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不同剂量GnRH-a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比较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2-02~2004-01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手术方式为开腹或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或切除术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凝或切除术(保留子宫)。56例术后前瞻性分为两组,实验组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26例,盆腔痛性结节11例,疼痛(痛经或/及性交痛)9例。对照组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30例,盆腔痛性结节10例,疼痛[痛经或(及)性交痛111例。两组年龄、体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期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去顶术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对卵巢储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下去顶术组40例和卵巢囊肿切除术组40例;观察比较术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如月经、围手术期体征、盆腔疼痛转归、卵巢体积、两年自然妊娠率等.结...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例1:女,34岁.诊断子宫腺肌病、右卵巢巧克力囊肿,于月经周期第26天,即2000-09-26行子宫次全切除及右卵巢巧克力囊肿切除术,术中见盆腔粘连严重.术后3 d,t37.8~38.5℃,下腹痛,7 d拆线,切口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同盆腔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85倒腹腔镜诊断的内异症病灶行切除术,并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腹腔镜诊断不同类型内异症病灶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85例腹腔镜诊断的内异症患者中,55例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获取148份内异症腹膜病灶组织;69份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盆腔内异症病灶中蓝色病灶最常见,占32.5%(70/217),其次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占31.8%(69/217)。腹腔镜诊断盆腔内异症与病理诊断比较,阳性预测值(PPV)为70.0%。其中以蓝色病灶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病理诊断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1.40/及89.9%。结论 腹腔镜诊断盆腔内异症病灶,并不一定均能被病理检查证实。但对蓝色病灶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盆腔填纱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后盆腔仍渗血,应用盆腔填塞肾上腺素盐水纱垫压迫止血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盆腔填塞肾上腺素盐水纱垫操作方便,对子宫切除术后无法结扎止血的盆腔渗血止血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收治的10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分期Ⅰ~Ⅳ)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101例中98例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30~240min,平均(92.1±39.9)min.行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51例、双侧囊肿剥除术20例、单侧附件切除术18例、囊肿切开囊内热凝术4例,同时行子宫神经去除术1例.对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均行电烧灼术.头2年中有3例因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出血止血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输尿管损伤各1例.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时需充分分离粘连,尽可能彻底去除囊肿壁,并努力寻找、破坏囊肿周围的所有子宫内膜种植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盆腔韧带悬吊对盆底重建的影响。方法行全子宫切除术4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25例,行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盆腔韧带悬吊,对照组(B组)22例,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分析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盆腔韧带悬吊对盆底重建的影响。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长度及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例术后无阴道顶端脱垂、张力性尿失禁发生.对照组22例术后一年有ll例阴道顶端脱垂,4例张力性尿失禁,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盆腔韧带悬吊对于盆底重建,防止术后盆腔脏器脱垂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比较2009-03—2011-0136例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40例同期开腹行该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病率等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率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且与开腹行此类手术相比同样安全有效。不失为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物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物80例.结果 用腹腔镜行囊肿剥除术63例,附件切除术17例,对合并不孕的11例,同时行盆腔粘连松解术及输卵管成型术,术后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物安全、有效、术后发热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机体应激反应小、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腹式子宫切除术中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式子宫切除术中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对术中、术后影响。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5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192例;对照组(缝合盆腔脏层腹膜)365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止痛药的应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的平均手术时间较缝合的少11min,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率、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盆腔脓肿、肠梗阻)、排气时间、应用止痛药、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式子宫切除术中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腹式子宫切除术中不必进行腹膜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1月~2006年12月19例接受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情况,总结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成功17例,次广泛全切2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42.3±55.1)min,术中出血量(356.4±136.8)mL,淋巴结切除(19.4±3.5)个,术中重要脏器损伤发生率1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0%,近期术后复发率10.6%.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以作为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 之一,短期效果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7岁.主因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年,发现盆腔实性包块5d入院.患者于2年前因子宫多发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1年复查B超提示盆腔未见异常.术后无阴道出血、排液.于5d前睡眠中突感上腹绞痛不适,持续2-3min后转为全腹胀痛,以下腹为重,伴恶心,不发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聚桂醇治疗不同大小腹、盆腔囊性病变的治疗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就诊的腹、盆腔囊性病变患者76例,其中肝囊肿23例、肾囊肿1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23例、子宫切除术后淋巴囊肿8例及盆腔包裹性积液6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腹、盆腔囊性病变聚桂醇硬化剂治疗。按病变大小分为囊肿最大径≥8 cm组(29例)与囊肿最大径<8 cm组(47例)。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超声随访观察治疗疗效,囊肿完全消失为治愈,囊肿较治疗前体积缩小程度大于75%但未完全消失为有效。 结果聚桂醇治疗腹、盆腔囊性病变效果明显,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96.1%及100%;治疗后12个月治愈率达100%。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囊肿最大径<8 cm组疗效明显优于囊肿最大径≥8 cm组(χ2=18.86、9.80,P均<0.01)。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893)。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聚桂醇治疗腹、盆腔囊性病变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对于囊肿病变较大者,长期疗效也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6例术后发生尿潴留.结论 通过有效的预防性处置和护理措施,明显降低了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卵巢妊娠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卵巢妊娠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不孕症4年,发现盆腔包块1.5年入院。曾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定期复查B超,半年前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双侧附件包块,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到我院就诊,B超复查示附件囊肿,拟诊原发性不孕症、双侧卵巢囊肿、IVF-ET术后收入院。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粘连松解+宫腔镜检查+双侧输卵管通液术。术后予预防感染、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并多次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B超考虑合并异位妊娠可能,予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后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后诊断:原发性不孕;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左侧卵巢妊娠;IVF-ET术后。术后2周随访查HCG正常。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妊娠临床少见,临床应提高认识,接诊以左侧附件包块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者要考虑卵巢妊娠的可能,以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行腹部肌肉锻炼,盆底肌肉锻炼,个体化排尿训练,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2组均在术后第4天开始夹闭尿管,锻炼膀胱括约肌.观察2组术后第10天拔尿管后,经2~3次自然排尿后第2天B超检查提示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发生尿潴留2例,对照组8例,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能有效促进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尤以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最常见,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是近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普遍的方法,其优点是诊断治疗同时进行,可同时清除盆腔内异位病灶,创伤小,对于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但费用高,治疗过程复杂且易复发形成新的黏连,也存在术中因剥离困难,残留病灶等问题。术后相当一部分患者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用无水乙醇联合穿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属于新的介入治疗技术。我院生殖中心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不孕症患者给予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疗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与非脱垂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Ovid数据库(1994年—2010年),查阅《临床妇科学》,选择有关脱垂与非脱垂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相关信息,总结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全子宫切除后脱垂复发、非脱垂患者采用不同术式行全子宫切除后出现脱垂与子宫全切的关系。结果: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术+阴道修补术患者脱垂复发率为3.5%;非子宫脱垂患者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脱垂发病率为3.0%;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包括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脱垂发病率4.8%;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脱垂发病率6.9%;阴式子宫全切术后脱垂发病率0.6%。结论:脱垂或膀胱、直肠膨出是全子宫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但现阶段研究术后随访全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不能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揭示二者的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病灶旋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局限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病灶旋切术治疗,残留病灶采用单极法电消融术.对合并子宫肌瘤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者行粘连分离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术后现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49±19)%,23例(76.7%)痛经完全消失,9例(16.6%)痛经明显缓解,2例(6.7%)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病灶旋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后腹膜阴道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子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同时将盆腔腹膜与残留阴道壁吻合,盆腹膜顶端封闭,形成延长的阴道腔隙.术后观察随访3~15个月,观察有无增加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并发症和阴道长度变化及患者术后性生活情况.结果 9例患者经过随访未增加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并发症,9例患者阴道长10~12cm,无粘连、狭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61±5.5)d,均能完成正常性生活.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后腹膜阴道延长术能恢复患者阴道生理解剖结构,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而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