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乔良  陈希宁  袁萍  苏维  曾谨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08-3111
[目的]了解南充、眉山两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南充和眉山两个镇中心小学3~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留守儿童填写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结果]留守儿童中,总焦虑倾向检出率为6.21%.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上的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在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上的检出率高于留守男生.高学年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的检出率高于低学年儿童.与父母保持联系的留守儿童的孤独倾向和身体症状的检出率高于不与父母联系的留守儿童. [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而产生的一个特有群体,他们长时间的与父母分离,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偏差。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本文以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黔西南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青少年培养健康的人格提供科学的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黔西南地区492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272人作为研究组,非留守儿童22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自编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SCL-90各因子平均分在两组之间及组内按性别、是否独子之间和留守时间的差异。结果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各症状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留守男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的症状因子得分低于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留守儿童中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症状因子得分高于留守儿童中的非独生子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童差;留守儿童中的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留守儿童独生子女;留守时间越长,心理问题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地区5所小学4~6年级共748名留守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恐怖症状和总焦虑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中72.5%为母亲照顾,20.9%为(外)祖父母,1.4%为父亲,5.2%为其他人监护。监护人文化程度构成中文盲占10.8%,小学占40.4%,初中占34.4%,高中及以上占14.4%;以监护人不同文化程度分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症状和总焦虑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不同外出打工时间,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生、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或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较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对国内基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Test,MHT)结果的13篇相关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在MHT总分上,留守儿童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效果量(EffectSize,ES)较大(4.24[1.61,6.87],P0.01);在MHT各分量表上,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ES中等(0.41[0.16,0.66]~0.67[0.23,1.11],P0.01)。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儿童,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江西省4所中小学随机抽取的41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焦虑,其中总焦虑倾向及学习焦虑的均分分别为39.52和8.51分,学习焦虑阳性检出率为70.20%;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常模,神经质量表得分留守男性儿童与同龄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留守女性儿童的神经质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同龄常模;留守儿童MHT量表的各内容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呈显著相关。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9-2012年。按照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查、设立合理的非留守组作为对照、有完整的样本统计量]进行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对纳入的12篇文献进行Mata分析,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研究结果合并的加权均数差和95%的可信区间。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MHT量表中八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最后二者外,其他六个维度的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P=0.000 1~0.03)。 结论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湖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地区5~9年级留守儿童1 672人,以症状自评量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量表测试阳性率为27.8%(95%CI=25.62%~29.9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寄宿情况、父/母是否有固定工作、务工地点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留守儿童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OR=0.669,95%CI=0.461~0.972)、有固定工作(OR=0.5529,5%CI=0.317~0.962)为保护因素;寄宿(OR=1.710,95%CI=1.054~2.772)为危险因素。结论 男生和住宿学生更易发生心理问题,父亲受较高教育,父母有固定工作,打工地点离家近等有利于降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杨喜梅  吴彦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65-2167
<正>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具体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1〕。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直是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方面已存在较多的定量调查和研究,但是大部分调查样本量小且局限在少部分地区,信息收集不够全面,难以满足研究需求。本文基于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服务需求调查数据,重点围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分析,为留守儿童早期心理发展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干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农村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麻城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小学(只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1~3年级)各1所学校共1 92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725人(37.66%),心理健康得分为(128.58±39.25)分,非留守儿童1 200人(62.34%),心理健康得分为(127.76±37.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有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除社会能力、目标与志向因子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留守儿童(P<0.05);不想念父母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高(153.58±44.88)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父母外出务工持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低(121.18±38.04)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每月零用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月零用钱<50元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低(125.53±41.19)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及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心理弹性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高年级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淡漠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及相关行为,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两周患病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父亲看护类型的两周患病率最高。农村儿童卫生行为较差,其中单亲留守卫生行为最差。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求医率均高。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较差,卫生、就医行为存在弊端,改善他们的卫生及就医行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获取现状、需求以及2者的差异,为留守儿童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7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安徽、河南省共14所农村中小学四到九年级学生3 456人,通过自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比率分别为27.9%和27.0%,2者无统计学差异;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获取心理健康服务途径及引带者、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评价、希望接受心理健康服务途径与方式等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希望获取心理健康服务的比率分别为63.0%和57.2%,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舒服的感觉,克服回答问题或与陌生人交谈时紧张、面红心跳、流汗、口吃等现象,能够改变自己对事物的消极看法,肯定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内心强大,免于被欺凌,应对压力或其他不好事情的方式6个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需求条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留守儿童已获取的心理健康服务比率、途径与其希望得到的服务情况有较大差距;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并且矫正性目标相关的需求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江苏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杀风险,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7月,整群抽取南京与盐城部分农村中小学的五至八年级学生961人,其中留守儿童418人,使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和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自杀意念为(23.24±7.38)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的(21.18±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P<0.001);父母外出工作年数对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影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对非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影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杀态度分别为(87.30±9.62)、(87.82±1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年级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杀态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22,P<0.001)。结论 留守儿童自杀风险高于非留守儿童,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应当有针对性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尽快制定应对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响应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差异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宁夏固原市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所小学的20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调查获取1474名学生的家庭信息。结果: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整体偏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非留守儿童差,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孤独感较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父母外出务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三个最主要因素。结论:加强留守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老师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宁夏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状况,寻找制约卫生服务需求的原因,为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儿童健康公平性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固原市2 017名儿童和其中1 47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儿童卫生服务需要、需求等信息.结果 留守儿童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少于非留守儿童父母,家庭人均年收入比非留守儿童家庭低约1/4;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调查前4周内的患病率分别为34.9%和30.6%,4周内患病儿童的就诊率分别为65.4%和80.3%,调查前1年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分别为38.8%和26.2%.结论 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卫生服务需要程度高,但需要转化成需求的比例低,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支持较少是留守儿童卫生服务需求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