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桂西壮族健康老年人血液流变特性及参考值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分析桂西壮族健康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特性,建立桂西健康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正常参考范围。方法用R80血液流变仪检测桂西壮族健康老年人520例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统计。结果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全血黏度等多项血液流变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分别统计不同区域、不同性别的参考值更能准确反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血液流变学变化,预防老年糖尿病患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方法 对老年糖尿病患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与非糖尿病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之间P<0.01,老年糖尿病患多伴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更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应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3.
老年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道了1989 ̄1994年间长春地区259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并与549例正常健康成人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老年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且(P〈0.01),而年龄的不同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特点。方法 测量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特性。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异常 ,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点。方法测定4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5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相比有多项异常(P〈0.01或P〈0.05),而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1或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且患者体内存在高黏、高凝、血细胞高聚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术前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60例,分别采取患者化疗前(A组)、第一次化疗后(B组)、第二化疗后(C组)的血液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性指数)测定。分析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辅助化疗后存在以红细胞变形力下降为特征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对宫颈癌患者的指导治疗、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肝特点及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比较老年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探讨老年人脂肪肝的特点。结果两组老年人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人明显改变,异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加重脂肪肝的形成及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程宗佑 《中外医疗》2008,27(31):22-22
目的 了解不同空腹血糖状态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特点.方法 入选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测定血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按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分成两组,比较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 空腹血糖较高的一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空腹血糖较好的一组.结论 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影响,控制好血糖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血栓性疾病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变化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测定80例高脂血症患者组和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异常(P〈0.05)。结论:高脂血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了1989~1994年间长春地区259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并与549例正常健康成人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老年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年龄的不同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赖秋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2959-2960
目的:调查分析林源地区血液流变学结果。方法:通过调查林源地区职工健康体检2134人次的血液流变学结果。结论:分析后发现,血液黏度与性别、年龄正相关,随年龄增长,男性与女性血液黏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趋势,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梗、脑梗等疾病都会伴随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提醒人们关注自身健康,预防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和生活方式将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尽可能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初步明确早期脂肪肝、血液流变学、中医血瘀证三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早期脂肪肝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肝切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证实在早期脂肪肝就存在血液流变性障碍,即表现为高黏滞血症,脂肪肝大鼠存在血瘀证,表明了血瘀证和血液流变学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道19例妊高征,31例正常妊娠和9例正常妇女进行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测,并随机抽查48例同时做了甲皱微循环检查,认为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四项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有增高(P〈0.01),甲皱微循环亦出现异常表现,说明定期检测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对本病的病情监测,予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初步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严格挑选2 859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蒙古族健康人,用LBY-N6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年龄、性别相同组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全血下低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血沉方程K值在60岁以上显著增高。结论: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度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讨论 X 线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设计对从事 X 线工作的医务人员38例,进行血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并将所得结果与38例正常对照者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单位一附院血流变室一附院心内科。研究对象试验组为38例从事 X 线工作的医务人员(男31例,女7例),年龄在20~60岁,从事 X 线工作的时间为1~37年。对照组为37例,大多为健康献血者,年龄20~60岁。处理方法受试者均取静脉血,肝素抗凝采用毛细管法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并用双缩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结果从事 X 线工作者血浆比粘度在20~29岁组低于对照组,而40以上者高于对照组。如岁以上者的血沉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年龄越大,接触 X 线时间越长,血浆比粘度越高,血沉越快。  相似文献   

16.
性别、年龄、微生物因素对Wistar大鼠血常规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性别、年龄、微生物因素对Wistar大鼠血常规值的影响。方法 Coulter JT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自动检测。结果 SPF级雌、雄老龄Wistar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色素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SPF级、普通级老龄Wistar大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SPF青年、老龄Wistar大鼠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色素量、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性别、年龄、微生物对Wistar大鼠血常规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以及丹那唑不良反应的产生机制。方法: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灌胃给药1个月,然后了血,各组间进行血液流变性比较,结果:丹那唑显影响实验性大鼠模型的血液流变性,产生高粘滞状态,而中药无该不良反应。结论: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而中药可改善血液的高粘滞状态,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家兔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急性家兔血瘀证模型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瘀证模型组、血瘀证模型 银杏黄酮组、血瘀证模型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组4组.应用新鲜胎儿羊水制造家兔急性血瘀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黄酮、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然后取每组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WX-9A型微循环监测仪观察各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银杏黄酮与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急性血瘀证家兔均能明显升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升高红细胞取向指数(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P<0.05);扩张肠系膜微动脉血管径、加快血流速度.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组与银杏黄酮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黄酮及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均可明显改善羊水造成的血瘀证家兔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障碍,且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的作用明显优于银杏黄酮,说明磷脂可以增加银杏黄酮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喜马拉雅旱獭模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健康成年喜马拉雅旱獭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在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喂食的第4周、12周检测血浆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普通组相比,喜马拉雅旱獭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浆粘度也有明显增加(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增加(P〈0.05),全血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指数则明显降低(P〈0.01),全血还原粘度亦降低,其中全血还原粘度(中切)降低明显(P〈0.01)。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喜马拉雅旱獭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胆固醇浓度无关。其中血浆粘稠度中切ηa60l/s(mPa.s)、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红细胞刚性指数与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高胆固醇、高脂饲料饮食使喜马拉雅旱獭血浆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学存在特有的变化,提示喜马拉雅旱獭可作为高脂血症防治研究中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XN—5型自动计时直显比粘度和切变速率可调的玻璃毛细管式粘度计和自动计时细胞电泳仪,对30例健康老年人,32例老年高血压病,35例老年慢支并感染病人进行了全套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检查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全血粘度(两种切变速率测定全血粘度)男性高于女性(P<0.05)。血球压积和血沉男性与女性比较也有显著增高(P<0.05)。老年高血压病人显示两种切变速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与健康老人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老年慢支并感染病人,除血沉外,6项血液流变学检查非常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增高的原因可能与高血压、慢支并感染、红细胞老化、变形能力差及聚集性增高有关。纤维蛋白原增加可能是血浆粘度增高的有关因素。认为血液流变学测定的增高,促使产生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注减少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