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了变温下沥青混合料的剪切疲劳变形,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不只在升温阶段产生剪切疲劳变形增量,在降温阶段也会产生剪切疲劳变形增量;随温度的变化,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变形呈跳跃性增长,这与实际路面车辙增长趋势相似.通过典型温度变形叠加方法的比选,在时间硬化叠加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变温下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变形的叠加模型.由于该模型考虑了疲劳变形的非线性以及温度的作用顺序,因此较好地拟合了变温下沥青混合料的剪切疲劳变形.  相似文献   

2.
详细地对城市道路刚性路面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从温度疲劳应力和荷载疲劳应力两方面对路面进行了详细的验算,并与规范的要求进行比较,以验证城市道路刚性路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黄娟 《安徽建筑》2019,(3):163-165
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福建东山地区瞬态连续变温下沥青混凝土的蠕变变形进行数值分析,通过记录天气数据及ABAQUS软件搭建连续变温的温度场,并将其导入至蠕变分析模型中,通过分析车辙出的蠕应变、弹性应变、非弹性应变及剪应力云图,了解了沥青混凝土在瞬态连续变温下蠕变发生机制,计算结果对于该地区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具有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常见道路路面沥青工程中铺装层疲劳破坏的几种形式进行总结,分析了现场路面直道疲劳破坏现象,采集并研究了该项目现场车辆行驶数据,从而针对该项目总结了直道疲劳破坏的原因和对应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疲劳断裂力学理论和材料试验为基础,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扩展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和偏荷载作用下各影响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结合路面结构初始状态的荷载响应,回归得到了路面的疲劳寿命预估方程。结果表明,路面疲劳主要是由偏荷载作用于横向裂缝导致,疲劳寿命随面层整体模量和轴载增长而递减,随基层模量、路基模量、中面层厚度、基层厚度增长和车速而递增,随下面层厚度的增长先减后增。回归得到的疲劳寿命预估方程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加全面,为我国路面结构设计和科研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易昕  王志峰  过年生 《山西建筑》2010,36(35):264-265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表面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Paris公式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对自上而下裂缝的疲劳扩展规律与疲劳寿命的影响,给出了路面材料选取与路面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炜  李峰  吴俭 《山西建筑》2010,36(17):259-260
通过研究沥青路面面层疲劳损伤机理,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沥青稳定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疲劳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从而提高路面设计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于孙相 《山西建筑》2012,38(28):146-147
对混凝土路面板在动态荷载及静态荷载两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得出行车静荷载作用下路面板疲劳寿命比行车动荷载作用下疲劳寿命大的结论,为混凝土路面板的疲劳寿命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兆坤 《广东建材》2009,32(12):66-67
由于试验室与路面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室内疲劳试验大都低估了材料的实际的疲劳性能,且室内疲劳试验的影响因素众多,各个因素都对疲劳试验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由室内疲劳试验所获得的疲劳方程并不能直接用于实际道路的疲劳寿命预估。为了使室内疲劳试验的结果符合路面实际疲劳响应状态,必须对室内疲劳试验所得的疲劳方程进行修正和调整,以便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10.
张跃进 《山西建筑》2006,32(18):330-331
阐述了重载交通作用对沥青路面疲劳以及车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剪应力在面层的分布,针对剪应力是造成路面疲劳和车辙的主要因素,从路面的材料设计及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重载路面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温度和荷载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路面结构体的破坏,准确把握路面结构体的温度变化状况是深入分析路面破坏演化规律的前提.基于沥青混凝土为温度敏感性材料的这一特性,认为路面结构体材料的导热系数为温度的函数,建立了日周期变化外界环境作用下路面结构体温度场的非线性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考虑路面材料的变导热系数更能准确把握路面结构体的温度分布状况,日变化的外界温度对路面结构体温度场影响在有限的深度范围内(50cm),而面层范围内(15cm)是温度变化最剧烈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应力荷载的耦合效应是评价沥青路面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温度梯度和外荷载是路面结构变形和破坏的直接原因。基于沥青混合料热粘弹变形理论,建立了高温动态载荷作用下路面破坏的耦合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沥青路面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沥青路面破坏的关键因素。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用于沥青路面日变温度分析是可靠的。天气情况对监测结果有很大影响,温度变化直接影响模量,进而影响压缩性和抗剪强度,但对竖向应力影响不大。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沥青路面变形的监测和模拟结果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沥青路面的优化设计和损坏控制技术提供了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3.
李建平 《山西建筑》2008,34(10):295-296
从路面结构设计、路面原材料、施工质量、路面渗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以及摊铺等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形成的原因,为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海眉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11):143-144,147
经过总结发现对于高等级公路,常发的损坏形式有如下几种:水损坏、车辙损坏、因为低温造成的开裂等等,影响这些损坏状况的直接并且是主要的因素为位于路面中上层的混合料的密实状况.基于此,论文主要对沥青道路路面密实度测评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浇筑式桥面铺装方案MA是当前钢桥面铺装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铺装方案,然而该铺装方案在我国华南地区应用状况却不是很好。由于目前仍然没有标准的MA混合料设计规范,而MA由于其较小的孔隙率都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通过大量调查发现MA混凝土在我国华南地区应用的主要破坏形式是车辙和疲劳开裂。通过硬度值、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研究了MA的高温性能,采用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MA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MA混合料的级配可以改善MA的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最后通过试验路段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非荷载性裂缝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缺陷之一。早期裂缝对路面使用性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然而,裂缝的扩展最终会导致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错综复杂,不过可以将这些复杂原因引起的裂缝归结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温度裂缝和反射裂缝是非荷载裂缝的两种主要形式。从非荷载性裂缝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梯度裂缝和反射裂缝形成的机理,指出温度梯度是引起路面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裂缝和温度裂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SMA混合料在湿热地区桥面铺装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施工关键技术。结果表明:SMA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渗性,可应用于桥面铺装工程。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damage diagnosis of cable-stayed bridges based on the variation of cable forces. The air temperature is firstly adopted to eliminate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effects from the cable force variation. The instant damage scenario caused by earthquake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methodology recently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The other two damage scenarios regarding the unequal settlement and the asphalt pavement overlay are also considered. For these two types of long-term damages, a new approach by taking the moving average is established to remove the daily variations. A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subsequently obtained to take out the long-term temperature effect from the averaged variation history of cable force. According to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Ai-Lan Bridge, the thresholds for diagnosing the long-term damages are determined. The FE models for Chi-Lu Bridge and Ai-Lan Bridge are then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various damage scenarios and assess the diagnosis methodolog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mild seismic damages can be effectively detect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 unequal settlement reaching 9 mm or more is also found to be feasible. Moreover, the asphalt pavement overlay with a thickness of 3.2 cm can be distinctly detected.  相似文献   

19.
何志勇 《山西建筑》2008,34(12):289-290
分析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损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如何评定旧混凝土的路面路况,重点介绍了旧混凝土路面加铺厚度的计算,指出混凝土路面结构厚度设计应考虑车辆超载带来的潜在不利因素,从而使路面加铺结构和厚度满足承载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性沥青混凝土在武汉城市道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来,在武汉城市道路进行的大面积改造工程中,以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主要材料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的确定以及施工工艺。应用情况表明,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对高温防车辙、低温抗裂缝、雨季抗水损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