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参皂苷作为人参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由于水溶性差,人参皂苷在临床生物利用度很低。文章查阅了近年来的国内外人参皂苷新型给药系统相关文献,主要有脂质体给药系统、纳米粒给药系统、乳剂给药系统、微球给药系统。这些给药系统大大提高人参皂苷生物利用度,并具有一定的缓控释或靶向能力。此外,胶束、囊泡、纤维膜等也被用于人参皂苷给药系统的开发。目前用于人参皂苷上的载药系统开发不够深入全面,今后,人参皂苷新型给药系统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功能及多种给药系统相结合。本文通过人参皂苷新型给药系统综述及展望,可对更多抗肿瘤药物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5种中药不同组合对小鼠S180肉瘤抑制作用及抗血管形成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疗效较好的抗血管生成复方中药新药。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7组:A组:生理盐水组;B1-5组:5种中药不同组合(B1:藤黄酸、人参皂苷、斑蝥素;B2:藤黄酸、人参皂苷、青蒿琥脂;B3:斑蝥素、人参皂苷、青蒿琥脂;B4:藤黄酸、人参皂苷;B5:藤黄酸、苦参碱);C组:沙利度胺组。取上述药物灌胃连续10d,给药结束第2天处死小鼠,测量肿瘤质量和体积,免疫组化检测CD31蛋白含量,检测肿瘤血管生成密度。结果:在这5种中药不同组合中,发现藤黄酸、人参皂苷、斑蝥素组合抑制小鼠S180肉瘤及抗血管生成作用最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藤黄酸、人参皂苷、斑蝥素组合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和抑制血管生成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药五加皮抗肿瘤作用体内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中药五加皮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五加皮提取物在体内外的抗肿瘤细胞作用,为五加皮抗肿瘤新药开发、研制提供依据。经皮下注射肿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通过灌胃给药检测五加皮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用^3H—TdR掺入法测定了肿瘤细胞增殖反应;用凝胶层析法初步分离、纯化了五加皮抗肿瘤成分。结果:五加皮提取物对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而且有较好的量效关系。五加皮提取物经口投入荷瘤小鼠后,实验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小鼠好,肿瘤生长较慢,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经凝胶层析分析,分离得到一种对肿瘤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成分,分子量为64kda。结论:中药五加皮不仅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体内也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其抗肿瘤活性与一种分子量为64kda的蛋白质成分有关,该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和作用机理研究,对五加皮抗肿瘤作用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的频率、节律等活动异常的一种疾病,中药中生物碱、黄酮、皂苷、挥发油、酯类、萜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影响Na+、Ca2+以及K+通道,使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延长,进而对肾上腺素、缺血复灌以及氯化钙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抵抗作用。本文对这几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以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抗心律失常新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临床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系统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手段,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皂苷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具有来源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等优点。中药皂苷作为中药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中药皂苷类成分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虽然中药皂苷类成分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众多,但目前尚缺乏对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T2DM作用及机制研究的系统综述。故该文围绕中药皂苷类成分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苷酶活性、降低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等降糖机制进行系统归纳,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皂苷类成分的降糖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药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痴呆作用,其中含皂苷成分中药治疗痴呆疗效可靠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抗痴呆的机制主要通过参与神经生化、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与血管机制等途径。对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相关机制的有关文献加以分析综述,为含皂苷成分中药的进一步药理研究和痴呆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指动脉内膜的斑块形成 ,斑块由脂质和纤维等成分组成 ,其发生的确切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一般认为是脂质代谢异常 ,内皮细胞氧化损伤 ,血栓形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临床上抗 AS药包含了调血脂药、抗氧化剂 ,抗血栓药等多种类型。皂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中草药中的活性物质 ,近年来皂苷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并有一些总皂苷开发成为心血管新药 ,皂苷能通过调节血脂 ,抗脂质过氧化 ,抑制血小板功能等途径发挥抗 AS作用。1 调节血脂人参总皂苷 5 0、10 0 m g/ kg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以头痛、记忆力减退、瘫痪和癫痫发作为典型症状,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由于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对于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寻找和开发新型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成为热点问题。皂苷是一类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多种皂苷类成分已明确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如人参皂苷、黄芪皂苷、柴胡皂苷、薯蓣皂苷等。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中药皂苷类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中皂苷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中草药中皂苷类有效成分在免疫调节、护脑、护心、延缓衰老、抗肿瘤及对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 ,认为随着中草药中皂苷类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皂苷类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为中药新药开发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中皂苷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就中草药中皂苷类有效成分在免疫调节、护脑、护心、延缓衰老、抗肿瘤及对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认为随着中草药中皂苷类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皂苷类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为中药新药开发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徐世一  刘秀波  陆佳欣  张占平  阎雪莹  马伟 《中草药》2022,53(23):7613-7623
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难点问题。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验,不同中药的抗肿瘤机制也不尽相同。中医认为肿瘤即为“邪”,中医药抗肿瘤的主要思路就是“补气扶正”,黄芪被称为“补气诸药之最”,是肿瘤方剂中的常用药材。现代研究也证实了黄芪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及皂苷类等成分。除此之外,黄芪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增敏和逆转多药耐药等作用。黄芪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与新血管生成、抑制炎症反应和逆转多药耐药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IV等主要成分有着极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总结近年来黄芪在抗肿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黄芪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和分子机制,为促进黄芪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并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药槐米主要含有黄酮、皂苷、甾醇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本文对槐米二十余年来化学成分、炮制研究、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为槐米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近十年来中药中三萜皂苷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文献分析评述。结果发现中药中三萜皂苷抗肿瘤活性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活性成分大部分属于四环或五环三萜皂苷;且存在一定构-效关系:糖基对于细胞毒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上述文献资料为进一步开发抗肿瘤药物及充分利用中药皂苷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骨健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及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健口服液是浙江省中医院和浙江省骨关节病中心研究开发的医院制剂,由黄芪、丹参、杜仲、当归、延胡索、菟丝子等数味中药制成,具有益气补肾、养血活血、通络壮骨之功效,临床治疗骨股头坏死疗效显著,现正研究开发成中药新药[1]。方中重用黄芪补阳升气、生血行滞,具有双向调节体液及细胞免疫,扩张痉挛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抗炎的作用,其生理活性成分为黄芪甲苷等皂苷类成分[2];丹参为方中臣药,具有活血通络、养血止....  相似文献   

15.
中药白头翁具有确切的抗肿瘤作用,但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白头翁皂苷口服给药途径存在较显著的吸收障碍,生物利用度较低,发挥广泛的生物转化。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白头翁五环三萜类皂苷发挥药效的关键区域、阶段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分析肠道菌群、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等对中药活性成分吸收的作用及其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以期探寻与药物吸收相关的肠道吸收屏障相关因素,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白头翁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而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依赖性。传统中药知母用于抑郁症的治疗由来已久。随着研究的深入,知母的活性成分知母总皂苷、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菝葜皂苷元、薯蓣皂苷元、知母宁以及知母皂苷B-Ⅲ等陆续被鉴定和开发。知母的作用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涉及了抗神经炎症、抗氧化应激、调节神经递质功能等机制,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潜力。结合文献,对知母及其活性成分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深入探究知母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皂苷类成分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磊  张卫东  张川  苏娟  柳润辉  周耘 《中草药》2005,36(2):295-298
皂苷类成分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许多皂苷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其抗肿瘤机制复杂多样,因此皂苷作为天然抗肿瘤药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综述了皂苷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及皂苷目前在临床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通过对皂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系统阐述,为皂苷抗肿瘤的进一步药理研究、构效关系研究以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五环三萜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程晓华  熊玉卿 《中草药》2007,38(5):792-795
五环三萜皂苷是天然产物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大多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前景十分诱人。随着五环三萜皂苷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药理学作用机制的阐明和新药研发已成为此类化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就国内外学者对五环三萜皂苷抗肿瘤、护肝、抗炎、以及机体免疫调节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皂苷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紫花苜蓿皂苷的抗肿瘤活性,为利用紫花苜蓿皂苷开发具有抗肿瘤前景的药用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紫花苜蓿皂苷;采用MTT法和双荧光染色法研究紫花苜蓿抗肿瘤活性.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皂苷能抑制人肝癌细胞的活性,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双荧光染色法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皂苷作用后人肝癌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紫花苜蓿皂苷具有较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0.
半枝莲为民间常用抗肿瘤药,随着中药现代技术的应用,对其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作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对黄芩属植物半枝莲提取物及黄酮成分的抗肿瘤药理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半枝莲进行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