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癌发病率居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第1位, 是最常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 其中25%~30%的患者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其治疗的标准术式, 能有效避免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 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手术风险高、创伤大, 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差等原因, 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或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随着对膀胱癌肿瘤异质性、生物学行为等的认识不断加深, 膀胱癌治疗已从手术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 保留膀胱的治疗方式可获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等的肿瘤学预后, 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 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标准手术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合并盆腔淋巴结清扫,但该手术仍存在手术复杂、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差等不足,保留膀胱手术之一的膀胱部分切除术(PC)重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可能成为治疗MIBC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保留膀胱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需尿流改道,且影响性功能,给患者带来生活质量下降,为了避免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可选择性行保留膀胱的方法,本文对保留膀胱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新辅助治疗能够消除微转移灶,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提供生存获益。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MIBC新辅助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应答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免疫单药治疗,新辅助"双免"治疗、免疫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应答率(如病理完全缓解率)和同等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回顾近年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所使用的膀胱镜的不同分为两组:白光膀胱镜组(n=30),采用白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荧光膀胱镜组(n=27),采用荧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6、12及18个月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数目、病理分期及病理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膀胱镜组术后3、6、12及18个月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白光膀胱镜组(P<0.05). 结论 荧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2020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对肌层浸润性和转移性膀胱癌的诊疗建议进行了更新,主要内容包括:①降糖药吡格列酮与膀胱癌发病风险升高相关,建议膀胱癌患者不要使用吡格列酮。②分子分型和新型分子标记研究有新的进展,但目前还不能应用于临床。③详细介绍了保留盆腔器官的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合适病例和技术选择。④应用4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⑤不适合顺铂化疗的PD-L1阳性的转移性膀胱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或阿特珠单抗可作为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11—2019-01收治的62例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腹腔镜RC引入时间为依据,其中2018-01—2019-01收治的32例实施腹腔镜RC(腹腔镜组).选取2016-11—201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经选择的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保留有功能性膀胱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6年至2011年间323例行TURBT治疗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术前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膀胱外浸润,肿瘤单发,直径5 cm以下,局限于膀胱顶壁、底壁及侧壁,距输尿管口1 cm以上,不伴有原位癌,肿瘤创缘及基底部活检为阴性的T2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选择性TURBT伴膀胱内灌注BCG的保膀胱治疗.术后膀胱镜密切随访5~10年,运用统计学分析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31例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93%和58%.复发15例,浅表性复发6例,8例接受延迟膀胱癌根治术.23例保留有功能性膀胱,死亡6例.结论 选择性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少部分经严格选择的患者中是合理可行的,术后患者应终生接受膀胱镜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bladder cancer,MIBC)的治疗难度较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术式。但该手术存在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生活质量差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各种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bladder preservation therapies,BPT)及新辅助治疗手段。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生物标志物,将使膀胱癌的个性化治疗成为可能。联合多学科的综合保膀胱治疗方案有与RC相似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综合保留膀胱治疗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98个月,平均(36.0±3.2)个月,53例(94.6%)患者无复发及转移,3例(5.4%)分别在术后6、8、12复发,复发患者均给于全膀胱切除术,无死亡病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后确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显著降低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术前放疗加膀胱全切除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168例患者均采用保留膀胱治疗方法,分为三个治疗组:综合治疗组68例,术后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组48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组52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观察期内,综合治疗组患者中92.6%(63/68)无复发及转移,2.9%(2/68)在术后6、13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中79.2%(38/48)无复发及转移,4.2%(2/48)在术后9、18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中44.2%(23/52)无复发及转移,15.4%(8/52)在术后10~96个月转移而死亡。三组疗效按复发率任何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癌性死亡率比较,综合治疗组、动脉灌注化疗组分别与膀胱灌注化疗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采用保留膀胱手术+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预防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评价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在治疗复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行羟基喜树碱常规膀胱灌注治疗1年内首次复发且经膀胱镜活检证实为NMIBC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第2次TURBt,术后即刻行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GEM 1 000 mg剂量进行膀胱灌注,而对照组患者则继续采取羟基喜树碱30 mg剂量进行膀胱灌注。所有患者定期行膀胱镜检查,临床随访时间设定为2年,随访期内观察两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再次复发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生存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5%vs.52.5%,P0.05),肿瘤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8.35±2.46)个月vs.(10.83±3.07)个月,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与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经暂停膀胱灌注治疗后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血液学及其他不良事件。结论:相较于羟基喜树碱,GEM在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NMIBC患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它能显著提高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降低肿瘤患者的复发率并延长复发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168例患者,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建议,对拒绝或不适合膀胱全切的患者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均采用保留膀胱治疗方法,分为3个治疗组:(1)综合治疗组:68例,术后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2)动脉灌注化疗组:48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3)膀胱灌注化疗组:52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168例膀胱癌(T2N0M0)患者,观察期内,综合治疗组患者中92.65%(63/68)无复发及转移,7.45%(5/68)分别在术后6、8、12、18、20个月复发,2.94%(2/68)在术后6、13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11.76%(8/88)非膀胱癌导致死亡。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中79.17%(38/48)无复发及转移,20.83%(10/48)在术后1~28个月复发,4.17%(2/48)在术后9、18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12.50%(6/48)非膀胱癌导致死亡。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中44.23%(23/52)无复发及转移,55.77%(29/52)在术后1~24个月复发,15.38%(8/52)在术后10~96个月转移而死亡,13.46%(7/52)非膀胱癌导致死亡。3组疗效按复发率任何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均〈0.05)。3组疗效按癌性死亡率任何两组间比较,综合治疗组与动脉灌注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综合治疗组、动脉灌注化疗组均低于膀胱灌注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3组患者分组治疗后非膀胱癌导致死亡率任何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o.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采用保留膀胱手术+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预防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卡介苗(BCG)灌注治疗复发后增加血卟啉膀胱内灌注光动力治疗预防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和中国医院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共19例NMIBC行BCG灌注治疗复发且拒绝膀胱全切的患者,其中T1N0M0 10例,Ta N0M0 8例,T1N0M0/Tis1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3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合并原位癌1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5例。所有患者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即刻或4周后予以光敏剂血卟啉50mg+30ml生理盐水膀胱内灌注并保留60~120min,再行膀胱内光动力治疗,光照剂量为20J/cm2;TURBT术后2~4周恢复BCG灌注治疗,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CT/MRI和尿细胞学,主要观察指标为1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膀胱保留率和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 13例患者无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在膀胱癌灌注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辅以膀胱灌注化疗的8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灌注1000 mg吉西他滨,B组灌注30 mg吡柔比星.所有患者随访2年,根据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复发率、肿瘤进展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膀胱肿瘤总复发率为46.25%,其中A组复发率为35.00%,B组复发率为57.50%,A组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组约30.00%,B组为45.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组约5.00%,B组为12.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BT术后采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能较好地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或进展,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膀胱灌注是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TURBT)后辅助灌注治疗的一线方案。但BCG初始治疗后,仍有约30%的患者不能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或出现复发,即BCG无反应。对于此类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 RC)是指南推荐的治疗方式,但RC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使部分患者不愿或不能接受。近几年随着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以及临床研究的推进,许多新的治疗手段被证明对TURBT术后BCG膀胱灌注无反应性NMIBC有效,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在我国膀胱癌居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膀胱癌中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超过90%,其余为腺癌、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本文所指膀胱癌即为膀胱TCC。TCC治疗措施的选择由肿瘤的分期和分级决定,常用分期方法有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和JSM分期;分级通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按照肿瘤形态学特征和恶性度由低到高分为Ⅰ、Ⅱ和Ⅲ级。目前的临床工作将TCC分为浅表性(Tis,Ta,T1),浸润性(T2-4)和转移性三种类型。膀胱癌的免疫治疗研究较多,以下简要介绍近年膀胱癌主动免疫治疗的一些进展。一、外源性刺激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