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糖代谢异常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1 550例孕妇在孕24~28周做50克糖筛查,阳性者再做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将孕妇分为三组,即糖代谢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对三组孕妇及围生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的妊高征,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窘迫,剖宫产率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但妊娠期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间无差别.结论 糖代谢异常增加孕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应对其予以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真新街道老年体检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体检指标情况,为该类人群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3月—6月对6048例60岁以上老人进行体检,对其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体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体检对象中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56.13%、19.97%。高血压人群中BMI、WHR、GLU、BUN、CR指标异常率均高于非高血压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人群中BMI、WHR、ALT、AST、TBIL、BUN指标异常率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新街道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需在人群中普及健康知识,开展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从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所致高糖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糖代谢异常患者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门诊及分娩的孕产妇中糖耐量异常者与同期糖代谢正常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糖代谢异常者糖负荷后各时期血糖值高于糖代谢正常者(P<0.001) ,且妊娠晚期高糖血症进一步加重 ,糖代谢异常组妊高征发生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结论 :妊娠晚期糖代谢异常程度更为明显 ,且发生妊高征的机会增加 ,尽早发现与治疗高糖血症 ,有利于治疗与控制糖尿病及预防妊娠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丽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599-2601
目的:了解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孕妇182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其中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105例作为病例组,从1718例健康孕妇中选择同期入院的11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率为5.76%,其中妊娠期糖尿病( GDM)为31例,糖耐量异常(GIGT)74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产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糖代谢异常发病率增加,但GDM和GIGT孕妇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值=3.786,P=0.001)、孕前BMI(OR值=2.424,P=0.013)和糖尿病家族史(OR值=1.554,P=0.003)是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和孕前BMI是孕妇妊娠期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爽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302-30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冠心病患者合并血糖异常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糖代谢异常患者180例,糖代谢异常率为67.87%;其中糖耐量受损患者118例,占比为44.5%,糖尿病患者62例,占比为23.40%,包括入院前确诊糖尿病患者33例,说明冠心病患者有2/3合并糖代谢异常。结论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越来越常见,临床医师应注意冠心病患者需行糖代谢异常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体检血糖初筛中发现糖尿病前期病例及针对其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中心2007~2009年的健康体检13250人中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的为163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论干预治疗可以使绝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效地纠正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诸如妇女妊娠年龄推迟、妊娠期体质量异常增加等因素,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妊娠期高血糖不仅会增加母婴的危险性,更为关注的是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母亲及其后代日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明显增加[2]。因此,早期、有效预防这类高危人群发展为糖尿病意义重大。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妊娠期脂肪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单位职工糖代谢异常患病情况,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11年4至2011年5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成都市某单位职工人群,分别进行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糖耐量实验及生化指标等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糖代谢异常的诊断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段标准。结果①糖代谢异常总检出率为41.7%,其中DM的检出率11.5%,糖调节受损总的检出率为28.2%,各亚组的检出率分别为:I-IFG7.2%,I-IGT13.5%,IFG/IGT7.5%。②糖代谢异常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测值均较NGT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成都市某单位职工糖代谢异常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沿海地区中年人群高尿酸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057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年公务员的检查结果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将体检人员分为正常血尿酸组(非HUA组)与高尿酸(HUA组)组并进行性别、饮酒、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及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组的饮酒、超重、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糖代谢异常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沿海地区中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性别、饮酒、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及糖代谢异常显著相关,应当关注中年高尿酸血症群体,建议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减少酒类摄入,控制体质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纠正脂代谢紊乱以降低高尿酸的发生率,延缓或阻止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复杂,包括孕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空腹血糖值和1h血糖值异常、肥胖、孕期使用胰岛素、糖尿病家族史、GDM史妇女再次妊娠以及亚裔人群等.本文简要综述影响GDM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以期达到更有效地、更早期地防治GDM产后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并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268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在住院后1周内及出院后3个月时的糖代谢状况。结果住院1周时和出院3个月时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患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血糖监测,并及早对异常的糖代谢状态进行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前期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发生肾损害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0月住院的MS合并2型糖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统计肾损害的临床特征,依糖代谢异常程度分组比较肾损害的患病率。结果 531例MS患者中糖尿病组439例,肾损害患病率为54.0%,糖尿病前期组92例,肾损害患病率为4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前期组中出现肾功能下降占29.4%,蛋白尿占25.0%,血尿占2.2%,B超下肾脏改变为1.1%。除蛋白尿及显性蛋白尿外,其余肾损害患病率差异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住院患者在糖代谢异常的早期阶段糖尿病前期时肾损害的患病率即已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功能不全和蛋白尿,需提早对此类人群的肾损害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铭先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3):109-110
本研究通过在社区内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疾病控制及糖代谢情况的影响,为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患者75例,根据患者的糖耐量水平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24例、糖耐量减退组33例和糖尿病组18例。同时选择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的糖代谢指标。结果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减退组以及糖尿病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指数、胰岛素水平、血糖水平、C肽水平、IS和HBC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明显异常,并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需要尽早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五家渠市体检人员血糖、血脂情况,明确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健康教育和防治对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五家渠市22 023名健康体检人员的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的情况,体检者均采集早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将检查结果按照性别、不同年龄段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LU和HDL的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而血清TC、LDL和TG的异常率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检人群的血清TC、LDL和TG的异常率逐渐增高。50岁以上人群血糖、血脂的异常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高倾向。结论中老年人是高血糖、高血脂的重点防治对象,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来预防其发生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6.
妊娠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守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62-1863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为1%~5%。妊娠糖尿病不仅可导致妊高征、剖宫产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而且易致胎儿宫内窘迫、巨大胎儿等并发症。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妊娠糖尿病发病率较高闭,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代谢紊乱包含质与量的变化,糖尿病高危人群具有发展为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高风险,有必要早期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就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波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血糖波动对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23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无明确糖尿病史的患者在出院前常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糖代谢状况分为糖代谢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DM)组,收集所有患者的生化指标、心脏彩超及冠脉造影等资料,比较上述指标在不同糖代谢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女性较多,入院时心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较高,梗死面积较大,心功能较差,冠脉三支病变比例较高,预后较差.糖调节受损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也高于糖代谢正常心肌梗死患者,而其他指标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1):2695-2698
糖代谢异常包括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两大类型.糖调节受损是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组糖代谢异常状态,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在发生糖尿病前有可能已存在程度不同的、与糖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脏病变的早期表现.本文综述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状况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心血管内科共收治的202例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99例患者为糖尿病患者,剩余103例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判断和评价。结果临床所有患者经研究结果显示,在103例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中,患有糖代谢异常者为40例,占到抽样总数的38.8%;在总病例202例患者中,患有糖代谢异常的103例患者,占到抽样总数的51%。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的患者,早期的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比空腹血糖的检测准确率要高很多,该类临床检查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