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与地缘战略相结合的视角,对大国角逐中亚的历史、现实与前景进行考察,着重分析各大战略力量特别是美俄在中亚的竞争与合作,探寻大国间的互动与影响。当前的大国角逐既是历史上中亚霸权竞争的延续与扩展,又具有全新的地缘战略内涵,中亚自主性力量的苏醒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地缘战略意义。本文还力图对此种背景下中国的中亚地缘战略作出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2.
陈玉刚 《当代世界》2014,(10):12-15
<正>大国是国际关系的关键,大国影响在国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如何处理与大国的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大国决定着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变革,世界的和平与战争以及世界大战打不打得起来主要看大国。大国的体量占世界经济大部分的比重,大国的经济表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好与坏。大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产品在世  相似文献   

3.
中亚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战略资源以及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表现出高度的战略价值,历来都是大国角逐的地方。"9.11"事件后中亚地区的经济和安全环境以及各种利益关系变得极其复杂,三股势力和跨国犯罪活动的猖獗、外国驻军中亚、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大国的角逐都是中亚地区不稳定的因素,使该地区的格局变化莫测,也使中国西部安全环境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说,安全新格局是中亚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正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4月版定价:69元本书汇聚了作者多年来在国际战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中国的国际战略回顾到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分析,从纵观美国发展强大的历史原因到评说30年来的世界政治变迁,从中国新地缘战略的再平衡到当下国际环境的新趋势,从美国的大战略启示到未来的强国外交之路。本书以宏观视角,通过回顾历史、比较分析,对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为了解和把  相似文献   

5.
中亚地区"颜色革命"的尘埃尚未落定,要求美国撤军的呼声又起,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今年两度前往中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亚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平静下来;美国的霸权已经进入中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仅不会轻易退出,反而将成为该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由美国的中亚战略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覃爱玲 《南风窗》2013,(20):30-32
中国如何在丝路经济带这一全新概念下,在既有的能源对小商品的主要贸易结构中,提升自己在中亚的经济和综合影响力,仍是待解之题。从9月3日至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俄罗斯,其间除5日和6日两天出席在圣彼得堡召开的G20峰会外,大量的时间用在中亚多国的行程中,反映出中国对中亚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视程度。此次成功访问对于中国与中亚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丝  相似文献   

7.
普京的新中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千年伊始,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他上台后,大幅度调整对中亚政策.通过密切双边政治往来,加强地区经济与军事合作,建立跨地区安全网络机制等,着力改善与中亚及其周邻国家的关系,逐步遏制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排挤西方的渗透,重新找回控制中亚局势的主动权.不难看出,普京政府新中亚政策的宗旨,就是以俄罗斯为基轴,依靠自身努力,构筑由中心向边缘战略价值递减的圈层战略,从而确保其南部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东盟的大国均势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东盟成立以来,其对外安全战略发生过几次大的转变,即60年代的对美依附、70年代的自由中立、8u年代的区内和平,进入90年代,则是大国均势战略(或称大国平衡战略)。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力求聚集所有大国势力,使之相互制衡,平等对话,友好协商,从而实现相互信任和理解,和平解决分歧和争端,共同参与建构和维护亚太安全新秩序,东盟则在其中周旋和协调,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发挥主控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从未有过现代意义的大国战略。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对外战略触及范围十分有限。近现代的中国是弱国,居于主流体系之外,因而在国际体系中不是大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曾长期是一个弱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其在大中东地区所有政策和战略的总和.美国中东政策具有较强烈"问题取向",而中东的难题不但数量众多,而且缺乏一个完整的地缘框架和连贯的战略原则,区域政策只好围绕几个核心问题本身来搭建.以下三个问题构成了美国对中东政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欧亚大陆新的地缘政治中心,各大国和各种国际势力纷纷进入,对该地区事务主导权展开激烈争夺,加上中亚五国内部严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使冷战结束以来的中亚地区安全动荡不定、前景未卜.中俄两国作为中亚最大的邻国,其战略协作对于稳定中亚局势,巩固地区安全,促进地区繁荣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内涵与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确立了"成为与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21世纪初期,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3.
潘光 《国际展望》2010,(4):27-29
<正>从奥巴马上台以来的战略调整来看,美国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从布什奉行的单边主义、穷兵黩武政策转向奥巴马的思路,转轨很快,而且有理论上的铺垫。总体来看,这一转变有三个特点:第一,改变摊子铺得太大的局面,适当  相似文献   

14.
<正>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非国家行为体(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非政府组织、网络黑客、恐怖组织等)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持续上升,但国家仍是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中的首要行为体。按照主权平等原则,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但大国拥有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所谓大国,一是要有一定的规模,二是要有驾驭工业文明的能力。国际格局是由一段时间内大国力量对比的总态势决定的,国际形势的变动也首先是由大国战略互动的态势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谭翊飞 《南风窗》2012,(23):80-82
2011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已达1.13万美元,在中亚五国中首屈一指。它还是前苏联加盟国中首个领导欧安组织的国家。一个曾因工业基础薄弱而被轻视的国度,如何做到这一切?  相似文献   

16.
梁强 《南风窗》2007,(11):69-71
这一次美俄之间出现了真正的冰山,其中最坚硬的一座就是反导问题。它不仅影响到两国双边关系,更因为其中大的战略意义也对中国的战略选择有着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国战略调整是国际关系变动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又是反过来影响世界局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初以来的乌克兰危机充分反映出美俄两大国的地缘战略优势与劣势。美国认为克里米亚入俄是俄罗斯对冷战结束的报复,但美国在诸多限制条件下不敢轻易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打击,暴露出其海权的有限性。俄罗斯虽然在冷战后国力下滑,但应对乌克兰危机这样的周边地缘政治博弈仍游刃有余,体现出其传统陆权的优势,并希望利用本次危机阻止甚或扭转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不断在东欧压缩其战略空间的态势。由于军事冲突得以控制,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战略博弈发展到地缘经济领域。俄罗斯利用乌克兰对其经济依赖的加强,对乌东部地区实施援助。美国则派出专家帮助乌克兰实施经济改革,促使其进一步倒向西方,同时与欧洲共同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的新态势,中国应当积极谋划自身周边外交,落实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周边外交和经济倡议,扩大经济影响,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9.
肖鹏 《当代世界》2009,(12):51-52
战略是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概念,当今世界已把最高层次的“战略”延伸到国家“政略”和外事“方略”等方面,统称为“大战略”。战略文化与战略密切相关,并对战略的形成起着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是历史形成的一个国家与文明形态的民族特性、价值追求以及文化心理在战略领域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十年中,日本凭借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把追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作为日本国家对外战略的总目标。1980年4月,大平首相在自民党政经文化集会上发表讲话指出:"美国如今已从超级大国变成了强国之一,可以对美国的威慑力量寄予期望的时代已经过去。"1981年5月,铃木首相访问美国时宣布:"日本正开始‘第三个新的起点,’即要从被动的受益者成为积极创造者。"这个讲话被认为日本已实行"第三次开国。"中曾根担任日本首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