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袁和芬 《护理学报》2010,17(4):38-39
目的探讨单人节力翻身法在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发生压疮及骨折移位、节省护士人力成本。方法将100例髋部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翻身法,即由2~3名护理人员协助翻身;观察组采用单人节力翻身法,在患者腰臀部放置浴巾(或布单),由1名护理人员协助翻身。比较两组患者翻身时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只需1人就可以完成翻身,对照组需3人完成翻身,观察组在节约人力成本上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压疮及脱位发生。结论单人节力翻身法能减轻患者翻身时疼痛,提高满意度及翻身的依从性,节省护士的人力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萧佩多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836-3837
目的:探讨节力原则方法在髋部骨折患者翻身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传统翻身组、床单翻身组和节力翻身组,各32例,观察患者及操作者的主观感受,观察患者翻身后患肢疼痛评分等.结果:节力原则方法翻身在患者主观舒适比率,对护理满意度及操作者主观省力感受比较均优于传统翻身组、床单翻身组.结论:节力原则方法翻身综合考虑了髋部骨折患者安全、患者参与、人体力学原理,有效地保障了患者安全,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更加省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是一种安全、简便、高效的翻身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人协助翻身法帮助髋部骨折患者翻身,减轻患者痛苦,增进患者舒适,避免发生压疮及骨折移位,节省护士人力成本。方法将153例住院的髋部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2。3名护理人员协助翻身;观察组采用单人协助患者翻身(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完成操作)。结果2组患者舒适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经临床实践,护理人员人力成本、操作省力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压疮及脱位发生。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方法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满意度及翻身的依从性,节省护士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4.
单人协助翻身法在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人协助翻身法帮助髋部骨折患者翻身,减轻患者痛苦,增进患者舒适,避免发生压疮及骨折移位,节省护士人力成本.方法 将153例住院的髋部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2~3名护理人员协助翻身;观察组采用单人协助患者翻身(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完成操作).结果 2组患者舒适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经临床实践,护理人员人力成本、操作省力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压疮及脱位发生.结论 观察组采用的方法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满意度及翻身的依从性,节省护士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巧翻身床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体重在50 kg以上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利用巧翻身床单为患者翻身,对照组利用传统方法徒手为患者翻身。观察比较两组在为患者翻身时护士人数、护士用力、褥疮发生、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比率。结果观察组在节力、节省人力资源、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巧翻身床单适用于单人为患者翻身,省人、节力、患者满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郎辉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85-85
目的:探讨滚筒式翻身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翻身法,观察组采用单人滚筒式翻身法.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恰当使用滚筒式方法给长期卧床患者翻身,能节省护士人力成本,省时、省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点支撑抬臀法在髋部骨折病人翻身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髋部骨折住院病人按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观察组采用三点支撑抬臀法翻身,对照组采用侧身翻身法。[结果]观察组在预防骶尾部压疮发生的护理满意度、病人疼痛程度及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点支撑抬臀法在髋部骨折病人翻身中的应用,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增加病人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周传云  刘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254-1256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专用翻身垫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骨科住院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使用脊柱骨折专用翻身垫行翻身护理,对照组采用单人枕头行翻身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翻身的效果、皮肤受压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皮肤受压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翻身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自制的专用翻身垫使患者维持正确卧位姿势,脊柱受力均匀,骨折不易移位,减轻了病人痛苦,从而增加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点支撑抬臀法在髋部骨折病人翻身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髋部骨折住院病人按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观察组采用三点支撑抬臀法翻身,对照组采用侧身翻身法。[结果]观察组在预防骶尾部压疮发生的护理满意度、病人疼痛程度及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点支撑抬臀法在髋部骨折病人翻身中的应用,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增加病人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obath握手和双桥运动为偏瘫患者翻身时对护士的节力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BrunnstromⅠ~Ⅱ期偏瘫住院患者100例,护士采用不同方法为患者翻身,护士单日采用常规方法帮助患者翻身作为对照组,护士双日应用Bobath握手和双桥运动翻身法为患者翻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的节力情况。结果应用Bobath握手和双桥运动翻身法为偏瘫患者翻身时护士的疲劳度和腰背痛的发生率较应用常规方法帮助患者翻身明显减少,且节力(P0.001)。结论应用Bobath握手和双桥运动翻身法为脑梗死BrunnstromⅠ~Ⅱ期偏瘫患者翻身,能使临床护士节力,操作简单易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利用力的顺应性对其进行翻身指导,对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利用人体力学原理,指导患者利用力的顺应性,借助护理人员给予的支持力,顺应力的方向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翻身;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协助翻身方式,不进行翻身顺应性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翻身时疼痛程度和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第3天及术后第1、第3天翻身时疼痛程度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观察组只发生Ⅰ期压疮2例,对照组发生Ⅰ期压疮9例,Ⅱ期压疮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髋部骨折患者实施翻身顺应性指导,不但提高了患者在护理人员协助其翻身时的配合能力,而且有效地减轻了疼痛,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非防滑型双层塑料袋在患者翻身及移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长期卧床患者翻身及移位时采用非防滑型双层塑料袋,随访观察护士的节力程度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62例均顺利完成,护理人员明显节力,患者感觉舒适,操作简便,家中单人就可以操作。结论:非防滑型双层塑料袋在患者翻身及移位中的应用既保留了传统患者翻身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节省人力物力,方便操作,便于临床及社区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ERAS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能够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能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优质护理在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3例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出院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优质护理可减少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吴丰寅  叶春萍  沈翠华  何凡   《护理与康复》2017,16(10):1083-1085
目的观察无痛翻身技术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按无痛翻身技术实施的前后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翻身法护理,观察组按无痛翻身技术进行翻身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舒适度、压疮情况及翻身配合程度。结果对照组翻身无痛率为70.0%,观照组翻身无痛率为97.5%,观察组翻身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疼痛程度和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压疮,翻身配合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翻身技术能减轻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翻身诱发的疼痛及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不同宣教时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宣教时机对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临床路径内容进行术前宣教,观察组根据骨科手术患者需求改变宣教时机设计,将患者术前就关注的术后宣教内容在术前1 d宣教.观察2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变宣教时机能有效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康复护理中应用“上肢瑜伽训练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予“上肢瑜伽训练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康复护理中采用“上肢瑜伽训练法”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5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方式,观察组将临床路径引入到临床护理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体化功能锻炼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功能锻炼时间、首次离床站立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功能锻炼内容掌握程度、参与功能锻炼的主动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主动性、康复效果,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技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