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迟宇  陈岚  吕超 《通信学报》2015,36(5):81-88
基于最大平均功率的符号同步算法,适合无线体域网对同步算法的快速定时、对载频偏移不敏感特性的要求。基于IEEE 802.15.6标准,通过分级统计平均功率的方法降低算法运算复杂度,实现了体域网链路的低复杂度高效率符号同步。理论推导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32个符号内完成符号同步,算法复杂度较常规的最大平均功率算法最多可降低近90%。其快速同步及不受载波相位偏移影响的特性也为载频同步及帧同步提供了更多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2.
5G系统中随着带宽的不断增大,信号所承载的数据也在不断增加,LTE中定时同步方法应用在5G中增加了计算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叠加与频域快速相关联合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PSS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SS)M序列特性,将本地3组PSS时域信号相加运算,然后进行频域转换,通过频域快速相关运算得到峰值位置,可以检测出粗同步点,再经过运算得到精同步点和小区组内ID号。数据分析表明,叠加与快速频域相关算法与经典算法相比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检测概率提升了约10%,算法复杂度降低了94.86%。  相似文献   

3.
在毫米波探测系统中,自动增益控制(AGC)是信号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作用是应对大动态范围的中频信号接收。本文阐述了一种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的实现方案,通过对中频信号的数字采样进行处理,采用基于平均功率参量的变步长LMS-AGC自适应算法,将自适应滤波器的变步长思想应用到AGC方案中,并对其步长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比普通功率检测自动增益控制和固定步长LMS-AGC方案,本文提出的变步长LMS-AGC方案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短波发射机前端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幅度稳定,需要对射频输出之前的音频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处理。介绍了AGC的原理和分类,以及数字AGC的重要技术指标参数等,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浮点同步数字AGC算法,给出了此算法在短波发射机中使用的详细流程图。通过仿真实验和具体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比分析了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三种不同架构技术实现的宽频段接收机的优缺点,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平台中对接收机的宽频带、可配置、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需求,设计了一种采用基带、射频一体化架构基于STR0425B的宽频段接收机,并对其AGC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和AGC响应时间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设计的接收机在动态范围及AGC响应时间等性能方面可以满足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平台需求。  相似文献   

6.
4G系统可以随意更改速率控制方案以满足网络应用的需要,这样在传输协议中系统不遵守速率控制规则的行为更使得4G系统能耗大大提高。针对此4G系统接入选择问题,结合单跟随者Stackelberg博弈模型,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简单的效用函数和线性代价函数的4G系统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理论证明了其收敛的特性,而且通过仿真对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4G系统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的运行结果进行评价,证明了该算法在纳什均衡态的稳定性,取得了4G系统的最优传输效能策略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7.
程辉  秦文  郭向东 《中国有线电视》2006,(24):2428-2431
介绍利用二次最大似然方法联合实现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同步的方法,并阐述基于FPGA实现的过程。传统的基于循环前缀的OFDM系统符号同步方法只局限于在一个符号内进行相关运算和功率运算。提出的算法把相关运算和功率运算范围从一个符号扩展到连续多个符号,使估计器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ModelSim仿真结果显示,在信噪比为3.1dB时,符号同步的样值偏差在±2个采样点之内,载波频率偏差精度为1%,此系统已在实际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讨论了遗传优化算法在单实权情况下的运算过程,提出了一种在多权值且权值之间非独立情况下的改进型遗传优化算法。然后针对多载波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PAR)的最小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优化的多载波系统PAR最小化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有效地使多载波系统PAR值达到系统精度要求范围内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9.
OFDM系统中基于信号分布函数的AGC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传统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估计接收功率的误差很大。该文提出OFDM系统中基于信号分布函数的AGC算法,该算法通过统计模数变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输出信号的分布函数来估计接收功率,克服了ADC截断效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OFDM系统中,该文给出的AGC算法在一次估计后,估计误差小于0.23dB,而传统AGC算法的估计误差小于9dB。因此该文的AGC算法能更精确地估计接收功率,并能大幅度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全数字QAM接收机符号定时和载波相位恢复方案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提出的全数字QAM接收机同步系统的实现方案,将最大平均功率定时同步算法与最大似然载波相位恢复方法相结合,实现了符号定时的同步和载波相位的恢复,整个算法构成一个数字信号处理过程,将符号定时、载波相位和符号解调最佳问题的三维搜索分解为符号定时和载波相位最佳估计的一维搜索,在实现同步的同时也得到符号的最佳解调。算法在定时和相位估计过程中分别采用局部并行前向结构,运算速度快,不需要专门设计同步头就能用于TDAM突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移动数字电视调谐器芯片中的数字式内环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电路。该控制电路采用的算法有效避免了死循环的问题,并且提高了AGC电路的响应时间。电路设计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描述,通过了功能仿真并在FPGA上进行了验证。最终采用TSMC 0.13μm CMOS工艺,完成了电路版图。芯片面积在126μm×106μm,平均功耗在3.876 mW左右。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时间同步系统短波校时失败的现象,给出了一种数模结合实现的相关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模型。短波校时接收机采用超外差接收机方案,结合短波授时的特点,找到校时失败的原因。介绍了短波授时的信号格式,分析了模拟非相关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对接收机的影响——模拟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容易使传输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畸变,并且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时间慢。最后通过分析计算,建立了数模结合的相关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模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此设计的短波校时接收机能解决信号格式及信道失真引起的短波校时的不同问题,对短波校时接收机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雷达导引头AGC控制处理中传统低通滤波法在输入信号饱和时无法正常工作以及不能直接反映信号幅度的缺陷,通过分析信号幅度与饱和度及功率检波的相互关系,分别提出了基于饱和度的幅度估计方法和平方和功率检波的幅度估计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的特点结合弹载处理机应用,设计了导引头多源信息自动增益控制算法,并给出了实现流程.利用Matlab仿真引入算例,证明其具有响应时间短、控制精度高、系统性能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数字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该电路将传统的两级级连负反馈AGC电路中后级AGC电路的反馈控制改为前馈控制,前后两级AGC电路共用一套功率检波器和环路滤波器,前级AGC电路的增益控制误差能够在后级AGC电路中得到修正,故新的AGC电路的总增益控制误差仅取决于后级AGC电路的增益控制误差。计算机仿真和硬件电路测试结果均表明,与传统的AGC电路相比,该文提出的新AGC电路能够提高增益控制精度,降低AGC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片上系统特点和需求,研究一种低功耗、高性能、低误码率的数字基带(Easibaseband),提出了一种复用加法器和乘法器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匹配滤波器,可节省硬件资源并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门限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可配合软硬件协同的工作方式,节省接收机的功耗;提出了采用自适应门限的施密特触发器方式进行信号相位判决的方法,降低了解调误码率.本设计在Xilinx的Spartan-3E FPGA上验证并实现,测试结果表明,本收发机的数据传输率可达到111kb/s并支持ISM2.4GHz频段的射频芯片,比传统的并行滤波器节省了5/6的硬件资源,比不采用自动增益控制节省了10.8%的接收机功耗,在信噪比13dB时,误码率在10-4以下,远低于WiseNET的接收误码率.  相似文献   

16.
李树青  冯恒 《电子科技》2012,25(5):137-141
G3-PLC系统子载波数量较多导致前导符号的时域采样点较多,传统的基于互相关的同步算法应用于该系统时由于运算量过大而变得难以实现。文中根据G3-PLC前导序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同步算法,以较小的性能损失为代价,将运算量降低两个数量级。该算法在FPGA中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7.
Traditional approaches of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involve estimating the average power or the peak amplitude over an extended time period, which results in high hardware complexity and a long processing time. Moreover, the accuracy o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is seriously degraded by noise and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joint AGC and equalization (Joint AGC-EQ) scheme, in which the AGC circuitry comprises only one-tenth of the area of a traditional AGC. In addition, the total convergence time of the proposed Joint AGC-EQ is only half that of traditional blind equalization. The scheme is already silicon prove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 Fast Ethernet transceiver using Faraday/UMC 0.18-mum cell libraries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AGC的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控制算法,这种算法弥补了AGC芯片控制范围和控制精度不满足工程要求的缺陷,解决了其他算法没有处理的问题。阐述了输入信号能量提取算法、输入信号的能量滤波算法以及控制范围和控制精度调整算法,给出了基于新算法的AGC控制过程框图,分析了输入信号能量提取算法的性能和原理,对能量滤波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对控制范围和控制精度算法进行了设备测试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5G电力虚拟专网和数字孪生相结合的系统架构,并考虑了终端数字孪生时同步的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分层多智能强化学习算法。该算法决定分配给电力用户终端的资源和数字孪生体的放置,上层通过深度Q网络实现切片通信资源的分配,下层通过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实现电力用户终端的数字孪生体放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层多智能体算法在电力用户终端数字孪生体的同步强度上能获得较好的系统收益。  相似文献   

20.
Aiming at making full use of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DC) digitalizing bit without oversaturation while keeping peak to average ratio (PAR) stab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segmented full-digital (SFD)-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algorithm for a new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mmunication system. Segmented digital gain control strategy is adopted to adjust the gain by only one step based on detected power status. Whether the gain needs to be adjusted is determined by current signal state derived from the change ranges of adjacent root mean square (RMS) of input signal, but no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wer level of current signal and target signal.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hardware implementing had been conducted with LTE frequency division dual (FDD) uplink signal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AGC algorithm can judge power status accurately and hence adjust the gain precisely in one step with a short delay, further, it can make full use of ADC digitalizing bit without oversaturation as well as keeping stable PAR. In addition, the mean error vector magnitude (EVM) was confined less than 1.6% to meet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standard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