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方法  64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3 1例 (拉米夫定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组 )和对照组 3 3例 (拉米夫定组 ) ,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及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3个月时P >0 .0 5 ,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P <0 .0 5 ) ,HBVDNA阴转率也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CHB较单用拉米夫定效果好 ,可以提高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HBsAg,HBeAg,HBV DNA均阳性半年以上的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拉米夫定0.1g/d,治疗组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22.5μg,深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共24周。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ALT,TBIL复常率无显著差异,但HBeAg,HBV DNA阴转率差异显著。联合治疗组无应答率29.6%,低于单用拉米夫定组。有效率达70.4%,显著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能提高抗HBV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保肝宁冲剂联合乙肝疫苗与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8例采用口服中药(灵芝、丹参、五味子、柴胡、板兰根、千斤拔、茵陈、甘草)联合乙肝疫苗与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照组45例口服荃克肝舒片。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组中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46.55%和53.4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8.89%和11.11%,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中药联合乙肝疫苗与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干扰素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和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HBsAg、HgeAg、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22.4%、58.6%、68.9%,对照组分别为10.3%、25.5%、20.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停药后3个月复查,治疗组Hg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5%、66.7%,对照组分别为11.0%、4.5%。结论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组和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ALT、HBeAg、HBVDNA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ALT恢复程度、HBeAg、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优于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组(P<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6.
拉夫米定联合苷必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苷必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选择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100mg/d)和苷必妥(1mg/d)治疗为观察组,选择15例患者单独服用拉米夫定(100mg/d)作对照,共治疗12周。疗效评估包括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治疗12周疗程结束时,血清HBVDNA阴转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00%对80.0%,P>0.05),观察组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对26.7%,P<0.01),HBeAg血清转换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78.6%对25.09%,P<0.05),观察组ALT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对66.7%,P<0.05)。未发生不良反应。拉米夫定联合苷必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肯定,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蓝珂 《内科》2007,2(1):47-48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s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3PaPtVAkZ/15PaPtV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结果治疗8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82.8%,对照组为60.6%;空洞闭合率为82.8%,对照组为57.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痰菌阴转及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与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乙肝疫苗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方法 选择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半年以上的患者 65例 ,分为治疗组 40例 ,对照组 2 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胶囊 ,3粒 ,口服 3次 /日 ,饭后服用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2 2 .5 μg ,深部肌肉注射 ,乙肝疫苗 40 μg ,皮下注射 ,每半月一次。对照组给予香菇多糖片 4片 ,口服 3次 /日 ,饭后服用。上述药物均连用 6个月。结果 治疗组 40例中 ,HBeAg阴转 2 4例 ,HBVDNA阴转 3 0例。对照组 2 5例中 ,HBeAg阴转 4例 (16% ) ,HBVDNA阴转 9例 (3 6% )。两组相比 ,HBeAg阴转率差异较显著 (P <0 .0 5 ) ,HBVDNA阴转率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中药制剂与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应用治疗CHB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撤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方法 52例HBeAg阳性拉米夫定撤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应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LT复常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停药半年后ALT复常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6%)。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6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7%);治疗组停药半年后HBeAg阴转率(53.3%)明显高于对照组(9.0%)。治疗组血清HBeAg血清转换率(46.7%)明显高于对照组(9.0%);停药半年后血清HBeAg血清转换率治疗组(36.7%)明显高于对照组(4.5%)。治疗组血清HBVDNA阴转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7.3%);治疗组停药半年后血清HBVDNA持续阴转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9%)。结论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对拉米夫定撤药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HBV YMDD变异的发生率及停药后远期持续应答率.方法:随机将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组在应用拉米夫定基础上加用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采用统一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配套肝功能,HBV DNA定量,HBV-M;疗程中每3个月检测上述指标各1次并记入患者档案.对疑有HBV DNA变异者,采用统一方法检测YMDD变异及前C区变异.并对停药后的远期疗效进行追踪观察.比较两组的生化学应答,病毒核酸应答,病毒血清学应答,并评价其综合疗效,HBV YMDD变异率及远期持续应答率.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时生化学、病毒核酸,病毒血清学完全应答率分别达87.7%、90.4%、41.3%;其综合疗效评价完全应答率也达27.4%;停药后6个月及1年持续应答率分别达62.75%、52.94%,HBV YMDD变异率为9.59%.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者,并可减少HBV YMDD变异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方法73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纳入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mg,对照组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4、12、24、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DNA定量、血清HBV标志物、ALT水平。比较2组48周时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结果2组HBVD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均有所下降,治疗4周时下降最明显,治疗48周时治疗组平均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HBVDNA的阴转率为93.3%,高于对照组(69.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3.3%,对照组为25.5%(P=0.472),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失效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拉米夫定治疗失效患者115冽前2月均联用拉米夫定100mg/d和阿德福韦酯10mg/d,此后一组61例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继续治疗22个月;另一组54例继续联用,疗程22个月;对照组85例为初治患者,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24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后第24个月时,单用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HBVDNA水平对数均值分别为5.9、4.5和4.2log拷贝/ml;HBVDNA水平对数均值〈3log。拷贝/ml者分别占18.0%、20.4%和23.5%,HBVDNA水平对数均值(3~4)log,拷贝/ml者分别占41.6%、48.1%和48.2%,HBVDNA水平对数均值≥5log拷贝/ml者分别占41.0%、31.5%和28.3%,单用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60.7%、64.8%和81.2%,对照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效患者可选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失效或反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服潘生丁和左旋咪唑联合肌肉注射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56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上述三种药物治疗和不给任何药物治疗,观察两组12月后血清HBeAg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HBeAg及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潘生丁和左旋咪唑联合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菌苗)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60例老年复治肺结核分为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SE/4HRE,治疗组联合应用微卡菌苗。结果治疗组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为67%,第6个月涂片阴转率为93%,疗程结束1年后随访复发率为13%;对照组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为40%,第6个月涂片阴转率为80%,疗程结束1年后随访复发率为2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吸收好转率分别为67%和90%,而对照组的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40%和7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微卡菌苗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降低复发率。微卡菌苗可作为老年复治肺结核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对老年免疫功能低下的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64例老年免疫功能低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方案基础上,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结果治疗2月末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及空洞治疗有效率,血清白蛋白,CD4+T淋巴细胞数,CD4+/CD8+T细胞;治疗6月末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及空洞治疗有效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能明显改变老年CD4+T淋巴细胞低下的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病变的吸收和痰菌的阴转速度,对结核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老年初治菌阳性肺结核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法将60例老年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为化疗+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组)及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化疗外每2周肌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一次。每次22.5μg,共6次。结果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指标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可以提高老年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杜以真  王磊等 《肝脏》2002,7(1):22-24
目的 观察和对比单用拉米夫定与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拉米夫定组64例,单服拉米夫定,100mg或150mg,每日1次,其中54例(84.4%)用药超过12个月。联合组49例,拉米夫定用药2周后加用干扰素(甘乐能或罗尧愫),3MU-5MU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周2次,24周后停干扰素,继续服拉米夫定,其中38例(77.6%)治疗超过12个月。两组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并继续随访4-26个月。结果 拉米夫定组和联合组6个月时ATL/AST复常经分别为90.6%/92.2%和89.8%/93.9%(P>0.0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6.9%和98.0%(P>0.05);HBeAg的血清转换率为20.3%和28.6%(P>0.05)。12个月时两组ALT/AST 复常率分别为90.7%/90.7和89.5%/92.1%(P>0.05);HBVDNA阴转率为88.0%和89.5%(P>0.05);HBeAg的血清转换率则分别为31.5%(17/54)和55.3%(21/38),P<0.05。HBeAg的血清转换率似乎与治疗前的转氨酶水平较高、HBeAg和HBVDNA水平较低有关。治疗9-24个月期间拉米夫定组9例(14.1%)、聚合组6例(12.2%)发生HBV多聚酶MDD变异。结论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和耐受性,1上后HBeAg的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周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对治疗96周疗效HBVDNA〈10。拷贝/ml比例、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耐药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189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100mg/d,口服。根据12周血清HBVDNA〈10。拷贝/ml或≥103拷贝/ml将患者分为A、B组,继续治疗至96周。分别于0、4、12、24、36、48、60、72、84、96周检测血清HBVDNA定量、HBV血清标志物。分析96周时2组疗效的差异。结果该组病例189例在治疗4周、12周、24周HBVDNA达到检测线以下分别61、117、124人(百分比分别为32.27%、61.91%、65.61%),且96周时仍维持在检测水平以下者比例均在70%以上。治疗4周时已达HBVDNA〈10。拷贝/ml患者突破反弹者为21.74%,≥10’拷贝/ml为61.67%;治疗12周时达到HBVDNA定量检测水平以下者或仍≥10’拷贝其后发生HBVDNA分别为27.35%,75.00%;24周分别为28.23%,69.81%。A组96周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比例为70.09%,高于B组(22.22%);HBeAg血清学转换率A组为63.89%、B组为16.39%;酪氨酸一蛋氨酸一天门冬氨酸一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率A组为4.27%小于B组(12.50%)。结论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周时HBVDNA〈10。拷92/ml可以预测96周疗效,减少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9.
免疫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免疫疗法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免疫疗法 拉米夫定)76例,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38例。2组病例根据血清ALT、HBV标志物水平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免疫疗法包括应用乙型肝炎疫苗、绿脓杆菌菌毛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结果 免疫清除期病例的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15/34(44.1%),对照组为2/17(11.8%),P<0.05。HBV DNA阴转率2组分别为82.5%和70.6%。免疫耐受期病例的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11/42(26.2%),对照组1/21(4.8%),P<0.05。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为23/42(54.8%),对照组6/21(28.6%),P<0.05。结论 免疫疗法联合拉米夫定可以提高CHB患者HBeAg及HBV DNA阴转率。  相似文献   

20.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为研究拉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对4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HBV DNA无一例阴转,ALT复常率为72.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85%,ALT复常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细胞亚群检测发现,治疗组经治疗后 ,CD4^ ,CD4^ //CD8^ 明显提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HBVDNA 阴转者T细胞免疫功能优于未转阴者。实验表明, 拉米夫定可改善乙肝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程度的乙肝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阴转的可能性大,这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治疗乙肝提供了一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