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液治疗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0.9%生理盐水+0.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漱口,试验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ug漱口,两组患者均以10-15mL含漱,每天五次,每次含漱时间5-10min,分析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疼痛缓解率、口腔黏膜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口腔黏膜炎的疼痛缓解率83.3%,高于对照组45.8%(P0.05),试验组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有效率91.6%,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液治疗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给药量小,使用方便,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疗效确切,效果更佳,临床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在胃癌化疗过程中对化疗疗效、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C组)30例和化疗 谷氨酰胺组(C G组)2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C/C G组化疗有效率无显著统计差异,而两组间口腔黏膜炎、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8%和50%,72%和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减少胃癌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腹泻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临床可选用。  相似文献   

3.
玉屏风散合泻黄散加味治疗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泻黄散加味对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合泻黄散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2片、维生素C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泻黄散加味能提高治疗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之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所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3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按鼻咽癌患者放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观察不同放化疗时段(1~20 d、21~35 d、36~50 d)两组口腔黏膜的变化。结果:1~20 d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5 d和36~50 d观察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反应情况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可减轻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反应程度,延缓口腔黏膜炎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L-11(IL-11)治疗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4月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2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放射治疗期间给予IL-11局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维生素B12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程度降低,减轻患者疼痛和增进患者食欲等方面的效果显著(P0.05)。结论:IL-11对预防和治疗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显著疗效,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2):236-237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粘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口腔粘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亚叶酸钙、维生素B12漱口液漱口、表面喷涂贝复剂、金喉健等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于治疗后第14天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移植后14d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痊愈率93%,口腔溃疡痊愈患者溃疡痊愈所需的平均时间为(10.6±1.2)d,应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治愈率为74%,口腔溃疡痊愈患者痊愈所需的中位时间为(12.4±2.4)d。结论:短波紫外线治疗仪可提高口腔黏膜炎的痊愈率,缩短口腔黏膜炎的痊愈时间,使用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花百合片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口服双花百合片,并用呋喃西林漱口;对照组放疗开始用呋喃西林漱口。每组患者从放疗疗程起不同时间评价口腔黏膜情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从放疗开始后第2周、4周、6周、8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4周、6周、8周,3、4级黏膜炎的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减低、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低、肝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口服双花百合片,可降低重度黏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9例放化疗患者口腔状态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以其中34例口腔黏膜炎患者为研究组,65例非口腔黏膜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部位、化疗方案、口腔评估得分等12个方面的差异,首先对这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然后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34.3%。发生部位的构成比中,颊部为27.4%,牙龈为16.1%,硬腭为3.2%。口腔黏膜炎发生分度构成比中Ⅰ度口腔黏膜炎为47.1%,Ⅳ度为8.8%。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有:恶心呕吐、住院天数、含5-氟尿嘧啶化疗、肿瘤部位、白细胞下降程度和口腔评估得分。结论: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34.4%,多发于颊、牙龈等非角化上皮组织,以Ⅰ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最高。与口腔黏膜炎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是:恶心呕吐、住院天数长、化疗方案中含5-氟尿嘧啶、头颈部位肿瘤、白细胞下降严重及口腔评估得分高。为了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除了做好常规基础护理外,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重视口腔评估,并根据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中药(中药组)对比西药(对照组)预防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系统评价中药预防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疗效。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涉及6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46,95%CI[0.35,0.60],P0.000 01);不同严重程度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中药组在降低Ⅱ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RR=0.39,95%CI[0.22,0.68],P=0.000 9)及Ⅲ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RR=0.13,95%CI[0.05,0.35],P0.000 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降低Ⅰ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59,1.33],P=0.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提示中药预防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和数量有限,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构建及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的100例初诊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于护理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干预前)、口腔炎症感染发生率、口腔黏膜炎每日自评问卷(OMDQ)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感染率为32.00%(16/50),低于对照组患者为52.00%(26/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OMD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为74.00%(37/50),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通过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降低口腔炎症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邓鑫  李璇  梁健 《微创医学》2012,7(2):102-105
目的观察胃宁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80例胃癌不能行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胃宁颗粒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3个疗程后进行中医药整体性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毒副反应等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各主要症状均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嗳气、纳差、乏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体瘤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52.5%,对照组25.0%,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生存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疼痛、总体健康,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还在恶心呕吐、食欲丧失、腹泻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Ⅲ级及以上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无其他安全指标出现明显异常。结论胃宁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以改善患者主要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未发现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热毒壅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联合维生素B12 0.25 mg 每日1次含漱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加味四妙勇安汤(配方颗粒),对照组口服康复新液,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口干口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骨后灼热疼痛、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口干口苦、胸骨后灼热疼痛、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口干口苦、胸骨后灼热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对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补充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后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TE(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化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服用6个疗程的金衡灵、安慰剂,两组病人化疗前1天、第7、14及20天检测血液常规,记录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金衡灵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普遍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同时,6个疗程后实验组累计骨髓抑制和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升高和维持白细胞数效果明显,可以减轻化疗所导致的骨髓抑制的程度,可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和中降逆贴穴位贴敷减轻大肠癌化学治疗所致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大肠癌化学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mFOLFOX6化学治疗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观察组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化学治疗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化学治疗第1、3、6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毒性反应、白细胞毒性反应及口腔黏膜毒性反应。结果 化学治疗第1、3、6天,对照组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时点白细胞毒性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时点口腔黏膜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学治疗第6天和第1天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毒性分级变化、口腔黏膜毒性反应分级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中降逆贴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大肠癌患者因mFOLFOX6化学治疗方案所致的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大肠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线大肠癌化疗方案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针刺穴位治疗,疗程为5 d。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况(KPS)评分及肿瘤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化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第3天、第5天,两组患者的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化疗后的功能状况优于对照组。化疗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减轻大肠癌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84例癌因性疲乏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入组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单纯化疗;治疗组给予化疗联合养正消积胶囊。于化疗结束后第1天及第14天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估疲乏状况。[结果]治疗后结果提示治疗组在认知维度、感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总体疲乏状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行为维度、情感维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他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两组在各领域两次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化疗后引起的癌因性疲乏状况。  相似文献   

17.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a kind of solu-ble cytokines that produced by activated humanmacrophages,can kill tumor cells through causingnecrosis[1-3].Because of its serious side effects,clinical uses of wild type TNF are li mited.Thereare reports currently that TNF is rebuilt by bio-technology methods in order to depress its sideeffects andi mprove curative effectiveness[2,4].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factor(rmhTNF)had already been successfullydevelopedin China.It was autho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耳鼻喉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对其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 方法 2017年1—12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共纳入100例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观察其应激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对其施行临床干预的效果。 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用时间平均为(21.23±5.66)min。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疼痛比较:术后1 h(干预前)及术后1 d、3 d、1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是(4.69±1.42)分、(2.75±1.03)分、(1.63±0.84)分、(0.59±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951,P<0.001)。术后1 h(干预前)VAS疼痛等级分别是0级10例、Ⅰ级23例、Ⅱ级54例、Ⅲ级13例,术后1周分别是0级40例、Ⅰ级49例、Ⅱ级10例、Ⅲ级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7.920,P<0.001)。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1 d、3 d、1周时的SAS评分分别是(56.42±9.78)分、(46.30±7.98)分、(40.12±10.47)分、(33.25±8.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671,P<0.001)。术前及术后1 d、3 d、1周时的SDS评分分别是(48.55±6.59)分、(46.20±5.33)分、(35.89±4.60)分、(34.70±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614,P<0.001)。 结论 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多数可发生应激性反应,经施行疼痛干预和心理疏导等临床干预可减轻其不良情绪,缓解和改善术后疼痛感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伏灸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特点。方法 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三伏灸治疗,对照组接受荞麦粉等组成的安慰剂治疗。采用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定患者治疗前后和半年后随访生活质量的变化。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与同组治疗前分值比较,治疗组行为问题、鼻症状和生活质量总分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分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反应在随访时分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日常生活、行为问题和生活质量总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后分值比较,治疗组患者眼症状在随访后分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行为问题、鼻症状、情感反应和生活质量总体情况在治疗后和随访时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灸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体现在鼻症状、行为问题和情感问题经治疗后得到持久改善。  相似文献   

20.
樊光华  刘敏知  朱凤飞 《安徽医学》2012,33(10):1371-1374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化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QOL)、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43例ⅢB~Ⅳ期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GEM化疗,1 200 mg/m2,第1、8 d;治疗组在每个疗程的第1 d至第14 d以康艾注射液50 ml/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两组均21 d为1疗程;连用2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QOL和毒副反应;反映QOL的指标包括KPS评分、疼痛程度和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3%vs.19.05%,χ2=0.0879,P0.005);治疗组的KPS评分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0.01);应用FACT-L进行评估,亦显示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0.01);治疗组中治疗相关的血液系统毒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减轻老年NSCLC患者GEM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