率呈平行关系。综上所述,认为ELISA作为丝虫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对考核与监测丝防工作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SDS-PAGE和ELIB技术分析马来丝虫成虫(MAA)和微丝蚴(MFA)可溶性抗原。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采自感染沙鼠腹腔。分析结果表明,MFA蛋白组分含有沙鼠腹腔液蛋白组分(64-67kDa和56-58kDa)。健康沙鼠血清与MFA作ELIB,可见3条淡反应带(60kDa、74kDa和100kDa),与MAA无反应带可见。MAA蛋白组分中的42kDa和14.5kDa可被感染6个月的阳性沙鼠血清识别,而不被阴性沙鼠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可产生抗感染作用的丝虫功能性抗原,制备了抗班氏丝虫微丝蚴分泌代谢抗原的McAb(F_((3)2))和抗马来丝虫第Ⅲ期幼虫(L_(3))的McAb(F_(46))。免疫扩散试验证实两种McAb均为IgM_(0)用ELISA方法检测丝虫抗原结果表明,F_(46)对马来、班氏及彭亨丝虫L_(3)抗原具有高度反应性,而对这些丝虫的微丝蚴(mf)抗原反应性低得多,与钩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