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独特类型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发病率约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16号染色体倒位分子病因学研究何凯莉综述陈赛娟陈竺审校近年来,借助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肯定了染色体异常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16号染色体倒位[inv(16)]约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15%,现认为它是AML的亚型中急性...  相似文献   

3.
髓性白血病髓外浸润33例FNAC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白血病髓外浸润是针吸细胞病理学(FNAC)诊断的难点,为了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3例髓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临床及.FNAC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23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10例。AML髓外浸润者平均年龄29.7岁,以成人为多,占69.6%;CML髓外浸润者均大于20岁,平均37.5岁。各部位中以淋巴结浸润最多,占78.8%。结论髓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FNAC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否则较易误诊,特别是以局部肿块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白血病。各类白血病髓外浸润以原始细胞增生为主者,均需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个亚型(FAB分类为M3亚型),约占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10%~15%,中位发病年龄约40岁。临床以严重的出凝血障碍为特征,早期死亡率高,诱导分化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78年8月~1995年12月274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和结论:中位确诊年龄7岁3个月,男∶女=1.63∶1,M2、M3型占80%,高白细胞血症20例,髓外白血病24例,有Auer小体者占32.9%。治疗244例,分别以三种方案进行治疗,完全缓解(CR)率55.88%~92.31%,证明采用DA或DA+Vm26或Vp16是提高CR的关键。影响诱导缓解因素为病初白细胞计数和肝脾肿大程度。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AML亚型、Auer小体、诱导缓解时间、髓外白血病等因素对远期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急性髓系微分化型白血病(AML-M0)在AML中占不到5%的病例,本组研究占所有AML的3.75%。这种低分化细胞形态学的不均一性,使单纯形态学诊断分型时系列归属困难,加之所有细胞化学染色95%为阴性,故亚型不易确  相似文献   

7.
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惠  苏娟  柴克霞  罗伟  李占全 《临床荟萃》2006,21(7):508-509
低增生白血病是由Beyers于1951年命名的,它在急性白血病中占5%~10%,且绝大多数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这部分患者大多在50岁以上,且男性占75%,患者白细胞浸润不明显,外周血三系降低,因骨髓增生低下而不能耐受常规标准化疗。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我们采用预激(Priming)方案包括小剂量阿糖胞苷、高三尖杉脂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低增生AML患者1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病率相对较高,对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易进展为急性白血病,其主要为急性髓细胞变,偶见急淋或急性双系列变[1-6]。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为CML的相关报道在国内外罕见。我院发现的1例AML转化为CML,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37岁。2005年于我院确诊为伴成熟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治  相似文献   

9.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回顾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亚型,FAB分类为M3型。APL约占全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7%~27%,其中欧美国家为5%~15%,中国约为12%~23%,拉丁美洲最高,达15%~27%。APL在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水平都有其特点。95%的APL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形成特有的PML/RARα融合基因。另有5%的M3为其他亚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HAG预激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小剂量HA方案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2例。结果:32例患者经此方案化疗后,15例达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8.7%。结论:此预激方案可作为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或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是当今临床血液病学的难题之一,治疗比较棘手,患者并发症多,缓解率低,我们应用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区分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异常免疫表型模式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方法。方法选择正常骨髓标本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髓系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并将标记抗原用于分析初发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以寻找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异常免疫表型模式和确定用于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抗体组合,更好地提示患者复发情况。并将流式细胞术结果、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和PCR融合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20例非恶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的骨髓标本中髓系原始细胞的免疫表型,CD117阳性髓系原始细胞占2.51%±0.84%,CD34阳性髓系原始细胞占1.21%±0.83%,均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检测346例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异常免疫表型有314例,占90.80%,其中跨系表达抗原主要包括CD7(31.21%)、CD56(23.70%)、CD19(13.87%),跨阶段共表达的抗原包括CD34/CD64(2.89%)、CD14/CD117(1.16%),抗原表达强度变化或抗原缺失主要包括原始粒细胞不表达HLA-DR(4.62%)、CD13(7.51%)或CD33(12.14%),以及单核细胞不表达CD14(5.20%)。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1例,有异常免疫表型的仅占16.7%,低于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根据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模式,与PCR结果符合度高,能很好地提示白血病进展。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具有明显不同于正常来源原始细胞的异常免疫表型特征,适合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微小残留病检测,并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和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3.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 分析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乐法分析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根据EGIL标准诊断双表型急性白现。结果 ①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构成比为3.4%,其中B系、髓系抗原共同表达的占68.4%,T系、髓系共同表达的占21.1%,T系、B系、髓系均表达的占10.5%。②其CD34阳性率为43.8%。③正常核型占41.7%,异常核型占58.3%(核型异常涉及9,21,  相似文献   

14.
迄今大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都无法治愈,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20%~30%,大部分患者是由于疾病复发所致.目前认为化疗仅能杀伤白血病原始细胞,而对白血病干细胞无效.因此这可能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不断有新的白血病干细胞(LSCs)表型被确定,从而将LSC同正常造血干细胞区分开来,并研发出针对LSC表型的单克隆抗体.现就近几年LSCs表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发病率约为2.76/10万。在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占第六位(男性)和第八位(女性),在儿童至35岁以下的人群中占第一位。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现对我院45例伴特异性融合基因的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亚型(M4EO)3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席延荣,屠玉玲,赵晓辉,顾兰芳,王燕平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阿糖胞苷,护理Keywords:AcutemyelgenousleukemiaCytarabineNursing近年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相似文献   

17.
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采用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应用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379例患者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379例患者中共检出216例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包括19种平衡易位和70种染色体缺失或获得,占所分析患者的56.99%。t(15;17)(95例)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Y(22例)为最常见的数目异常,分别占所分析患者的25.86%和5.80%。90.9%的-Y异常与t(8;21)同时出现,占t(8;21)异常的40.81%。各FAB亚型间染色体核型异常存在统计学差异,M3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男女性别间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R显带技术可检出56.99%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异常,且主要为染色体特异性重排,部分核型异常与特定的FAB亚型相关,这可有助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例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结果该患者经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及免疫分析确诊为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给予FLAG等方案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结论结合该患者,复习了近15年国内外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及转归,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化疗可能有助于急性全髓细胞白血病的缓解,干细胞移植有助于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9.
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起源于髓系和NK共同的前体细胞,发病率低,约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左右。骨髓形态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相似,故易误诊为CD56+APL,特别是在尚未开展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医院。为更好的认识及处理该病,现将2003/2007年收治的6例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myc蛋白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极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0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病人化疗前后及20例非白血病病人的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血病组c-myc蛋白表达较非白血病组明显增高,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1).白血病组中,化疗后完全缓解与不缓解病人c-myc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myc蛋白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而且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提示c-myc蛋白的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