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救治的8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2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跳骤停6例,经给予肾上腺素,心脏按压后,5例恢复心跳,继续手术,3例抢救无效死亡。9例因出血量大伴有严重的复合伤,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应积极全面地正确评估,采取早期、快速、足量补充液体,纠正低血容量,同时积极准备手术,手术本身即是根本的抗休克措施。正确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合理选择麻醉药品,妥善处理术中情况。通过我们全面细致的麻醉,可以明显降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麻醉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一年来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3例,对其急救处理、麻醉方式和麻醉管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麻醉诱导平稳,术中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手术期间无一例死亡。术后一月内死亡15例,其中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其余10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全面的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加强麻醉管理和积极控制颅内高压,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救治中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重度创伤患者43例的麻醉处理方法 ,总结分析患者手术期间麻醉处理的要点与重要性。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进一步的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住院期间并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严重感染型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结论在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实行手术救治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与合适的麻醉药物,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保护好患者脏器功能,保持患者体内循环的通畅,促进术中止血的同时,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与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经验。结果在86例患者中,治愈81例,治愈率为94.19%,死亡5例,其中2例因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经ICU积极抢救无效,2例因受伤时间过长,未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来我院时呼吸心跳停止,经心肺复苏无效死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救治无效死亡。结论早期发现,及时抢救,配合以优质的护理方法是成功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关键,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创伤休克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41例创伤休克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对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按预计完成手术,在手术中镇痛完善、肌松驰满意。有11例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6例患者因颅脑严重损伤死亡,存活率为87.9%。结论创伤休克患者进行合适的手术麻醉处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机体对麻醉的负担,维护患者各脏器官,为手术止血创造条件,提升手术治愈率与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围术期的麻醉与急救处理。方法:对80例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与急救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及急救处理方法,比较各种方法产生的效果。结果:2例严重创伤病人因血源因素死亡,其余病人均得到恰当的麻醉处理和有效的救治。结论: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方式应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及时处理原发病、快速液体复苏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陈光林  黄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39-140
目的探讨高原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高原休克患者100例,根据患者休克原因与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麻醉处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治疗过程的麻醉处理中,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死亡5例,与麻醉处理无关,致死原因为:循环系统衰竭3例,多器官衰竭2例,其余9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高原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必须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症,采取行之有效的麻醉处理措施,以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全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4,(13):221-222
目的:讨论提高创伤性休克急救成功的方法。方法140名创伤性休克患者,到达现场后评估环境和患者病情,及时做出应急处理并进行有效护理,之后把患者安全转送入院,及时进行抢救。结果本组140例患者中,安全送入医院100例(71.43%),死亡40例(29.57%),其中包括院前死亡20例(现场均已呼吸、心跳停止)。结论及时的应急处理和有效的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创伤性休克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抢救的具体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骨盆骨质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抢救成功53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抢救成功率为94.64%。结论: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抢救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最有效的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所收治的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抢救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抢救基础上,加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48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10.4%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8.6%(χ2=4.111, P<0.05),死亡原因主要有严重创伤致呼吸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出血过多以及送治时间过晚等;两组患者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1~2h内,但1~2h内的死亡率,观察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χ2=3.964, 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采取常规抢救基础上加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效果良好,有利于为后续的手术抢救赢得时间,降低创伤性休克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孙卫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101-102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67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的麻醉处理及临床分析。结果 67例中死亡5例,2例因休克严重未行手术即死亡,术中死亡2例(5.7%),死因与麻醉无关,其余62例均安全度过了麻醉和手术,痊愈出院(92.54%)。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多系出血量大、多发伤、病情危重,故应及时准确地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出血性休克患者多因交通事故、打架斗殴、高处跌落等所致 ,如不及时行手术治疗 ,病情可进一步恶化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作为手术室护士 ,必须敏捷、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现将笔者 1995~ 1998年在术中配合抢救 88例创伤性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体会作一介绍。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 6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67岁。其中肝破裂 3 1例 ,脾破裂 5 1例 ,肠系膜血管断裂并腹膜后血肿 4例 ,全身刀砍伤达 3 6处 1例 ,胃断裂 1例 ,术中心搏骤停3例 ,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2 护理体会2 .1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是抢救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最佳时机。方法因胆道系统结石引起的32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24 h后4例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黄疸进行性加重并休克急诊行手术治疗,余均2~3周后行手术治疗,急诊手术死亡2例,2~3周后手术死亡3例,系老年患者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其中2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经手术引流后治愈。结论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减少休克并发症。方法对90例创伤性休克行急诊手术的患者的早期护理、基础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工作做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早发现、及时保暖、输液、补血,加强心理护理,90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结论急诊护理工作应迅速、果断、准确、有效,早期发现休克并及时纠正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翔 《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83-184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临床救治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法,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结果本组75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存活61例,抢救成功率为81.33%;死亡14例,死亡率为18.67%,死亡原因为严重创伤、出血量较大迅速死亡,均为未来得及手术或没有手术条件患者。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救治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症型胆管炎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0月37例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入院后先行抗炎、抗休克、糖皮质激素治疗28例,术后无1例死亡,未经抗炎、抗休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诊手术8例,术后死亡1例。1例患者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把握好手术时机,选择性应用EST后网篮取石并行ENBD,是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喻晓黎 《黑龙江医药》2011,24(3):505-508
目的:探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处置和护理,75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因病情较重死亡,1例在送达医院前死于胸腔大血管损伤失血性休克,送达医院后1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1例死于术后ARDS,抢救成功率96.2%。结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创伤性休克患者一般病情危重,情况紧急,常危及生命,往往形成急救、麻醉和手术同时进行的局面,才有可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为探讨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围术期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救治的63例创伤性休克手术病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易惠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96-597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存活60例、死亡8例,ISS评分、输液量、输血量差异经统计学计算有意义,本组中入院3d内手术者较3d后手术患者住院天数平均减少10.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4%。结论早期限制性体液复苏、及时手术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外科休克1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平 《黑龙江医药》2002,15(3):228-230
本文回顾性分析自1993年7月至2001年10月,经外科治疗休克156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102例,女54例,年龄20~91岁。创伤性休克96例,消化道出血21例,感染性休克39例。结果:创伤性休克治愈90例,6例死亡,原因为原发病未能得到控制5例,术后出现MODS1例;消化道出血治愈19例,术后再出血2例死亡;感染性休克治愈35例,4例死于 MODS。2 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