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连娣  王志斌  聂晶  孙品 《山东医药》2011,51(37):81-82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评价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组)、2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30例健康志愿者(C组),采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获得左心房前壁、侧壁、后壁、下壁的应变率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 A、B组的SRs、SRe均低于C组(P〈0.05或〈0.01),而SRa高于C组(P均〈0.05)。A组的SRs、SRe低于B组(P〈0.01),SRa高于B组(P〈0.05)。结论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可反映左心房功能的变化,并能反映其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社区人群左心房应变率,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社区人群,共708例脱机处理,根据多普勒二尖瓣口血流、二尖瓣环组织、肺静脉血流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分组:A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B组(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受损组)、C组(左心室舒张功能中/重度受损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测量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s,舒张早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e和舒张晚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a。结果:①B组、C组SRs较A组降低,分别为(1.07±0.35)s-1、(0.90±0.24)s-1和(1.12±0.28)s-1(P<0.01),B组、C组SRe较A组亦明显降低,分别为(-0.79±0.35)s-1、(-0.65±0.29)s-1和(-1.02±0.33)s-1(P<0.01);SRa在B组高于A组[分别为(-1.60±0.58)s-1和(-1.48±0.47)s-1,P<0.05],亦高于C组[分别为(-1.60±0.58)s-1和(-1.24±0.48)s-1,P<0.01],且C组显著小于A组[分别为(-1.24±0.48)s-1和(-1.48±0.47)s-1,P<0.01]。②SRs、SRe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78和-0.366,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应变率,可间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阵发性孤立心房颤动(lone atrial fibriuation,LAF)患者心动周期中不同时相的左心房功能。方法:对入选的40例阵发性LAF患者(病例组)和23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运用传统超声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瓣口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二尖瓣瓣口峰值血流速度A峰;肺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峰,肺静脉舒张期峰值流速D峰,心房收缩期肺静脉反向血流峰值流速Ar峰,二尖瓣环房间隔侧的多普勒组织运动速度。运用二维应变率成像(2D-SRI)技术获取左心房长轴方向整体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和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心房前后径(LA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瓣口的血流速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静脉的血流速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房间隔侧的多普勒组织运动速度增大,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房整体长轴方向心动周期中不同时相的应变率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LAF患者心动周期中不同时相左心房长轴方向整体应变率均减低,左心房的存储、传导及收缩功能均受损;二维斑点追踪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心房的时相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方向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 获取18例DC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心尖左室长轴、心尖两腔、心尖四腔的心肌应变率曲线,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室壁各节段水平的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口血流的E峰、A峰.结果 DCM组各节段水平的SRs、SRe、SR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SRI技术能准确可靠地评价D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共纳入48例CHF患者和41例健康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测量左房5个壁心肌组织的应变(S)、应变达峰时间(TS),左室收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SR)、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ESR)、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应变率峰值(ASR),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HF组左房内径(LAD)、左房内径指数(LADI)、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每搏量(LAS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左房射血分数(LAEF)低于对照组(P=0.02)。CHF组除左心房前壁外,左心房其余各壁应变均显著降低。CHF组SSR减低,ESR及ASR均明显减低(均为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较健康人减低,应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49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非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49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被检人员的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以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水平,并且应用二维斑点超声技术测定各房壁的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e)、舒张晚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a)以及收缩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s)水平。结果观察组LAAEF、LAPEF、LAEF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LAVmin、LAVmax、LAVpre都高于对照组(P0.01)。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m SRs、m SRe下降,m SRa上升(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发生的变化,从而有利于早期展开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成年人6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舒张早期充盈峰最大充盈速度(E值)、舒张晚期充盈峰最大峰值速度(A值)、E/A比值、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结果观察组患者E值、E/A比值、LVEF低于对照组,A值、LAD、LVEDD、LVPWD高于对照组(P0.05)。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患者E值、E/A比值、LVEF高于Ⅲ级及Ⅳ级患者,Ⅲ级患者E值、E/A比值、LVEF高于Ⅳ级患者(P0.05);Ⅱ级患者A值、LAD、LVEDD、LVPWD低于Ⅲ级及Ⅳ级患者,Ⅲ级患者A值、LAD、LVEDD、LVPWD低于Ⅳ级患者(P0.05)。结论心脏彩超可有效评估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应变、应变率成像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左心房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50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根据左心房有无增大分为左心房增大组(HCM组,29例)和左心房正常组(HCM-C组,2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获取心尖四腔观、左室长轴及两腔观组织速度图像,应变、应变率模式下获得收缩期峰值(SSR)、舒张早期峰值(ESR)、舒张晚期峰值(ASR)、舒张晚期峰值达峰应变率(TASR),计算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达峰心率校正时间值(TASRc)。结果 HCM组、HCM-C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肌重量(LVW)、左室肌重量指数(LVMI)高于对照组(P0.05);HCM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HCM-C组及对照组(P0.05);HCM组、HCM-C组ESR低于对照组(P0.05);HCM组ESR低于HCM-C组(P0.05);HCM组、HCM-C组ASR高于对照组(P0.05),HCM组ASR高于HCM-C组(P0.05);HCM组TASR、TASRc高于HCM-C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能准确地反映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在左心房功能的全面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变(ε)和应变率(SR)显像在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局域心肌舒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组比较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组)与无左室肥厚(NLVH组)患者不同心肌节段的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应变率值(SRs、SRe、SRa)及收缩期最大应变值。结果LVH组及NLVH组SRs、SRe及应变值均显著小于健康成人(对照组);LVH组患者SRs、SRe、SRa及应变值测值小于NLVH组(P<0.05)。结论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能敏感地反映高血压不同病期的病理改变,可以作为高血压病程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超声声学定量(AQ)技术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房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将辽宁省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27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2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AQ技术,测量左心房快速排空分数(LAEF)、峰值快速排空率(PRER);左心房存储容积(RV)和峰值充盈率(PFR)、左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容量(ESV);左心房主动收缩排空分数(AEF)和峰值心房排空率(PAE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房LAEF减低;RV和PFR增高;AEF和PAER增加。结论HCM组峰值左房管道功能减低,助力泵功能和储存器功能代偿性增强,AQ技术为左心房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15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1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参数;按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观察组分组,对比不同等级患者检查参数,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收缩期纵向应变率(SRs)、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SRe)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舒张晚期纵向应变率(SR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SRe、SRs和LVEF均显著低于其他等级患者,SRa、LVEDD与其他等级患者比较显著更高(P<0.05)。结论 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I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检查,患者心功能等级不同时,参数也有明显差异,可为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提供依据,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2D-STI)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抚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HH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心肌声学造影(MCE)参数分析时,将观察组按心肌节段厚度分为两组,观察1组(n=30,心肌节段增厚),观察2组(n=30,心肌节段正常),对比3组MCE参数及心肌节段厚度(MST),分析MCE参数与HHD患者MST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左心房心肌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E/A、左心房心肌舒张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心房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LVEDV、LVESV、E、A、mSRs、mSRe、mSRa评估老年HHD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舒张功能不全(diastolicheartfailure,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病人163例,按纽约心脏协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分成卡维地洛组85例及对照组7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抗高血压及抗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治疗,但对照组不用β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组病人加用卡维地洛3~25mg/d,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超声舒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①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为95%(75/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relaxationtime,IVRT);二尖瓣舒张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E峰减速时间(decelerationtime,DT);以及左心房前后径(leftatrialdiameter,LA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卡维地洛组IVRT,E值,E/A,DT,LAD,心率等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人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P波参数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86例初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和两者比值及其他常见超声心动图参数.所有入选患者记录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并测算P波参数.结果 86例患者中有21例(24.4%)发生房颤.房颤患者P波最大宽度、P波离散度、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和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分别为(103±10)ms,(36±7)ms,(77±12)cm/s,1.71±0.66;均明显高于非房颤患者.所有患者P离散度和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呈正相关(r=0.47,P<0.001).结论 P波离散度作为一个简便无创的心电指标不仅可以预测房颤的发生.而且可以评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助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干预是一个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ICM的患者35例为ICM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2例为对照组。运用2D-STI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的收缩期应变(Ss)和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Se)和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Sa)和应变率(SRa),计算得到相应房壁的平均应变(m Ss、m Se和m Sa)及平均应变率(m SRs、m SRe和m SRa);采用双平面面积-长度法(L-A法)测量两组受试者的左心房容积,包括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并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指标与应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CM组LAVmax、LAVp和LAVmin容积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其LATEF、LAPEF与LAAEF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CM组患者左心房m Ss、m SRs、m Se、m SRe、m Sa和m SRa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CM患者中,LAPEF、LAAEF、LATEF分别与|SRe|、|SRa|、SRs呈正相关(r=0.73、0.70、0.69;P均<0.05)。结论 2D-STI技术能够测量ICM患者左心房在整个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应变及应变率,准确评估其左心房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46例,根据是否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对照组(未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n=30)和观察组(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n=16)。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及C反应蛋白(CRP)〕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早期E峰峰速/舒张晚期A峰峰速(E/A)比值、E峰减速时间(EDT)、左房室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左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a)〕,比较不同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患者NLR、E/A比值、E/Ea及EDT,并分析NLR与E/A比值、E/Ea及EDT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DL-C和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DL-C、FIB、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LVEDd及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VS、LVPW、E/Ea及NLR大于对照组,EDT短于对照组,E/A比值小于对照组(P0.05)。根据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Ⅰ级9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Ⅲ级患者NLR、E/A比值、E/Ea大于Ⅰ级和Ⅱ级患者,EDT短于Ⅰ级和Ⅱ级患者(P0.05);Ⅱ级患者NLR、E/A比值、E/Ea大于Ⅰ级患者,EDT短于Ⅰ级患者(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与E/A比值(r=0.395,P0.05)、E/Ea(r=0.419,P0.05)呈正相关,与EDT呈负相关(r=-0.17,P0.05)。结论 NLR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评价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室间隔心肌功能改变.方法 APE患者38例,正常对照组38例.获取心尖四腔观,记录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值,2D-STI测量并比较两组室间隔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率比值(SRe/SRa).结果 APE患者室间隔S、SRs、SRe、SRe/SRa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患者室间隔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均下降.APE患者右心室功能与室间隔密切相关.2D-STI是评价APE患者室间隔心肌功能改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短轴径向各节段心肌应变和应变率变化,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及心功能。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10-2015-05收治的CHF患者100例(心衰组),根据NYHA心脏功能分级分组:NYHAⅡ级组35例、Ⅲ级组32例、Ⅳ级组33例。选择同期3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ELISA法测得血清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选择VVI模式,测量左室胸骨旁短轴切面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及前间隔的应变和应变率。结果:心衰组各节段ε、SRs显著低于对照组,除二尖瓣水平前间隔ε、乳头肌水平侧壁、后壁SRs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YHAⅡ~Ⅳ级组各节段ε、SRs基本呈下降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平均ε、SRs与LVEF、LVFS呈负相关,与LVDd、LVDs、BNP呈正相关。结论:VVI可用于定量检测左心室局部和整体的应变和应变率,为评价心功能和诊断CHF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对35名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和33名健康对照者(B组),应用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应用彩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分别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收缩期、舒张期运动速度,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两组间LVEF、FS、LV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A组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明显高于B组,等容舒张时间(IVRT)较B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VE/VA比值均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1)本文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有异常改变;(2)TDI技术比PWD技术准确,二者结合,可以为评估左心室功能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应变率、左心室Tei指数变化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将入选的98例患者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甲亢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单纯甲亢组(n=52)及甲亢性心脏病组(n=46),另随机选择4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甲亢组及甲亢性心脏病组左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5±0.09,0.47±0.09及0.54±0.10)依次显著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对照组、单纯甲亢组及甲亢性心脏病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的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舒张晚期最大应变率(SRa)及收缩期最大应变率(SRs)均依次显著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的SRs与左心室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正相关(P<0.05),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的SRe、SRa与左心室Tei指数和左心房收缩(A)峰呈负相关(P<0.05),与舒张早期(E)峰、E/A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亢患者在未出现心脏临床症状时,已存在局部左心室壁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下降.应变率参数与左心室Tei指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