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高温、噪声及其复合对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后3组分别进行高温(40℃,相对湿度82%)、噪声(115dBA)及高温与噪声复合暴露,各组暴露时间1小时。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结果:(1)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血浆ET含量分别为821.5±49.3、786.8±46.0、823.6±58.6及703.1±29.6pg/ml,复合组血浆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肺ET含量分别为21.6±7.6、53.6±15.1、45.1±7.1及17.2±2.3pg/mgWW,噪声组肺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噪声组肺ET含量明显升高与噪声使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肺组织缺氧有关。ET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支气管收缩剂,故强噪声可引发支气管哮喘。ET对心肌具有剂量依赖性正性肌力作用,可使血浆中加压素、肾上腺素水平增加。复合组血浆ET含量下降可能会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进而出现心慌、头晕、疲乏等症状,使工作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高温,噪声及其复合作用对大鼠血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高温、噪声及复盒地大鼠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对72只Wiwstar大鼠分别进行高温、噪声及高温与噪声复合暴露。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血浆AⅡ含量分别为358.72±35.78、624.08±36.32、783.27±34.32及619.65±37.72pg/ml,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因素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噪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对大鼠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的影响,对72只Wistar大鼠分别进行高温(40℃,相对湿度82%)、噪声(115dB)及高温与噪声复合暴露。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血浆AⅡ含量分别为358.72±35.78、624.08±36.32、783.27±34.32及619.65±37.72pg/ml,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因素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噪声组升高更为明显,与高温组及复合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心肌AⅡ分别为594.78±82.46、935.10±151.51、326.22±28.45及438.37±58.63pg/mgW.W,高温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噪声组及复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噪声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烫伤早期血浆内皮素 (ET)和乳酸脱氢酶 (LDH)水平及 654- 2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 30 %Ⅲ度体表烫伤为模型 ,检测了伤后 2h、6h、1 2h、2 4h血浆ET和LDH的含量及应用 654- 2后的影响。结果 :烫伤后 2h、6h血浆ET( X±SEM ,分别为 1 0 4 4± 3 8pg/ml、76 8± 5 5pg/ml,n =8)较正常对照组 ( 41 4± 3 8pg/ml,n =8)明显升高 ,血浆LDH亦升高明显。 654- 2 ( 1 0mg/kg ,腹腔注射 )治疗组 ,与烫伤组比较 ,伤后 2h ,6h血浆ET( 62 6± 4 1pg/ml,51 8± 4 8pg/ml,n =8)明显下降。相关分析显示烫伤后血浆ET升高与血浆LDH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ET的升高可能参与了烧伤早期的组织损害 ,654- 2可能通过抑制ET的升高发挥组织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特异性放免方法测定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织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 ADM 153~185)含量.结果显示:SHR血管条pro ADM 153~185明显高于对照组Wistar大鼠(22O.6±2.6 vs 178.2±2.3pg/mg ww),而血浆pro ADM 153~185明显低于对照组(14.9±2.5 vs 31.6±1.6pg/ml),肺、肾、左室、左房pro ADM 153~185含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H患者血浆pro ADM 153~18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6.5±5.0 vs 167±5.1 pg/ml),且随其高血压分期的加重,pro ADM 153~185的减低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对大鼠血浆和心房组织中心钠素(ANF)与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ILS)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温可使血浆ANF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房组织中ANF水平明显减少(P<0.01),噪声及复合因素也可使心房组织中ANF含量明显下降(P<0.01),但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对血浆EDLS影响不明显,仅高温及复合因素暴露后心房组织中的EDLS含量明显增高(P<0.01).这些变化对心脏血流量、周围血管阻力和内环境稳态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使机体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变化与烧伤早期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5例严重烧伤病人烧伤早期血浆ET和ASCA仪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伤后12h血浆ET(106.0±1.6pg/ml,n=5)较正常人组(47.6±3.4pg/ml,n=8)明显升高。血浆CK-MB在伤后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ET升高与CK-MB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浆ET升高可能参与了烧伤早期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皮质醇 (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含量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体液因素在运动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条件性厌食症 (CTA)作为运动病模型和分组。84只雌性大鼠, 12只用于正常对照; 36只用于旋转刺激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另 36只用于前庭功能锻炼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大鼠运动病后血浆CORT和ACTH含量升高(P<0. 01),低敏感组[分别为(34. 51±6. 13)ng/ml和 (22. 42±3. 66)pg/ml]高于高敏感组[ (25. 74±4. 88)ng/ml和 (15. 88±3. 52)pg/ml] (P<0 01);功能锻炼后产生适应的高敏感组运动病大鼠血浆CORT、ACTH含量[ (29. 60±5. 99)ng/ml, (19. 83±6. 87)pg/ml]与低敏感组[ (34. 78±6. 37)ng/ml, (25. 37±6. 36)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病与应激有关,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CORT、ACTH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特技飞行对人体血浆甘丙素 (galanin,GAL)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关系。 方法 用放免法对 16名飞行员进行研究 ,观察特技飞行前后血浆 GAL、ET和 VIP含量的变化。 结果  1飞行后立即测试 ,血浆 GAL 较飞行前明显升高 ,分别为 (14.5± 3.0 ) pg/ m l和 (10 .7± 2 .8) pg/ ml(P<0 .0 1) ,至飞行后 6 h仍未恢复至飞行前水平 (12 .8± 2 .4) pg/ ml(P<0 .0 5 ) ;2飞行后立即 ,血浆 ET和 VIP也明显升高 ,分别为 (10 6 .6± 32 .1) pg/ m l和 (6 7.2± 14.2 ) pg/ m l(P<0 .0 1) ,至飞行后 6 h均已恢复至飞行前水平 (P>0 .0 5 ) ;3对照组 3个时间点的 GAL、ET和 VIP含量无明显变化 ,和飞行员飞行前的血浆浓度近似 (P>0 .0 5 ) ;4特技飞行后立即 ,血浆 GAL、ET及 VIP含量均明显升高 ,经线性回归分析发现 ,血浆 GAL 升高与 ET呈明显正相关 (r=0 .775 ,P<0 .0 0 1) ,而与 VIP无明显相关 (P>0 .0 5 )。 结论  1特技飞行可引起血浆 GAL、ET、VIP含量明显升高 ,至飞行后 6 h,血浆 GAL 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2特技飞行后 ,GAL 的升高与 ET升高呈明显正相关 ,提示 ET对 GAL 的升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时内皮素 1(ET 1)和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及其关系 ,作者测定了HPH大鼠血浆及肺匀浆中二者的含量 ,用免疫组化检测ET 1、原生型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iNOS)在肺内的表达和分布 ,并观察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 (L NAME)对ET 1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 ,HPH组血浆ET 1和NO含量及肺匀浆中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肺血管内皮、支气管粘膜上皮和血管、支气管平滑肌中ET 1和iNOS的表达明显增强 ,cNOS的表达明显减弱 ,应用L NAME后血浆和肺匀浆中ET 1含量升高 (P <0 .0 5 )。提示正常时NO可能具有抑制ET 1分泌的作用 ,缺氧时增高的ET 1对HPH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而iNOS的诱导表达则可能是机体对慢性缺氧的功能性适应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氧对大鼠血浆内皮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了不同缺氧条件下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发现对照组(n=20)、单次缺氧组(n=17)、反复缺氧组雄鼠(n=11)以及雌鼠(n=9)的血浆内皮素含量分别为50.29±1.89、71.27±5.40、106.11±8.82和77.88±8.45pg/ml。单次或反复缺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0.001)。本研究证实急性中度缺氧能引起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增加,而且雄性大鼠在反复缺氧以后还能进一步提高。目前已知内皮素是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缩血管活性物质,体内含量过高可对心血管系统和脑微循环产生严重影响,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2.
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12只,观察不同+Gz负荷对血浆及丘脑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第1组+1G_z暴露5min为对照组.第2、3组分别+6Gz和+1OGz暴露5min,为实验组.暴露完毕后20min开始留取血液及丘脑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丘脑匀浆中的ET含量.结果发现,+6Gz和+10Gz暴露后血浆ET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0.01),丘脑的ET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0.001),+10Gz和+6Gz暴露相比,血浆ET含量有进一步增高、丘脑ET含量有进一步下降趋势.血浆和丘脑中的ET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血浆ET含量增加,可引起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的强烈收缩,回心血量减少,心泵功能降低.丘脑中的ET含量减少,可使细胞内游离钙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对内皮素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在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前后内皮素 (ET)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  1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作PBMV的前后测定血浆ET、心钠素 (ANF)、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Ⅱ )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PBMV前血浆ET(16 1.94± 5 0 .6 1) pg/ml[术后为 (80 .4 0± 19.13)pg/ml,P <0 .0 0 1];ANF(2 39.34± 87.0 0 )pg/ml[术后为 (10 5 .0 0±4 1.4 6 )pg/ml,P <0 .0 1];PRA(3.2 7± 1.0 5 )pg/ml[术后为 (1.38± 0 .78)ng/ml,P <0 .0 1];AⅡ (16 1.2 6± 36 .4 5 4 ) pg/ml[术后为 (89.4 4± 2 3.70 )pg/ml,P <0 .0 0 1],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PBMV后ET的变化 (ΔET)与左房压 (ΔLAP)、二尖瓣跨压差 (ΔMPG)、二尖瓣面积 (ΔMAV)以及峰值流速 (ΔPV)变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证实PBMV扩大瓣口面积使LAP下降 ,ET等其他内分泌激素含量随之下降 ,两者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高温,噪声及二者结合对大鼠血浆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环境因素对飞行人员的影响,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温组、噪声组、两组条件相加的复合组和对照组。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浆心钠素(ANP)、心脏扩张素(CDD)、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LS)、血浆紧张素Ⅱ(AⅡ)及内皮素(ET)含量。高温组血浆AN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温组、噪声组血浆CD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血浆AⅡ明显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环境因素对飞行的影响,用高温、噪声及两者结合观察对大鼠心脏扩张素(CDD)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高温组(40℃,湿度82%)、噪声组(115dB)、两组条件相加的复合组和对照组。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CDD含量。结果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血浆CDD含量分别为73.32±8.29、111.72±12.97、328.65±67.27及79.25±11.14Pmol/L。与对照组比较,噪声组及高温组均有明显增高(P<0.05),复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CDD增高是机体增加心排出量的一种代偿反应。在复合因素的作用下,大鼠血浆CDD含量未增加,说明它们处于代偿低下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黄芪对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E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黄芪10 ml, 2次/d,连续6个月,对照组为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NF-α和ET,放射治疗开始15 d起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和肺弥散功能。结果 在放射治疗后测定血浆TNF-α和ET,治疗组分别为(2.48±0.75)ng/ml和(69.32±23.03) pg/ml;对照组分别为(5.12±1.01) ng/ml和(97.87±37.83) pg/ml;对照组较治疗组明显升高=7.49、6.57,P<0.001)。放射治疗开始后5个月和10个月治疗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98、3.78,P<0.05)。结论 黄芪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NF-α和ET的过度表达,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黄芪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内皮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内皮细胞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游泳训练,测定其循环内皮细胞数(CEC)、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并采用电镜观察其心肌超微结构。结果:(1)大运动量训练后,大鼠CEC增多,血浆ET含量上升,血清NO含量下降,心肌结构受损。(2)黄芪使大鼠大运动量训练后CEC减少,血浆ET含量下降,血清NO含量升高,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受损减轻。结果提示:黄芪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内皮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肢体挤压伤早期心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早期心脏损伤后心钠素(ANP)、内皮素-1(ET-1)的改变并阐明其与挤压伤早期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制作挤压伤大鼠动物模型,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挤压伤后6,12,24 h组,每组8只.采用标准Ⅱ导联观察心电图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K+、Ca2+、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浓度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脏ANP、ET-1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挤压伤后心电图ST段由(0.003 8±0.007 5)mV抬高至(0.112 2±0.034 2)mV;伤后6 h,心脏ANP、ET-1含量分别由(5 112.34±4 167.65)pg/g和 (510.58±251.80)pg/g下降至(1 935.12±614.89)pg/g和(342.12±136.48)pg/g,血清CK、CK-MB、cTnI则显著升高,并持续至伤后24 h.结论肢体挤压伤早期有心肌细胞的损伤,ANP、ET-1可能对心肌细胞损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颅脑损伤早期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和Green法对48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21例,≤8分27例]和42例非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伤后1d)及恢复期(伤后14d)血浆中ET和NO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同时测定38例正常人血浆中ET和NO含量。结果4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浆中ET[(109.73±12.61)ng/L]和NO[(92.82±18.21)μmol/L]均显著高于非颅脑损伤患者[(67.90±11.33)ng/L和(52.66±12.82)μmol/L,P<0.01];并显著高于正常人[(50.65±17.12)ng/L和(36.12±12.16)μmol/L,P<0.00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ET[(116.18±18.12)ng/L]和NO[(108.19±13.28)μmol/L]均显著高于中型颅脑损伤患者[(92.33±16.32)ng/L和(76.38±12.71)μmol/L,P<0.01],与GCS分值呈负相关;硬膜下血肿、脑损伤患者ET[(126.23±15.23)ng/L]和NO[(118.18±10.12)μmol/L]均显著高于硬膜外血肿患者[(81.13±12.37)ng/L和(68.02±13.18)μmol/L,P<0.01]。而恢复期颅脑损伤组和非颅脑损伤组血浆ET和NO含量均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ET和NO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病情越重,ET和NO的血浆浓度越高。血浆中ET和NO水平的变化可作为早期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海水淹溺大鼠肺脏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低温海水淹溺大鼠肺脏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变化规律 ,探讨二者对肺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淹溺组。淹溺组大鼠分别置于 16~ 18℃海水中自由游动 ,于淹溺后 5 ,15 ,30 ,6 0 ,2 4 0 ,36 0 m in及死亡后测量肛温 ,自左心室取血 1ml行血气分析 ,处死动物取左肺计算肺干湿重比值 ,取右肺检测 ET和 CGRP含量。结果 海水淹溺后 ,不同时间组动物肛温、肺组织干湿重比值、p H、Pa O2 明显降低 ,其中肛温、p H、Pa O2 于 5 min时降至最低点 ,肺组织干湿重比值于 6 0 m in降至最低点 ;Pa CO2 则明显升高 ,于 5 m in组升至最高点 ;随后上述指标呈恢复趋势 ,然而除 p H于 2 4 0及 36 0 min时接近正常对照水平外 (P>0 .0 5 ) ,其余均仍未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 (P<0 .0 1)。 ET含量于 30 min和 CGRP含量于 15 m in分别降至最低点 [(15 .6 8± 6 .5 3) ng/ L及(34.4 7± 5 .5 8) ng/ L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随后呈上升趋势 ,前者至 2 4 0 m in高达 (5 8.92± 6 .39) ng/ L ,比正常对照组 (30 .72± 7.0 6 ) ng/ L明显增高 (P<0 .0 1) ,36 0 min时 (2 5 .6 9±4 .2 7) ng/ L恢复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P>0 .0 5 ) ;后者至 36 0 m in时 (4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