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MS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获得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价值的影像学征象.资料与方法 分析66例经病理或抗炎治疗后证实的fGGO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灶大小、部位及MSCT表现,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分析混合性磨玻璃密度(mGGO)与单纯性磨玻璃密度(pGGO)、良恶性fGGO之间是否存在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6例fGGO中,mGGO 53例,pGGO 13例;恶性48例,良性18例.对于基本临床资料、病灶大小、发病部位在mGGO与pGGO、良恶性fGGO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GGO与pGGO的良恶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形态(分叶、棘状突起)、界面(清楚光整、清楚毛糙、模糊)、内部结构("空泡征")、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在良恶性fGGO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GO的MSCT征象:呈圆形/类圆形、分叶、棘状突起、清楚毛糙的界面、"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是诊断恶性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2.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MS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部局灶磨玻璃密度结节( 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寻找对fGGO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价值的影像学征象.方法 分析34例(40个)经病理或抗炎治疗后证实的fGGO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灶大小、部位、类型及MSCT表现,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分析fGGO中细支气管肺泡癌(BAC)、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及良性三者MSCT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0个fGGO中,混合性GGO(mGGO) 19个,单纯性GGO(pGGO)21个;BAC 27个,AAH 8个,良性5个.患者的性别、病灶形状在良恶性fGGO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mGGO与pGGO的良恶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6,P=0.003),17个mGGO为恶性结节.发病年龄、病灶大小、部位、边缘形态(分叶、毛刺、光整)、界面(清楚、模糊)、内部结构(细支气管征)、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在BAC、AAH及良性病变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GO病灶边缘分叶、清楚的界面、细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为MSCT诊断恶性fGGO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3 cm以下肺恶性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病变的MDCT 征象,旨在提高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病变(fGGO)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病理证实的局灶性磨玻璃密度肺癌的MDCT征象(病灶形态、边缘、瘤肺界面、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结果 53例恶性fGGO病变中圆形/类圆形 43例(81.13%),分叶50例(94.34%),毛刺25例(47.17%),棘状突起20例(37.74%),瘤肺界面清楚毛糙53例(100%),空泡征30例(56.60%),空气 支气管征30例(56.60%),胸膜凹陷征36例(67.92%),血管集束征20例(37.74%).1~2 cm恶性fGGO病变空泡征出现的概率小于2~3 cm(P=0.01<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现为fGGO病变的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腺癌的MDCT征象,得出棘状突起在腺癌中出现的可能性大于细支气管肺泡癌(BAC)(b=-1.492,P=0.02,OR=0.225).结论 充分认识3 cm以下恶性fGGO的MDCT征象有助于肺癌的诊断.棘状突起征对于鉴别BAC和腺癌这2种病理类型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从而提高表现为fGGO的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对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肺内局限性磨玻璃影(fGGO)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48例fGGO(36例肿瘤性病变,12例非肿瘤性病变)的MSCT三维重组资料,对病灶的大小、三维比率、形状(圆形/类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边缘(毛刺、分叶、棘状突起)、轮廓(清楚、模糊)、内部结构(实性成分、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其他含气腔隙)及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进行评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fGGO之间是否存在差异,Р<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8例fG-GO中,纯磨玻璃影(pGGO)15例,混合性磨玻璃影(mGGO)33例。对于临床资料、病灶大小、病灶边缘(毛刺、棘状突起)、内部结构(其他含气腔隙)、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在肿瘤性fGGO和非肿瘤性fGGO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病灶三维比率、病灶形状(圆形/类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病灶边缘(分叶)、病灶轮廓(清楚、模糊)、内部结构(实性成分、空泡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参与者都是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患者,先对患者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影像进行诊断分析,再对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患者的病灶的病理特征、内部结构、邻近结构以及充气支气管征方面做对比分析。结果良性病变(炎症和AAH)和恶性病变(腺癌和BAC)的患者在病灶大小1cm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P0.05);恶性病变患者在近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光滑形、刺状、棘状突起、清晰、充气支气管征、Ⅱ型、Ⅲ型、胸膜凹陷和胸膜增厚等方面都要比良性病变患者人数多的多,具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 fGGO的MSCT征象和病灶的形态方面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在fGGO疾病的诊断方面提高精准度,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本院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患者82例,其中肺炎患者41例为对照组(良性病灶),肺癌患者41例为观察组(恶性病灶),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形态学表现和内部结构,分析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病灶多为1.0~2.9cm;观察组病灶多为≥3.0cm。对照组病灶多为斑片状;观察组病灶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圆形。对照组病灶都为模糊;观察组病灶多为光整、毛刺状、毛糙。对照组病灶少有胸膜增厚;观察组病灶多为胸膜凹陷、胸膜增厚。对照组病灶都为密度Ⅰ型;观察组病灶多为密度Ⅱ型、密度Ⅲ型。对照组病灶多无支气管充气征;观察组病灶多有支气管充气征。观察组患者病灶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CT征象,并评价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8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30~63岁,平均43岁)由临床证实的AIDS合并PCP患者均经16层螺旋CT胸部平扫。对所有患者的主要CT表现及其伴发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扫描证实,所有患者均表现两肺内呈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样影或云雾状高密度影。同时,伴发的其他CT征象包括网格状影和小叶间隔增厚(6例),小肺气囊肿(5例),斑片状影(4例),胸膜下陷(3例)以及局限性胸膜增厚(2例),但未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淋巴结肿大。结论出现于两肺内呈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样影及云雾状高密度影,同时伴有斑片状及网格状影、肺气囊肿以及小叶间隔增厚,符合PCP以肺间质浸润为主的CT表现,因此,多层螺旋CT是诊断AIDS合并PCP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筛查AIDS患者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fGG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8例炎症,18例肺泡癌,8例腺癌,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评价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内部结构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 8例炎症中7例呈斑片状;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均为圆形或类圆形;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腺癌主要呈圆形、不规则形及分叶征。11例BAC和腺癌边缘毛糙或伴毛刺征,16例边缘清晰、光整。15例胸膜凹陷征,均见于BAC和腺癌;16例胸膜增厚,3例见于炎症,13例见于BAC和腺癌。6例炎症和2例AAH为纯GGO,18例BAC和8例腺癌为混杂GGO。结论 fGGO的CT征象与病灶病理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对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螺旋CT薄层扫描在肺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8例肺真菌感染患者的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结合病理学总结不同真菌的影像特征.结果 38例中肺曲霉菌16例,螺旋CT薄层扫描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14/16),其中7例病灶周围形成浅淡的、"磨玻璃"样晕环;典型肺曲菌球表现为"空气半月征"(5/16).肺隐球菌10例,CT表现为结节、团块及实变影,内部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3/10).肺白色念珠菌9例,表现为两肺野散在或布满大小不一、密度不均的絮片状影,边缘模糊,伴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影.肺毛霉菌3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及结节影.结论 螺旋CT薄层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肺内病灶的形态特点,提示"晕征"、"空气半月征"、"洞内球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及"树芽征"较特异的征象.不同真菌种类其螺旋CT薄层扫描征象亦有所差别,但最终需结合病理学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部单发结节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肺部单发结节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分析结节形态及内部特征。结果 80例患者中,癌性结节63例,良性结节17例。恶性结节平均直径良性结节,空气支气管征、棘突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在恶性结节中更常见,毛玻璃样改变、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均常见;恶性结节的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其内高低密度混杂分布并见点条状异常强化征象,CT强化峰值在静脉期,CT值位于(72.5±16.3)HU;良性结节结节强化方式多样,无明显规律,但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良性结节内高低密度分界清晰,CT强化峰值在延迟期,CT值位于(58.7±16.4)HU。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能观察结节形态、内部特征、边缘及周围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CT对胸片正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临床疑似SARS而X线胸片正常的 2 1例患者进行了胸部螺旋CT扫描及系列床边X线胸片复查。分析肺部病变的CT表现特征。结果 :2 1例疑似SARS患者中CT显示 12例有肺部病变 ( 5 7.1% )。根据系列复查胸片结果将 12例患者分成 2组 :第一组 ,复查胸片异常组 ,共 7例。其中单发磨玻璃样影 3例、多发磨玻璃样影 4例 ;第二组 ,复查胸片正常组 ,共 5例。其中单发磨玻璃样影 1例、多发磨玻璃样影 3例和左下叶实变影 1例。磨玻璃样影多位于肺周边部 ( 2 7/ 3 5 ) ,均为圆形 ,直径小于 3cm。结论 :胸片阴性SARS患者肺部病变的CT特点是以周围性分布为主的磨玻璃样影。CT可早于胸片发现肺部病变 ,并可提高SARS的肺部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戈谢病患者胸部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肺部浸润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2003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戈谢病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胸部CT检查,分析和描述其肺部间质和实质等影像表现。结果43例戈谢病患者中,有20例胸部CT表现异常。肺部呈弥漫性小叶间隔增厚10例,主要分布在双肺下叶;肺部呈单叶段或多叶段的磨玻璃征象5例;细小结节影2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影;肺纤维化者1例,以左肺上叶更为显著。其他表现包括肺囊泡3例、局限性胸膜增厚2例、气胸1例、肺动脉高压1例、胸腺增大12例。戈谢病患者出现肺部病变者以10~14岁居多,其中,小叶间隔增厚与胸腺增大等征象多见,在该年龄区间内分别各有5例。结论戈谢病患者半数累及肺部,肺部表现多样,多表现为弥漫间质病变,主要征象为小叶间隔增厚和磨玻璃样透光度减低,与戈谢细胞浸润病理一致,但不具备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并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浸润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non-Hodgkin's lymphoma,PPNHL)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的11例PPNHL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大片实变影5例,均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肿块7例,周边肺组织均见磨玻璃影,5例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斑片影9例,两肺多发常见6例;结节5例,1例见支气管充气征;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2例;间质改变1例.结论 PPNHL CT表现多样,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2例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其中,恶性肿瘤14例(8例乳腺癌,3例导管癌及3例浸润癌)和良性病变8例(2例乳腺增生,4例乳腺纤维瘤,1例乳腺炎及1例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均经16层螺旋CT(MSCT)扫描。4例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扫描证实,乳腺癌性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伴周边毛刺,病灶内钙化,局部皮肤凹陷,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表现为乳腺组织中致密影,密度等同于周围腺体。乳腺纤维瘤表现为圆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的肿块影,密度均匀,部分病灶有强化。乳腺炎表现为片状不规则致密影,边缘模糊,内见低密度脓肿形成。结论多层螺旋CT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RCT图像上肺磨玻璃样结节(GGN)内血管征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或随诊显示病灶消失的109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其中良性结节44例,恶性结节65例。观察指标为结节的主要CT征象(大小、密度、分叶、毛刺、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结节内出现血管的例数及各项血管征像[包括血管穿行、血管的数量、种类(肺动脉或肺静脉)及异常形态学征象(僵硬、增粗、扭曲、聚集或截断)]。对良、恶性GGN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和恶性GGN组的结节大小、密度、分叶、毛刺、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这6个CT征象出现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组血管征出现率高于良性GGN组(66.15%vs. 43.1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组出现血管征的43例与良性GGN组出现血管征的19例进行比较,GGN内血管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内肺动脉与肺静脉同时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GGN(41.86%vs. 21.05%);血管的异常形态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GIST的平扫及双期增强多层螺旋CT征象.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11例,小肠5例,发生于结直肠5例,肠系膜内1例,CT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6%(19/22).良性4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14例.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黏膜下型4例,浆膜下型5例,肌壁间型12例,胃肠道外型1例.黏膜下富血供肿瘤,倾向腔外生长,大多数密度不均匀,内部可发生囊变或坏死,少部分见出血、钙化及气体影.肿瘤实质部分大多中等至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结论 GIST双期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对肿瘤诊断及良恶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此类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共发现反晕征病灶97个:上叶63个(以尖、后段为主),下叶背段19个,其余肺叶、肺段15个;1例单发,其余11例多发。CT或HRCT表现:12例均见反晕征,呈类圆形、边界较清,内见结节、树芽征,外环不光滑。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和其他间质性改变,包括:小叶内网格状阴影(12/12)、微结节(12/12)、树芽征(10/12)、小叶间隔增厚(7/12)、细支气管壁增厚(6/12)和磨玻璃样密度影(5/12)。伴随征象:空洞1例(痰菌阳性),胸腔积液2例,实变3例,胸膜受累3例,钙化4例。结论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分辨胸部CT对肺炎型肺癌(PLC)与大叶性肺炎(L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38例PLC患者与40例LP患者的资料,其中38例PLC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LP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高分辨胸部CT检查分析CT表现。结果 观察组病灶形态为肺叶段实变、单纯肺段或肺叶实变、混合阴影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病灶形态为混合磨玻璃结节伴有实性成分、单纯磨玻璃密度影的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灶边缘、分布与密度的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枯枝征、蜂窝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分辨胸部CT可以通过病灶形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枯枝征、蜂窝征等征象鉴别诊断PLC与LP,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3 cm以下肺恶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O)与实性结节的MSCT征象,旨在发现恶性fGGO是否存在特异性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 cm以下的105例实性肺癌和48例恶性fGGO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灶大小及MSCT征象(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瘤肺界面、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改变),用Fisher确切概率法、X~2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性结节的男女比例(60:45)高于fGGO组(18:30),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5.09,P<0.05).实性结节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毛刺、空泡征、支气管征走行正常的分别为101、4、60、12、0例;fGGO相应分别为38、10、19、25、7例(X~2值依次为11.48、4.07、29.70、22.38,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性结节的边缘形态(分叶、尖角、棘状突起)、瘤肺界面(清楚光整、清楚毛糙、模糊)、内部结构(蜂窝征)、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分别为85、0、33、5、100、0、0、59、35例;fGGO相应分别为42、1、15、3、45、0、2、32、16例(X~2值依次为1.00、2.20、0.00、0.15、4.43、1.50、0.00,P值均>0.05),2组结节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fGGO与实性结节的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瘤肺界面、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的改变大多数表现一致,但fGGO中不规则形、空泡征和支气管走形自然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实性结节,毛刺征低于实性结节,这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肿瘤的病理学基础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2例经临床及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患儿的胸部HRCT表现。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2个月~14岁,中位年龄4岁,5岁以下患儿14例。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观察肺部病变分布、形态、密度等特征及有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膜改变。结果 22例患儿中,3例(3/22)肺部CT正常,19例(19/22)肺部HRCT见病灶浸润,其中单侧肺病变7例,双侧肺病变12例。HRCT表现为:磨玻璃影6例,其中淡磨玻璃影4例、典型铺路石征磨玻璃影2例;4例呈肺实变改变,表现为局限性条索影、斑片状高密度影;6例表现为实变影与磨玻璃影共存,呈斑片状致密影夹杂周围磨玻璃影改变,其中1例呈右侧白肺表现;3例呈类支气管肺炎改变,表现为肺叶内散在点状或斑片状密度不均高密度影。下叶病灶较上叶为重,肺外后带较肺尖部、中央区多见。全部患儿均未见肺门淋巴结增大和胸腔积液,1例见叶间胸膜增厚。结论 儿童COVID-19的HRCT表现多样化,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但肺部CT表现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控干预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