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新型高效干粉灭火剂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干粉灭火剂问世近百年,至今仍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其间,定型了五、六个产品,受到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同时,又探索出许多制备高效干粉灭火剂的新方法和新途径。1.减小灭火化物的粒径可提高灭火效能各国干粉灭火剂标准中在粒径方面的规定有三个共同点,以磷酸铵盐干粉为例,第一,限定了最大粒径,美、英限定<350μm,我国限定<250μm,德国furex干粉限定大于250μm粒子比例≤1%。第二,明确规定了检测的最小粒径及其所占比例,英国是37μm,所占比例因NH4H2PO4含量不同而异,在56-60%之间。美国是43μm,所占比例50-70%。德国是40μm,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2.
干粉灭火剂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大量干粉灭火剂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干粉灭火剂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几项技术参数,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超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首次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以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铵为主料,滑石粉、云母粉、活性白土、硅油、白碳黑、硅酸钠和添加剂为辅料,成功的制备了粒径在100nm-500nm的超微磷酸铵盐干粉来火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干粉灭火装置中的干粉流量、软管长度和直径、气压、灭火持续时间等诸参数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干粉灭火装置的设计、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干粉灭火剂配方一般原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1.干粉灭火剂依据干粉灭火剂的应用范围可划分为三类:A.B.C类: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国内已生产。B.C类: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碳酸氢钾干粉灭火剂、氯化钾干粉灭火剂、硫酸钾干粉灭火剂、monnex(KC2N2H3O3)干粉灭火剂和防复燃干粉灭火剂。其中碳酸氢钠和氯化钾干粉灭火剂国内已生产。D类:氯化钠干粉灭火剂、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和石墨干粉灭火剂。国内或已完成研究,或已有产品。它们有一共同点,凡是灭火组份易从大气中吸潮而发生自身结块的,都需进行防结块处理。除防复燃干粉外,防结块处理的原理和方法都…  相似文献   

6.
ABC干粉灭火剂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概述干粉灭火剂主要是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灭火能力的细微无机粉末组成。粉末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对灭火效能有很大的影响,它还必须是干燥的、水分含量不超过百分之几,同时为了改善其流动性、防潮性、抗结块性能等,往往加入其他性能添加剂,这些助剂和主要成分共同组成了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起灭火作用不象水那样通过冷却物料至着火点以下,或象泡沫那样通过在燃料和空气间产生隔层,它们也不象一些惰性气体那样通过稀释着火点附近的氧气浓度来抑制燃烧。它的独特灭火机理是由于在火场使用干粉时,生成一定的化学物质,破坏了维持燃烧的…  相似文献   

7.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由于灭火效率高 ,应用范围广 ,操作方便 ,具有无毒、无腐蚀性等优点 ,近年来取代了化学泡沫灭火器 ,成为手提式灭火器的主流产品 ,其年产量稳居手提式灭火器的首位。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中 ,BC型干粉灭火器更因其研制和生产较早 ,BC干粉来源广、成本低 (每吨在 190 0~ 2 5 0 0元之间 )、灭火迅速及具有 5万伏以下的电绝缘性能等优点 ,被广泛用于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带电设备的扑救。而通用型手提贮压式 ABC干粉灭火器直到 1987年还在试制和试生产过程中 ,大批量生产仅是近几年的事 ,所以 ,在 ABC干粉灭…  相似文献   

8.
汇报了国内外干粉灭火系统应用研究情况、D类干粉灭火系统在国内应用情况及国外干粉灭火系统规范对 D类干粉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 ,提出了在《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对 D类干粉灭火系统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细水雾与CO_2、ABC干粉灭K类火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细水雾、CO2和ABC干粉灭火荆灭K类火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细水雾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不会发生复燃,耗水量小,且残留物只有水,灾后清理工作简单;ABC干粉灭火剂具有最好的灭火效率,灭火速度快,灭火荆的用量小,但降温效果不佳且容易复燃;CO2灭火剂在灭火效率和降温效果上都没有突出的表现.采用细水雾和ABC干粉灭火剂灭K类火比CO2灭火剂更加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10.
干粉灭火剂生产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干粉灭火剂生产工艺过程 ,原材料 ,生产设备以及生产中的过程质量控制。重点讨论了生产工艺过程要点以及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最后探讨了干粉灭火剂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型干水灭火剂具有灭火高效、清洁环保等特点,集合了水基灭火剂和干粉灭火剂的优势,为应对随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火灾场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对比不同固液配比制备的硫酸铵干水粉体的粒径分布和流动性,发现在转速3 000 r/min,搅拌时间6 min 时,1∶13 的固液配比制备的干水粉体更适合用作灭火剂。然后进行了不同释放压力工况下的灭火实验,通过对比9 组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发现在0.6~0.7 MPa的充装压力下,其灭火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干粉灭火装置在极端低温环境下扑灭风电机组火灾的灭火效能,建立了2 m3小空间和56 m3大空间灭火试验装置,在-30 ℃低温条件下利用干粉灭火装置开展了多次灭火试验,测试灭火装置的启动性能、喷射性能和灭火性能。试验表明,干粉灭火装置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正常启动喷放,超细干粉的灭火性能未受低温条件影响,可以扑灭风电机组内A类和B类可燃物。低温条件对干粉的扩散蔓延特性影响显著,若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进行消防设计,宜开展灭火试验进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3.
新型干水灭火剂因其高含水量和特殊核壳结构,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为探究干水对木垛火的灭火效果,自行制备磷酸二氢铵改性干水并开展小尺寸木垛火灭火试验。结果表明:干水灭火剂能够扑灭小尺寸木垛火且不发生复燃,改性干水的控火时间仅为8 s,控火过程中火焰高度持续快速下降,而干粉灭火剂的控火时间则为20 s,喷撒结束39 s后发生复燃;改性干水对火焰区及木垛的温度抑制效果均优于干粉灭火剂,控火时间内,改性干水作用下木垛表面的平均温降速率高达17.00℃/s,是干粉灭火剂作用下平均温降速率的1.94倍;改性干水能够有效降低木垛内部温度,在喷撒50 s内,木垛中心的平均温降速率为8.78℃/s,而干粉灭火剂缺乏冷却作用,木垛中心的平均温降速率仅为6.10℃/s,无法有效抑制阴燃。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制备了包覆功能性化学灭火组分的系列干水灭火剂,研究了不同功能性化学灭火组分对干水灭火剂松密度和在高压下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水灭火剂的松密度为0.348 0~0.437 3 g/mL;150 μm以下的干水灭火剂具有较好的耐压性能;不同灭火组分的加入对干水灭火剂颗粒的耐压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凝胶剂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干水灭火剂的结构稳定性,使其在高压下保持原有稳定结构。研究结果对干水灭火剂的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变电站消防安全,在发现火情后及时处置,设计研发了一套应用于变电站的消防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包括消防机器人及消防介质供给装备。机器人采用履带式移动底盘,配备红外热成像仪、可见光摄像机和测距传感器等装置,灭火装置具有升降调节功能,可选择使用消防水、泡沫和超细干粉等多种灭火介质。机器人本体携带干粉,消防介质供给装备为机器人持续提供消防泡沫和消防水。火灾报警后,后台控制系统根据机器人实时获取的现场数据信号对着火点进行定位并判断火情,通过计算机或远程遥控指挥机器人行进,选择使用消防水、泡沫和干粉进行灭火降温作业,第一时间对火灾进行处置。机器人还设有自喷淋降温系统,以保证机器人在高温环境下的持续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建筑水泥墙板结构的耐火性能,利用纳米材料—微硅粉和碳纤维作为外掺料应用于改性研究。以标准砂与硅酸盐水泥质量比为2∶1制备试件,测试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火性、干缩率并分析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微硅粉和碳纤维在提高水泥墙板材料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同时,也改善了材料的耐火性能;双掺微硅粉和碳纤维含量为3%和2%的水泥墙体具有最优的耐火性能,燃烧试验后的质量损失为0.64%,比参照组烧失量降低了85%;从水泥基改性材料微观形貌发现,超细硅粉颗粒的填充效应是材料强度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碳纤维的粘结作用和表面反应是耐火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由于油漆和溶剂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涂装作业场所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针对此类场所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对超细干粉灭火设备对此类场所火灾爆炸事故的控制能力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超细干粉灭火设备在涂装作业场所应用的设计及计算。  相似文献   

18.
脉冲超细干粉灭火技术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脉冲超细干粉灭火技术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比较了它与传统干粉灭火装置的区别,并指出了它相对于其他灭火技术的优势。针对建筑消防设计的特点,提出了该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部位、范围和使用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该灭火技术在建筑消防设计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