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藏药八味沉香散95%醇提液对垂体后叶素(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八味沉香散95%醇提液对大鼠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八味沉香散95%醇提大、小剂量组使心肌缺血降低的LVSP和±dp/dtmax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y Saponins,PNS)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NS小剂量组、PNS大剂量组。治疗7d后,分别测定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PNS可以降低LVEDP,升高±dp/dtmax。[结论]PNS治疗AMI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大剂量应用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组,硝酸甘油组,苦参碱2.5、5、10mg/kg剂量组。应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结扎前、结扎后5、15、30和60min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5、15、30,60min,模型组大鼠LVSP、 dp/dtmax、-dp/dtmax明显降低(P<0.05或P<0.01),LVEDP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5、15、30、60min,静脉注射苦参碱2.5、5和10mg/kg均可使大鼠LVSP、 dp/dtmax、-dp/dtmax明显升高(P<0.05或P<0.01),LVED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此作用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15、30min最明显,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结论静脉注射苦参碱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B)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acutemyocardialischemia,AMI)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SalB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AM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alB小剂量组、SalB大剂量组。ig给药7d后,分别测定大鼠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同时应用寡核苷酸芯片观察大鼠AMI后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SalB对其影响,提取各组心肌组织总RNA,与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结果SalB可以降低LVEDP,升高±dp/dtmax;大鼠心肌缺血后及SalB治疗后,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明显变化,主要作用靶点为细胞结构类、炎性反应类等相关基因。结论SalB可以改善AMI大鼠心脏功能,大剂量应用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提高作用。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快速检测出缺血心肌及SalB治疗后心肌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SalB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ST-1对麻醉大鼠缺血复灌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证实ST-1具有抗心肌缺血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成伪手术组、溶剂对照组、ST-1组(三个剂量组)和川芎嗪阳性对照组。除伪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胸后结扎左冠脉30min,复灌90min。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dpdtmax、LVDP′、MBP和HR等。结果在整个缺血复灌期,ST-1组和川芎嗪组LVSP、±dpdtmax、LVDP′的变化值明显小于溶剂对照组,MBP和HR变化值与溶剂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T-10.5、1.0、2.0mg·kg-1和川芎嗪30mg·kg-1能改善大鼠心脏缺血复灌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对血压和心率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短暂延迟性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只SD老龄大鼠(≥18个月),随机分为6组(n=10):(1)空白对照(C组)组;(2)缺血再灌注(I/R)组;(3)缺血后处理(IPO)组;(4)酸处理(H+)组;(5)缺血后处理+碱处理(IPO+OH-)组;(6)碱处理(OH-)对照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以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5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标,观察短暂延迟性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收缩和舒张能力的影响.结果:与C组比较,再灌注期间I/R组、IPO组、H+组、IPO+OH-组和OH-组的LVEDP升高,HR、LVSP、±dp/dtmax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PO组和H+组LVEDP降低,HR、LVSP、±dp/dtmax升高(P<0.05).结论:短暂延迟性酸处理能模拟缺血后处理对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对老龄大鼠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胺碘酮2.5mg·kg-1+持续泵注组(A1组);胺碘酮5.0mg·kg-1组(A2组),不进行持续泵注;胺碘酮5.0 mg· kg-1组+持续泵注组(A3组)均于缺血前10min静脉注射胺碘酮.分别记录缺血前10min(T0),缺血后30min(T1),再灌注30min(T2),再灌注60min(T3),再灌注120min(T4)大鼠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率(-dp/dtmax)的变化以及心律失常的分析.结果 各组大鼠在T0时HR、LVSP、LVEDP、+dp/dtmax、-dp/dt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以后,与S组比较,I/R、A1、A2、A3组大鼠的HR、LVSP、+dp/dtmax、-dp/dtmax降低(P<0.05),LVEDP升高(P<0.05);与I/R组比较,A1、A2、A3组HR、LVSP、+dp/dtmax、-dp/dtmax升高(P<0.05),LVEDP降低(P<0.05);A1组HR、LVSP、+dp/dtmax、-dp/dtmax比A2、A3组降低,LVEDP升高(P<0.05),A3组HR、LVSP、+dp/dtmax、-dp/dtmax比A2组升高,LVEDP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在急性缺血期心律失常的评分显示,I/R、A1、A2、A3组评分均高于S组(P <0.05);A1、A2、A3组评分均低于I/R组(P<0.05);A2、A3组低于A1组,A3组低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可以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5.0mg·kg-1加持续泵注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柚皮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对MI/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MI/R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柚皮苷(10、20、40mg/kg),7d后测定心电图,记录缺血前、缺血30 min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压(LVEDP)、左室收缩内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化学比色法测定动脉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 与MI/R组相比,柚皮苷20、40mg/kg可使LVEDP降低,±dp/dtmax和LVSP升高,血清中CK和LDH活性降低(P<0.05),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柚皮苷对大鼠MI/R具有保护作用,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运动康复联合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只)与造模组(4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盐酸多柔比星腹腔注射7周造模,造模成功后的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参附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参附组,每组9只.分别用生理盐水、参附注射液、运动康复、运动康复联合参附注射液干预4周,检测大鼠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舒张末压力(LVEDP)、左室等容收缩末期压力上升最大速度(+dp/dtmax)、左室压力下降最大速度(-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附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参附组在LVSP、LVEDP、+dp/dtmax、-dp/d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康复参附组比较,参附组、运动康复组在LVSP、+dp/dtmax、-dp/d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康复参附组比较,参附组在LVED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参附注射液、运动康复联合参附注射液都能改善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心衰大鼠心脏功能,而运动康复联合参附注射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血压大鼠在患脓毒症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SHR、WKY大鼠各7只,静脉注射LPS制备脓毒症模型,测量注射前及注射后1h、3h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峰压(L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结果: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两组动物MAP、LVSP、 dp/dtmax均显著下降(P<0.05),注射后1h最低,但SHR大鼠下降更显著;注射后3h部分恢复,SHR组恢复显著,两组均显著低于注射前水平。结论:SHR大鼠患脓毒症时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更严重,但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