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社区失眠老年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现状及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下辖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5岁及以上失眠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社区失眠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协助失眠老年患者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根据是否合并焦虑、抑郁分为单纯失眠组及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以及不同性别失眠老年患者合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及SAS、SDS、PSQI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PSQI评分与SAS、SDS评分的关系。结果 单纯失眠老年患者有120例(单纯失眠组),失眠合并焦虑、抑郁有26例(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组)。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组与单纯失眠组比较,PSQI评分、女性比例、合并慢性疾病比例、联合用药比例更高,社会关系满意、运动比例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l...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放松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放松训练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睡眠情况、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放松训练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患者效果优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晓芳  肖云 《中外医疗》2011,30(1):138-138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焦虑症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治疗的焦虑症失眠的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30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定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8周末,心理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比较心理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3%,药物治疗组为66.66%,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症失眠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能有效改善焦虑症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4.
曹非  张磊  夏远鹏  孙周  魏桂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681-1682,1711
目的:通过门诊和住院患者使用曲唑酮后睡眠情况的观察,评价曲唑酮治疗失眠、抑郁和焦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患有失眠、抑郁及焦虑的患者60例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阿米替林、曲唑酮50mg、曲唑酮100mg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量表检测,睡眠日记记录睡眠质量,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停用艾司唑仑时间等方面B组和C组均优于A组。结论:曲唑酮治疗失眠、焦虑及抑郁并存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其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身心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身心症状应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褒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SAS,SDS,PSQ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纯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后HAMD-17,HAMA减分率增加,治疗效果良好,合并物理疗法或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同时,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效果更理想.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存在身心症状,需要及时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心身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抑郁障碍的识别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61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结果 55.2%的抑郁障碍患者合并有躯体疾病,57.1%的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39.1%抑郁障碍患者主诉有睡眠障碍。患者HAMA均分18.38,SAS均分57.98。结论综合医院心身科抑郁障碍患者大部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且合并有躯体疾病,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及睡眠障碍。识别抑郁障碍需鉴别患者躯体疾病及躯体症状,并根据患者特点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失眠病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318例失眠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所有睡眠指数量表大于7分的患者,焦虑均分、抑郁均分均高于正常.且女性的焦虑评分除15~24岁年龄段外,均高于男性评分.女性的抑郁评分在各年龄段均高于男性.结论 长期慢性失眠的病人均合并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女性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在治疗失眠症的同时应注意干预治疗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方法 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OL-BREF)、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生活质量、睡眠、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1)帕金森病患者在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慢性肾小球肾炎非尿毒症期和尿毒症期住院患者的情绪状态。方法选择在综合性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2例,将其分为非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组(32例)和尿毒症组(3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来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比例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两组患者的情绪障碍评分比较并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非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与尿毒症患者一样会存在情绪障碍,非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情绪障碍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必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CH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A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B_1治疗,B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舒必利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使用WHOQOL-BREF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后的H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治疗后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CH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建平  肖玉雄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357+1360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腿痛者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腿痛患者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筛选,再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发现CESD≥20分者72例(39.78%),HAMD评分总分平均为(31±7.87)分,因子分以阻滞、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和绝望感为高,日夜变化不明显,自知力多完整。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腿痛合并抑郁障碍者以中度抑郁居多,阻滞、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和绝望感为抑郁方面主要临床相,自知力多完整。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 对我院消化科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109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问卷调查.并以39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对比研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结果 共调查肝硬化患者3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3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各组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肝硬化28.2%,38.5%,28.2%,消化性溃疡34.3%,31.4%,25.7%,溃疡性结肠炎28.6%,25.7%,20.0%,与正常对照组(7.7%,7.7%,2.6%)相比,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均升高(P<0.05).其中病程≥1年的患者相对病程<1年的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高. 结论 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疾病的病程对患者的情绪障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障碍情况。方法:偏头痛患者50例为观察组,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匹茨堡睡眠量表评分评价睡眠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焦虑、抑郁状态。结果:观察组中34例(68.0%)失眠,对照组19例(38.0%)失眠,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40例(80.0%)存在情绪障碍,其中焦虑23例,抑郁17例,有12例为焦虑并抑郁,对照组有19例(38.0%)情绪障碍,其中焦虑10例,抑郁9例,3例为焦虑并抑郁,观察组情绪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睡眠情况及其对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105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病例组)和105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①病例组失眠、抑郁、焦虑得分(分别为4.48±4.06、7.90±4.57、9.16±5.63)与对照组(分别为2.17±2.57、3.07±2.42、3.89±3.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P<0.001; t=9.59,P<0.001;t=8.41,P<0.001);病例组的失眠、抑郁和焦虑的发生比例分别为43.8%、46.7%、59.0%,与对照组(分别为25.7%、5.7%、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P=0.006;x2=29.73,P<0.001;X2=22.50,P< 0.001).②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比例分别为76.1%和84.8%,与无失眠症状的患者(23.7%和3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47,P< 0.001;x2=22.42,P<0.001).结论: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失眠、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均高于健康对照人群,有失眠症状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吴氏潜阳封髓丹在失眠阳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吴氏潜阳封髓丹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失眠且属中医阳虚证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吴氏潜阳封髓丹治疗,统计分析吴氏潜阳封髓丹治疗失眠阳虚证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匹斯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失眠严重程度(ISI)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应用吴氏潜阳封髓丹治疗4 w后达到治疗有效者50例,达到治疗显效者40例,达到治疗痊愈者21例,总有效率可达92.50%。结论:吴氏潜阳封髓丹在失眠阳虚证患者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整合心理行为治疗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合并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合并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一般干预)和对照组(60例,采用整合心理行为治疗干预).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定睡眠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采用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治疗12周后,分析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8、12周的失眠、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第8周末、第12周末ISI、SDS、S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第4周末也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t=-2.049,P<0.001).观察组总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803,P<0.001).结论 整合心理行为治疗模式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整合心理治疗模式下患者的脱落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产后抑郁症患者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健康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其抑郁症状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产妇的健康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抑郁症的患者98例,根据随机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10 mg/d),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比较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基线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临床上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和帕罗西汀对合并抑郁和焦虑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程度,HAMD>17、HAMA>14,定为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64例符合研究条件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并加服盐酸帕罗西汀片10~40mg/d口服。治疗前后8周分别用HAMD、HAMA量表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