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依据中医学"肾藏精生髓主骨"、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精-脑髓-骨髓密切相关的藏象理论,研究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的相关病理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调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造模方法建立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低剂量组、补肾益髓中药高剂量组、补脾中药对照组、盖天力钙片对照组、骨疏康颗粒对照组;给予补肾益髓中药干预12w;以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进行骨密度(BMD)检测,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股骨、肾、下丘脑组织TGF-β1、TIEG1mRNA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肾、下丘脑组织TGF-β1、TIEG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空白组骨、肾组织TGF-β1、TIEG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下丘脑组织明显升高(P<0.01).用药12w后,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股骨头骨密度,明显优于补脾组中药(P<0.01).补肾益髓高、低剂量组、盖天力组、骨疏康组可明显上调骨、肾组织TGF-β1 mRNA、蛋白以及TIEG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5);补肾益髓高、低剂量组、补脾组、盖天力组、骨疏康组均可明显下调下丘脑组织TGF-β1 mRNA、蛋白以及TIEG1mRNA及蛋白表达的表达水平(P<0.01,P<0.05).结论:肾虚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之一在于TGF-β1与TIEG1mRNA及蛋白表达异常,并可能存在下丘脑-肾-骨的反馈调节机制,揭示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精-脑髓-骨髓密切相关的部分生物学依据;补肾益髓中药可以有效地防治该病症,对下丘脑-肾-骨反馈机制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从而阐明中医学"肾藏精生髓主骨"藏象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方法 肌注地塞米松复制GIOP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造模及灌胃给药9周.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 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补肾益髓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GIOP.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肾组织中Smurf2的mRNA和蛋白的表述,揭示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并研究补肾中药防治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肾虚骨质疏松症模型,采用具有补肾壮骨益精作用的补肾中药(高、低剂量)对实验大鼠治疗12周,以骨疏康颗粒剂、盖天力片作为阳性对照组,正常大鼠、假手术组作为标准对照组,模型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并与补脾中药作疗效的比较.用RT-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肾组织中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RT-PCR及Western方法检测,正常大鼠肾组织中存在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空组Smu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肾组织中明显降低.用药12周后,与模空组比较,补肾高、低剂量组、盖天力组可明显上调Smurf2 mRNA和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其中补肾高剂量组上调幅度大于补肾低剂量组.结论:①正常大鼠肾组织中Smurf2可以在基因、蛋白水平表达;②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与肾组织中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异常变化有关;③补肾中药通过调控肾组织中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对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方法肌注地塞米松复制GIOP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造模及灌胃给药9周。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肾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补肾益髓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GIOP。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中药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肾组织TRPV5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的病理机制,以及补肾中药的疗效机制。方法: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复制GIO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及骨疏康组。造模及给药9周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TRPV5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亦明显上调(P<0.01)。结论:补肾中药通过上调肾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而促进肾钙重吸收,达到治疗GIO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肾组织Msx2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发病机制以及鹿茸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方法:去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鹿茸中药复方组、钙尔奇D组、骨疏康组,灌胃给药12周。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sx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肾组织Msx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鹿茸中药复方组、骨疏康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鹿茸中药复方组、钙尔奇D组、骨疏康组肾组织Msx2mRNA表达明显上调;鹿茸中药复方组肾组织Msx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钙尔奇D组、骨疏康组比较,鹿茸中药复方组肾组织Msx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PMOP的发病机制之一可能是肾组织Msx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鹿茸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肾组织Msx2 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PMOP,其作用优于钙尔奇D和骨疏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骨、肾组织同源异形盒基因5(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补肾中药复方的疗效机制及其与健脾、活血中药复方及骨疏康颗粒的比较。方法: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复制GIOP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阳性对照组。造模及灌胃给药9周。测定股骨骨密度,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骨、肾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及阳性对照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肾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肾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补肾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肾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GIO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比较补肾与健脾中药干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摘除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给予补肾、健脾中药灌胃3个月,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症模型空白组骨密度明显下降(P0.01),下丘脑中PKCα与PKCβ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中药高剂量组骨密度显著增加(P0.01);补肾、健脾中药均可下调模型大鼠下丘脑中PKCα与PKCβ2蛋白表达(P0.01)。结论: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优于健脾中药;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与脑PKC的变化有关,补肾中药对其有调节作用优于健脾中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壮骨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方法:去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补肾组、钙尔奇D组、骨疏康组,灌胃12周检测骨密度、Dlx5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疏康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补肾组、骨疏康组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PMOP的发病机制之一可能是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牛煜  郑洪新 《新中医》2014,46(3):187-189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去势大鼠肾组织中骨形成蛋白-4(BMP-4)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低剂量组给予补肾中药复方,每天0.7 g/kg;中剂量组给予补肾中药复方,每天2.1 g/kg;高剂量组给予补肾中药复方,每天6.3 g/kg;骨疏康组给予骨疏康颗粒,每天2.1 g/kg;牡蛎碳酸钙组给予牡蛎碳酸钙咀嚼片,每天0.006 3 g/kg。每天灌胃1次,各组给药容积为100g体重/mL。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取材并进行指标检测:用RT-PCR法和Western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BMP-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大鼠肾组织可以在基因、蛋白水平表达BMP-4,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组织中BMP-4的mRNA表达的变化有关。结论:补肾中药可明显上调肾中BMP-4的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的mRNA和蛋白表达,揭示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阐述纳米钙补肾中药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用糖皮质激素注射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用纳米钙及具有益肾填精、补钙壮骨作用的补肾中药高、低剂量对实验大鼠治疗8周,以骨疏康颗粒、盖天力钙片作为阳性对照组,正常大鼠和模型空白组为空白对照组。用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大鼠骨组织可以在基因、蛋白水平表达BMP6及BMP7,模空组大鼠骨组织中的BMP6/BMP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的下降。纳米钙补肾中药高、低剂量组、盖天力组、骨疏康组,用药8周后,与模空组相比较,均可上调骨组织中BMP6/BMP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纳米钙补肾中药通过调控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新型上皮钙通道( TRPV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GIO)的发病机制,并比较补肾、健脾、活血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1.139 g·kg-1)、健脾组(0.945 g·kg-1)、活血组(0.504 g·kg-1)和骨疏康组(2.1 g·kg-1).地塞米松im造模(2.5 mg·kg-1),每周2次,造模及给药连续9周.测定离体股骨骨密度(BMD),生化法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法测定骨组织TRPV5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空组大鼠BMD明显降低(P<0.01),血清骨吸收标记物TRAP含量明显升高(P<0.01),骨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均上升(P<0.01);补肾中药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股骨BMD(P <0.01),降低大鼠血清TRAP含量(P<0.01),下调骨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P<0.01或P<0.05).结论:补肾中药通过下调骨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而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健脾与活血中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肾虚质小鼠血清TNF-α、TGF-β1及骨代谢的变化情况,探讨肾虚体质骨代谢紊乱的内在机理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惊恐加房劳的方法,建立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研究肾虚质小鼠血清TNF-α、TGF-β1及骨代谢的变化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肾虚质模型组小鼠表现出精神萎靡,头部下垂,四肢无力,眼神黯淡,目光呆滞,喜卧恶动,摄食减少,体质量明显下降,皮毛松弛无泽等一系列肾虚之象,并且伴有血清AL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BGP、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用补肾中药桂附地黄丸干预后其血清ALP、TNF-α水平有所降低(P<0.01或P<0.05),血清BGP、TGF-β1水平有所升高(P<0.05或P<O.01).结论 建立惊恐加房劳的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具有中医理论特色和操作的可行性.肾虚质小鼠存在骨代谢失衡的状态,其内在机理可能与细胞因子TNF-α、TGF-β1的异常有关,而补肾中药可以改善肾虚质小鼠骨代谢稳态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中药血清对骨质疏松症大鼠BMSC骨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实验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血清组、血清+TGF组、血清+BMP组、TGF+BMP组、综合诱导组,检测补肾中药含药血清对BMP-2、TGF-β1、Smad4、Cbfa1 mRNA表达,探讨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在诱导BMSC骨向分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综合诱导组能明显促进ALP、Coll、BGP、TGF-β1、、BMP-2的表达量;血清+TGF、TGF+BMP、血清+BMP联合使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各诱导在促进BMSC向OB分化过程中,通过上调TGF-β超家族/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4以及Cbfa1 mRNA水平,对骨向分化起到了启动和促进作用。结论:各诱导组在诱导BMSC骨向分化的过程中,上调Smad4、Cbfa1mRNA水平可能是诱导各组促进BMSC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去卵巢所致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对小肠黏膜、肾组织CaBP—D9k、CaBP-D28k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纳米钙补肾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复制去卵巢所致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纳米钙补肾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牡蛎碳酸钙阳性药物对照组、骨疏康阳性药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应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DU640核酸蛋白分析仪检测骨吸收指标-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以评价动物模型的成立及药物疗效。检测小肠黏膜、肾组织CaBP-D9k,CaBP-D28k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及纳米钙补肾中药的疗效机理。结果成功复制去卵巢所致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模型空白组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血清TRAP、ALP活性均显著增高(P〈0.01),符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特点。模型空白组小肠黏膜CaBP-D9k mRNA、CaBP-D28k,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CaBP—D28k的蛋白表达亦有同样趋势,而肾组织CaBP-D9k mRNA、CaBP—D28k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提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肠钙吸收减少,骨转化率增高,尿钙流失增加。应用纳米钙补肾中药具有明显防治效果,对钙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明显上调小肠黏膜CaBP-D9k mRNA、CaBP-D28k mRNA及其的蛋白表达水平,即促进肠钙吸收增加;而肾组织CaBP-D9k mRNA、CaBP-D28kmRNA、CaBP-D28k的蛋白表达则有下调趋势,其作用机制与调整钙代谢平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Na+-K+-ATP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和骨疏康组。采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骨骼及骨骼肌Na+-K+-ATP酶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组织和骨骼肌组织Na+-K+-ATP酶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组和健脾组大鼠的骨组织和骨骼肌组织Na+-K+-ATP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活血组及骨疏康组骨组织和骨骼肌组织Na+-K+-ATP酶mRNA表达低于补肾组及健脾组(P0.01,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可能与骨骼及骨骼肌Na+-K+-ATP酶表达异常有关;补肾、健脾方法通过调控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骼及骨骼肌Na+-K+-ATP酶mRNA表达,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去势大鼠肾中钙结合蛋白-D9K(CaBP-D9K)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补肾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骨疏康组、牡蛎碳酸钙组.采用大鼠去势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补肾中药防治12周后取材,并用RT-PCR法和West-ern杂交法检测大鼠肾组织CaBP-D9K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大鼠肾组织可以在基因、蛋白水平表达钙结合蛋白CaBP-D9K;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组织中CaBP-D9K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有关.结论:补肾中药通过调节大鼠肾组织中钙结合蛋白CaBP-D9K基因和蛋白表达,促进钙的吸收,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补肾方对卵巢摘除骨质疏松大鼠Wnt通路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龟鹿二仙胶组、二仙汤组、补肾活血组、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每组10只。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术后30天进行相应的给药实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rosslaps)、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含量;以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大鼠股骨的骨密度;用RT-PCR检测右侧股骨髓LRP5、Wnt2、β-Catenin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RP5、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血液PINP浓度、β-Catenin mRNA、LRP5 mRNA、Wnt2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β-Crosslaps 浓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3组中药组骨密度、血液PINP浓度、LRP5 mRNA、β-Catenin mRNA、Wnt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血液β-Crosslaps浓度显著降低(P<0.01),补肾活血组骨密度及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补肾方剂组。结论:补肾方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去卵巢大鼠成骨细胞增殖而改善骨质疏松症,补肾活血组方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六味地黄汤组20只,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进行5/6肾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分离肾被膜不切除肾脏,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六味地黄汤组予以六味地黄汤灌胃[生药6.75g/(kg·d)],其余各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天1次,共给药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7(BMP-7)及其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GF-β1和BMP-7蛋白表达面密度值增加(P0.01),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BMP-7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TGF-β1表达面密度值降低,平均灰度值增加(P0.01),BMP-7表达面密度值增加,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TGF-β1mRNA表达水平下调,BMP-7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通过下调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上调BMP-7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抑制CRF大鼠肾小管的EMT,可能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益肾填精、补钙壮骨中药复方对骨形成蛋白-4(BMP-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空白组、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低剂量组、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中剂量组、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高剂量组、骨疏康颗粒组、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组。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益肾填精、补钙壮骨中药复方防治12周后进行取材及实验指标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骨密度;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骨组织BMP-4和Smad5、6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空白组比较,中药复方各剂量组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BMP-4、Smad5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mad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益肾填精、补钙壮骨中药复方可明显上调BMP-4和Smad5 mRNA表达,下调Smad6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