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368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性脑干伤、脑挫伤24.2%,颅内血肿75.8%,其中硬膜下、脑内血肿72.8%,硬膜外血肿8.6%。总生存率41.3%。不同的GCS、不同的血肿类型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有无老年性疾病各组间的生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脑干伤、脑挫裂伤和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脑内血肿多,易发生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死亡率高,合并伤多的特点。GCS、老年性疾病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51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提高临床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5 1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例临床资料 ,包括入院时间、GCS、既发疾病、并发症、合并症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良好 1 9例 ,中残 7例 ,重残 5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1 8例。入院时间、GCS、既发疾病、并发症、合并症等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掌握手术适应证 ,控制血糖 ,合理应用激素 ,积极处理合并症和并发症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268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性脑干伤、脑挫伤24.2%,颅内血肿75.8%,其中硬膜下、脑内血肿72.8%,硬膜外血肿8.6%。总生存率41.3%。不同的CCS、不同的血肿类型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有无老年性疾病各组间的生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脑干伤、脑挫裂伤和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脑内血肿多,易发生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死亡率高,合并伤多的特点。CCS、老年性疾病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曾德福  黄国洲  石齐芳 《广西医学》2014,(4):498-499,502
目的探讨首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9分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352例首诊轻-中型颅脑损伤(GCS评分≥9分)患者,其中预后不良患者72例(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患者280例(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颅内复合伤比例、CT阳性率、颅骨骨折率、合并伤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颅内损伤类型、合并伤及并发症是首诊GCS评分≥9分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年龄、复合颅内损伤、合并伤、并发症是首诊GCS评分≥9分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2月,8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我科进行诊治,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对这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死亡46例(52.3%),仍存活的42例(47.7%)。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GOS有效率为45.5%。单因素分析发现分别按年龄、GCS评分、合并伤、受伤后的入院时间、血肿类型、合并症分组,各组间的GOS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GCS评分、年龄、受伤后的入院时间、血肿类型及合并症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CS评分、年龄、受伤后的入院时间、血肿类型及合并症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掌握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对53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结果 治愈19例(35.9%),致残13例(24.5%),死亡21例(39.6%)。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生理、组织结构特点有其独特之处,合并伤、并发症发生率高,救治困难,预后差。在救治过程中最大限度缩短确诊至治疗时间,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衣服新  赵志新  徐其龄   《中国医学工程》2011,(5):110-111,113
目的探讨GCS评分、年龄、性别、低氧血症等因素对儿童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97例急性儿童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依据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和预后差两组,分析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手术治疗时机、伤前有无疾患、伤后有无低血氧、低灌注、复合伤及并发症等9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97例颅脑损伤患者中:预后良组与预后差组的GCS评分、手术治疗时机、伤前有无疾患、复合伤及并发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伤后有无低血氧、低灌注、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时GCS评分、手术治疗时机及并发症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Xz-55.810,P〈0.05)。结论 GCS评分、手术治疗时机及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残的主要原因,是判断儿童重型颅脑损伤预后最有价值的临床指标,系统了解相关因素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詹传伟  郑仲贤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281-1282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6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讨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68例患者中,31例原有慢性疾病,2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4例伤后出现各种并发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受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救治措施、原有的慢性疾病、合并症和并发症等因素综合影响.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自身的特点,积极纠正低血压、低血氧及治疗合并伤,并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可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2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53例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率20.6%,使用呼吸祝感染率53.1%,肺部感染死亡率与植物生率38.8%。非肺部感染死亡率与植物生存率16.7%有显著差异。结论肺部感染与颅脑损伤程度,年龄(老年人)胸部外伤,治疗措施有关,肺部感染直接影响临床预后,临床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原发病时应随时警惕肺部感染的出现并作出及时处理,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患者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机械通气的重要性及临床价值。结果 本患者29例,根据Gros预后评分方法,恢复良好14例,中残4例,重残4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4.1%。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治疗中,机械通气迅速纠正低氧血症,使神经细胞损伤得到氧气治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2例患儿,死亡17例(27.42%),预后与原发性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GCS评分5-8分者存活41例,存活率89.13%,而GCS评分〈5分者存活6例,存活率37.50%。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脑水肿(P〈0.0001)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儿童颅脑损伤后,对颅内高压的耐受性差,病情变化快。神智、瞳孔和GCS评分的严密观察及CT的动态观察是判断伤情的关键。ICP监测在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冠军 《嘉兴医学》2000,16(1):30-31
本总结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3例。探讨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类型、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认为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积极治疗合并伤、防治并发症,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勇  孟祥伟  余跃  曹飞 《海南医学》2015,(2):239-241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的不同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收缩压水平、基础疾病、GCS评分、ISS评分、伤后时间、血小板计数水平、血糖水平、伴有胸腹部损伤、并发休克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8.0 k Pa、有基础疾病存在、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以及并发休克等7个变量为影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明确收缩压、基础疾病、GCS评分及ISS评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以及休克等情况对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预后评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庞继彦 《海南医学》2014,(21):3222-322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状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扩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是患者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状况较差,与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治结果。方法 对37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回顾性总结。结果 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29例(34.7%),轻残81例(21.8%),重残52例(14.0%),植物生存16例(4.3%)。死亡93例(25.1%)。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效果,同时是减少致残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急性颅脑损伤后DTICH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其入院时GCS评分、受伤性质、合并伤、合并慢性病、血肿类型、合并并发症、DTICH出血量、伴慢性病史及年龄等因素.结果 9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2例,中残21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伤性质、血肿类型、GCS评分、合并并发症、DTICH出血量、伴慢性病史、年龄等因素与DTICH预后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多发性血肿、年龄>60岁、GCS评分(3~8分)和合并并发症是导致DTICH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与血肿数量、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的因素。结果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41.2%伤前伴有慢性疾病,26.0%同时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9.0%伤后出现各种并发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受颅,治愈180例(55.70%)、中残39例(11.00%)、重残11例(3.90%)、死亡44例(29.00%)。结论老年颅脑损伤具有自身的特点。处理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时,应特别注意原有慢性疾病的处理和各种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重型颅脑损伤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5 2 2例儿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分级 ( 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和预后差两组 ,分析性别、年龄、伤因、脑损伤类型、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无合并伤及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 GCS)等 1 1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预后良组与预后差组的 GCS评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伤因、脑损伤类型及有无合并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 ;两组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仅入院时 GCS评分和有无合并伤两个因素被引入 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 χ2 =5 5 .81 0 ,P<0 .0 0 1 ) ,入院时 GCS评分与出院时 GOS分级存在负相关 ( r=- 0 .766,P<0 .0 0 1 )。结论 :入院时 GCS评分和有无合并伤是判断儿童重型颅脑损伤近期预后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系统了解相关因素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情况。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伤情较重,并发症及合并症多,病死率高。本文通过对5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和救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根据GCS评分判定疗效:存活40例,经3个月至1年随访,恢复良好20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生存(PVS)2例;死亡10例,病死率20.0%;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两组统计学数据具有可比性。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关键在于快速和准确,只有对病情的判断准确和实施科学的救治,才能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死亡因素和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死亡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结果:156例死亡病人中,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占首位;死于脑挫裂伤、脑肿胀、颅内血肿导致颅高压131例(84.0%);死于合并伤7例(4.5%),其中胸部外伤4例(2.6%),休克3例(1、9%);死于并发症18例(11.5%),其中多器官衰竭9例(5.8%),肺部感染6例(3.8%),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1.9%);入院时合并缺氧63例,合并休克34例,入院后合并高热70例,合并高糖6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与受伤原因、院前急救、伤情严重、二次损伤、合并伤、并发症等多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治疗、积极处理合并伤、预防并发症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