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清ET-1、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血清ET-1、CGRP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LVA、RVA、B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明显低于对照组,CGR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显著减轻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调节机体ET-1、CGRP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5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2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40mg静滴,观察组在给予尼莫地平同时口服养血清脑颗粒3次/d,1包/次;上述两组给药14d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在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3.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的66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1).两组治疗前后TCD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4.
养血清脑颗粒防治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160例门诊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g,tid;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5mg,qn;安慰剂组给予维生素C0.2g,qd;疗程各30天.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安慰剂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减慢(P<0.05);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能通过解除血管痉挛来有效地控制偏头痛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和缩短发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李乐峰 《中原医刊》2011,(24):79-80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方法对50例患者行常规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6例,治疗组口服黛力新及养血清脑颗粒,15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5d患者眩晕、头晕等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及血液流变学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黛力新应用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雪莲通脉丸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黏度及脑动脉血流指标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峰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P0.01);3)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改变平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头痛程度N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痛程度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头痛程度N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痛程度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该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2%,优于对照组的65.0%。[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中枢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中枢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长春西汀30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1袋/次,3次/d,温开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0%,治疗组的平均秩次为大于对照组的平均秩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中枢性眩晕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项五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项五针;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分别在治疗前、治疗5次、治疗10次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价症状改善情况;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次后两组ESCV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10次后较治疗前ESCV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54.0%,优于对照组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项五针能提高患者的ESCV评分,优于常规针刺,且具有起效快、痊愈率高、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酮ⅡA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37.5%和6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8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颈性眩晕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提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9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刘锟 《继续医学教育》2014,(12):123-124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无先兆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天津市红桥区双环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治疗的偏头痛患者6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配合氟桂利嗪;治疗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5天,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4.8%。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脑组织中VEGF、HSP70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养血清脑颗粒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养血清脑颗粒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5组。在D-半乳糖(D-gal)致衰老的基础上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术前1d,高低剂量组分别用0.32g/mL、0.16g/mL养血清脑颗粒混悬液灌胃,尼莫地平组用尼莫地平混悬液灌胃,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正常组用等量生理盐水颈背部皮下注射。4W后,断头开颅取脑,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中VEGF及HSP70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血管内皮中VEGF表达无明显改变,HSP70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脑组织血管内皮中VEGF、HSPT0表达增高(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脑组织血管内皮中VEGF、HSP70表达增高(P〈0.01,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使缺血脑组织中VEGF及HSP70的表达增加,提示该药可能从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形成及抑制神经元死亡等方面保护缺血脑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98例CC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0g/次,3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1次/d(每晚睡前服).对照组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每晚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TCD参数变化. 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学和TCD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CCCI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8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1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加用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 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CASC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4%)较对照组(65.71%)高(P<0.05);两组CASCS、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1%(1/140), 与对照组的2.86%(4/14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治疗CSA, 可增加椎动脉血流量, 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YL-1型穿刺针结合颅内压检测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及其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上海市崇明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YL-1型穿刺针结合颅内压检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动锥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意识水平、瞳孔缩小时间、颅内血肿清除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11.58±3.12)分]及颅内血肿清除率[(91.74±5.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3.49)分、(71.06±4.72)%],而瞳孔恢复时间[(58.02±9.58)h]则显著少于对照组[(66.47±10.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3~6个月随访,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2.22% (37/45),重残率为17.78%(8/4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62.22%(28/45),重残率为37.78% (17/4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L-1型穿刺针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颅内血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养血固肾汤联合阿尔治治疗髌软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髌软骨软化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养血固肾汤联合阿尔治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采用单纯阿尔治治疗,治疗5 w,分别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下蹲膝前疼痛程度、KSS膝关节评分系统功能评分、膝关节屈曲度。结果:治疗5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前,2组患者下蹲时膝前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8),治疗组治疗1、3、5 w时间点膝关节下蹲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KSS评分系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治疗组治疗1、3、5w时间点KSS膝关节评分系统功能评分较对照组进步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w后,治疗组膝关节屈曲度优良率(81.7%)明显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养血固肾汤联合阿尔治治疗髌软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