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宣烨 《建造师》2010,(8):254-255
要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首先要做好村庄整治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村庄整治规划的原则为依据,分析了村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建筑、基础设施及绿化环境等方面,提出整治规划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徐启峰  张林  王强 《小城镇建设》2006,(3):73-74,7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山东省把村庄整治作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之一,作为新时期全省建设部门的重要任务,作为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一、进一步明确了全省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搞好全省的村庄整治工作,按照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山东实际,山东省建设厅制订了全省村庄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国家城乡统筹的大背景,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与农村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新时期村庄建设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要求;同时结合现阶段村庄规划的重点由“以发展为目标”向“以整治为核心”转变的实际情况,针对村庄规划编制中技术规范缺失,规划重点转向整治、“综合性”向“实操性”转变的特点,结合《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的研究与广东的实践,提出村庄规划编制在技术规范、主体内容、成果形式等方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宇  姚宏韬 《山西建筑》2007,33(25):13-14
从当前村庄整治规划的要求和实例的分析入手,探讨了村庄整治思路与总体目标,并介绍了方巾牛村的概况、土地利用情况和基础设施现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以寻求农村村庄整治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孙丹  林琳 《山西建筑》2011,37(1):13-14
针对东北农村的一些特点,分析了在新农村规划村庄整治建设中所应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对乡村居住环境的整治、农村应宅建筑的整治建设及彩村经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指导东北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苏南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华 《城乡建设》2013,(1):30-32,4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村庄整治工作要与乡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沟通和协调,完善村庄功能,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脏、乱、差"的农村环境风貌,构建和谐的适宜人居的新农村.本文针对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观庄村观庄居民点整治规划的项目概况、规划思路和整治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述.通过规划整治,改善观庄村的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树立美丽乡村的良好风貌,构建城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李芳 《云南建材》2012,(1):55-56
本文从我国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重点分析了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的原则、内容及保障措施,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着眼于缩小城乡的差距,全面促进农村的发展。介绍了村庄整治的背景及其内涵,同时,重点分析了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的内容和原则,分析了村庄整治的措施。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进行村庄整治是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建设》2005,(11):23-24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农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计划单列市建委: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做好新时期村庄整治工作,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面貌,我部对村庄整治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领会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以加强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落实中央决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村庄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足现实、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现结合山东省东营市村庄整治工作的实际,对村庄整治工作的意义及如何开展工作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颖 《山西建筑》2010,36(21):37-38
以铜陵市五洲村建设为例,结合目前村庄建设现状,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对村庄规划与整治建设进行了论述,以期使农村在城乡规划的指导下有序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德国村庄更新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德国村庄更新的历史沿革、更新的法律保障、规划控制和公众参与以及市场化运作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德国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的新思维--北京平谷区玻璃台村规划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钿  耿沛  陈霞 《建筑学报》2006,(5):23-27
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北京玻璃台村在原村址上进行了原拆原建,形成了全新的农村形象;新民居的设计在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兼顾了农村生产、生活和旅游的要求,并保持了农村的特有风貌;对村前的石河进行了景观整治,与防洪巧妙结合;在新民居建设中使用了生物污水处理、外墙外保温与太阳能采暖新技术;在资金运用上将政府与农民的力量结合起来,着重于农村的产业发展和农民的创收能力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13.
阳新玉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炎松  林艺云  袁铮 《华中建筑》2007,25(3):119-121
该文在介绍湖北阳新县玉堍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的基础上,以"统一协调、尊重历史,美化环境、完善功能"为原则,提出科学、合理、经济、和谐、生态、美观、可持续、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和相关思考,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以改善乡村环境和空间形态作为研 究的起点,通过中日乡村营造系统的对比研 究,提出基于人、地、村三方维系的乡村营造 新模式,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乡村营造过程 中人、地、村三方,探究其背后所存在的各自 特质以及三方维系,借鉴中日乡村营造的成 功案例,从建立乡村规章,及振兴乡村产业, 至优化乡村环境,归纳总结出现代乡村建设 所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和必须遵循的营造准 则,以及具体的做法要求,为国内的乡村振 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中,由于国家级和省级的农村建房、村落保护和土地使用政策存在一些争论条例和“模糊地带”,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都集中于市县级政府。市县级政府面对各种矛盾的调解与利益的得失,结合当地实际和自身利益,施行不同的市县级政策和管理,这对指导村民和开发商如何修建和保护房屋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村落形象和村落旅游。  相似文献   

16.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根基,是历史信息的真实记载,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是当前规划界面-庙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新课题。在苏州西山镇三个古村落的保护与村庄建设规划中,我们对古村落特色空间格局的保护与延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特色空间格局下的村落产业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策划,改变了以往只对单个古村落进行物质空间保护的思路,而是根据各村落的区位联系和产业特色,提出了古村落区域整体保护策略,希望形成具有强大优势的“古村落区域”,实现“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的良性循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得古村落空间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更加合理、公平、有效,使得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古村落的人文精神与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余凌 《华中建筑》2011,29(7):140-143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耕地的严格控制,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时间、空间和布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地理条件的村庄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山地进行住宅建设,将成为新农村改造的一条重要出路。该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住宅上山"规划模式。规划应尽可能保留山地原貌,巧妙利用地形,减少人工开挖。最终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苏南水网地区乡村地域特色保护与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的地域特色是一定区域范围肉居民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特殊表现。苏南水乡在其独特的水网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自然演变后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建设逐渐迷失自己的方向,导致乡村地域特色逐渐消逝,成为“干村一面”的城市向外扩张的一部分。通过对苏南水网地区乡村地域特色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并剖析目前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乡村特色缺失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旌,为我国的乡村地域特色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君杰  代大胜 《华中建筑》2012,30(6):113-115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和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至今,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全面开展,为很多村庄带来了社会及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村庄规划编制的不断深入,由于时间紧迫,研究深度不够,村庄规划的编制落后以及规划实施管理的缺失引发无序建设和盲目发展的问题日益呈现。该文试图从中找出现行的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云南省村庄规划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唐燕 《规划师》2006,22(4):49-52
目前,许多村镇规划存在着将问题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致使一些村庄布点规划出现了对"乡村文化"的忽视乃至破坏等问题.凤桥镇村庄布点规划中主要的乡村文化保护措施有:在整个镇域范围内明确需要保护的水乡文化载体,并围绕村落传统布局模式的保留和水乡特色的发掘,推进村庄的新建、改建和拆建工作,保持部分原生态聚落以延续地区传统并对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村庄制定特殊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