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引流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5年14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B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双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86.2 ml±28.5ml)少于B组(143.8ml±47.3ml)(P<0.01);总引流量A组(247.6±35.4ml)少于B组(328.3ml±34.8m1)(P<0.05);A组皮下积液率(12.5%)低于B组(16.7%),A组皮瓣坏死率为4.2%低于B组的5.6%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引流是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技巧对皮下积液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技巧对皮下积液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的乳腺癌患者418例,术中依据乳腺淋巴回流行淋巴管结扎,同时腋窝侧只留置一条皮下引流管行负压吸引,术后无需任何形式加压包扎。结果418例中仅12例出现术后皮下积液〉10天,发生率约为2.9%,所有积液患者在术后两周内〈14天拔除引流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依据乳腺淋巴回流行淋巴管结扎,是1种有效的预防皮下积液的手术方法,术后无需任何形式加压包扎且皮下只需留置腋窝侧一条负压吸引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几种常见的乳腺癌术后引流方式的疗效进而选择出一种最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2月的183例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引流方式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 双胃管腋窝胸骨旁环形引流+负压吸引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9.1%,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8.2%;单胶管腋窝引流+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31.1%,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22.2%;双胶管腋窝胸骨旁引流+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1.4%,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25%.结论 腋下胸骨旁双胶管引流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单纯腋下单管引流,有明显差异;单纯负压吸引组术后皮瓣血运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有明显差异;双胃管引流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双胶管引流,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剑辉  栾世超  周宪方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132-1134
摘 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方法的选择对皮下积液以及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患者术后不同引流方法,分为三组中心负压组(n=41)、单纯引流组(n=42)和一次性负压组(n=43)。[结果] 中心负压组首日引流量和总引流量高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中心负压组腋窝置管、胸壁拔管和住院时间短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与一次性负压组相比,中心负压组和单纯引流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更低(P<0.05);中心负压组积液严重程度低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中心负压组无皮瓣坏死发生。[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引流,能提高引流量、缩短腋窝置管、胸壁拔管和住院时间,能有效降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申郑堂  廖妮  郭旭辉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2):1545-1546
目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管和改良双管为双套管负压引流两种方法预防皮下积液效果。方法:将190例病人随机分为单管(105例)和双套管(85例)两组,观察二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管负压引流和双套管负压引流,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17.48%(17/105)和5.88%(5/85),P<0.05,差异显著。结论:乳腺癌术后利用双套管负压引流较单管负压引流较好地预防了皮下积液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的方法。方法: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280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均采用Stewart横切口,A组75例采用手术刀加电刀分离皮瓣,术后单根硅胶管持续负压吸引;B组75例采用手术刀加电刀分离皮瓣,术后普通橡胶管接胃引流壶负压吸引;C组65例采用单纯电刀分离皮瓣,术后单根硅胶管持续负压吸引;D组65例采用单纯电刀分离皮瓣,术后普通橡胶管接胃引流壶负压吸引。比较各组皮瓣坏死发生率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A、B、C、D四组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为4.00%(3/75),13.33%(10/75),13.85%(9/65),29.23%(19/65),A、B,A、C,B、D,C、D两组间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5.33%(4/75),16.00%(12/75),18.46%(12/65),33.85%(22/65),A、B,A、C,B、D,C、D两组间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术中应用手术刀加电刀分离皮瓣,术后采用单根硅胶管接持续负压吸引,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7.
李侠  张沛 《实用癌症杂志》2016,(9):1456-1458
目的 观察自制乳腺癌专用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8例.2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对照组使用普通多头胸带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我科设计制作乳腺癌专用胸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在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专用胸带使乳腺癌术后总引流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减少,降低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术后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2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两部位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对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将1998~2007年在我院行标准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24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6例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和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120例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对照组中有25例(19.8%))发生皮下积液,13例(10.3%)发生皮瓣坏死;观察组中8例(6.7%)发生皮下积液,6例(5.0%)发生皮瓣坏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莫春连  何沙  卢永刚 《实用癌症杂志》2012,27(4):382-383,3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手术技巧及合理的引流、护理,以预防皮下积液发生。结果 80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发生皮下积液(16.3%),9例经反复穿刺抽液,2例经调整引流管位置,2例经重新置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等治疗,2周内治愈。结论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明显降低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纤维板切除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期手术切除纤维板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2008年在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9例乳腺癌患者,均置管时间超过15日,行传统处理无效.局麻下行胸壁皮瓣纤维板切除后重新置管、缝合,用绷带加压包扎.结果:9例病人术后无1例发生皮下积液,引流管平均引流时间为(3.00±0.13)d.结论:Ⅱ期手术切除纤维板可以有效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难治性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