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成果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指标,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中明确地表水资源量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本文以嫩江流域重点河流为研究范围,采用“正算法”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在重点分析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留用水量的概念,并对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结合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计算成果,计算了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及水资源总量可利用率方面对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并提出可利用量计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柳河是松辽流域用水矛盾比较突出的河流之一,文中以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结合柳河流域实际,分析计算柳河流域水资源量及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整理现状供、用水量,分析柳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以流域为单元,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确定柳河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在控制地下水合理开采和保障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依据上一级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柳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柳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控制流域地表水资源的耗损量,将流域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分配到柳河流域各省(区),确定各省(区)地表水分配份额和主要控制断面下泄水量。通过实施水量分配方案,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概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有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代表性定义均侧重于要素描述,其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考虑回归水、是否考虑无法控制利用的洪水以及是否充分考虑水权等.以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为切入点,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并比较分析了国内常用的扣损法、美国德克萨斯洲的WAM模型和综合考虑水量与水质的墨西哥水资源可利用量指数法,指出了今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量平衡原理、水文学方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方法,系统计算了鸡东县江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并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5.
在对现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作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扣损法,也就是说从地表水资源总量中扣除不可利用的水量即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可利用的水量分为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和汛期弃水量。本文通过牡丹江流域大山咀子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确定非汛期的最小基流量和弃水系数,从而计算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和汛期弃水量。综合得出该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6.
陈芬 《浙江水利科技》2012,(3):18-19,22
从阐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本概念入手,用正算法计算椒江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了椒江流域地表水可利用总量及开发利用的程度。计算结果表明,椒江流域台州市域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3.82亿m3。  相似文献   

7.
唐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占南阳市的60%以上,分析计算唐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对合理开发利用南阳市水资源意义重大。文章根据水资源评价规范的要求,结合南阳市唐白河流域蓄、引、提水利工程运行情况,以及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倒算法分析计算了南阳市唐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8.
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利用率、人均占有水量、降水量、万元工业产值需水量、耕地灌溉率等6项评价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模糊评价模型.采用线性函数作为模糊隶属度计算的函数形式,计算出包头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仅为0.244 4,表明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其开发容量,水资源承载的潜力不大,今后水资源会更加紧张.因此,要从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来提高该市水资源的承载力,以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水情;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未来的气候变化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国内外关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对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水资源开发容量论或水资源开发规模论,另一种观点是水资源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论。在实际应用中,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一般基于未来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同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基于历史降水资料通过概率统计方法计算得到,不能真实反映未来年份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大小。水资源动态承载力是相对于传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来说的,传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一般基于未来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量。而水资源动态承载能力计算的前提是首先通过气候模型、水文模型模拟得到未来年份水资源可利用量。因此,可以把"水资源动态承载能力"概括为:"一个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动态承载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水资源系统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能够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本文在回顾和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动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动态承载力的计算框架和主要技术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动态承载力的优点和应用范围,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候变化下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动态承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研究流域水资源总量的重要手段。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并根据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特性构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判指标,包括流域水资源承载指标、压力指标及承载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对于评判流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水"之辩     
刘冠美 《中国水利》2007,(22):58-59
提出由水、水利、水利人、水利工程组成的水利事业的广义架构,并从水文化学、水景观学、水生态学、水社会学角度,解读了“风水”“活水”“利水”“得水”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权与水市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从水权制度的基础-产权经济理论以及特点来分析,建立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要从摸清水资源家底、分析需求结构、配置初始水权、建立水权市场着手。  相似文献   

13.
虚拟水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水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水资源观,为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和粮食安全问题开辟了研究的新领域.在分析虚拟水概念的基础上,对虚拟水贸易、虚拟水战略、水足迹、虚拟水量化结合研究现状进行实例分析,证实了我国实行虚拟水战略的可行性.结合虚拟水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水安全研究浅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安全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水安全理论研究、水足迹研究、水安全评价和水安全模拟等。认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集成研究的方法,是水安全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考虑蓝、绿水区别的水权界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资源产权配置过程中引入蓝水和绿水的概念,分别建立了不同准则下只考虑蓝水分配和同时考虑蓝绿水分配的流域水权配置模型。对区域间传输水量做了深入探讨,并且指明了该参数在调水行为中(区内调水和区外调水)的实际意义。将此模型应用于汉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中,针对汉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分叉型河流流域的处理方法,得到了各种模型不同准则下各个分区的水权分配结果,为汉江流域初始水权界定方案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生态补水对水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水文、水力、水质角度提出改善效果评价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补水量系数、重要节点补水效率、换水周期变化率、区域水质改善度;以常熟市生态补水试验为例,分析评估了生态补水对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为优化生态补水方案提供定量化基础,同时指导不同连通调水模拟方案间的优选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供水合理水价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水工业企业(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要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城市供水水价结构,在研究城市供水的价格和构成中要考虑到各环节的合理补偿,价格制定合理的原则,结合国际通行的水价结构分析我国水价结构现状,制定合理的水价结构不仅是当前水价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而且关系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权与水量分配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所有权形式决定水量分配的主体.根据宪法和法律,中国水资源属国家所有,这就决定了中国由国务院代表国家对水资源进行分配.在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取水许可制度,实现水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实现对水资源使用权的分配.目前,中国水权制度已经建立,水量分配对完善我国水权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论重视江河水库水质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面临着水资源的缺乏、水污染加剧的问题 ,加强水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 ,而水库水质相对较好 ,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具有迫切性及战略意义 ,为此对加强水库水质管理的困难和方法作了简单的探讨 ,并介绍了水质管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水权、水利金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大自然的视角看,完整的水权体系应包括人类社会水权和生态水权,人类社会只能置换生态水权或暂时有代价地剥夺生态水权.水权与水利金融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应注意使人的生产与生活同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相协调,健全水权体系,发展水利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