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烷基化改性的TiO_2纳米颗粒为稳定剂,化妆品级白油为油相,黄芪水溶液为水相,制备了一种载药Pickering乳液。利用TEM、接触角测试仪和光学显微镜对TiO_2纳米颗粒及载药Pickering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分散性良好、尺寸均匀,具备良好的稳定乳液能力;通过紫外吸收测试,控制释放药物和清洗对照实验,表明该载药Pickering乳液具有较高的防晒效果和随光照时间控制释放药物以及易于从皮肤表面清洗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纳米乳作为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比表面积大、粒径均匀、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为提高难溶药物的溶解度、发挥缓释长效及靶向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载药系统。针对近年来纳米乳的制备方法、载药形式、给药途径、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空心多孔纳米载体负载药物的药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活性成分负载于空心多孔纳米载体材料上时,既可分布在载体的孔道和空腔内部,即内部载药(DI,Drug Inside),也可存在于载体的外部表面区域,即外部载药(DO,Drug Outside).了解DI与DO的分布情况,对于进一步改善载药技术,研究和控制药物剂型的缓释性能,提高药物的利用率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今提出采用热重分析和溶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先由热重分析测出载体的整体载药量,再根据内部载药(DI)和外部载药(DO)不同的溶出特性,即外部载药可全部快速释放而内部载药是在外部载药溶解后才缓慢溶出,来确定外部载药(DO)量,并最终确定DI/DO值.此外还探讨了载药分子和载药方式对DI/DO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分子药物能更快进入纳米空心载体的内腔,具有更高的DI/DO值,因此根据载体选择药物或根据药物设计载体是制备药物控释剂的一个要素;与直接浸渍工艺相比,超临界包埋法可得到较大的整体载药量,且DI/DO值更大,缓释性能好,但操作成本也比较大,因此权衡性能指标和经济因素来选择载药方法也是制备控释剂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Pickering乳液聚合技术是在微纳米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基础上进行聚合的一种新型反应技术,在合成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方面获得了特别的关注。介绍了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和基于Pickering乳液聚合技术合成的复合材料的分类,并着重综述了其在制备新型载药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和传感检测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液相比,固体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强的界面稳定性、多功能性、低毒性等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而相较于尺寸较大的微米级Pickering乳液,亚微米Pickering乳液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有效的递送效率,有望进一步拓展Pickering乳液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但由于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制约,刚性的固体颗粒难以在较小的有限油水界面排布,增加了亚微米Pickering乳液的制备难度。本工作以制备稳定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为研究目标,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多糖–纤维素纳米晶(CNCs)为颗粒乳化剂,角鲨烯作为油相,考察了颗粒浓度、油水比例、水相成分、超声时间及频率对Pickering乳液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最终得到了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抗离心稳定性的粒径为638.7?8.40 nm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CNCs-PE)。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CNCs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了Pickering乳液结构。利用CCK-8法评价了CNCs和CNCs-PE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两者都具有良好的细胞安全性。此外,将其用于吸附模型抗原OVA,吸附率达到约80%,且肌肉注射部位的切片结果也表明其注射安全性良好。此结果为亚微米Pickering乳液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有望拓展CNCs稳定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纳米纤维素因具有来源广、可降解、可再生、稳定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制备Pickering乳液的研究热点。阐述了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综述了近些年纳米纤维素制备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以及纳米纤维素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纳米纤维素在Pickering乳液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固体纳米颗粒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高抗聚结性、环境友好性、成本较低等优点,在多种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适当刺激精确调控乳液稳定性及构建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该文详细综述了多种刺激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构建、调控及其应用。首先阐述了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备固体颗粒乳化剂表面改性技术;继而介绍了多种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液的响应机理和性能;最后综述了Pickering乳液的应用研究;分析展望了Pickering乳液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部分结晶磷酸钙-磷酸氢钙骨水泥为载体,制备了庆大霉素/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探讨了不同的添加剂和载药方式对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能及庆大霉素从载体中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性淀粉做为添加剂、真空灌注庆大霉素溶液为载药方式制备出的药物载体具有最佳的体外缓释效果,药物释放量达到2周以上;添加改性淀粉和海藻酸钠以及采用粉体混合载药和在骨水泥固化后真空灌注药液两种不同载药方式均对骨水泥的水化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即机械阻隔机理和三维黏弹粒子网络机理。从球形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片层状固体粒子稳定的乳液以及不同环境响应型乳液(如pH、温度、电场、磁场)等方面对目前Pickering乳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Pickering乳液在乳液聚合、功能材料的制备、药物释放和催化剂的分离回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刘宁  张丽君 《广东化工》2010,37(8):271-272
文章首次采用炭气凝胶作为控释载体对阿维菌素进行控释性能研究。利用蒸发溶剂法和反溶剂法将阿维菌素包埋到多孔的炭气凝胶载体内,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药物溶出实验对其整体的载药量和载药后的缓释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溶剂法和蒸发溶剂法制备的阿维菌素-炭气凝胶控释剂有较高的载药量,达24.24%,控制释放时间可长达25 h以上。炭气凝胶有望成为新一代药物控释载体。  相似文献   

11.
从TiO_2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TiO_2和ZnO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和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复合防晒微球体等方面,对Pickering乳液技术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该技术在防晒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SBA-15和SBA-16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利用浸渍法将模型药布洛芬负载于2种载体上,通过溶出实验测定了载药后载体的释药行为,并利用SEM、TEM、IR、XRD、N2吸附-脱附对载药后载体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BA-15和SBA-16的载药量分别为30%和29%,药物成功装载于介孔孔道中没有影响介孔二氧化硅的骨架结构,但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都有所降低。药物负载于SBA-15载体上呈速释特性,负载于SBA-16载体上呈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3.
双重乳液是一种能满足对亲水亲油特性不同的两种药物同时进行输送的载体系统,但传统乳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给环境造成的重危害问题使乳液的应用受到限制。以卵磷脂改性的高岭石为乳化剂制备W/O/W双重Pickering乳液,主要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高岭石特征、乳液体系的油水比等对双重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以接触角为130°的改性高岭石稳定的内相(W1/O),以接触角为88°的改性高岭石稳定外相(O/W2),获得了可以对两种不同亲水性特征药物同时进行包封的W1/O/W2双重Pickering乳液。  相似文献   

14.
玉米醇溶蛋白是一种具有强疏水性的天然植物蛋白,在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SAA-HCM)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超细微粒,研究相关实验参数如混合气压力与温度、沉淀器温度、玉米醇溶蛋白浓度及乙醇浓度等对微粒形貌、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9.0 MPa的混合器压力,混合器温度和沉淀器温度分别为50℃和60℃,玉米醇溶蛋白浓度为20 g?L-1,乙醇浓度为80%条件下,制得的微粒具有球形度高、分散性好、粒径可控制等优点,且平均粒径约为3μm。此外,本文以醇溶蛋白为载体、VD3为模拟活性药物制备载药微粒,并对其形貌、载药率和药物释放行为做初步探索,取得了合理的包埋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微乳液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微乳液药物载体的特点、组分选择问题和应用。微乳液具有制备简单、透明、热力学稳定、类型多样等诸多特点,其作为药物载体,有广泛的给药途径、能够提高药物的贮存稳定件、增加药物增溶量以及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通过微乳液作为药物载体的具体研究体系,总结了微乳液作为药物载体在静脉注射、口服以及局部给药方面的特点和机理;并论述了新剂型自微乳化药物载体体系(SMEDDS)以及自乳化药物载体体系(SEDDS)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纳米载药是纳米科学、生物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因具有保护药物、缓释、控释和靶向给药等优点,纳米载药在治疗癌症和肿瘤等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本文首先调研了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实施的纳米载药重点研究领域;分析了纳米载药相关领域的国际会议,确定新兴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最后,对我国纳米载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竹叶黄酮作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载竹叶黄酮壳聚糖缓释微球。研究了载药比对微球的形貌、药物收率、包埋率和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黄酮-壳聚糖微球呈规则球形,粒径10~50μm;竹叶黄酮经壳聚糖加载后,其释放时间长,释药均匀,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天然来源的超细珍珠粉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稳定性较强的Pickering乳液,系统考察了珍珠粉用量、油水质量比、水相无机盐浓度对Pickering乳液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细珍珠粉用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逐渐增强,较佳加入量为2.5%;超细珍珠粉具有制备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的潜力,最大油水质量比可达8∶2,随着油水质量比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当油水质量比为4∶6时,乳液离心稳定性最高;水相氯化钠浓度较低时,对乳液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当氯化钠浓度为20 mmol/L时,乳液离心稳定性增强,氯化钠浓度高于此值时,乳液离心稳定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Pickering乳液具有很多优势,尤以动力学因素赋予的优异稳定性著称。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只需要体系暂时稳定,而后根据应用过程的需要实现快速破乳或者使乳液类型发生转变。因此,近年来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液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从影响乳液性质的颗粒润湿性入手,总结了赋予Pickering乳液以响应行为的常见策略,综述了对pH、温度、CO_2、光、外力场、氧化-还原、离子强度等单一刺激以及多重外部刺激发生响应行为的Pickering乳液,并简要介绍了Pickering乳液的刺激响应行为在催化反应、物质控释、高内相乳液制备、材料制备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Pickering乳液是指由微纳米固体粒子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而稳定的乳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超高油/水界面,能够为多相界面反应和物质传输提供高效稳定的场所。Pickering乳液的乳滴结构和性质与固体颗粒的尺寸形貌及表面性质密不可分,通过调控固体颗粒本身或表面的性质可以赋予Pickering乳液特定的响应性功能,拓宽其应用领域。本文对近年来不同响应型(磁性、CO2、pH、光、温度等响应型)的Pickering乳液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原理、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和结构调控策略,以及近年来Pickering乳液在物质分离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智能响应型Pickering乳液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