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新生儿科住院行有创高频振荡通气的45例新生儿,达到撤机条件时,根据各时期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无创高频通气(NHFV)组20例和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NIPPV)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7 d内拔管撤机成功率,无创通气时呼吸暂停发生次数、无创通气过程中吸痰频率、腹胀发生率、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及鼻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7 d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暂停发生次数、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无创通气过程中吸痰频率、腹胀发生率及鼻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V应用于新生儿拔管后的呼吸支持,与NIPPV相比,有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有吸痰频率低,腹胀发生率、鼻损伤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应用于儿童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支持,减少再次插管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章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在拔除气管插管后表现呼吸费力、呼吸功能不全经常规治疗无效,已符合二次插管机械通气指征的2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无创BiPAP通气应用前后临床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的转1月.结果 (1)25例患者共30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其中25例次患者(25/30,83.3%)在应用无创BiPAP通气后成功地避免了再次插管.4例患者共5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呼吸衰竭无法改善予气管捕管.(2)该组患者平均在撤离有创通气后9.4 h(0-72)h应用无创BiPAP治疗,BiPAP应用时间1.96 d(0.03-12)d,并发症少而轻微.(3)应用无创BiPAP治疗1 h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气pH,SaO2 PaO2/FiO2显著升高(P<0.05),A-aDO2显著下降(P<0.05);4 h后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 无创鼻(面)罩BiPAP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儿的氧合,降低氧耗量,减少再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的呼吸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应用于儿童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支持,减少再次插管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章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在拔除气管插管后表现呼吸费力、呼吸功能不全经常规治疗无效,已符合二次插管机械通气指征的2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无创BiPAP通气应用前后临床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的转1月.结果 (1)25例患者共30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其中25例次患者(25/30,83.3%)在应用无创BiPAP通气后成功地避免了再次插管.4例患者共5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呼吸衰竭无法改善予气管捕管.(2)该组患者平均在撤离有创通气后9.4 h(0-72)h应用无创BiPAP治疗,BiPAP应用时间1.96 d(0.03-12)d,并发症少而轻微.(3)应用无创BiPAP治疗1 h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气pH,SaO2 PaO2/FiO2显著升高(P<0.05),A-aDO2显著下降(P<0.05);4 h后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 无创鼻(面)罩BiPAP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儿的氧合,降低氧耗量,减少再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的呼吸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应用于儿童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支持,减少再次插管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章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在拔除气管插管后表现呼吸费力、呼吸功能不全经常规治疗无效,已符合二次插管机械通气指征的2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无创BiPAP通气应用前后临床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的转1月.结果 (1)25例患者共30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其中25例次患者(25/30,83.3%)在应用无创BiPAP通气后成功地避免了再次插管.4例患者共5例次接受无创鼻(面)罩BiPAP呼吸衰竭无法改善予气管捕管.(2)该组患者平均在撤离有创通气后9.4 h(0-72)h应用无创BiPAP治疗,BiPAP应用时间1.96 d(0.03-12)d,并发症少而轻微.(3)应用无创BiPAP治疗1 h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气pH,SaO2 PaO2/FiO2显著升高(P<0.05),A-aDO2显著下降(P<0.05);4 h后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 无创鼻(面)罩BiPAP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儿的氧合,降低氧耗量,减少再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的呼吸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5.
无创通气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用于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呼吸衰竭患者20例,经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吸氧治疗无明显缓解,以BiPAPS/T30(RESPIRONICSINC)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呼吸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加呼气末正压,以面罩接呼吸机进行呼吸辅助,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心电图等。结果:14(70%)例患者呼吸衰竭缓解后脱离无创通气,6例改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无创通气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应用无创通气进行呼吸辅助安全、有效,可减少气管插管,其效果介于面罩给氧和有创通气之间,可以作为二者之间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的患儿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及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P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儿42例,分别在患儿进行机械通气的插管当天、48h、第7天和第14天对其呼吸道管路和下呼吸分泌物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机械通气时间与呼吸机管路污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阶段共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0例(47.6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0.575,P=0.000)。共采集标本1 008份,获得细菌、真菌菌株210株。下呼吸道标本以脑膜败血性金黄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多枝梭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呼吸机管道以脑膜败血性金黄杆菌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标本与呼吸机管路菌株一致(P0.05)。[结论]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PICU护理人员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依从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窗(PCT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选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3例。2组患者均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出现PCT窗后,实验组及时拔管转为经口/鼻面罩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对照组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逐步过渡到PSV模式继续有创通气。结果 2组患者病死率,脱机24 h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p H、动脉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总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留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创通气时间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以PCT窗作为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转换指标,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研究组采用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治疗,记录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变化,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支持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2、24h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支持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因其特殊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导致其易患呼吸道疾病,并极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同时小儿呼吸道保护功能较差,因误吸发生ARDS机率较高.因此呼吸支持日显重要。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作为人工呼吸支持的重要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作者于2006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21例ARDS患儿,报告如下。旨在分析和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儿科ARDS应用的效果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双相正压通气(Bi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诊治80例接受PS治疗的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BiPAP联合PS给药)和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PS给药],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工作参数(FiO_(2)、PEEP)、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结果】治疗后,FiO_(2)、PEEP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对照组6 h、12 h、24 h、48 h工作参数FiO_(2)、PEEP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4 h有创呼吸支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 h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12 h、24 h观察组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时10.0%(4/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临床效果优于NCPAP联合PS,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秦寒枝 《全科护理》2012,10(6):483-484
[目的]探讨面罩内鼻导管吸氧在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疗效。[方法]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面罩内鼻导管吸氧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使用面罩外接氧气无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4h、12h、24h的心率、呼吸频率、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面罩内鼻导管吸氧组经治疗4h、12h和24h后心率、呼吸频率、PCO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更明显(P<0.05);pH值、氧分压(PO2)及氧合指数则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内鼻导管吸氧较常规面罩外接氧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明显提高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优劣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RDS早产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组(44例)和同步鼻塞间歇正压(SNIPPV)通气组(4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无创正压通气前,通气后1、24、72h的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OI)结果、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SNIPPV组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24、72h各时间点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均低于nCPAP组(P0.05),PaO2、pH、OI均亦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h时大于nCPAP组(P0.05);SNIPPV组在拔管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暂停和拔管失败率均低于nCPAP组(P0.05),SNIPPV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也较短(P0.05);但两组在正压通气相关并发症如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新生儿坏死性肠炎(NEC)以及气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通气模式相比,SNIPPV通气模式在提高氧合作用、减少CO2潴留和降低拔管失败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更好地应用于早产儿RDS的初始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09-1110
目的探究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O_2、血PH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使用鼻罩人机连接界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NICU行无创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无创通气治疗时使用人机连接界面,对照组使用鼻塞,观察组使用鼻罩。观察2组早产儿使用无创通气治疗1 h末、12 h末、24 h末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人机连接界面发生脱落、漏气情况。结果 2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动脉血气分析pH、PO_2、P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60,F=1.657,F=0.081,P均0.05),在固定分组因素条件下,2组早产儿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分析pH、PO_2、P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无创通气治疗时间延长血气分析结果均逐渐好转。观察组早产儿每24 h人机连接界面发生脱落、漏气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使用鼻罩人机连接界面,其血气分析与鼻塞人机连接界面疗效相当,使用鼻罩早产儿较少发生人机连接界面脱落、漏气,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5.
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用鼻面罩等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国内外学[1-]通过大量研究表明NIPPV具备有效降低插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甚至降低病死率等优点.采用无创通气替代有创通气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但无创正压通气亦有不良反应,患者能否坚持使用及有效配合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为了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全面的信息及循证依据,现将无创正压通气不良反应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中分别应用无创高频通气(NHFV)、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30例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撤机后采取NIPPV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65例,撤机后采取NHFV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7 d内撤机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7 d内撤机成功率为72. 31%(47/65),对照组为80. 00%(52/6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HFV、NIPPV用于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的7 d内撤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NHFV的无创通气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检查在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呼吸支持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院和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110例,依据呼吸支持治疗方法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组(有创组,重症)、无创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组(无创组,轻症)、未接受呼吸支持治疗组(未接受组,无呼吸困难)3组,分别10、50、50例。在患儿入院6 h内采用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肺脏超声检查,如果患儿有呼吸困难表现,则分别在呼吸支持前后6 h内接受检查,之后定期复查,每天1次,在呼吸支持撤离前2 h进行最后一次检查。比较3组患儿入院6 h内的肺部超声评分,重症组撤机成功和撤机失败患儿入院6 h内、撤机前的肺部超声评分,分析肺部超声在指导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中的指导价值。结果 3组间肺部超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组患儿入院6 h内的肺部超声评分[(29.00±4.23)分]明显高于无创组[(15.02±2.14)分]和未接受组[(5.50±1.25)分],无创组患儿入院6 h内的肺部超声评分明显高于未接受组。有创...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最严重的形式,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的基础治疗,主要作用是改善氧合和清除二氧化碳,并为重症患者其他器官功能支持和机体恢复提供保障。然而,随着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人们逐渐意识到它对患者可能产生副损伤,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基于此,人们致力于探索ARDS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替代手段,如无创通气、高流量鼻导管氧疗、体外膜肺氧合、体外二氧化碳清除及一些药物治疗手段。由于ARDS患者基础条件和病变的异质性,在某类ARDS患者或在ARDS的某个阶段,非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模式也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但在多数ARDS患者有创机械通气仍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各种危重病人常合并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引起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和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1],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有效挽救和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2].采用NPPV技术与传统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比具有创伤小,使用方便,可有效地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等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1]。NPPV能有效降低插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甚至降低病死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是需要紧急应用NPPV治疗的最常见疾病,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5年3月施行无创正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