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参考近30年来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通过对There be存现句中there的语义、格等句法特性进行分析和回顾,剖析了there各种定位存在的种种不足和缺陷,介绍了中外语言学者对there的最新定位。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存现句A段表示方所和时问,具有配价资格。确定价语的标准是与存现动词共现的必有强制性成分的数目。存现句语义价的确定与存现句式存在密切的关系,存现动词处于最小主谓结构中的语义价分别为一价、二价和三价,体现的是常规价;存现动词进入存现句后经存现句式的过滤,实现为现实的二价,体现出现实价。  相似文献   

3.
存现句后续成分主要有5种结构类型:兼语结构、连动结构、状心结构、紧缩结构和后置定语。不同结构类型的后续成分在语义特征、语义关系和语义指向上有差别。语义特征主要表现在存现宾语NP和存现动词上,语义特征不同,NP与存现动词和X的语义关系有差别。结构类型不同,存现宾语NP与后续成分X的语义指向也不同,有单向和多向、单指与多指之分,其中紧缩式后续成分还可能因语义指向不同而形成歧义。  相似文献   

4.
存现句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现句是汉语句式中区别于主动句、被动句的独具特色的句式。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句式特征进行分析 ,可见存现句所体现出的区别特征不只是语用上的 ,更多的 ,更主要的是句法———语义特征上对词汇项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存现句是一种特殊句式。本文主要就存现句的修辞作用谈了笔者的意见 ,以期引起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作格结构是一个句法和语义之间关系特殊的构式,属于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通过对英语作格结构语言特征简单地概述,基于其所表现的特殊语言现象,以句法和语义这两个层面为切入点,对相关具有代表性的语料进行了详细分析.解释了作格结构派生句式生成机制和动词非使役化后句式的非宾格性,并揭示了作格结构句法形式与语义表征之间存在的不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存现句的习得过程中,留学生常会出现一些偏误。存现句A段中介词和方位词的误用,存现句否定式使用不当以及遗漏B段动词等。分析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另一方面也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母语。  相似文献   

8.
语法学界一向认为动词"吃"、"喝"可以带工具格宾语,但文章认为动词"吃"、"喝"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带工具格宾语,"吃大碗"、"喝小杯"类的短语中的"大碗"和"小杯"实质上是数量格而不是工具格。文章从句法和语义、语音三个层面论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汉英存现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现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大都集中在某一范围之内.本文试从结构、语用、认知三方面对汉英存现句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汉英存现句相似性大于差异性,并且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依据不同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与法语的存现句有共性,均可描述场景,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变化。文章主要是探讨差异。汉语的存现句的前段是表处所与时间的名词,在句首多作主语,少数作状语;这些词语在法语中只作状语,放到句首句尾均可,在“il y a”结构中只能放在句尾。处所与时间名词同时出现时,汉语中必有一个是主语,另一个是状语;法语中两个全是状语。汉语存现句的时间名词对动词没有影响,法语的时间状语对动词有时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以"有"开头的句子通常被看作存在句,但是学界对"有"的语义和语法性质却存在分歧。"有"要么被分析为无定标记要么被分析为存在算子,然而这两种分析都无法直接刻画"有"如何在其后的无定名词短语的确指性和语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对"有"在现代汉语中多种用法的综合考察,支持"有"始终是二元谓词的分析。在存在句中,"有"的第一个论元未获得直接表达,从而迫使听者一方必须从语境中确定其具体内容,进而导致"有"后的无定名词短语获得专指意义。更重要的是,二元谓词"有"表征一个事件,该事件存续的时间不得晚于后面的动词所表达的事件的存续时间。存在句的这个时间性质是决定具体的存在句用例是否可以接受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型世言》中带“着”的存在句进行描写分析,力求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带“着”的存在句的用法有一个更清楚、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存现句的研究多是从典型的结构入手做静态的分析,本文把其放在篇章之中做动态的探讨。存现句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有自身结构的节缩,简单明了,突出存在主体;有外在成分的介入,构成更大的语句,表达更加丰富的意义;还有的更换了A、B、C三段固有的构成成分,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变不可能存在、出现、消失的人或物为可能,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扩展了存现句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由原来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课主要讲"史"到现在主要讲"论",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加强该门课程的建设,有许多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毛泽思想概论课的自身定位,以及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这样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该课如何贯彻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对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密切关注,使青年马克思不断地深入到历史的迷宫之中去探索真相,而这种探索又是以应有和现有的矛盾为线索展开的.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一般性地确立了新世界观的基本原则,即实践("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原则;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及生产方式的科学阐述则使实践的原则得到本质的提升,它一方面妥善地解决了应有和现有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奠定在存在论根基上的历史生成论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出发,以信息焦点为主线,采用核心例句She died a miserable death及Shedied miserably分别作为"同源宾语"构式和"谓语 状语"构式的典型代表,能探讨这两种构式整体语义的差别。"同源宾语"构式和"谓语 状语"构式语义等同的观点值得商榷,因为两种构式虽有相同的词汇义,但其构式义却不同,因此它们的整体语义存在很大差别,绝非等同。  相似文献   

17.
阐述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建设监理工作的现状,提出建设监理工作应尽快向工程前期,特别是建设前期阶段和设计阶段延伸。  相似文献   

18.
"心外无物"是我国明代哲学家、政治家王阳明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哲学论题。对这一论题,后来的学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如果用西方哲学的观点,从意念和现象的角度对心外无物进行再诠释,就会发现,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有着特殊的含义:物是意念中的物,是认识与物自体的再创造,是存在于人的意识领域的物,是现象界里的物;心是物的存在域,也是物产生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也并不相同。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主义同时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和价值体系的稳定性。在其演变的过程中,逐渐从最初的情感认同过渡到与国家根本属性的理性认识相结合的现代涵义,呈现出以地域意识为核心、民族自决和民族利益为表现形式、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三大特征,并形成了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利益认同三个层面的互相叠加、互相包容的语义特征。全面认识和理解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