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8年,广东省地质局某煤田勘探队送来一批早石炭世的床板珊瑚化石。这些化石保存极为完好。经鉴定有:Michelinia kwangtungensis Lin(新种)Michelinia dubatolovi Lin(新种)Michelinia hoppuensis Lin(新种)上列三种的标本是采自广东合浦宏德下石炭统维宪阶煤系底部灰黑色泥质灰岩中,与它们一起找到的有数十个维宪期的腕足类化石和数个保存极好之四射珊瑚化石。腕足类经侯鸿飞、常美丽鉴定有:Linoproductus tenuistriatus(Ver.),Echinoconchus elegans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笔者于1958年秋,随盛莘夫、王树碑在滇东华宁县盘溪地区进行野外观察时,于水头寨北西45度约100米的石灰岩层内采得的。床板珊瑚化石,经笔者研究,共得7属,13种,其中包括1新属和9新种。该处的地层层序及所含化石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3.
1955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太原工作站王择义同志等在山西东南部临猗县,靠近黄河一带的地区采集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在这一批化石中有一些种类是河北宣化泥河湾层(维拉方期)的典型种属,这一事实引起了我们的注意。1958年6月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在临猗又采集了一些标本,这两批化石的产地和层位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归并在一起作简单的报导。临猗县是由原来的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成立的,化石产于原临晋县属的吴王乡及吴王渡口,和潘侯乡(距县西约40公里)夏里村,浪店村等地,均为靠近黄河附近的村落(见化石产出地区平面图)。化石动物羣的时代为更新世初期(泥河湾期)。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本文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祁连山队李璞、解广轰同志等1956年及李璞、尹赞动、解广轰、霍玉华、徐道一等同志于1957年收集的化石资料写成。关于白杨河区奥陶系的发现,李璞及作者曾分别提出报导(李,1957;杨,1957),李璞、解广轰、霍玉华更对该区地质作了详细介绍(李、解、霍,1958)。关于该区软体动物羣的内容,作者又曾于去年略加分析(杨,1958),但详细描述工作因故搁置,直到现在方能整  相似文献   

5.
昆虫化石在我国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物中屡有丰富的发现,它对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我国秉志教授(1928,1931,1935)曾描述了许多山东和东北地区的昆虫化石。日本直良信夫(1933)、上野盆三(1935)等也曾描述了一些我国东北地区侏罗一白垩系的化石和第三系的琥珀标本。本文描述的两种直翅目化石是鄂尔多斯地质队1958年于内蒙伊克昭盟准噶尔旗巴尔硐沟和刘过冰沟采得的,化石保存很好,是以前未记载过的属和种,野外编号:K-786-2,露头号:K-786,另一个野外编号:K-3/59-1,露头号:K-59。未附地质剖面资料,但所记层位符号为“J_1”,可见化石层暂被认为属下侏罗统的。与其共生的植物化石有:Sphe-  相似文献   

6.
1958年,秦岭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陕西省山阳县一带进行区域地质测量时,在所谓早志留世地层中采集了许多化石,计有床板珊瑚、腕足类和海百合茎等。据该队资料,该地地层岩性下部主要为灰色、灰黑色、灰黄色钙质千枚岩,薄层灰岩;上部为石灰岩、千枚岩、砂岩,共厚约400余米。其与下伏早中奥陶世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复中、晚志留世地层呈整合接触。床板珊瑚等化石采自上部灰岩层中。  相似文献   

7.
地质说明在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发掘旧石器的时候,在丁村附近许多地点发现了许多化石。其中90,91,92,93,94,96,97,98,99,100,102等11个地点都有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100地点更有三枚人类的牙齿发现,这许多化石和旧石器都是同一地质时代,已有综合报告发表(裴文中等,1958)。此外,在汾河西岸,与柴庄车站相对的第103地点,在已经有些胶  相似文献   

8.
当前所描述的标本,Nankinolithus wanyuanensis Cheng et Jian (新种),系西北大学地质系1958年在大巴山中段——四川万源县的中巴乡发现的。标本产于厚约1米的黄绿色页岩中。其下为具有干裂纹的紫红色石灰岩,根据岩性及所含化石,似应相当于长江中游及陕西汉中一带的宝塔石灰岩。其上为厚约20米的黑色页岩、矽质页岩及紫红色页岩。页岩中含有笔石 Glyptograptus sp.,Monograptus sp.及 Rastrites sp.等下志留统常见的化石。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杨敬之教授等于1958年冬及1959年春,在贵州独山大河口、四方坡、宋家桥、五里桥、香坝碾和都匀羊头脑等地的泥盆纪地层中采获。标本保存情况不一,有的只有外模,不易鉴定;保存较好的计13属23种,其中3新属、17新种及1未定种。兹将该地区地层及化石种属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57年春,地质陈列馆胡承志、牛业华在云南路南老第三系地层中采集了一批哺乳类化石,其中的一部分标本已经研究发表(周,1958)。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又描述了一个完整的雷兽类的头骨,代表一个新的渐新世种。此外,尚有一些未经描述的材料,也将陆续予以描述发表。路南老第三系地层,经过对最近采集的一些哺乳类化石的研究,表明这是到目前为止,代表华南地区最完整的一个老第三系剖面,包括从上始新统至上渐新统间的全套地层,和几个不同时代的脊推动物化石层。进一步的地层调查和化石的系统采集,将对华南老第三系地层的了解和区域对比提供重要的基本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的材料绝大部分是笔者于1958年和1959年先后到广东茂名及海南岛北部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采集的;少数系广西石油普查大队毋安顺同志于1960年自广西上思采集的。这些标本均属于似沙巴榈属(sabcdites),计有4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Sabalites cf.taishuensis Takahashi,Sabalites szei sp.nov.,Sabalites changchangensissp.nov.,Sabalites sp.两广第三纪植物化石曾经正式研究者很少,仅Schenk 记载一种出于广东三水的Rhusatavia Schenk(1883,页268,图版50,图9,10)。棕榈一般视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的指示植物,其化石以前在我国仅知一个种,即发现于辽宁抚顺煤田的Sabalites chinensis Endo  相似文献   

12.
序言孢子花粉分析这门学科,在我国已有好几年的历史,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基础仍不巩固,原因之一就是未能足够重视已知(经动物化石或植物化石鉴定的)地层中的孢粉组合的研究。因此,标准未能很快建立起来,从而使地层对比发生一定的困难。1958年,笔者到山东工作时,曾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彭世福同志的帮助下了解了一些中新生代地层。笔者当时特别注意到临朐的山旺层。山旺层的植物化石早由胡先骕和钱耐(W.Chaney)教授研究过,其时代已确切无疑,为我国北部中新世上部的标准地层。  相似文献   

13.
这篇短文是报导河北省北部康保三面井附近发现早二迭世栖霞期(竹蜒)类的事实。标本是河北省地质局李裕民及鞠紫云等同志在1958—1959年间采集的。鞠紫云称这个含(竹蜒)地层为三面井组。这个组在康保三面井附近大致可以分为三部,自上而下为:3.灰绿色及灰黄色细粒砂岩,含植物化石。约100米2.深灰色石灰岩,富含(竹蜒)类、珊瑚类及海百合茎等。约30米1.灰黄色细粒砂岩,未发现化石。约16米  相似文献   

14.
下二迭统栖霞组在安徽南部发育较好,产有丰富的珊瑚化石。早在1932年,乐森璕及黄汲清在“扬子江下游栖霞灰岩之珊瑚化石”以及黄汲清在“中国南部二迭纪珊瑚化石”等专著中,曾经描述和县、合山、巢县、铜陵及泾县等五个地区的珊瑚化石,共有11个种,1个变种,分别包含在7个属中,化石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绪言我国奥陶纪珊瑚化石早在本世纪的初期已有报导。但是,比较大量地报导中国奥陶纪珊瑚化石,则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的末期。1957年俞昌民首先发表新疆中奥陶世一个四射珊瑚的发现及其意义,以后,相继有璕教授的贵州奥陶纪珊瑚化石的新资料,林宝玉的江西玉山晚奥陶世床板珊瑚化石,俞昌民的中国晚奥陶世珊瑚化石。这些资料的研究不仅对阐明古生代珊瑚化石的分类和演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推动我国奥陶纪珊瑚化石的研究,划分和对比我国奥陶纪地层,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56年夏,王日伦、张庚赓和其他同志于黔东鈩山至翁项一带检查西南地质局548石油普查队工作时,在具有含油标志的地层中采集了许多珊瑚和腕足类化石。同年,该队亦从该区的同一地层中采集了各类化石。作者受托研究从该区获得的珊瑚化石。由于该区的地质过去未曾有过群细的研究报导,加以这些地层具有含油特征,因此将其中的化石作群细的研究,是有巨大的实际意义的。黔东鈩山一带的地质构造早在1936年为熊永先、王日伦、吴希曾等作过初次调查。解放后于1954、1956年,西南地质局先后派遣两个石油普查队在那里工作。乐森璕详细研究了113队所给的地质资料(包括化石),对前人的地层划分做了修正。1957年在“黔  相似文献   

17.
介形類化石在中國古生代地層中發現雖多,但在下二叠紀棲霞灰岩中發現的材料很少。僅侯祐堂先生在1954年作過“湖北西部下二叠紀介形類化石”一文,描述了12屬27種。1955年春,本所組織龍潭野外實習隊,在南京附近龍潭觀山的棲霞灰岩中發現了化石約50層,其中24層含有介形類。和這些介形類化石共生的動物有(竹蜓)科、珊瑚、腕足類  相似文献   

18.
一.三门峡的食肉类粪化石1954年刘东生同志等在三门峡一带作第四纪地质调查时,采集有粪化石标本一块。我国发现的粪化石,除了肯定属鱼类的以外,祇有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有大批食肉类哺乳动物的粪化石,但尚未经过研究。此外,我国还没有关于发现哺乳动物粪化石的记载。三门峡的标本采自该区域内黄河北岸平陆县的洞窑河口,保存在红黄色土底下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本文所研究的材料,主要系1958年本院地层古生物室诸同志和作者在四川东南部(秀山、酉阳)及贵州东北部(松桃、德江、印江)所采集,同时为了讨论华南上奥陶统的上、下界线,也包括湖北三峡、陕南梁山及川北、云南等处一些材料。晚奥陶世三叶虫化石包括4目、12科、13属与16种:属于Agnostida 目者一种;属于Ptychoparida 目者4科4种;属于Phacopida 目者6科9种;属于Lichida 目者2种,但因标本不全,未能详细鉴定。华南三叶虫,与欧洲的种群相同或相近,其中有些属也发现于北美。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南秦岭白水江群不是单一的地层,而是由一套浅变质的碎屑岩、灰岩块体、基性和超基性岩块组 成,由于缺乏古生物化石证据,多年来一直划分为早古生代志留系地层。因此,通过地层剖面的测制和微体化石 采样和分析,在碎屑岩所夹的砂屑灰岩、硅质岩中,获得晚二叠纪放射虫化石和遗迹化石。结合在白水江群所夹 的灰岩块体中发现的奥陶纪和泥盆纪化石,以及在火山岩块体中获得元古代的锆石U-Pb年龄,进而推断出白 水江群为晚古生代最终形成的混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