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对126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126例急性中毒患儿按中毒发生的比例、原因、分类等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组病例中药物中毒居第一位,其次为一氧化碳中毒。1岁~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结论: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应重视年长儿的有意识行为所致的中毒。  相似文献   

2.
叶金凤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316-3316
目的:对106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对106例急性中毒按中毒发生的比例、原因、分类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组病例中鼠药中毒居第一位,其次为药物中毒,1岁~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年长儿童急性中毒系有意识行为。结论: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小儿急诊抢救的关键,在农村加强鼠药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中毒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锐锋  王国彬  林炜 《浙江实用医学》2003,8(3):160-160,18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为开展相应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3例0--15岁急性中毒住院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组病倒中农药中毒病倒所占比例最大,0--6岁年龄段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群体,13—15岁年龄段中毒大多为有意识行为。结论:儿童和少年中毒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加强各类农药和药品管理是减少小儿急性中毒的关键,少年儿童自杀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何宏勋 《安徽医学》2002,23(5):49-51
目的对122例儿科急性中毒住院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急性中毒患儿在儿科疾病谱中的演变状况,分析急性中毒的有关原因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对122例住院患儿按其中毒发生的比例、原因、分类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组病例中灭鼠药中毒病例所占比例最大,农药中毒病例居第一位,年龄段在1~7岁的中毒儿童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群体,在较大年龄儿童中有部分中毒系有意识行为所致.结论小儿急性中毒病例呈上升趋势,灭鼠药和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抢救是儿科急救的重点,年长儿有意识行为所致的中毒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及发生状况,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科住院的106例小儿急性中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小儿中毒的特点。结果:中毒种类主要为灭鼠药及农药中毒,其次为药物和食物中毒,1-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结论: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1-6岁为主要年龄段,受损害器官以脑为主。  相似文献   

6.
黄伟萍 《黑龙江医学》2007,31(11):862-863
目的 对59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 对59例急性中毒病例按中毒发生的比例、原因、分类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该组病例中,药物中毒病例所占比例最大,灭鼠药中毒病例居第二位。年龄段:1~7岁的中毒儿童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群体,在较大年龄儿童中有部分中毒,系有意识行为所致。结论 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年长儿有意识行为所致的中毒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及发生状况,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132例小儿急性中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小儿中毒的特点.结果 中毒种类主要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及灭鼠药中毒,其次为药物和食物中毒,1~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结论 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1~6岁为主要年龄段,受损害器官以脑为主.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中毒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当代医学》2011,17(35):107-108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总结临床特点及救治时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儿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6例小儿急性 中毒病例进行总结,按中毒发生的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小儿急性中毒药物中毒47例(占32.2%),农药中毒26例(占17.8%),消毒剂中毒 36例(占24.7%),食物中毒27例(占18.5%),一氧化碳中毒10例(占6.8%).1~6岁为小儿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中毒多为自杀、模仿等有意识行为.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救治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对不明原因的中毒要详尽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避免误诊和漏 诊.  相似文献   

9.
146例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146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药物中毒占小儿急性中毒的第一位,年龄多见于(1—5)岁。消化道中毒多见。结论:小儿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抢救是儿科的关键,应该重视小儿急性中毒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60例小儿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急性中毒患儿按发生的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中药物中毒占65%,一氧化碳中毒占15%,食物中毒占20%。2岁~7岁为小儿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是有意识行为。结论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小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周文艳 《西部医学》2009,21(5):737-737,740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扣临床特点,为预防中毒和临床救治提供借鉴。方法对108例急性中毒患儿按中毒发生的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中药物中毒占50.0%,一氧化碳中毒占27.8%,食物中毒占12.03%。1~6岁为小儿中毒的高发年龄。较大儿童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结论误服药物引起的中毒是延庆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药物的管理,规范药品的使用,以减少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戴学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29-230
目的对161例急性中毒小儿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寻找中毒原因,早期进行防范。方法将1994年8月~2006年8月所有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小儿急性中毒病例按分类、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食物中毒居多,其中集体中毒68例,占81.9%。其次是药物中毒,以误服为主,占52.0%;医源性中毒占33.3%。结论小儿急性中毒多发于3~7岁。早期预防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抢救小儿急性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96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96例急性中毒患儿的年龄、中毒种类和途径、治疗及预后。结果:小儿急性中毒中,农药类中毒占47.9%,药物中毒占21.9%,食物中毒占9.4%。1~7岁为小儿中毒高发人群。结论:小儿急性中毒重在预防,中毒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周敏  张国英 《四川医学》2003,24(2):189-189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中毒原因,以期进行针对性防范。方法 对我院1992-2001年10年间收治的220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急性中毒在0-7岁多见(90.9%),中毒原因以误服,错用及医源性为主,占97.7%,中毒种类以药物为主,占82.7%。预后良好,结论 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医疗队伍素质,加大全民医疗保健常识宣传,对预防小儿急性中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54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了解急性中毒儿童在儿科疾病中的发病情况,分析急性中毒的可能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2008年3月54例患儿按其中毒发生的途径、种类、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CO中毒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药物中毒,年龄段在1-7岁的中毒儿童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群体,在较大年龄儿童中有部分中毒系有意识行为所致。结论用炉火取暖时要注意通风;家长要妥善保管好药品、农药、消毒剂等,以防儿童误服;要关心学龄儿童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指导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54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了解急性中毒儿童在儿科疾病中的发病情况,分析急性中毒的可能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2008年3月54例患儿按其中毒发生的途径、种类、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CO中毒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药物中毒,年龄段在1-7岁的中毒儿童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群体,在较大年龄儿童中有部分中毒系有意识行为所致。结论用炉火取暖时要注意通风;家长要妥善保管好药品、农药、消毒剂等,以防儿童误服;要关心学龄儿童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指导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总结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到2012年2月收治的180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按中毒发生的原因、种类、中毒途径等不同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中常用药物中毒93例占51.6%,农药中毒28例占15.6%,一氧化碳中毒及腐蚀性药物中毒各14例占7.8%,食物中毒4例占2.2%.1-6岁及15-17岁呈2个高发人群.结论小儿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救治是提高儿童生存质量的关键,对不明原因中毒以及可疑急性中毒病例要详尽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及做必要的辅助检查,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8.
小儿急性中毒509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近5年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2000年9月间收治的中毒患儿的中毒原因。结果:(1)小儿急性中毒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地区不同、毒物不同及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儿中毒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2)小儿急性中毒有明显的年龄特征,2-6岁为高发期,小婴儿以家长人为过失为主,2-6岁儿童以物品放置不当、家长看护不周为主,学龄期儿童轻生的比率有所上升;(3)小儿急性中毒与家庭-社会环境有关,部分患儿中毒的原因为被害;(4)中毒途径以及消化道为主。结论:防范小儿急性中毒不仅仅是单纯的医疗行为,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小儿急性中毒中所占比例较大,本文收集1991年~1995年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57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1年~1995年共收治小儿急性中毒(未含食物中毒)180例,其中急性有机磷中毒57例,占小儿急性中毒的31.7%。57例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10月~14岁。~3岁16例,~6岁15例,~14岁26例。1.2中毒方式进食农药污染的蔬菜36例,误服11例,自杀4例,6例皮肤吸收中毒。1.3临床表现本组病例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潮湿、瞳孔变小、心率快慢不一,重者昏迷、面色青紫…  相似文献   

20.
金文武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36-137
目的为农村社区居民急性中毒的救治和健康教育方案及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社区居民急性中毒126例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中毒原因、毒物类型、中毒途径、发病季节、就诊时间与里程、救治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6例中,男56例,女70例,男女性别比1:1.25,中毒年龄集中在18—52岁之间,生产性中毒35例,生活性中毒91例中,自杀性中毒66例,占全部病例的52.4%。毒物谱:农药类中毒占首位(53.97%),其次是乙醇中毒,然后依次是亚硝酸盐类中毒,CO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其次是皮肤黏膜,然后是呼吸道。救治转归:除34例转上级医院外,其余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本组资料为农村社区居民急性中毒的救治与健康心理干预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