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致肺损伤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致肺损伤的伤情特点.方法 长白猪12只,体重30~40 kg.用初速为(773.1±12.4)m/s 的0.37 g三角破片弹致伤,瞄准猪右后肢外侧臀股二头肌中心处射击.观察记录动物伤道情况,伤后48 h解剖观察肺脏大体及光镜改变.结果 肢体高速破片伤后,有8只(66.7%)动物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片状或点状出血.出血较重的部位伴有肺水肿、局灶性肺不张,部分可见气管内血性泡沫样液体.光镜下见肺间质出血,肺泡破裂融合,白细胞浸润.总体伤情为轻、中度肺损伤,心、肝、脾、肾、肠等未见明显损伤.结论 肺是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时远达效应的主要靶器官,提示治疗原发伤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自1996年9月~2001年12月我科共收治该类患者7例,髋关节后脱位按Epstein分型:Ⅰ型5例,Ⅱ型2例,所有病例均行神经探查、松解手术。结果7例获11个月。5年随访,按Sunder land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标准评定:优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5.7%。结论臀部坐骨神经损伤是髋关节后脱位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复位脱位、早期探查、松解神经等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兔坐骨神经火器性断裂伤与震荡伤模型,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中枢神经元的凋亡规律。方法 113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火器伤组、切割伤组、正常对照组3组。在伤后6小时、1、3、7、14、28天等6个时相点取材观察计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细胞,及凝胶电泳检测凋亡细胞的DNA。结果火器伤组伤后1天~1周时脊髓伤侧前角神经元计数与正常组和切割伤组同时相点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周时神经元数与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切割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火器伤组伤后6小时即可见到脊髓神经元凋亡细胞,凋亡发生的高峰期为伤后第7天,而正常对照组无凋亡阳性细胞出现,切割伤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且时间滞后。结论 与火器性坐骨神经震荡伤相比,火器性坐骨神经断裂伤后脊髓神经元凋亡出现早,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前角神经元数量减少明显。  相似文献   

4.
猪下颌骨枪弹伤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猪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子弹侵彻下颌骨过程,探讨颌面部枪弹伤有限元分析方法.方法 将CT所获得的本地猪下颌骨医学数字图像通讯(digital imagins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利用ANSA软件划分网格建立猪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LS-DYNA软件中仿真7.62 mm制式弹致伤过程,仿真结果与实体动物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三维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建立了几何外形高度相似的猪下颌骨枪弹伤三维有限元模型,成功仿真了7.62 mm制式子弹枪弹伤动态损伤过程,部分仿真数据与动物实验数据有较高一致性.结论 有限元法在颌面部火器伤基础研究中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严重腹部贯通伤致多发肠管损伤合并"致死三联征"(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本地雌性杂种猪6只,麻醉后行颈内动静脉置管用于监测血压、心率及补液。动物侧卧,以实验用模拟枪枪击腹部1次。枪击后经颈动脉放血20min,占总血量50%(35ml/kg)。40min后,采用生理盐水行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维持收缩压(SBP)>8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60mmHg,模拟4h院前救治阶段。进行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动脉血气、凝血参数及血常规检测。取心肌、肺、小肠、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枪击后出现多发肠管损伤、穿孔(每只动物8~10处)导致腹腔污染,肠系膜损伤导致局部肠管缺血、腹腔出血,无结肠及肠系膜大血管的损伤。至模型建立完成时1只动物死亡;5只生存动物均表现为典型的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复苏后均出现明显的低体温(33.3±0.5℃)、酸中毒(pH 7.242±0.064)及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病理检查提示心肌、肺、小肠、肝均存在明显组织损伤。结论本模型成功模拟"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复苏、院内治疗"三个阶段,成功引入"致死三联征",并伴有腹腔污染,其稳定性好,可复制性高,可应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院 1990年 1月~ 1998年 12月收治 13例交通事故致髋关节骨折、脱位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 ,现就其损伤特点及治疗原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3例 ,男 10例 ,女3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 36岁。均为机动车致伤。髋关节骨折按Letournel分类 :后壁骨折 7例 ,后柱骨折 3例 ,后壁合并后柱骨折 3例。均为髋关节后脱位。坐骨神经损伤 :完全性损伤 4例 ,不完全性损伤 9例。其中腓侧全瘫 3例 ,不全瘫 4例 ,腓侧与胫侧不全瘫 2例 ;早期误、漏诊 4例 (2~ 14d 3例 ,40d 1例 )。其他合并伤 :股骨干、胫腓骨干骨折各 2例 ,胫骨髁间嵴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Foxo3a在腰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42只成年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行坐骨神经夹伤术.运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对腰段DRG中Foxo3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坐骨神经夹伤后1 d,腰段DRG中Foxo3a蛋白表达开始明显下降,第2天达到最低值,随之逐渐升高,于4周后接近正常水平.坐骨神经夹伤后2 d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DRG中的表达均开始上调,在7 d达到最高点,GAP-43则保持较高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Foxo3a表达下降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内,并且PCNA与神经元细胞几乎无共定位,与神经胶质细胞共定位明显.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Foxo3a在腰段DRG中的表达减少可能与神经胶质细胞增殖和轴突再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周围神经火器伤和切割伤CIDE-B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检测,并与神经细胞的凋亡进行对比,探讨CIDE-B的变化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113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火器伤组、切割伤组、正常对照组。在伤后不同时相点取材,以RT-PCR法检测CIDE-B mRNA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检测CIDE-B mRNA的形态学分布,Western blot检测CIDE-B的蛋白水平。结果神经损伤后脊髓内CIDE-B mRNA表达增强。火器伤组增加的幅度较大,第1天开始增加,7d达到峰值,持续到2周,4周回落;切割伤组表达增加延迟,幅度也小。蛋白水平的变化与此相一致。正常对照组脊髓组织有少量的CIDE-B mRNA表达,分布于脊髓神经元细胞胞浆内。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神经元CIDE-B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增强,组织学分布在脊髓灰质内,火器性损伤改变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重度腹部枪伤伴失血性休克行损伤控制手术与传统一期手术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雌性本地杂种猪腹部枪伤及放血后建立肠袢多处伤及失血性休克模型后,32只动物随机分为2组(n=16):传统手术组(CS组)和损伤控制组(DCS组)。经适量晶体液复苏后行剖腹探查。CS组行损伤肠管切除端端吻合、腹腔冲洗、确定性关腹;DCS组行肠管残端血管钳夹闭、结扎、腹腔冲洗、临时关腹。记录手术时间、输液量、失血量、小时尿量,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气、凝血指标等。术后6h,每组处死6只动物,取心肌、肺、小肠和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10只动物用于观察创伤后24h生存率。结果两组间失血量、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差异(P=0.05);与CS组比较,DCS组的手术时间(1.1±0.2hvs2.4±0.3h,P<0.01)短、输液量(3204±254mlvs3756±313ml)少(P<0.05)、小时尿量多、心率慢,酸中毒和凝血障碍较轻。DCS组的组织损伤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较CS组更低。尽管DCS组创伤后24h生存率(80%)的数值高于CS组(50%),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75)。结论损伤控制手术较传统手术的手术时间短、输液量少,能更快纠正酸中毒、凝血障碍和低体温,避免进一步加重休克复苏后的再灌注损伤和炎症反应、维护多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家兔坐骨神经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健康新西兰家兔30只,使用信封法分为2周、2个月及4个月3组,每组10只,直视下在兔的实验侧坐骨神经旁植入125I粒子10粒,对照侧植入无放射活性空粒子10粒.按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划设计布源,90%处方剂量集中在所研究的坐骨神经局部.术后2周、2个月及4个月行双侧坐骨神经神经电生理测定及大体观察、光镜观察和电镜观察.将同为4000放大倍数的电镜照片分为100(10×10)个方格,出现非特异性改变占1个方格则计数为1%.所测指标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2周、 2个月、4个月组兔实验侧坐骨神经的近心端动作电位强度分别为(0.52±0.26)、(0.60±0.19)、(0.48±0.17)V,对照侧分别为(0.59±0.19)、(0.60±0.15)、(0.53±0.13)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1、0.03、0.67,P值均>0.05),2周、2个月、4个月组兔实验侧坐骨神经远心端动作电位强度分别为(0.51±0.15)、(0.52±0.11)、(0.53±0.15)V,对照侧分别为(0.52±0.10)、(0.56±0.12)、(0.54±0.10)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5、0.74、0.17,P值均>0.05);2周、2个月、4个月组兔实验侧坐骨神经近心端动作电位最大振幅分别为(13.18±4.09)、(12.78±4.42)、(12.09±1.20)mV,对照侧分别为(10.55±4.21)、(10.31±4.22)、(12.88±3.54)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7、1.36、0.50,P值均>0.05),2周、2个月、4个月组兔实验侧坐骨神经的远心端动作电位最大振幅分别为(11.18±3.38)、(11.68±3.21)、(12.52±3.09)mV,对照侧分别为(11.56±4.80)、(10.71±3.40)、(11.67±2.48)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9、1.01、0.55,P值均>0.05);2周、2个月、4个月组兔实验侧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0.56±9.46)、(38.79±5.78)、(39.44±8.64)m/V,对照侧为(42.56±6.59)、(44.64±7.53)、(43.33±6.05)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7、1.94、0.01,P值均>0.05).大体学观察和光镜观察实验侧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不明显;电镜观察可见到有髓神经鞘分层、塌陷、崩解等变性改变;神经鞘膜细胞和神经轴突内可见线粒体肿胀、空泡化.非特异性变化2周组为60%-70%,2个月组为50%左右,而4个月组下降到30%左右,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均为-3.79,P<0.05).结论 该实验剂量下放射性125I粒子对家兔坐骨神经的组织影响以超微病理下的非特异性变化为主,对神经的生理功能影响微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嗅球成鞘细胞(OE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SAL)组和实验(OFCs)组,采用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的坐骨神经,硅胶管内给予等渗盐水或培养成活的新生大鼠OECs,分别于伤后7,14,30d应用尼氏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神经损伤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数目和胆碱酯酶(ChE)及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结果:与SAL组比较,伤后7,14和30d,OECs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率分别降低了7.04%,6.44%,和9.72%(P<0.0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ChE活性变化幅度分别降低了4.03%,4.25%和5.72%(P<0.01),ACP的变化幅度分别下降了51%、64%和92%(P<0.01),结论:OECs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高速弹丸震荡伤后腰段脊髓运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凋亡规律。方法:65只大耳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高速弹丸震荡伤组(震荡伤组)和功能伤组,震荡伤组致伤靶点为兔右大腿外侧坐骨神经体表投影线中点,切割伤组在同一水平切断右坐骨神经,应用DNA电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定性定量检测。结果:震荡伤组伤后2周运动神经元数明显减少,伤后1,2周,可见TUNEL阳性运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DNA电泳出现凋亡梯形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亚二倍体峰,震荡伤组伤后1,2周,细胞凋亡百分比分别为10.6%和26.4%,切割伤组仅在4周时有少量阳性运动神经元,结论:与切割伤组比较,震荡伤组细胞凋亡发生早,数量多,凋亡是坐骨神经高速弹丸震荡伤后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切除120只大鼠左侧6mm长坐骨神经,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分别行NGF CNTF、CNTF、NGF、等渗盐水(NS)靶肌肉注射。伤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形态学和S—100α、神经中丝200(NF200)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NGF和CNTF组SFI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数目和S—100α、NF200阳性轴突计数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联合应用NGF和CNTF可明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坐骨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坐骨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1990年1月至2000年7月对28例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单纯松解术、神经松解+部分吻合术、重新吻合术和神经移植术。根据Sunderland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标准判断疗效。结果 本组2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平均2年6个月。按上述标准评定优7例,良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54.5%。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手术后疗效欠佳与其解剖特点有关,如果坐骨神经损伤或初次手术后3个月以上神经功能仍毫无恢复,Tinel征及肌电图检索提示神经无向远端再生的迹象,应积极地手术探查,术中电生理监测对决定手术方式及预计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OEC)-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细胞外基质成分(extracellular matrix,ECM)-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 acid),PLGA]桥接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外周靶器官及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15 mm缺损模型后,用OEC、SC、ECM以及自行制备的PLGA导管,构成OEC-SC-ECM-PLGA桥接体进行修复,同时设OEC-ECM-PLGA组、SC-ECM-PLGA组、ECM-PLGA组、PLGA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在术后1,3,6,9周行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及运动终板检测,并于术后9周行CM-Dil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逆行示踪检测.结果 术后各组动物术侧腓肠肌湿莺和运动终板数量下降,3周后除ECM-PLGA组和PLGA组外,腓肠肌湿重和运动终板数量逐渐增加.9周时OEC-SC-ECM-PLGA组腓肠肌湿重、运动终板数量及运动终板长轴长度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周时CM-DiI和CB-HRP逆行示踪结果显示,OEC-SC-ECM-PLGA组标记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EC-SC-ECM-PLGA桥接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外周靶器官及脊髓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制新型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建立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理想实验研究模型,评估该模型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方法利用医用乳胶管制成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管以中轴左右对称,垂直长度为lOmm,管外径2mm,内径1.8mm。用其桥接60只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A组:空白对照,B组:医用几丁糖凝胶100μl;C组:医用几丁糖凝胶100μl 20ng/μl神经生长因子(NGF)5μl和医用几丁糖凝胶100μl 60ng/μl睫状神经营养因子(12NTF)5μl。通过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坐骨神经的再生情况。结果桥接管无移位、变形、塌陷及裂开,且桥接管周围组织炎性反应轻,病理学检查为网状纤维和新生血管;术后4,8,12周时,A组和B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无显著性差异,而c组CNTF侧再生纤维明显优于NGF侧。结论用新型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是研究周围神经缺损再生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Cytokines are essential cellular modulators of variou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activities,including peripheral nerv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However,the molecular changes of these cellular mediators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re still unclear.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cytokines critical for the regenerative process of injured peripheral nerves.Methods:The sequencing data of the injured nerve stumps and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DRG) of Sprague-Dawley (SD)rats subjected to sciatic nerve (SN) crush injury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genes coding for cytokines.PCR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the sequencing data.Results:A total of 46,52,and 54 upstream cytokine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SN at 1 day,4 days,and 7 days after nerve injury.A total of 25,28,and 34 upstream cytokine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DRG at these time points.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some essential upstream cytokines are displayed in a heatmap and were validated by PCR.Bioinformatic analysis of thes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upstream cytokines after nerve injury demonstrated that inflammatory and immune responses were significantly involved.Conclusions:In summary,these findings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dynamic changes in cytokines in the SN and DRG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nerve crush injury in rats,elucidate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ytokines,especially the important roles in inflammatory and immune responses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and thu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treatments for peripheral nerv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素达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元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出生后3d和成年大鼠各30只,均分为对照组、伤后3,7,14,21,28d6组。切断不同鼠龄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复制周围神经损伤模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NTF阳性脊髓运动神经元,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脊髓CNTF阳性运动神经元的吸光度值,从而间接反映脊髓运动神经元CNT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