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马志鸣  赵铁军  管庭  王鹏刚 《材料保护》2014,(8):75-77,83,9
为研究冻融损伤环境下硅烷表面防护处理对钢筋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的影响,并为硅烷防护技术在恶劣环境下的应用提供参考,对带钢筋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硅烷表面防护处理,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氯离子侵蚀试验,在不同氯离子腐蚀龄期,利用半电池电位法测定钢筋半电池电位、利用线性极化法测定腐蚀电流密度,定量分析了不同冻融损伤下,不同硅烷表面涂覆量对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损伤后对混凝土进行硅烷防护处理可有效降低钢筋的半电池电位值和腐蚀电流密度,减小钢筋锈蚀概率,对混凝土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汕头海湾大桥原混凝土涂装层出现老化、龟裂、钢筋锈蚀胀裂、混凝土脱落等问题,根据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提出新的防腐方案并进行施工。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防腐涂装,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隔绝与有害物质的接触,起到防护的作用。对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的防腐涂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勇  苏李惠子  陈俊  刘倩  徐曼 《材料保护》2022,55(3):1-6+46
为了揭示在镁合金表面涂装水性聚氨酯清漆之前进行硅烷化预处理对整个涂层体系附着力和早期防护性能的影响,在AZ91D镁合金表面首先制备硅烷转化膜进行硅烷化预处理,然后在未经硅烷化预处理和经过硅烷化预处理的镁合金表面涂装水性聚氨酯清漆,待清漆完全固化成涂层后,对“聚氨酯/镁合金(PU/MA)”体系(未经硅烷化预处理)和“聚氨酯/硅烷膜/镁合金(PU/SC/MA)”体系(经过硅烷化预处理)进行拉开法附着力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评价硅烷化预处理对水性聚氨酯涂层附着力和早期防护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硅烷化预处理使水性聚氨酯涂层在镁合金表面的平均附着力由12.74 MPa提高到18.52 MPa;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虽然PU/MA体系和PU/SC/MA体系的涂层电阻(Rc)和低频阻抗值(|Z|0.01)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但是PU/SC/MA体系的Rc和|Z|0.01始终大于PU/MA体系的Rc和|Z|0.01  相似文献   

4.
李家颂  肖鹏 《材料保护》2018,(4):84-85,88
传统的冰箱压缩机壳体涂装前表面处理为磷化,具有高能耗、磷镍锰重金属离子含量高、废水废渣排放多等缺点,开发环境友好型绿色表面处理工艺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压缩机壳体表面涂装前处理技术——硅烷化,通过对2种工艺的对比分析发现,硅烷化处理工艺在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表面硅烷浸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结构硅烷浸渍表面处理技术已经被纳入规范,并广泛应用于以海洋环境为代表的严重腐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介绍了硅烷浸渍表面处理技术的历史沿革以及硅烷的分类,探讨了硅烷浸渍技术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国内外硅烷浸渍处理用硅烷材料的技术要求,从基本功能、基于作用环境功能以及辅助功能3方面提出了硅烷浸渍处理的技术要求,阐述了硅烷浸渍处理技术对混凝土吸水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抗磨性能与抗酸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表面硅烷浸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硅烷浸渍处理技术适用的作用环境。  相似文献   

6.
刘清玲  尚雪岭  李红玲 《材料保护》2011,44(9):55-57,93
涂装前的处理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重点介绍了铝及铝合金表面无铬磷酸盐化学转化处理、稀土转化处理和有机硅烷化处理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防护性硅烷膜的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硅烷化处理工艺作为一种环保型金属防护技术,得到国际上的重视。目前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多种手段进一步提高硅烷膜的防护性能。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通过掺杂纳米粒子及各类缓蚀剂以提高防护性硅烷膜耐蚀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渤海海上油田开发的实践,介绍了有关海上油田采油平台及设施的涂装防护问题。着重讨论了海上平台及采油设施涂层系统的选择,表面处理方法,涂装施工,涂层检验及安全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一些重点工程机械设备较长涂层保护寿命的要求,叙述了在工艺方面从油漆材料种类、质量、油漆涂层厚度、涂装前处理及涂装施工几个方面在实际涂装过程中实现户外长效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第19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会议定于2016年5月9~13日在重庆市举办,此次会议将邀请材料腐蚀、涂料涂装和表面防护的专家做主题报告,介绍国内外表面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诚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主办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涂料涂装与  相似文献   

11.
<正>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涂装技术也有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涂装作业、涂装设备、涂装工艺过程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因素,涂装生产的安全生产形势一直不容乐观,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频频发生。我国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组织了跨行业的专家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论证,针对涂料产品的组分结构高毒、涂装工艺高能耗和安全防护技术简易等主要问题,制定了治理涂装作业危害的技术对策措施,启动了针对涂装作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经过20多年努  相似文献   

12.
《认证技术》2010,(12):64-64
培训机构摩迪(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课程介绍美国防护涂装学会SSPC提供的防护涂装检验师(PCI-Protective Coatings Inspector)培训课程是国际知名资格认证,该资格认证被美国船级社(ABS)和劳氏(Lloyd’s)认可并视其等同于NACE涂装检查员2级(CIP2),FROSIOⅢ级。摩迪国际集团作为世界知名的工业技术培训机构,现为SSPC在中国的授权培训考试机构,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授权的腐蚀与防护涂装检验师(PCI)培训和认证。  相似文献   

13.
周谟银 《材料保护》2000,33(11):52-55
叙述钼酸盐在锌(镀锌钢板)、铝及合金上形成转化膜的防护和涂装性能,用一般浸渍方法得到的钼酸盐转化膜防护性能比较差,而且防护性能随不同的处理方法而异,特别在铝及合金上。对钼酸盐转化膜涂装性能的并不多,但试验结果表明,镀锌钢板上的钼酸盐转化蓦有明显地提高涂装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由于残余砂浆的存在,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远不及天然骨料,致使再生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较差;此外,水分及有害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是引起混凝土材料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本试验用质量分数为8wt%的硅烷乳液浸渍强化再生粗骨料,通过抗压强度、毛细吸水和抗氯离子侵蚀试验对硅烷浸渍前后不同骨料质量取代率(0%、30%、50%)的再生混凝土介质传输性能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SEM对再生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硅烷浸渍处理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显著降低,由其制备的混凝土强度稍有所下降;再生混凝土毛细累积吸水量明显减少,且抗氯盐侵蚀性能显著提高,其中骨料质量取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浸渍处理后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了37.5%。研究表明,硅烷浸渍处理再生粗骨料是提高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钝化镀锌钢板。通过交流阻抗,盐雾和失重实验检测试样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试样表面组装一层硅烷膜后耐蚀性大幅度提高,其阻抗值相对空白提高一数量级,抗白锈时间为58h,腐蚀速率降低了近一个数量级。清漆划格实验表明试样再涂装性能良好;原子力检测结果显示硅烷膜致密,起伏较大。初步探讨了硅烷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镁合金进行硅烷处理后再制备阳极氧化膜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探讨了镁合金表面硅烷化预处理所制备硅烷转化膜与阳极氧化后处理所制备阳极氧化膜的协同防护性能。在AZ91D镁合金表面首先进行硅烷化预处理制备内层的硅烷转化膜,接着进行阳极氧化后处理再制备外层的阳极氧化膜,最后采用KMnO4点滴试验、NaCl盐水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评价并比较了硅烷转化/阳极氧化复合膜、单一硅烷转化膜和单一阳极氧化膜对镁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与只经硅烷化处理的镁合金(表面附着单一硅烷转化膜)和只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镁合金(表面附着单一阳极氧化膜)相比,经过硅烷化预处理和阳极氧化后处理的镁合金(表面附着硅烷转化/阳极氧化复合膜)的点滴液变色时间(tdrop)最长、腐蚀速率(vloss)和腐蚀电流密度(Jcorr)最小、自腐蚀电位(Ecorr)最正、膜层电阻(Rc)最大。对镁合金表面先进行硅烷化预处理再进行阳极氧化后处理使得镁合金的耐蚀性得以进一步提高,这主要归因于硅烷转化膜和阳极氧化膜的协同防护对腐蚀历程中扩散过程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展混凝土盐冻试验,研究了盐冻环境下不同类型涂层的附着力变化,分析了涂层结构、底漆类型和涂层性质对混凝土单位面积剥落量的影响,结合涂层微观形貌和孔结构变化,分析了混凝土抗盐冻性能提升机理。结果表明,盐冻环境下硅烷涂料和溶剂型环氧涂料(底漆)+溶剂型氟碳涂料(面漆)的界面粘结性能较为优异,前者附着力较盐冻前增大了12.1%,而后者附着力则仅降低了21.6%。溶剂型环氧涂料(底漆)+溶剂型氟碳涂料(面漆)对混凝土抗剥蚀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相应混凝土单位面积剥落量较未防护时降幅高达81.8%。盐冻环境下不同类型涂层表面均生成了不同数量的微裂缝,其孔结构粗化,溶剂型环氧涂料(底漆)+溶剂型氟碳涂料(面漆)的微观结构劣化最为轻微。本工作为寒冷地区盐冻环境下混凝土防护涂层设计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材料保护》2012,45(7):37
正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办的"全国重防腐蚀涂料与涂装技术研讨会"自2002年以来已召开了4次。第5届研讨会将于2011年8月23~25日在宁波召开,主题是:绿色新型重防腐蚀涂料(涂层)与涂装技术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及其环境和寿命的评估。会议的主要议题有:  相似文献   

19.
船用钢板吸油、渗油机理研究及其涂装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渗油,吸油模拟试验,研究了船用钢板吸油,渗油机理,并探讨了其涂装防护方法,提出了带油涂装底漆的研制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沈立 《中国标准化》2006,(12):60-63
一、引言涂装是产品表面装饰和材质保护所采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将不同种类的涂料涂覆在物体表面并牢固附着于被涂物体的涂料成膜工艺过程。我国的涂装需求发展很快,涂料产量从1980年的48万吨,达到目前的300多万吨。但是,涂装作业涉及的危险物料,工艺过程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涂装车间、作业场所劳动条件较差,设备本质安全度不高,增加了作业危险性。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注意到涂料产品的组份高毒害、涂装工艺高能耗、防护技术落后等问题,曾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调研,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