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提高钢铁件序间防锈时间,对防锈液配方和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电化学性能测试及湿热试验等方法考察了经防锈液处理的铁片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防锈溶液组成为150 m L/L磷酸,14 g/L氧化锌,26 g/L硝酸锌,4 g/L硝酸镍,5 g/L乙醇,20 g/L马日夫盐,10 g/L亚硝酸钠,8 g/L乌洛托品,对钢铁件的耐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一种新型的水性防锈剂及其制备工艺技术,以硅酸锂溶液为基料、加入六次甲基四胺、KH550水乙醇溶液、磷酸二氢锌、有机酸进行复配,复配出一种具有协同作用的的水性防锈剂.由正交实验获得较佳工艺条件:每200 mL水性防锈剂中,84 g M硅酸锂=4.0的硅酸锂溶液;0.03 g六次甲基四胺;0.025 g磷酸二氢锌;0.25 mL KH550水乙醇溶液;0.02 mL有机酸.在此条件下,试件在其中浸泡5 min后取出,于25℃条件下干燥2 h后,硫酸铜的点滴实验结果显示腐蚀痕迹出现在233 s后,耐盐水性能实验结果显示62 min后才出现腐蚀痕迹,中性盐雾实验结果显示361 h才出现腐蚀痕迹,防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以油脂、甘油、己二酸和1,6己-二胺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脂肪酸溶剂法和酰胺化改性,合成出了能够用于汽车防锈底漆的韧性酰胺蜡。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酯化温度200℃,酯化时间3 h;酰胺化温度190℃,酰胺化时间3 h;反应物最佳配比为油脂质量分数10%,m(己二胺实际添加量)∶m(己二胺理论添加量)=1∶1。在该工艺条件下产品滴熔点大于100℃,酸值与胺值均小于10 mg(KOH)/g,蜡膜明度L*大于80,表面平整细密,反复弯折不脱落、不断裂,达到了汽车防锈底漆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酸锂为改性试剂,硅灰石粉、氧化铝等为填料制备水性聚氨酯耐高温涂料。检测不同的硅酸锂用量对水性聚氨酯耐高温涂料稳定性、耐高温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乳液、硅酸锂、硅灰石粉、氧化铝、高岭土的质量比为4∶2∶3∶1∶4时,即当硅酸锂的添加量占涂料含量的15.5%左右时,涂料的各项性能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5.
磷化是应用于钢铁件涂料涂装工序间防锈和增大涂料与钢铁件附着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四合一”磷化处理液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磷酸200 mL/L,氧化锌35 g/L,氟锆酸钾2.0 g/L,钼酸钠2.0 g/L,植酸25 mL/L,硝酸10 mL/L,柠檬酸2.0 g/L,硝酸镍1.0 g/L,O...  相似文献   

6.
CO2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对硅酸锂作为高温下吸收CO2的吸收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温度、Na或K等催化剂的添加量以及CO2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硅酸锂和其他高温下吸收CO2的化学吸收剂进行了性能比较,针对目前硅酸锂吸收CO2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梁宏宝  孙露露  陈颖  孙男男 《化工机械》2013,40(4):425-428,454
基于金属离子掺杂技术,制备在可见光辐照条件下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改性TiO2光催化防锈涂料,并研究其对甲醛气体的降解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微晶尺寸、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能。探讨了M/TiO2类型、光催化剂添加量、甲醛初始浓度、光源、涂膜层数和重复使用次数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光催化防锈涂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还能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在光催化剂掺杂量为2.5%,甲醛初始浓度为0.1μg/mL,涂膜层数为一层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全新的可剥性水溶性高分子防锈液,通过大量的实验,最终确定采用聚乙烯醇(pva)作为防锈液的成膜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防锈液可剥性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三乙醇胺和苯并三氮唑作为防锈液的防锈材料,采用吐温80作为防锈液的乳化剂。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各组分的最优用量。经过测定,这种防锈液具有良好的可剥性能,防锈性能和水溶性。  相似文献   

9.
硅酸锌加压硫酸浸出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绘制了Zn-Si-H2O系ET-pH图,分析了硅酸锌硫酸浸出和原硅酸高温脱硅的热力学可行性. 通过人工合成硅酸锌的加压酸浸实验,考察了始酸浓度、终点pH值、铁含量、硫酸铝添加量、浸出温度对硅酸锌酸浸和硅酸凝聚的影响. 结果表明,升高浸出温度能有效降低硅溶胶的稳定性且有利于原硅酸的高温脱硅过程,进而改善矿浆的过滤性能;硫酸铝能促使硅溶胶凝结析出,可降低硅酸浓度;控制恰当的矿浆终点pH值和Si/Fe及Si/Al质量比均有助于硅析出. 在浸出温度120℃、浸出时间0.5 h、液固比8 mL/g及H2SO4浓度120 g/L的优化条件下,锌、硅浸出率分别约为98%和1%.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8):1565-1568
为了探究防锈剂三乙醇胺硼酸酯(TB)对水基润滑添加剂妥尔油酸二乙醇酰胺(TOAD)性能影响,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良的水基润滑剂,选择2 g TOAD分别与15 g的TB复配出100 g的水基液为研究对象,分别参照GB/T 3142—1982、GB/6144—2010探究其极压抗磨、防腐防锈性能。研究表明,TB极压值小于98 N,极压性能差,但可以极大提高TOAD的极压抗磨性能。2%TOAD水基润滑液不具有腐蚀性,但防锈作用不强;TB水基防锈液防锈效果好,但对铝合金具有腐蚀作用;TOAD与TB复配液表现出更好的防腐防锈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环保型A3钢除油除锈由盐酸(200 mL/L)、草酸(70 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 g/L)、OP-10(2 mL/L)、EDTA.2Na(30 g/L)、乌洛托品(4 g/L)等组成。盐酸含量为主要除锈影响因素,草酸的加入使酸雾明显减少,表面活性剂具有去油、抑雾等作用。由于配方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得该工艺具有常温、快速、高效、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狼尾草为原料,先经甲苯-乙醇抽提,在硫酸浓度为0.05 mol/L的酸性溴化锂溶液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有机相,形成溴化锂水合熔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两相体系,将原料置于两相体系中水解反应制备糠醛和乙酰丙酸.考察了温度、酸浓度、反应时间、有机相体积等工艺条件对糠醛和乙酰丙酸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硫酸浓度0...  相似文献   

13.
磷酸锂渣作为低浓度含锂废液的回收产物,因杂质含量高难以直接作为锂电池的生产原料。为充分利用该类磷酸锂渣,以缓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锂资源的需求压力,依据锂盐与钙盐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溶解性差异,向磷酸锂中添加一定量酸和易溶性钙盐,在酸性条件下直接实现磷酸锂渣中锂与磷的分离。实验研究了酸加入量、钙加入量、转化终点pH、转化液固比及转化时间对锂转化效率的影响,发现在酸加入量与固体原料的体积质量比为1.04 mL/g、钙加入量为磷酸锂中磷物质的量的0.9倍、回调pH终点为4.0条件下,锂的转化率可达96.8%。转化液经调节pH除杂、离子交换深度除杂,控制完成液的锂浓度、碳酸钠过滤精度、反应体系温度等,可制备出电池级碳酸锂。碳酸锂产品主成分质量分数约为99.65%,产品质量符合YS/T 582—2013《电池级碳酸锂》的要求,锂的综合回收率达到93.4%。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常温下化学脱脂法实验所得脱脂剂。结果表明氢氧化钠10 g/L、硅酸钠8 g/L、碳酸钠6 g/L、多聚磷酸钠3.75g/L、焦磷酸钠1 g/L、柠檬酸钠8 g/L、磷酸钠10 g/L、表面活性剂12g/L时,脱脂率达到99%。实验所得脱脂剂工艺温度有所降低,并且防锈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家电卷材涂料的实际应用情况,从原料选择开始按照家电卷材涂料的性能标准,包括RoHS(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环保指令要求来设计配方,选用钙离子交换二氧化硅作为环保防锈颜料,分析并讨论了底漆和面漆组分对涂料物理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家电卷材涂料物理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面漆中聚酯树脂和氨基树脂的配比,以及酸催化剂的用量;影响家电卷材涂料防腐蚀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底漆中防锈颜料的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6.
钟静  陆旗玮  林森  于建国 《化工进展》2021,40(8):4638-4646
锂铝层状氢氧化物对Li+具有高吸附选择性,能够有效地从高镁锂比(质量比)盐湖卤水中进行锂资源提取,具有工艺简单、经济环保等特点。本文使用球形锂铝层状吸附剂GLDH作为吸附柱填充物,系统研究了流速、温度和Li+初始浓度对铝盐锂吸附剂盐湖提锂工艺中冲洗、解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快速冲洗能有效降低冲洗过程中的Li+损失率。当冲洗液中Li+的浓度为200mg/L,冲洗液以12.0BV/h的速度在0℃下通入吸附柱时,Li+损失率可降低到17.8%。在解吸过程中,高温、低速和低初始Li+浓度的条件有利于Li+从吸附剂中脱出。但鉴于吸附剂的循环稳定性,采用初始Li+浓度为300mg/L的解吸液以2BV/h的流速在40℃下对吸附柱进行解吸,3BV时停止解吸,此时锂解吸量可达3.76mg/g,解吸液中Li+的平均浓度为590.83mg/L,Mg/Li比仅为0.13,可有效实现镁锂分离和锂元素集浓。循环30个周期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没有明显下降,表明锂铝层状吸附剂GLDH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沸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木屑、淀粉等有机物为碳化结合剂,通过造粒、氮气气氛低温热处理制备得到了粒度为0.5~1 cm的沸石-炭复相材料水处理剂颗粒,研究了不同碳化结合剂含量和不同热处理温度等氨氮超标污水的吸附性能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沸石-炭复相材料进行了显微形貌观察。通过氨氮吸附实验得出,相同质量条件下沸石-炭复相材料水处理剂颗粒在吸附速率上弱与沸石粉体,在足够吸附时间下对氨氮的吸附量同沸石粉体吸附量接近。5%碳化结合剂添加量样品有最优氨氮吸附性能,起始浓度为15 mg/L氨氮溶液被吸附24 h后氨氮溶液浓度降为4.69 mg/L,氨氮吸附量为1.03 mg/g;吸附100 h后氨氮溶液浓度降为1.35 mg/L,氨氮吸附量为1.36 mg/g。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沟油为原料合成水性醇酸树脂,再利用丙烯酸对其改性,制备水性醇酸树脂防腐涂料。结果表明,合成工艺条件为:酸值范围 50~80 mgKOH/g,醇解及酸解温度 230~240 ℃,获得的涂料各项性能均满足 HG/T 4847—2015中的要求,表干时间小于 8h,实干时间小于 24 h,耐水性及耐盐水性好,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VOC)低,仅为 37 g/L,利废环保,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