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gent作为一种智能化的对象,使得面向Agent方法在面向对象方法基础上拥有了智能的分析和设计手段.面向Agent是继面向对象之后一个重要的思想,它的出现为解决日益复杂、庞大的系统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方式.面向Agent涵盖了程序设计、建模和软件工程等一系列的内容.面向Agent思想具有显著改善当前软件设计、软件工程等一系列问题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Mobile Agent技术是一种新型Agent技术,具有移动性、智能性和异步计算等特点.文中针对Mobile Agent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探讨,提出了把Mobile Agent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查询系统中的思想,并给出了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分布式查询系统模型和体系结构,最后描述了Agent间的通讯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朋朋  李凡长 《计算机科学》2002,29(Z2):140-141
一、前言 自90年代来,对Agent的研究近几年已成为AI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些文献称Agent技术是软件领域的一个意义深远的突破.基于Agent的思想,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的目标是构造能表现一定智能的Agent.所以agent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Barbara HaActionlesRoth在IJCAI'95的特约报告中谈到:"智能的计算机主体既是人工智能最初的目标,也是人工智能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胡翠云  毛新军  陈寅 《软件学报》2012,23(11):2923-2936
当前,面向Agent程序设计在支持动态开放多Agent系统开发方面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如缺乏高层抽象、底层实现模型与高层设计模型相脱节、在支持系统动态性方面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语言设施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织的面向Agent程序设计方法.该方法将组织、Group、角色和Agent等高层抽象作为一阶实体,缩小了多Agent系统的设计模型与实现模型之间的概念鸿沟;借助于组织学中的机制——角色扮演机制、基于角色的交互——支持系统动态性的规约和实现,如Agent行为的动态组合、动态的交互等,基于该程序设计思想,设计了基于组织的面向Agent程序设计语言——Oragent,定义了其抽象语法和形式语义,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如何基于该程序设计思想和Oragent语言来构造和实现动态而灵活的多Agent系统.  相似文献   

5.
Agent组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gent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以来发展很快,研究工作从个体Agent模型和思维状态理论扩展到群体Agent合作求解,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近年来,Agent组织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作为多Agent系统(MAS)的一种求解结构,基于Agent组织的问题求解可以有效地降低求解难度和Agent之间的交互复杂性.综述了Agent组织近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Agent组织模型、MAS思维状态模型、规范化MAS和Agent联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移动Agent互操作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引言 Agent的研究起源于人工智能领域,是指模拟人类行为和关系、具有一定智能并能够自主运行和提供相应服务的程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让Agent在网络中移动并执行,完成某些功能,这就是移动A-gent的思想。移动Agent由于具有任务异步执行、减轻网络负载、健壮性、并行处理、智能路由等特性,自90年代初期以来,对许多领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国外一些主要的厂商分别推出Agent系统,然而由于它们采用的技术及设计框架的差异,使得它们难于很好地协调工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OMG组织制定了MAF(Mobile Agent Facility)规范,随后改为MASIF(Mobile Agent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Facili-ty),并于98年三月正式推出,它为解决不同厂商间Agent系统的互操作性提出了一些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7.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多Agent技术,利用Agent的的自治性、反应性、协作性和通信性等特点,将多Agent思想和MVC模式应用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更好地实现企业设备资源的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基于多Agent和MVC模式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探讨了具体功能Agent模块设计及其工作过程和通信方式,为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以多Agent和MVC为背景,提出了适合大中型企业的层次系统结构,在实际的使用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刘大有 《软件学报》2012,23(11):2833-2834
与Agent相关的研究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DAI).20世纪80年代末,Agent研究逐渐从DAI领域中独立出来.通过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与多个领域相互借鉴和融合,目前其研究内容已涵盖Agent理论、模型与体系结构,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基于Agent的建模与模拟,Agent通信与协作,面向Agent的学习与规划,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以及群智能优化等多个方面,并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机器人、自动控制、电子商务、人机接口、医  相似文献   

9.
郑威  潘江  陆菊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6):3069-3071,3075
在对Agent技术、多Agent技术以及Client/Agent/Server(客户机/代理/服务器)模式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指出了传统C/S结构的不足,提出了基于Agent的两层Agent/Server模式.然后基于该模式,给出了一个Agent/Server框架,简称ASFtame.由于引入了先进的FIPA标准和多Agent开发思想,ASFrame能充分发挥移动Agent的移动性,从而提高了应用系统的伸缩性和智能性.  相似文献   

10.
智能Agent与多Agent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智能Agent及多Agent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对Agent理论,语言,结构以及多Agent系统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Agent与对象(Object) ,过程控制系统,软件“精灵”以及多Agent系统与分布式问题求解的区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Agent通信采用紧耦合方式,不利于多Agent系统的扩展和异质Agent之间的互操作.分析了Web服务和语义Web服务的基本模型,借鉴了语义Web服务的体系结构思想和实现手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松散耦合的多Agent通信框架.框架强调慎思式多Agent之间合作的起点是Agent对自身能力的描述和发布,通过语法封装和语义映射解决使用不同ACL(Agent通信语言)的Agent交互问题,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简单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块化的移动Agent及其调度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成岗  史忠植 《软件学报》2002,13(8):1628-1636
网络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数据的共享,人们正在研究和探索新的网络编程技术以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通过将执行代码从客户端传送至服务器的这种新的Client/Server程序执行思想已得到广大从事智能网络服务的研究和开发人员的认可,基于移动Agent的计算被视为该思想的一个代表.着眼于Agent的迁移机制的研究,为移动Agent设计了一个模块化结构模型,提出一种适合于Agent迁移过程实现和并发执行的调度方法,合理地运用模块复用的思想,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及代码迁移,缩短了移动Agent的平均执行时间.  相似文献   

13.
Agent思维状态模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文章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Agent系统中Agent思维状态模型的研究结果.从直观分析、形式化模型、结构模型、合作研究和应用方面来介绍Bratman的哲学观点、Cohen和Levesque的意图模型、Rao和Georgeff的BDI模型等重要成果,最后介绍了正在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Mobile Agent技术是一种新型Agent技术,具有移动性、智能性和异步计算等特点。文中针对Mobile Agent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探讨,提出了把Mobile Agent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查询系统中的思想,并给出了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分布式查询系统模型和体系结构,最后描述了Agent间的通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多Agent应用中,Agent主要部署在网络中的计算机上.随着对移动应用智能性和主动性要求的提高,需要将Agent部署在资源受限的手持设备上.针对该问题,利用中间件技术及分割容器的思想,实现Jade平台与Android平台的集成,将Jade Agent部署到Android手持设备上.实例结果表明,轻量级嵌入式Agent的实现,能使手持设备的应用更加方便且具有智能性、主动性和交互性,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Agent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出了一种Agent的操作模型,并以形式化的方法描述了其内部的工作机制.现有的Agent系统一般是将Agent的思想应用到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因此其通用性较差.介绍了"市场"这种较为通用的多Agent协作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数据挖掘的系统之中,使系统的智能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领域,组织思想已被广泛用于指导基于Agent系统的开发,它提供了抽象的概念和直观的模型对基于Agent系统进行描述和分析.然而,如何将高层的、现实世界中的组织模型转换为底层的、计算机世界中的实现模型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从面向Agent的组织模型到面向Agent的实现模型的转换方法,将Caste视为设计和实现基于Agent系统的基本模块和编程单元,提供了支持从组织模型到Caste模型转换的过程、步骤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远程教学系统实际需求,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Agent思想的远程教育系统模型,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学习环境.在多Agent通信语言KQML的基础上,设计了Agent的能力编码,通过对搜索教师Agent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说明该模型中搜索教师Agent的算法是可行的和有实际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传统静态网络管理方式的效率,将移动Agent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依据迁移代码与任务代码分离编码的思想,应用任务Agent和巡航Agent构造了嵌套式移动Agent网络管理模型,针对模型导出了移动Agent的移动时间开销公式,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静态网络管理方式相比,嵌套式移动Agent网络管理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重用性、智能性和分布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人事管理系统设计思想,以实现人事管理任务的分布式协作求解,更好地实现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分析了现代Agent代理技术,利用Agent智能代理的自治性、反应性、协作性、进化性、通信性和移动性等特点,构建了基于Agent的人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构架模型,描述了任务智能体、人事管理系统的结构、具体的功能Agent模块设计及其工作过程和通信方式,使系统能够在目标的驱动下采取社交、学习等行为,对环境的变化作出主动的反应并完成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该系统显著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