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镧积累对黄褐土中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模拟在黄褐土中长期使用稀土产生的镧积累,获得了三种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和三种主要生理类群的剂量—反应曲线。土壤中5%~50%吸附容量的镧都对细菌总数产生抑制作用,20%吸附容量以下的镧对放线菌产生刺激作用,直至50%吸附容量对真菌都产生强烈刺激作用,30%时产生最大刺激作用。镧积累在吸附容量10%以下时对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产生刺激作用,直至50%都对纤维素分解真菌产生刺激作用;10%吸附容量以下对氨化微生物刺激作用不明显,但10%以上对其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胶原纤维吸附材料除去茶多酚中的咖啡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皮胶原纤维制备吸附材料,研究了这种吸附材料对茶多酚中各组分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吸附材料能选择性地吸附EGCG、GCG和ECG,吸附率在90%以上;对C、EC和EGC的吸附率相对较低;对咖啡因的吸附率最小,只有11.24%.吸附后的产物经纯水淋洗和丙酮水溶液洗脱后,EGCG、GCG和ECG的总含量达到93.81%,回收率均在80%以上;而咖啡因的含量只有0.038%.进一步研究表明,皮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对茶多酚中不同组分的选择吸附能力与各组分的分子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稀土在土壤中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9种不同性质土壤Ce和Nd吸附和度达50%时,用同位素示踪法和数值模拟法对RE运移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极大多数土壤有较好的拟合性。说明该数值模拟程序对预测稀土长期在土壤中运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量情况下,RE吸附饱和度10%时,在吸附容量小的酸性土壤中,RE下移约每年1cm,吸附容量中等的中性、策酸性土壤,每两年约下移1cm而吸附容量较大的碱性土壤,RE很难被雨水运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聚芳醚酮系列在1,2-二氯乙烷中的吸附,及溶剂与温度诱导结晶行为。得到60℃时的最大吸附量C∞及假扩散系数D为:PEEK,C∞=46%,D=3.10×10^-12m^2·s^-1;PEEKK,C∞=50%,D=6.57×10^-12m^2·s^-1;PEKK,C∞=55%,D=9.41×10^-12m^2·s^-1。实验表明,吸附及脱附行为均与分子链刚性或羰基含量有关,膜的分子链受溶剂作用而  相似文献   

5.
聚酰胺和负载聚酰胺树脂富集分离环境中无机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玲  邢文发 《分析化学》1999,27(9):1013-1017
提出了以聚酰胺、负载双硫腙聚酰胺、负载n-巯基苯并噻唑聚酰胺树脂为吸附剂,在静戍 动态条件下,对环境水中无机汞的选择性吸附分离方法。实验表明,此3对脂在0.1 ̄2.5mol/LHCl介质中,对无机汞吸附性能很好,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聚酰胺树脂12.28mg/g;负载双硫腙聚酰胺树14.48mg/g;负载a-巯基苯并噻咪聚酰胺 脂17.17mg/g,吸附到各树脂中的汞可用1-5%硫脲溶液解脱,以冷原  相似文献   

6.
泡沫塑料吸附—溶出计时电位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勤  周丽沂 《分析化学》1995,23(7):817-820
本文提出了泡沫塑料吸附解脱新体系,建立了泡沫塑料吸附-溶出计时电位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铊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0.03μg/g;铊的含量水平分别为0.71μg/g和1.6μg/g时的测定精密度为3.45%和3.28%;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5 ̄1500ng/mL;回收率为97.5% ̄98.0%。  相似文献   

7.
头孢哌酮钠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孢哌酮钠在0.05mol/LH2SO4溶液中,形成一良好的示波极谱导数峰。峰电位为-0.82V(vs.SCE).峰电流与头孢哌酮钠的浓度在1.0×10-7~2.0×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mol/L.回收率在94.0%~102.0%之间。并用于尿样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伏安行为,特别是吸附性。实验表明,该体系属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用大网格吸附剂从发酵液中提取抗生素M-90的吸附与解吸过程。包括:吸附剂、解吸剂的选择,加盐对吸附情况的影响,以及吸附条件和解吸条件的筛选等。结果表明,CAD-45为最佳吸附剂,吸附最佳pH为8.0;流速选择0.5ml/分;加3%NaCl对吸附有利,最佳解吸剂为pH6.095%乙醇。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吸附液中M-90浓度为230U/ml左右时,CAD-45对M-90的吸附量达2.22万U/ml吸附剂,吸附率为96.82%,解吸率为93.78%,收率为90.8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酚醛型吸附树脂在水体系中对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水中树脂对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的吸附主要以疏水吸附机理进行;吸附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的初始阶段,即达到38.3~48.9%平衡吸附时,吸附速率数据和半经验速率方程很吻合:酚醛型吸附树脂等温吸附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的平衡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在0.99以上,酚醛型吸附树脂吸附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属单分子层吸附:用80%的乙醇溶液作洗脱剂来洗脱吸附吡啶已达饱和的JDW-2树脂,效果是很理想的.在3.6个床体积内洗脱率达91.52%,4.8个床体积内洗脱率达到94.85%。表明酚醛型吸附树脂具有优良的洗脱性能.  相似文献   

10.
明胶包埋黑根霉菌丝体对水中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明胶包埋黑根霉菌丝体的包埋条件及包埋后对水中Pb~(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包埋比例为6/1(W/W),交联剂甲醛用量为25%,凝胶化温度为40℃,PH=10.0为包埋反应的最佳条件。包埋后的饱和吸附量可达121.2mg/g,比未包埋黑根霉下降10.8%。吸附平衡时间延长至800分钟。pH值对吸附量有较大影响,PH=4.0时,吸附最佳。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流速对动态吸附有很大影响。HNO3和NaOH可以对吸附剂进行解吸与再生,解吸率在94%以上。明胶包埋后黑根霉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断裂压缩强度为128.1N/cm2。  相似文献   

11.
安徽主要土壤对钕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五种主要土壤在自然和钙饱和状态下对钕的吸附(25℃)都与所选用的Langmnir方程、Temkin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有很好的拟合性。效的最大吸咐量(x_m)与土壤阳离子(CEC)呈显著相关。而表征土壤吸附强度因子与土壤组分有关。钙饱和后对黄褐土和砂姜黑土的吸附性质影响较大,对灰潮土、黄潮土和棕红壤影响较小。总的趋势是:钙饱和土壤吸附钕量都小于相应的自然土壤;吸附强度因子是棕红壤、黄褐土和砂姜黑土小于其对应的自然土壤,而灰潮土和黄潮土则大于其对应的自然土壤。  相似文献   

12.
在0.1mol/LNH4Ac(pH7.8)底液中,氯氮平(CLP)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Epc=-1.3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CLP中性分子.测得CLP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2.7×10-10mol/cm2,每个CLP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0.62nm2,CLP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6.28×105,吸引因素γ=0.75,电子转移数n为2,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为0.53.探讨了CLP在汞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CLP的最佳条件,检测限为8.0×10-9mol/L.  相似文献   

13.
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苯胺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定量生成的偶氮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电活性。作者用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偶氮化合物来定量分析苯胺的含量。以NH3·H2O-NH4Cl(pH=10)缓冲液为底液,富集电位为-015V,富集时间120s,电位扫描速度4mV/s,在-0670V处产生一个灵敏度高、峰形好的溶出峰。苯胺浓度在10-9~10-7mol/L时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用印染厂土壤、废水和广州垃圾填埋场的渗出液作标准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70%、975%,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3%、40%、33%。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霉灵是一种土壤杀菌剂和植物生长促进剂。目前,其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还很少。本文中,我们发现灵在玻碳电极上有电化学活性。在pH=7.0的醋酸铵底液中,对其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发现于1.07V(υs.SCE)产生一氧化峰可用于霉灵的定量测定。该氧化峰的微分脉冲伏安峰电流与霉灵的浓度在1.0×10-6~2.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1.0×10-5mol/L的霉灵溶液中进行10次实验,该峰的峰电流RSD为1.7%。本方法的检出限为2 × 10-7mol/L。实验表明,霉灵在玻碳…  相似文献   

15.
铜(Ⅱ)和锌(Ⅱ)分别在0.1mol/LKH_2PO_4-Na_2HPO_4缓冲溶液(pH6.5)和0.25mol/LNH_4Cl溶液中,与氟哌酸形成良好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分别为-0.26V和-1.28V(vs;SCE);络合比分别为1:3和1:2;峰电流与铜(Ⅱ)和锌(Ⅱ)的浓度均在4.0×10 ̄(-7)~5.0×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7.0×10 ̄(-8)和5.0×10 ̄(-8)mol/L。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行为,表明均具吸附性,而铜(Ⅱ)-氟哌酸体系属络合物中铜(Ⅱ)的两电子还原的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Zn2+、Cd2+、和Hg2+离子在碱式纤维素基磁性聚偕胺肟树脂(BMAO)上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速度受粒内扩散所控制。测得粒内扩散系数分别是1.22×10-4、2.42×10-4和3.90×10-4cm2·s-1;Hg2+离子在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浓集因数随Hg2+离子浓度降低而上升,有利于从稀溶液中除去Hg2+离子。将树脂加至Zn2+、Cd2+或Hg2+离子浓度为50ppm的溶液中,离子去除率分别是96.1、99.9和99.3%。  相似文献   

17.
李益恒  朱志伟 《分析化学》1995,23(9):1069-1072
本研究了锡(Ⅳ)-3,4-二羟基苯甲酸络合物的相敏交流吸附溶出行为,在PH3.6的甲酸盐缓冲溶液中,该络合物经两步双电子还原在相敏交流伏安图上于-0.33V和-0.49产生两个吸附还原波,第一个波更灵敏,峰电流与锡浓度在1.7×10^-9-2.5×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4×10^-10mol/L。测得络合物组成的1:1。方法已应用于罐头食品中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皂苷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比较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皂苷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容量、解吸率和吸附动力学。发现ZTC-1树脂对大豆皂苷吸附量大、解吸容易、吸附速度快,是一种良好的大豆皂苷吸附荆,AB-8树脂次之.选择ZTC-l树脂纯化大豆皂苷粗提液,得到大豆皂苷产品纯度为78.2%(干物质),回收率为93.1%.  相似文献   

19.
含硫杂环聚醚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用聚环氧氯丙烷和聚[2—氯乙基缩水甘油醚]与硫化钠反应,合成了二种含硫杂环的聚醚型鳌合树脂,并研究了它们对Au(Ⅲ)、Pd(Ⅱ)、Pt(Ⅳ)、Ag(Ⅰ)、Hg(Ⅱ)、Cu(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在一定的酸度范围内或在EDTA存在下对Au(Ⅲ)、Ag(Ⅰ)等贵金属离子及Hg(Ⅱ)有良好的吸附性.而基本上不吸附加Cu(Ⅱ)和Zn(Ⅱ)。用含1~10%硫脲的0.1mol/L盐酸溶液可定量解吸被吸附的Au(Ⅲ)、Pd(Ⅱ)和Pt(Ⅳ)。  相似文献   

20.
吸附伏安法测定中草药中的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测定痕量钼的一种灵敏的吸附伏安法。本法以钼(Ⅵ)和茜素红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行为为基础,在0.01mol/LNaAc、0.08mol/LHAc和1.5×10-6mol/L茜素红底液条件下,该体系1.5、2.5阶微分吸附伏安法的线性范围是7.5×10-11~7.5×108mol/L;对2.5阶微分吸附伏安法,富集3min的检测下限是5×10-11mol/L。用此法直接测定了中草药中的痕量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